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

搜索文档
 2025跨国公司苏州金秋对接会在沪举行
 苏州日报· 2025-10-28 08:22
昨天(10月27日),"共筑梦想 共享成功"2025跨国公司苏州金秋对接会在上海举行,政企畅叙友 谊、共话发展,坚定同心同向、共促高质量发展信心,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多赢共赢。市委副书记、市长 吴庆文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汇聚了40余家在苏布局的知名跨国企业,其中世界500强超20家。在交流环节,嘉宾畅所 欲言,分享在苏发展的真实感受、投资愿景,以及对苏州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建议。活动现场,为全球 投资促进优秀合作伙伴代表颁发荣誉奖牌,并为一批跨国公司高管颁发苏州高校客座教授聘书。 在总结讲话时,吴庆文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为苏州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跨国公司和企业家表示 衷心感谢。他说,多年以来,广大跨国公司积极参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为苏州带来了全球领先的技 术、管理和视野,更为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各位企业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既有宏观层面的战 略思考,也有具体操作层面的务实举措,充分体现了大家对苏州发展的深切关注和真诚期待。我们一定 高度重视,认真梳理、逐项研究、积极吸纳,点对点做好服务保障,用心陪伴企业成长。 吴庆文表示,苏州综合实力强、产业基础好、创新动力足、开放层次高、营商环境优,未来发展潜 力巨大、机遇无 ...
 “TOP链”联盟激活区域,桃浦举办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活动
 国际金融报· 2025-10-17 20:36
 区域发展战略与定位 - 桃浦正深度融入普陀区"一带一心一城"战略布局 朝着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的发展目标迈进 [1] - "携手汇聚TOP链 协同发展创新带"联盟正式启动 聚焦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四链深度融合 [3] - 活动展现了桃浦在长三角一体化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中的独特优势 使其成为普陀乃至西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5]   区位优势与交通网络 - 桃浦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镇 凭借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8分钟可达上海西站 15分钟抵达虹桥枢纽 已成为辐射长三角的"枢纽站" [4]   营商环境与服务机制 - 现场聘任上海浙江商会、北京大学临港科创中心、沿沪宁城市商会等机构代表为"桃浦营商环境推荐官" 推动区域合作 [4] - 上海江苏商会副会长陈伟表示 沿沪宁城市的合作交流在人才引进、金融引进、国际高度等方面带来多赢 商会联盟将助推企业走进普陀并建立产业互补合作 [4] - 桃浦镇商会搭建"TOP赋能湾"服务企业集市 整合政会法企、政会银企等多方资源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4] - 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总经理冒飞飞肯定桃浦服务响应速度 并表示将通过分享经验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4] - 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总经理卓立峰认为桃浦商会服务主动 整体环境和治理水平对企业有吸引力 [5]   产业转型与重点项目 - 桃浦展示馆展现了从"工业锈带"到"科创秀带"的转型历程 [5] - 桃浦中央公园的生态修复案例体现了绿色发展的先进理念 [5] - 金环广场依托生命健康产业布局 勾勒出产城融合的创新图景 [5] - 东方雨虹展示了新材料研发与智能制造成果 彰显科技驱动产业升级的动能 [5]
 从“好邻居”到“超级合伙人” 安阳如何成为河南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
 河南日报· 2025-10-15 07:01
