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链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社经济随笔:以“链”为媒,赴共赢之约
新华社· 2025-07-20 20:58
产业链协同与创新 - 链博会展示从石油到冲锋衣面料、蚕丝到医用敷料、软硬件集成到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案例[1] - 伊利通过整合南美原料、新西兰菌种、德国设备与中国智能工厂实现"牧场到餐桌"全链数智化[2] - 麦当劳中国联合11家供应商构建特色供应链 苹果携3家中国供应商展示智能制造成果[2] 跨国企业合作生态 - 展会吸引75国651家企业参展 境外参展商占比35% 美国参展商数量同比增长15%[4] - 施耐德电气寻求最优资源配置伙伴 英伟达称中国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4] - 南非副总统指出中国提供共同发展机遇 170多个境外团组参与洽谈[4] 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 AI牛瘤胃胶囊实现牲畜健康指标实时监测 碳纤维航空器舱门实现单手可提[3] - 超醇电混技术实现车辆"可醇可电可油"三模式运行 创新链专区展示研发到市场的全流程转化[3] - 参展商提出通过创新突破市场瓶颈 普华永道展示低空经济中外合作实践成果[2][3] 全球产业链价值重构 - 全球供应链被比喻为精密钟表 需各环节协同运作才能高效运转[2] - 中国通过链博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平台持续扩大开放 抵御单边主义冲击[4][5] - 产业链协作模式从零和博弈转向"握指成拳" 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5]
新闻1+1丨链博会“链”起怎样的新未来?这个逛展指南快收藏
央视网· 2025-07-18 06:20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7月16日在北京开幕 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1] - 展会期间举行对接洽谈 新品发布等10多场活动 [1] - 首次设立"链博首发站"专区 预计呈现100多项首发 首展 首秀内容 [1] 展会热度表现 - 新品发布成为展会"热力图"中的核心热点 吸引大量专业观众排队参与 [3] - 参展商展位咨询需求旺盛 记者需排队等待采访 显示展会商业对接活跃度极高 [3] - 中午时段仍有大量观众放弃用餐等待12点的首发活动 体现活动吸引力 [3] 企业参展策略 - 太阳能电动车参展商选择链博会首发 因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4亿辆 远超西欧目标市场几千万辆规模 [6] - 企业更看重长期合作伙伴寻找而非短期交易 带未完成产品听取专业观众改进意见 [6] - 创新链专区吸引14家机构参展 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机构 提供从技术孵化到成果落地全流程服务 [8] 公众参观指南 - 7月19-20日设为公众开放日 配套餐饮交通服务完善 建议轻装参观 [10] - 推荐重点参观绿色农业链和健康生活链展区 两馆位置相邻便于集中体验 [10]
辽宁近千名采购商组团“链”上国际市场
辽宁日报· 2025-07-17 09:12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7月16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1] - 设置"六链一展区":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和供应链服务展区 [1] - 651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覆盖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 [1] - 超65%参展商为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较上届提升3个百分点 [1] - 英伟达、施耐德等知名跨国公司首次参展 [1] 辽宁企业参展情况 - 辽宁省5家企业参展: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大连科天新材料、大连金马衡器、大连冰山集团 [1] - 近千名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参会 [1] - 辽宁省贸促会组织代表团,联合多部门共同组织专业观众和采购商现场对接 [2] - 辽宁企业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波兰投促与贸易局、法国施耐德电气等国际机构展位对接合作 [2] 链博会创新举措 - 发布《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并首发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供应链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韧性指数) [2] - 新增创新链专区主题活动,探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2] - 成立中外参展商联盟,推动资源共享与产业协作,打造"永不落幕的链博会" [2]
不断延伸的创新链,让“金点子”加速变成“金钥匙”
新华网· 2025-07-17 07:55
创新链专区设置与参展情况 - 第三届链博会首次设置创新链专区,展示创新成果从基础研究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转化过程 [1] - 专区吸引14家机构和企业参展,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内外权威机构 [1] - 专区核心理念为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融合 [1] 参展企业案例与技术展示 - 同方威视展示"能谱CT"和"静态CT"两款类CT安检产品,获得头部机场、港口集团积极反馈 [2] - 中储国能展示国内首套5吨/天氢液化系统模型,核心技术源自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具备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全链条能力 [2] - 