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类与AI集成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Neuralink疯狂计划曝光:5万美元一台手术,要把人类变成“超能力机器人”
搜狐财经· 2025-07-24 16:40
Neuralink业务规划与财务目标 - 公司计划到2031年每年为2万名患者植入芯片,年收入至少达10亿美元 [2] - 未来六年内将运营五家大型诊所并推出三类脑机植入设备:"心灵感应"、"盲视"和"深度" [2] - "心灵感应"设备预计2029年获美国监管批准,年手术量2000例创收1亿美元 [2] - "盲视"设备计划2030年投入应用,年手术量1万例创收5亿美元 [2] - 按每台手术5万美元估算,公司最新估值达90亿美元(648亿元人民币) [2] 技术进展与临床成果 - 已完成9台患者植入手术,患者可通过"心灵感应"设备用大脑直接操控电子设备 [3] - 第二代手术机器人实现微米级精度植入,电极线植入速度提升11倍至1.5秒/根 [5] - 近期实现单日完成两台手术的里程碑,显示操作稳定性与效率提升 [5] - 受试者设备使用频率高,平均每周50小时,峰值超100小时 [7] 长期技术愿景 - 终极目标是打造覆盖全脑的"全脑接口",实现大脑与AI/云端直接交互 [8] - 计划2028年实现该技术,覆盖数百万至数十亿神经元,提升认知交互能力 [8][9] - 2026年重点目标是让盲人重获光明并增强视觉能力至感知非可见光谱 [7] - 计划2026年电极数量达3000个,2027年1万个,2028年超2.5万个 [14] 行业技术挑战 - 当前电极覆盖神经元范围小,仅占人脑860亿神经元极小比例 [12] - 大脑信号采集不完整且数据传输带宽受限是主要技术瓶颈 [12] - 行业专家认为意识层面互联需更长时间,高级认知能力或2035-2045年实现 [15] - 运动解码和语言解码可能2028年突破,但感知认知能力仍需更久 [15]
马斯克脑机接口科幻式蓝图现实吗?
科技日报· 2025-07-02 07:51
技术进展与成果 - 已有7名志愿者接受N1植入体手术 帮助脊髓损伤和渐冻症患者恢复部分行动和沟通能力 [2] - 通过微加工和光刻技术提升单个通道连接的神经元数量 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增加物理通道数量 [2] - 2025年Q4计划实现言语皮层植入 直接从大脑信号解码词语并转换为语音 [3] - 2026年电极数量将提升至3000个 尝试让盲视参与者恢复超人级别多波段视觉 [3] - 2027年通道数增至10000个 首次实现运动 言语和视觉皮层多设备植入 [3] - 2028年每个接口拥有超25000个通道 可访问大脑任意部分并治疗精神疾病 疼痛等 [3] 长期愿景 - 最终目标是构建全脑接口 实现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的高带宽连接 [3] - 全脑接口将能监听和写入脑中任何位置的神经元 快速无线传输数据 [3] - 促进人类意志与AI融合 可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5] 应用案例 - 患者艾利克斯通过脑电波操作CAD软件设计机械零件 [2] - 渐冻症患者巴德恢复沟通能力 迈克继续从事户外测绘工作 [2] 技术挑战 - 专家对2028年实现人类与AI意识互联的目标持怀疑态度 认为当前对大脑意识理解有限 [4] - 局部电极插入可能无法有效解码复杂的人类意识 [4] 社会议题 - 脑电波数据高度敏感 存在隐私泄露和滥用风险 [4] - 技术可能影响个体身份认同 对社会结构和个人关系产生未知影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