 安阳的战略定位与协同发展 - 安阳市是河南省唯一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城市,成为该省对接京津冀的“独一份窗口”[5] - 安阳致力于构建“研发在京津、智造在安阳”、“资源在京津、市场在安阳”的互补格局[5] - 安阳从创新、智造、文旅、生态、人才“五条链”上精准对接京津冀[5]   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产业链 - 河南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河南省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链的“链主”,其高端显示材料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终端产品[3] - 旭阳光电为京津冀下游企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撑,并借助其市场和技术资源加速自身迭代升级[3] - 鸿阳科技等10余家上下游企业已落地安阳,安阳巨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近三成产品销往京津冀地区,交货周期缩短30%[4] - 旭阳光电牵头成立河南精密玻璃产业研究院,并与北京、天津的高校建立技术合作,共同攻克显示材料关键技术[4]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 - 安阳拥有3000米以下自由飞行空域,面积4420平方公里,以及覆盖1200平方公里的3000米以下5G对空专网[9] - 2024年2月,安阳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锦武院士团队合作建成省级蓝天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全省唯一聚焦低空经济领域的省级实验室[11] - 蓝天实验室已开发出33个应用场景,输出14项全国性标准[11] - “安阳造”无人机在河北省邢台市的禁种铲毒行动中,效率提升8倍,漏检率低于1%,1小时可扫描1平方公里,AI算法2秒锁定疑似点位[7][8]   创新资源对接与科技成果转化 - 安阳在北京构建“双中心”科创格局: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链接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20余家高校院所;启迪(安阳)科创中心推动成果转化[11] - 截至目前,两地已发布安阳技术需求634项,260项精准匹配创新资源,116项技术合同落地转化[11] - 近三年,安阳累计承接京津冀项目121个,总投资达1047.5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3个[11] - 通过“龙头企业+产业链”模式,华能、中核等12家央企落地,总投资299亿元;未势能源、铭镓科技等9个技术密集型项目扎根[12]   文旅生态与人才引进 - 安阳依托殷商文化、红旗渠精神等世界级IP在京津冀进行高密度推介,签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12] - 来安阳的省外游客中,京津冀地区占比近三分之一[13] - 2024年安阳优良天数达到226天,同比增加14天,得益于深度参与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13] - 2023年以来,安阳从京津冀引入各类人才3403名,其中博士172人、硕士1037人,采用“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项目孵化”模式[13]   河南省内区域协同 - 安阳的优质工业产品可通过郑州航空港区的多式联运体系快速辐射全国及全球,郑州的物流资源也为安阳产业升级提供支撑[14] - 洛阳市的轴承产品与安阳的钢铁产业协同,其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是河南对接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的先锋[15][16] - 南阳市利用中药材资源与长三角医药企业协作,打开了河南对接南方市场的“南大门”[16]
 创新链板块2025H1业绩综述:海外和国内需求共振
 长江证券· 2025-09-14 18:1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 [9]   核心观点 - 创新链板块业绩表现靓丽 在医药细分板块中表现突出 海外和国内需求共振 [2][6] - 海外需求产业周期向上 兼具成长属性 国内需求创新药研发景气度渐趋改善 潜力巨大 [7][8]   创新链板块业绩表现 - 2025H1创新链板块收入616.1亿元 同比增长9.9% 2025Q2收入326.2亿元 同比增长10.6% 环比增长12.5% [24][27] - 2025H1医药板块整体收入11836.9亿元 同比下滑3.0% 创新链板块成为医药行业中收入增速最快的细分板块 [24][27] - 创新链板块单季度收入自2024Q4起回归正增长 同比增速环比呈现加速态势 [6][24] - 2025H1创新链板块归母净利润122.5亿元 同比增长64.2% 扣非净利润84.0亿元 同比增长27.1% [29][30] - 2025Q2创新链板块归母净利润70.5亿元 同比增长53.2% 扣非净利润48.7亿元 同比增长26.0% [29][30] - 创新链板块盈利水平明显提升 2025Q2归母净利率22% 扣非净利率15% 成为医药行业盈利水平最强的细分板块 [29][34]   CXO板块业绩分析 - 2025H1 CXO板块收入457.6亿元 同比增长14.0% 