大连科天新材料展示金属改性材料陶瓷铝晶种研制与应用,呈现从博士论文到产业化商品的8阶段转化历程 [3][4] 科技成果转化挑战与突破 - 科技成果转化需跨越"死亡之谷",大连科天历经30年、4000余轮试验实现工程化与市场化 [4] -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需解决多学科交叉难题,中储国能从基础研究到示范验证完成技术成熟度跨越 [5] - 同方威视通过校企协同机制(清华大学)突破核技术多学科交叉转化困局,建立"研发-理论-迭代"双向反哺模式 [5] 协同创新生态构建 - 同方威视构建覆盖"基础材料-核心部件-智能系统-多元场景"的全链条生态,上游突破光源工艺,下游开发工业质检等应用场景 [6] - 中储国能与卧龙电气联合研制全球最大105兆瓦2极高速电机"储龙105",填补国内百兆瓦级双工况电机空白 [7] - 企业通过供应链深度协同(如技术互补、流程优化)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6][7]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同方威视在链博会首日即与全球安检、无损检测领域新客户建立联系,探讨智能检测新场景 [2] - 中储国能明确海外市场拓展意向,计划推广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至更多国家 [2] - 大连科天以"新材料链接世界"为目标,通过联展形式赋能产业链上下游 [3]
借船or造船,中国创新药全球竞风流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器械领域、服务和药店板块、中药和生物制品板块、CDMO 行业 - **公司**:百利天恒、信达生物、联影、迈瑞、愉悦、三诺、天士力、康缘、以岭、济川药业、马应龙、羚锐制药、佐力、甘李、康辰药业、远大医药、君实生物、一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百普赛斯、百奥赛图、奥普迈、彭立、三生制药、泽璟制药、新诺威、科伦系、百济神州、传奇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创新药和创新链投资思路 - **出海分层**:预计今年下半年创新药出海提速但节奏分化,建议关注康辰药业和远大医药[2] - **临床价值高、赛道热、出海机会大**:推荐君实生物和一方生物[2] - **信誉好、出海概率大**:看好信达生物和中国生物制药[2] - **CXO 赛道**:国内创新研发投入进入新周期,BD 首付款成主要资金来源,推动早研阶段需求恢复,大分子领域重组蛋白试剂需求增加,模式动物或 CIO 需求回暖[2][11] PD - 1 免疫肿瘤治疗药物市场 - **市场预期**:2032 年核心专利集中到期,全球市场规模或达 1000 亿美元,受生物类似药冲击[1][4] - **投资思路**:一是通过与 ADC 组合延长专利,如百利天恒、新诺威、科伦系等;二是寻找下一代免疫治疗药物,如三生制药的 PD -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合、信达生物的白介素 2、泽璟制药的 TCE 等[4] 器械领域 - **设备类**:联影等公司 Q2 因清库存业绩承压,但收入仍正增长[1][5] - **IVD 领域**:上半年受集采影响价格下滑,预计三四季度迎来拐点[1][5] - **骨科领域**:集采后清库存完成,进入业绩释放阶段[1][5] - **中长期关注**:出海头部公司如迈瑞和联影,以及家用医疗器械板块如愉悦、三诺[1][5] 服务和药店板块 - **2025 年上半年表现**:整体承压,增速较慢,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需持续关注[1][6] 中药和生物制品板块 - **创新药布局**:关注天士力、康缘、以岭、济川药业等,拥有未完全反映在股价中的创新药资产[7] - **OTC 品种恢复**:马应龙、羚锐制药等产品表现稳定,有望率先展现亮眼或稳健业绩[7] - **推荐公司**:佐力和甘李[7] CDMO 公司海外业务 - **订单情况**:自 2024 年底以来订单量显著增加,新鲜订单金额增速达 15% - 20%以上[10] - **业绩表现**:收入与利润增速回归增长,推荐估值低位、基本面良好标的,如单二季度收入增长近 20%,净利率提升至 33%的公司[1][10] 中国创新药出海方式 - **借船出海**:轻资产,有明确估值锚,24 年对外交易总包金额达 519 亿美金,25 年上半年累计超 50 起 BD 交易,总金额接近 500 亿美金,理论上不受关税影响[15][16] - **造船出海**: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在海外开展上市申报及销售,如百济神州泽布替尼、传奇生物 CAR - T,标志中国创新药迈向自主创新阶段[2][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佐力公司**:二季度业绩增速个位数,但利润率超预期,下半年随着全国中成药集采百灵片及新品百灵胶囊入院工作开展,收入将加速增长[8] - **甘李公司**:二季度利润端增速略超预期,上半年实现约 6.5 亿利润,有望完成全年股权激励目标 1 亿,下半年关注三代胰岛素在欧美上市进展及减肥药海外催化[8][9] - **奥普迈公司**:培养基业务二季度收入增长超 50%,国产替代顺利,12 条商业化管线使用其培养基,计划 14 亿收购彭立并设对赌协议,大分子 CDMO 业务前景看好[12] - **彭立公司**:药效业务在自免领域占比高,若未完成业绩承诺,最差情况下收购估值约 9 亿,可能受益于国内自免领域研发热情[12][13]
7月9日电,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
快讯· 2025-07-09 14:52
政策文件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1] 重点产业领域 - 方案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集成电路、仪器仪表等重点产业领域[1] 主要措施 - 围绕重大计量需求梳理形成一批重点项目[1] - 依托重点单位进行协同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计量问题[1] - 强化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成果转化[1] - 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1] 政策目标 - 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1]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132期:微创外科行业专题-20250628
