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聚集

搜索文档
“创业性价比高,有足够成长试错空间” 每年百余名北大毕业生来汉就业创业
长江日报· 2025-06-11 08:31
人才流动趋势 - 每年有100多名北大校友选择湖北,其中2023年有120余位应届毕业生赴鄂,90%落户武汉[1] - 多位北大硕士博士受访者明确表示选择武汉就业创业,主要考量产业匹配度和生活性价比[1] 武汉创业优势 - 工业智能化领域创业公司湖北浩蓝智造已实现稳定运营,创始人指出武汉具备更长的试错周期和产业集聚优势[1] - 武汉及周边聚集生物医药、光电子、汽车零部件等头部制造企业,与工业智能化业务场景高度匹配[1] - 创业团队来自多省份但最终选择定居武汉,因当地产业合作资源丰富且运营成本更具竞争力[1] 科研环境吸引力 - 高校博士后研究人员选择武汉因其提供优质科研环境和生活便利,已实现购房定居[1] - 本土科研人员认为武汉结合了国际化视野与产业资源,有利于专业领域深耕[1] 城市人才政策 - 武汉实施"学子聚汉"工程,构建覆盖创新投入、创业支持、融资服务、生活保障的全链条人才支持体系[2]
多地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经济日报· 2025-04-27 06:56
人口增长数据 - 贵阳、长沙、南昌2024年末常住人口分别增加19.96万人、10.39万人、10.22万人 [1] 产业发展与人才吸引 南昌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亿元及以上工业项目总投资突破2500亿元,进入全国先进制造业50强城市 [1] - 建立市级及以上科技研发平台798个(国家级9个,省级267个),进入全球百强科技集群名单 [1] - 累计兑现人才补贴超40亿元,惠及29万人次,2024年入选"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等三项人才相关荣誉 [5] 贵阳 -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重点发展六大产业(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等)及数字经济、低空经济 [2] - 形成完整大数据产业链,吸引华为、腾讯等企业入驻 [2] - "千园之城"建设完成1025个公园,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格局 [7] 长沙 - 位列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六位,拥有六大千亿元级制造业集群,培育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推进七大工程加速创新生态形成 [3] - 打造"五区融合"创新生态圈,布局青年创业空间,未来5年将建成超100公里健身步道和50处社区体育公园 [6] 人才政策 贵阳 - 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提供中专毕业落户、7-30天免费住宿等政策 [4] 长沙 - 青年人才驿站提供4天3晚免费住宿,出台"长沙人才政策22条"等系列政策支持创新创业 [4] 南昌 -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开展"百场校招"等活动,年均目标吸引10万人才 [5] 城市环境优化 - 南昌建成海绵城市达标面积180.8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优良率居中部省会第一 [6] - 长沙计划完善托育设施、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缓解青年家庭压力 [6] - 贵阳在城市更新中融入智慧社区、文化记忆等理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