归母净利润117.0亿元 同比增长65.6% 扣非净利润82.4亿元 同比增长26.0% [36] - 2025Q2 CXO板块收入241.0亿元 同比增长14.8% 环比增长11.2% 归母净利润66.4亿元 同比增长55.6% 扣非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增长27.0% [36] - CXO板块归母净利率2025Q2达27.6% 为2023年以来单季度新高 [36][38] - 药明康德2025Q1/Q2收入同比增加16.7/18.9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7.3/25.9亿元 成为CXO板块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 [38] - 康龙化成 凯莱英 博腾股份等公司2025H1实现业绩高速增长 [38]   生命科学服务板块业绩分析 - 2025H1生命科学服务板块收入158.5亿元 同比下滑0.6% 归母净利润5.6亿元 同比增长39.3% 扣非净利润1.5亿元 同比增长136.2% [43] - 2025Q2生命科学服务板块收入85.3亿元 同比增长0.3% 归母净利润4.0亿元 同比增长21.9% 扣非净利润1.5亿元 同比增长2.3% [43] - 生物试剂 化学试剂 模式动物和耗材领域收入端呈现改善趋势 仪器设备类和平台型公司业绩仍然承压 [8][78]   海外需求分析 - 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金额2024Q1以来呈现回暖 2025年内降息概率加大 产业周期趋势向上 [7][47] - 多肽 小核酸 ADC 双抗等新技术涌现带来成长属性 [7] - 中国CDMO公司2024Q2前后新签/在手订单金额明显改善 同比增速大部分恢复到15%+ [7][52] - CDMO公司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速恢复到2025Q2的20%左右 [52] - 大多数CDMO公司海外业务毛利率远高于国内 海外收入占比继续上升 [55][56] - 生命科学服务公司海外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海外收入占比明显提升 [58][63]   国内需求分析 - 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资金来源多元化 H股IPO募集资金大幅增加 2025年7-8月港股医药公司增发加速 [64][66][68] - 2025Q2对外BD首付款金额达17.3亿美元 远超同期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金额6.9亿美元 [71][72] - 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2025年7-8月明显好转 单8月投融资金额接近近3年单月最高水平 [74][76] - 生命科学服务板块中 药物发现CRO业务收入占比高的公司国内收入呈现改善和加速趋势 [8][80] - 临床前CRO标的如昭衍新药 益诺思新签订单金额回归增长 期末在手订单金额环比提升 [8][84] - 临床CRO行业供给不断出清 部分管线恢复推进 订单和收入呈现改善状态 [8][84]
 华创医药周观点:海外CXO 2025H1财报总结2025/09/13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9-13 16:08
 海外CXO 2025H1财报总结 - 海外CXO各公司25Q2/25H1业绩表现基本符合预期 M端好于R端 临床前CRO好于临床CRO [16] - 海外融资环境改善 Biotech外包需求回暖 临床阶段外包需求回暖幅度大于临床前阶段 [16] - 分客户类型看 Pharma需求总体稳定 Biotech需求逐渐复苏 Medpace新签订单达新高 [16] - 分需求阶段看 商业化阶段需求持续强劲 临床前及临床阶段需求呈现稳定或复苏态势 [16] - 海外CXO业务结构发生变化 Lonza战略转型 业务整合为三个CDMO模块 [16] - 从25年指引收入增速区间看 M端好于R端 临床前CRO好于临床CRO [16]   CRL业绩表现 - 25H1收入20.16亿美元 同比下滑1.05% 归母净利润0.78亿美元 同比下滑50.42% [17] - 25Q2收入10.32亿美元 同比增长0.6% 归母净利润0.52亿美元 同比下滑42.2% 环比增长100% [17] - RMS和MS收入增长 DSA拖累业绩 [18] - 25Q2 RMS收入2.13亿美元 同比增长3.3% DSA收入6.18亿美元 同比下滑1.5% MS收入2.01亿美元 同比增长4.4% [23] - 公司预计25年整体收入下滑0.5-2.5% 内生收入下滑1-3% [24]   Labcorp业绩表现 - 25H1收入68.7亿美元 同比增长7.4% 归母净利润4.51亿美元 同比增长4.0% [32] - 25Q2收入35.3亿美元 同比增长9.5% 归母净利润2.38亿美元 同比增长15.9% [32] - BLS业务25Q2收入7.85亿美元 同比增长11.0% 中心实验室业务同比增长7.5% 早期研发实验室业务同比增长20.3% [27] - 公司预计25年收入139.8–141.3亿美元 同比增长7.5–8.6% [39]   IQVIA业绩表现 - 25H1收入78.46亿美元 