华创证券· 2025-06-28 19: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归创通桥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5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和公募基金(剔除医药基金)对其配置均处于低位,考虑宏观环境因素积极恢复和大领域大品种拉动效应,对2025医药行业增长保持乐观,投资机会有望百花齐放 [9]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48%,跑输沪深300指数0.47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4位 [6] - 本周涨幅前十名股票为神州细胞、浩欧博等,跌幅前十名股票为易明医药、福元医药等 [6] 板块观点和投资组合 整体观点和投资主线 - 创新药:看好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建议关注百济、信达等公司 [9] - 医疗器械:设备招投标量回暖、集采推动进口替代等,建议关注迈瑞、联影等公司 [9] - 创新链(CXO + 生命科学服务):海外投融资有望回暖,国内有望触底回升,建议关注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公司 [9] - 医药工业:特色原料药行业成本端有望改善,建议关注同和药业、天宇股份等公司 [9] - 中药:基药、国企改革等带来机会,建议关注昆药集团、康缘药业等公司 [11] - 药房:处方外流和格局优化,建议关注老百姓、益丰药房等公司 [11] - 医疗服务:反腐和集采净化环境,建议关注固生堂、华厦眼科等公司 [11] - 血制品:采浆空间打开,建议关注天坛生物、博雅生物 [11] 老龄化和微创渗透率提高推动微创手术量持续增长 - 微创外科手术优势显著,在多个外科临床科室广泛应用 [12] - 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增长、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提高,推动手术量持续上升 [15] - 预计2023 - 2028年间我国微创外科手术量将以11.3%的CAGR增长 [20] 细分赛道渗透率提升和国产替代机会巨大,集采加速进程 - 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耗材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23 - 2028年CAGR达11.5% [28] - 部分细分产品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如一次性电凝钳、一次性超声刀等 [33] - 整体市场仍被外企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巨大,集采加快渗透率和国产化率提升进程 [36][39] 国内标的 - 康基医疗:国内微创外科耗材龙头,耗材第二增长曲线开启,参股手术机器人公司 [43] - 迈瑞医疗:微创外科成为增长新动力,积极参与集采促进产品放量 [44] 创新药(宜明昂科) - PD - L1/VEGF双抗IMM2510有临床数据和大额合作,IMM0306有望成为B细胞自免疾病新疗法 [46] 高值耗材 - 骨科:集采后恢复增长,国产替代加速,关注春立医疗、爱康医疗等 [47] - 神经外科:迈普医学产品线完善,销售放量在即 [47] IVD - 发光集采加速进口替代,出海逐渐深入,推荐迈瑞医疗、新产业等公司 [48] 医疗器械 - 医疗设备:影像类设备招投标回暖,家用医疗器械受益补贴政策,建议关注迈瑞、联影等公司 [50] - 低值耗材:海外去库存影响出清,新客户订单上量,国内产品迭代升级,推荐维力医疗等 [51] 港股医疗器械(归创通桥) - 神经和外周介入双引擎驱动,受益集采,布局海外,预计25 - 27年净利润增长,给予“推荐”评级 [53] 创新链(CXO + 生命科学服务) - CXO:产业周期或趋势向上,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公司 [61] - 生命科学服务:需求复苏,国产替代是大趋势,并购整合助力发展 [62] 药房 - 处方外流提速,竞争格局优化,看好药房板块投资机会,建议关注老百姓、益丰药房等公司 [63] 中药 - 关注基药、国企改革等机会,建议关注昆药集团、康缘药业等公司 [66] 医药工业 - 关注重磅品种专利到期新增量和纵向拓展制剂兑现期企业,如天宇股份、华海药业等 [70] 投资组合精选 - 维持推荐维力医疗、迈瑞医疗等多家公司 [71] 行业和个股事件 - 迈威生物与Calico Life Sciences达成许可协议,荣昌生物与Vor Biopharma订立许可协议 [74] - 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获批上市,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 [75] - 本周涨幅前五名股票为神州细胞、浩欧博等,跌幅前五名股票为易明医药、福元医药等,并分析原因 [76]
资本市场丨激活资本市场动能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搜狐财经· 2025-06-23 13:56
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融合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需激活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效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1] -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资本市场发展相辅相成,促进三者良性循环是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重要主线[3] - 当前资本市场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已显现成效,但在市场化程度、投资者结构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1] 构建高效创新生态 - 需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与规则,包括推动多元化发行上市机制、深化注册制改革、优化股债联动机制等[5] - 