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生选择
icon
搜索文档
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快活
洞见· 2025-06-28 19:47
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围绕"忙碌与闲散对人生的影响"展开,强调忙碌能带来充实与快乐,而闲散易滋生愁绪与疾病 [5][14][31][44] 闲散生活的负面影响 - 闲散易导致精神空虚,引发抱怨与投资失误案例:蔡女士退居二线后因炒股亏损导致贷款被套牢,精神萎靡 [8][9][10][11][12] - 生理层面影响:长期不运动导致身体虚弱,退休群体因缺乏锻炼更易患病 [18][19][20][25][26] - 心理层面影响:懒惰会丧失生活掌控感,形成恶性循环 [27][28] 忙碌生活的积极价值 - 案例佐证:梁思成持续投入古建筑研究,在艰苦条件下仍保持工作热情 [33][34][35][36][37][38][39][40] - 医学专家案例:89岁钟南山通过规律健身保持健康状态,日均坚持晨练 [22][23][24] - 理论支撑:忙碌能实现自我价值,泰戈尔比喻生命应如闪电般灿烂燃烧 [41][42] 哲学与文化依据 - 引用《黄帝内经》"久视伤血"理论说明静态生活的危害 [26] - 司马光《资治通鉴》"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强调勤奋的终极意义 [43] - 俗语"人闲生烦恼"与"忙时心不乱"形成对比论证 [7][31]
柏林电影节入围动画电影《艺术学院1994》杭州路演
杭州日报· 2025-06-18 10:58
电影内容与主题 - 动画电影《艺术学院1994》定档6月21日上映,路演首站于6月16日在杭州举行 [2] - 影片讲述20世纪90年代南方艺术学院美术生和音乐生的青春故事,探讨艺术、理想、爱情等主题 [3] - 导演刘健表示该片是其"半自传",但角色经历被拆散在不同人物身上,场景融合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元素 [3] - 影片通过《教父》、崔健等文化符号展现90年代文艺圈思想变革,呈现传统与先锋的碰撞 [3] - 电影采用开放式结局,不提供标准答案,旨在引发观众对艺术本质的思考 [4][6] 创作背景与团队 - 导演刘健为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院长,学院师生团队深度参与影片制作 [5] - 项目筹备超10年,原名为《上大学》,因复杂度搁置后重启,实际制作耗时5年 [5] - 采用全手绘二维动画风格,结合中国画晕染技法和硬朗线条,工作量极大但形成独特视觉语言 [5] - 影片入围第73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97届奥斯卡动画长片初选名单等90余个国际影展 [5] 市场定位与导演观点 - 目标受众包括经历过90年代的观众和当代"00后"年轻人,通过跨时代艺术命题引发共鸣 [4] - 导演强调艺术无标准答案,不关注上映后评价,专注下一部作品创作 [6] - 影片宣传语"爱艺术的人,青春期更长"突出艺术对生命力的延展价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