同比增长3.9% Non-GAAP净利润9.65亿美元 同比增长4.3% [37] - 25Q2收入40.17亿美元 同比增长5.3% Non-GAAP净利润4.86亿美元 同比减少0.2% [37] - TAS业务25Q2收入16.28亿美元 同比增长8.9% R&DS业务收入22.01亿美元 同比增长2.5% [46] - R&DS部门25Q2新签订单金额25亿美元 同比下降7.4% 环比提升19.1% [47] - 公司25年收入指引161.00-163.00亿美元 同比增长4.5-5.8% [47]   ICON业绩表现 - 25H1收入40.19亿美元 同比下降4.6% 净利润3.37亿美元 同比增长0.8% [52] - 25Q2收入20.17亿美元 同比下滑4.8% 净利润1.83亿美元 同比增长24.55% [52] - 25Q2新签订单29.7亿美元 同比下降3.5% 取消率30.6% [54] - 25H1净新签40.8亿美元 同比下降22.0% [54] - 公司25财年收入指引78.5-81.5亿美元 同比下滑5.2%-1.6% [52]   Medpace业绩表现 - 25H1收入11.62亿美元 同比增长11.8% 净利润2.05亿美元 同比增长7.3% [61] - 25Q2收入6.03亿美元 同比增长14.2% 净利润0.90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61] - 公司预计25年收入24.20-25.20亿美元 增长14.7-19.5% 净利润4.05-4.28亿美元 增长0.2-5.8% [61] - 25Q2新签订单6.2亿美元 同比增长13% 环比增长24% [69] - 截至25H1末在手订单金额28.7亿美元 同比降低1.8% [69]   Lonza业绩表现 - 25H1收入35.76亿瑞士法郎 同汇率下增长19.0% CORE EBITDA 10.59亿瑞士法郎 同比增加18.6% [75] - 综合生物制剂25H1收入18.13亿瑞士法郎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39.3% CORE EBITDA利润率36.0% [76] - 高级合成25H1收入6.77亿瑞士法郎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18.3% CORE EBITDA利润率40.3% [76] - 专业模式25H1收入4.74亿瑞士法郎 固定汇率下同比下降9.2% [76] - 公司上调25年CDMO指引为20-21%的收入增长 30-31%的核心EBITDA利润率增长 [87]   三星生物业绩表现 - 25H1合并收入2.59万亿韩元 同比增长23% 营业利润0.963万亿韩元 同比增长47% [95] - 25Q2合并收入1.29万亿韩元 同比增长11% 营业利润0.476万亿韩元 同比增长9% [95] - Biologics业务25Q2收入1.01万亿韩元 同比增长25% 营业利润0.477万亿韩元 同比增长45% [95] - 公司总产能达60.4wL 5号工厂于25年4月投产 [96] - 截至25H1末累计签订CMO合同价值超过187亿美元 104个CMO项目 146个CDO项目 [100]   行业投资观点 - 中药板块关注基药目录颁布 国企改革 ROE指标提升 医保解限品种 OTC企业 [10] - 创新药行业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 重视国内差异化和海外国际化管线 [12] - 医疗器械领域影像类设备招投标回暖 发光集采加速进口替代 骨科集采后恢复增长 [12] - 创新链海外投融资回暖 产业周期趋势向上 CXO 25年有望重回高增长车道 [12] - 医药工业特色原料药行业成本端改善 估值处于近十年低位 [12] - 药房板块处方外流提速 竞争格局优化 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13] - 医疗服务反腐+集采净化市场环境 民营医疗竞争力提升 [13] - 血制品十四五期间浆站审批倾向宽松 采浆空间打开 [13]
 2025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暨国际博览会在广州召开
 新华网· 2025-09-10 17:05
 行业大会概况 - 2025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于9月4日至7日在广州广交会堂召开 同期举办2025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2] - 大会主题为"向新 向绿 向国际 数智赋能新未来" 强调技术引领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和国际化战略[4] - 首次升级为国际博览会并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 标志行业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5][6]   规模与国际化进展 - 七年发展历程:参会人数从数百人增至数千人 展览面积从1.2万平方米扩展至4万平方米[5] - 吸引30余个国家和地区采购团 包括东南亚混凝土桩采购 金砖国家基建合作 中东低碳建材需求[7] - 举办三场国际供需对接会(中国-越南 中国-巴西 中国-新加坡)助力跨境供应链打通[7]   技术创新展示 - 展区分为原材料及产品 智能装备 综合技术三大板块[8] - 