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能
搜索文档
新华视点丨透视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技能人才如何向“新”?
新华网· 2025-09-23 23:31
新职业发展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设置106个项目并颁发348枚奖牌 其中17个新职业赛项聚焦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 工业视觉系统运维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等领域[1] - 新职业包括无人机驾驶员进行植保作业 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进行车路云一体化测试 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识别芯片缺陷等科技感十足的操作[1] -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项目要求选手在智慧医疗场景下通过算法识别药盒并控制机械手执行指令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团队已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攻克医疗领域难题[1] 赛事项目构成 - 大赛包含66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和40个国赛精选项目 其中智能制造 高端装备 数字技术和新能源赛项占比超过50%[2] - 世赛选拔新增无人机系统 智慧安防技术等6个赛项 竞赛设备采用工业机器人和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 部分实现"人机协同"操作[2] 人才需求特征 - 硕士毕业选手需具备智能产线开发 生产管控和智能运维等综合应用能力 要求懂工艺流程和设备并能稳定实施[5] - 高学历参赛者(博士 硕士 本科)占比33% 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等前沿技术技能领域[7] - 企业职工在国赛精选项目中占比不低于50% 以助力职工创新创造并带动技能提升[7] 产业融合与人才培养 - 浙江海天塑机集团作为注塑机制造商急需精通数字化运维和自动化调试的现场工程师[9] - 北京市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目录显示5G-A技术研发 具身智能技术研发等18个核心领域人才紧缺程度最高[11] - 成渝地区人才需求目录表明医药健康和装备制造是四川六大优势产业中人才重度需求占比最高的领域[11] 政策支持体系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全面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高质量开展技能等级评价[12] - 完善配套保障制度 推动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与职称 学历比照认定 提升技能劳动者待遇和声誉[12]
不仅拼手艺,更要拼科技!近300名硕士博士参加全国技能大赛
第一财经· 2025-09-19 14:06
赛事概况与规模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于9月19日在郑州开幕,共有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参赛 [3] - 大赛共设置106个竞赛项目,包括66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和40个国赛精选项目 [3] - 大赛项目设置紧密结合科技变革、产业发展、企业实际,注重技术与技能的有机融合 [3] 参赛选手结构特征 - 所有参赛选手中,有博士13人、硕士286人、本科843人,高学历选手占比33% [1][5] - 高学历参赛选手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技能领域 [1] - 参赛选手年龄从16岁至57岁,平均年龄24岁,30岁以下选手占比77% [5] - 从身份构成看,技工院校学生1967名,占比58%;企业职工726名,占比21% [5] 技术领域与产业导向 - 大赛中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赛项占比超过50% [3] - 大赛首次设置乡村振兴专项赛项,并设置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等4个专业技术类竞赛项目 [3] - 大赛运用AI、AR、大数据等技术建设信息化系统,竞赛设备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 [4] 人才转型趋势 - 技能人才培养正从"中低端蓝领"走向"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与"新质生产力"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高度契合 [1] - 高学历选手的加入标志着技能竞赛体系正深度融入新质生产力人才的培育链条 [5] - 技能已不再是"操作型"代名词,而成为知识、技术与创新能力的结合点 [9] - 博士选手多数在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希望通过大赛提升和检验自身专业能力,促进知识与技能融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