培育壮大长期资本,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并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5] - 构建协同联动的创新生态网络,明确产学研利益分配机制,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作用[5] - 完善长期资本供给机制,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适配性,深化对初创及未盈利科技企业的支持[6] 引导资源向创新领域聚集 - 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引导资本流向创新领域,扩大未盈利企业上市适用范围[7] - 加强政策引导,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数据要素确权,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7] - 通过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税收优惠等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资源聚集[8]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衔接 - 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健全无形资产估值体系[9] - 梳理产业链关键环节,以需求为导向推动产学研融合,打通资金链服务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路径[9] - 加强产业、创新、金融等领域人才培养,以人才链流动支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9]
第三届链博会将首次设置创新链专区
经济日报· 2025-06-18 06:21
链博会筹备情况 - 本届链博会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将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 [1] - 650多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涉及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 [1] - 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 [1] - 境外参展商占比从上一届的32%提升至35% [1] 参展企业特点 - 施耐德、欧莱雅、路易达孚、美敦力等知名跨国公司首次参展 [1] - 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贸法会、联合国难民署和国际汽联4家国际组织首次参展 [1] - 230多家中外企业首次参展 [1] - 预计展期将有超过100项首发首秀首展,比上届增加10% [1] 创新链专区 - 首次设置创新链专区,首发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 [1] - 创新链专区将有14家机构和企业参展,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 [2] - 专区设立制度保障、载体支撑、服务协同三大板块 [2] - 展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再到市场反馈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全链条过程 [2] 展会新看点 - 首次举办"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活动 [1] - 首次发布各链条和展区可视化产业图谱 [1]
英伟达首次参展 境外展商占比达35% 本届链博会亮点“剧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7 14:17
第三届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链博会将于7月16日至7月20日在北京举行 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1] - 650多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 涉及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 [3] - 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 境外参展商占比35% [3] - 美国参展商数量比上届增长15% 其中60%为世界500强企业 [3] - 连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 实际参展商将达到1200家 [3] 参展商特点 - 新面孔多 230多家首次参展的中外新伙伴 [5] - 全球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美国英伟达将首次参展 [5] - 预计展期将有超过100项首发首展首秀 比上届增加10% [5] - 美国参展商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数量之首 [5] - 中国美国商会等机构表示美国企业愿持续投资中国 [5] 创新链专区 - 首次设置创新链展区 14家机构、企业参展 [7] -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展示覆盖68万条存量专利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专利盘活系统 [7]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一所展示全链条推进创新产品的应用迭代场景 [7] - 中国技术交易所等三大交易机构展示快捷高效的交易系统和成功案例 [7] 对接洽谈活动 - 采用"10+2+N"模式 [9] - "10"包括开幕式和9场主题活动 已邀请100余位发言嘉宾 [12] - "2"指主宾国泰国和主宾省山东、广东举办的2场重点活动 [12] - "N"指超过40场供应链主题专场活动 [12] 展会特色 - 参展商之间不是"对手"而是"队友" 共同"做蛋糕" [10] - 通过"线下+线上"双轮驱动 优化企业对接 [12] - 7月16日至18日主要向专业观众开放 19日至20日面向社会大众开放 [12] - 所有观众均可免费入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