绿色技术展区展示固废再生混凝土 碳捕捉利用技术(CCUS) 低碳水泥[9] - 智能装备区呈现无人搅拌站 3D打印构件生产线 预制构件专区展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构件[9]   产业推动举措 - 举办三大赛事: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轻质高强高韧性配合比) UHPC设计定制大赛(材料制备与结构设计) 外加剂应用技术大赛(机制砂适应性难题)[9] - 发布《"一带一路"重点产品及技术服务推荐目录》 10项中国标准与技术获国际认可[9] - 达成20余项国际合作意向 涵盖技术引进 设备采购及联合研发[10]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借助大湾区"区位+产业"优势推动中国混凝土技术与全球市场对接[7] - 构建"议题研讨—技术展示—商贸对接"全链条平台 深化产业链 创新链 价值链三链融合[10] - 推动行业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服务"输出转型[10]
 我市科技招商图谱项目获省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
 镇江日报· 2025-09-08 07:46
 项目获奖情况 - 镇江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招商图谱项目荣获2025年江苏省科技情报成果奖二等奖 [1] - 项目从江苏省百余项参评成果中脱颖而出 [1] - 奖项由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组织评审 旨在推动优秀科技情报成果开发利用并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1]   项目方法论与建设思路 - 采用"数据+模型+场景"三位一体建设思路 [1] - 首次将产业链 创新链 人才链整合至可持续更新的"活地图"系统中 [1] - 形成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关键技术节点 区域布局 重点平台及高层次人才的全景式招商信息库 [1]   产业覆盖范围 - 项目立足镇江市重点打造的8条新兴产业链 包括新型电力装备等 [1] - 同时覆盖7条未来产业链 包括人工智能等 [1]   应用价值 - 为各地 各园区及各载体精准锁定招商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1] - 改变传统"扫楼"招商模式 实现按图索骥的精准招商 [1] - 助力抢抓产业发展新机遇 [1]
 “渝链通”助力科创企业融资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9-07 12:33
 活动概况 -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四链"融合对接活动于9月6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核心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通过融资需求清单发布和金融服务方案创新为科技型企业搭建融资直通车 [1]   融资需求清单 -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发布《重庆市科创企业股权融资需求清单》 涵盖169家科创型及硬科技企业 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智能产业细分领域 [4]   金融服务方案 - 建行重庆市分行推出"渝链通"科技金融服务方案 围绕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和"416"科技创新布局 从理解、适配、愿景三个维度提供综合服务 [4] - 建行重庆市分行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1万户 信贷支持规模近3000亿元 科技型企业融资余额近1000亿元 [4]   产融合作成果 -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累计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路演9场 参与企业486家次 投资机构170家次 [6] - 重庆产融合作平台设立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发展专区 汇聚创新成果259个 金融产品89个 [6]   未来规划 -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将持续完善专项路演项目库 挖掘优质早期硬科技项目 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接续投入 [7] - 建行重庆市分行承诺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融资支持 助力重庆建设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 [6]
