产业链融合发展

搜索文档
7月9日电,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
快讯· 2025-07-09 14:52
智通财经7月9日电,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 (2025—2030年)》。其中提出,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 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集成电路、仪器仪表等重点产业领域,围绕重大计量需求梳理形成一批重 点项目,依托重点单位进行协同攻关,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计量问题,强化技术创新,优化资源 配置,加快成果转化,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的催化器和引擎。 ...
贯彻全会精神·看一线丨农业“接二连三” 农民腰包更鼓
河南日报· 2025-06-27 07:35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强调要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下一步,我们将立足资源禀赋,稳定一产、壮大 二产、发展三产,实现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切实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发展优 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付海涛说。 同一天,河南滑州面业有限公司厂区内一片繁忙,一辆辆卡车满载着新麦,缓缓驶向卸货仓。 "这都是才从农户手里收的新麦。"滑州面业负责人董现阳介绍,这些小麦,将经密闭管道自动化传送, 进入磨面车间、加工车间,最终变成多种品类的面粉产品。"麦收以来,我们已收购本地小麦4000多 吨,产品远销拉萨、贵阳等地。"他说。 夏至已过,田野间新绿萌发。 "滑县小麦产量大、品质优良,这为我们发展面粉加工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董现阳计划着逐步扩大生 产规模,再上几条加工生产线,建立新型农业生产销售体系,带动更多农户共同致富。 6月25日,滑县枣村乡什庄村种植户魏忠意眯起眼睛数着垄间的苗数。得益于地埋管道灌溉系统,玉米 喝足了"蒙头水",如今棵棵挺立。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作为农业大县,粮食生产一直是滑县的"名 片"和"王牌",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总 ...
合肥对外引进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布局 对内培育科创企业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以投带引“移大树” 以投促创“育幼苗”
广州日报· 2025-06-13 04:01
合肥民营经济发展概况 - 合肥从"县城"跃升为"新一线城市",民营经济是核心驱动力,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在智能语音、航天复材、数字货运等领域实现突破 [1] - 全市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企业超2000家,智能语音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科大讯飞带动上下游形成产业集群 [8] - 2024年新签约项目超1500个,民营经济项目占新签约项目数量90%、投资额60%以上 [19] 科大讯飞发展历程 - 1999年从中科大人机语音通信实验室孵化成立,专注语音技术研发,10年间市值增长26倍 [3][4] - 2001年巢湖会议确立"专注语音技术产业化"战略,2008年成为智能语音领域首家上市公司 [5] - 政府通过三家企业各投资1020万元解决初创期资金困境,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比例达44%突破政策限制 [6][7] 梦克斯航空技术突破 - 长三角唯一掌握复合材料火箭整流罩全流程生产技术的民企,产品减重40%、隔热效率提升30% [10][11] - 政府协调4万平方米厂房满足13米层高需求,科大硅谷引导基金联合机构注资并引荐产业链资源 [12][13] - 团队20余人耗时4个月攻克整流罩变形控制技术,实现材料配方到制造工艺100%自主可控 [11] 维天运通商业模式 - 数字货运平台累计服务托运方1.67万家、货车司机420万名,完成订单5600万份,司机年收入增加超3万元 [16] - 首创"无车承运人"模式,2023年成为港股"数字货运第一股",合肥产投机构参与多轮融资 [18] - 员工入职需跟车调研,通过SaaS产品"路歌管车宝"构建物流智能网络,优化车货匹配效率 [15][17] 合肥产业培育模式 - "移大树"模式引进京东方、蔚来等龙头企业,"育幼苗"模式培育科大讯飞、阳光电源等科技企业 [24][25] - 美亚光电在色选机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带动形成全球最大色选机产业集群 [26] - 建成13个大科学装置、1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民营企业贡献全市6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 [19][22] 人才生态建设 - 实施"企业家-行业领军人才-技术技能人才"雁阵培育机制,2023年赋予民营企业1200余个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名额 [21] - "科大系"企业市值曾占科创板1/10,中科大校友创立科大国创、国盾量子等上市公司 [22] - 1954年沪企内迁时即确立"重技术轻设备"原则,现有58所高校及201个省级实验室支撑人才储备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