 为大湾区发展注入“创新活水”!这场国家级赛事在珠海举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12:16
 赛事概况 -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复赛于9月4日至6日在珠海举行 180个优质创业项目竞逐60个总决赛晋级席位 [1] - 赛事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10]   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赛道 - 赛道汇聚前沿项目包括对回路反馈穿刺介入手术控制系统 GPCR原研创新药物发现平台 亿杉医疗-妇幼健康创新医疗器械领跑者等 覆盖新药研发 医疗器械 精准医疗等关键领域 [1] - 33%的港澳项目携带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参赛 团队包括牛津大学终身教授 香港高校科研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 [1] - 通过书面评审筛选出的90个晋级项目中 50%已获得融资 技术含量高 商业潜力大 [3]   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 - 项目覆盖科技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及文化旅游 宠物经济 影视动漫 艺术IP等生活性服务业 业态多元创新活跃 [3] - 晋级项目中港澳项目占比高达43% 成为粤港澳三地文化与服务融合的鲜活样本 [3]   全链条服务体系 - 赛事搭建展示-对接-落地全链条服务体系 满足项目在资金 场地 政策 产业等方面需求 [3] - 联动广东粤科 深圳天使母基金等知名创投机构及珠海科创投 正菱资本 高科金投 格力金投等本地投融资机构 促成参赛项目与创投机构达成投资意向 [5] - 以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为核心 联动28家优质创业基地 征集近800个优质创业项目对接需求 提供低成本创业场地和全方位孵化服务 [5] - 设置资源对接专区 未晋级项目仍可获得展示平台并与创投机构 孵化基地持续对接 [7] - 为晋级复赛项目提供2条创业环境考察线路(香洲-高新线 金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线) 投促部门陪同解读政策 [7]   产业基础与政策支持 - 珠海拥有生物医药企业超500家 2024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800亿元 [8]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推出澳企入琴专项政策 为港澳项目落地提供跨境通办服务 [8] - 截至9月4日复赛首日上午 已有61个项目与创业孵化基地初步对接 达成17个初步合作意向 [10]   赛事影响 - 赛事推动创新链(项目技术) 产业链(本地产业) 资金链(创投机构) 人才链(高层次团队)深度融合 [10] - 赛事作为大湾区优质创业项目筛选器 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强纽带 为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水 [10]
 全国首个松茸产业联盟成立 “遇上雅江”赋能产业协同发展新蓝图
 每日商报· 2025-08-28 07:35
 行业协同发展 - 全国首个松茸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迈入跨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覆盖川滇10个松茸主产县市 [1] - 峰会围绕"协同共生、聚力破局"主题 汇聚省州县专家学者及产业链企业 [1] - 发布"松茸产业协作地图"及"人才共育、标准共认、数据共享"倡议 [2]   生态保护与品质管控 - 生态保护被视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生命线 "保资源、拓市场、提品牌"成为高频词 [1] - 推行不采5公分以下童茸措施 实现品质产量产值三提升 [1] - 建成全国首个"数字松茸"应用平台"五云一码" 实现从采摘到销售全程可追溯 [2]   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 - "遇上雅江"区域公用品牌整合松茸/牦牛奶/青稞/高原苹果等特色物产 统一标识 [2] - 推动建成现代化松茸产业园 引入杭州企业松鲜鲜/老爸评测等入驻 [2] - 雅江县与松鲜鲜公司签署战略协议 共建标准化原料基地并联合研发新品 [2]   经济效益与民生改善 - 2024年全县食用菌交易量达1530吨 综合产值超4.5亿元 [3] - 产业惠及8000余户农牧民 户均增收超4万元 [3] - 实现从零散经营到全链融合的跨越式发展 走生态与民生双赢之路 [3]   产销体系优化 - 打通高原特产"出山入城"快车道 在生产端/品牌端/销售端聚焦市场化突破 [2] - 通过品牌联名与全国销售渠道拓展 推动"雅江风味"走向更广阔市场 [2] - 引入先进管理与精深加工技术 提升产业链附加值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