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发现功能

搜索文档
IPO配售是该向机构倾斜还是向中小投资者倾斜?
搜狐财经· 2025-09-22 07:05
中证协《传导》报告核心建议 - 中证协在《港股市场2025年上半年运行情况报告》中建议,A股IPO配售应进一步向核心机构投资者倾斜 [1] - 建议借鉴港股经验,发挥投行和发行人灵活自主配售权,将研究实力强、持有期长、资金体量大的基金、保险、券商、QFII等作为核心投资者,给予更多配售份额 [1] - 报告认为此举可为公司引入优质长期耐心资本,更好地发挥IPO价值发现功能 [1] 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特征 - A股市场是以中小散户为主的市场,个人投资者开户数超过2.4亿户,个人投资者占比超过99.76% [2] - 这与香港市场形成鲜明对比,香港是国际化的、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本地中小投资者人数较少 [2] - 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被认为是市场的"中国特色" [2] 对机构投资者定价能力的质疑 - 从A股新股询价历史看,机构投资者的价值发现功能被质疑,甚至被认为不如一些成熟的个人投资者 [2] - A股市场上一些离奇的"三高"发行(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被认为是机构投资者询价的结果 [2] - 面对切身利益,机构投资者可能存在胡乱报价行为,被形容为"大散户" [2] 现行A股IPO配售规则分析 - 根据现行规则,主板上市公开发行后总股本在四亿股以下的,网下初始发行比例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证券数量的60% [4] - 主板上市公开发行后总股本超过四亿股或发行人尚未盈利的,网下初始发行比例不低于70% [4] - 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后总股本在四亿股以下的,网下初始发行比例不低于70%,超过四亿股或未盈利的则不低于80% [4] - 网下发行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60%至80%的配售比例表明现行制度已向机构投资者倾斜 [4] 反对中证协建议的观点 - 基于A股市场的"中国特色",有观点认为IPO配售更应向中小投资者倾斜,这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最直接表现 [4] - 将新股份额更多地配售给中小投资者有利于抑制新股暴炒,因为新股若集中在机构投资者手上,机构有动力炒高股价后派发 [5] - 如果新股份额分散在散户手上,机构就失去了炒作动力,暴炒新股现象会减少 [5] 向中小投资者倾斜的具体建议 - 对于新股发行份额低于10亿股的公司,建议选择定价发行,原则上按不超过23倍发行市盈率定价,发行份额全部上网发行,取消网下配售 [5] - 对于发行份额超过10亿股的公司,可选择询价或定价发行,若选择询价发行,网上发行比例应不低于50%,网下发行比例限制在50%以内 [5]
北交所指数和混合交易制度有望很快落地
新华网· 2025-08-12 14:27
北交所指数规划 - 证监会研究推出北交所指数和混合交易制度 北交所已积极开展相关工作[1] - 指数推出可方便投资人跟踪市场 为投资产品设立收益基准 并设计指数化被动产品 为市场引入新资金[1] - 混合交易制度可提升市场流动性 两项措施均针对当前市场痛点[1] - 北交所现有89只股票 5月新股发行提速后市场预计更快扩容 指数编制已具备数量条件[1] - 精选层平移股票较多 多数公司交易时长已达编入指数标准[1] - 指数推出后公募基金可研发指数基金 不符合50万元门槛投资人可通过公募基金参与交易 扩大北交所影响力[1] - 指数标的实行动态调整 激励上市公司规范经营和做大做强[1] 指数编制特殊性与标准 - 指数编制需考虑个股市值差异较大 权重设置需重点考量[2] - 需关注市场流动性差异 部分个股日成交不足50万元 指数产品化存在难度[2] - 样本数量建议30家至50家 随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可动态调整样本股[2] - 选取标准包括行业代表性公司及具有北交所市场特点的公司[2] 混合交易制度实施 - 新三板2014年8月实行做市商制度 为境内资本市场首次实践[2] - 北交所推行混合交易制度基础硬件难度不大 但需进一步讨论操作规则[2] - 需明确做市商T+0或T+1规则 券商内部自营与做市防火墙机制 以及自营与做市能否同时交易同一股票[2] - 新三板做市商制度运行7年多 做市商对许多企业了解充分 有助于追踪北交所企业并提升价值发现功能[2] - 混合交易制度对科创型企业具三重作用:提升价值发现功能 平抑价格波动发挥稳定器作用 同时交易提升交易效率[3]
【西街观察】量化从拼速度到拼策略
北京商报· 2025-07-07 21:03
程序化交易新规实施 -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于7月7日正式实施 新规加强程序化交易监测监控 强化高频交易监管 体现"趋利避害、突出公平、从严监管、规范发展"原则 [1] - 新规为高频量化划定明确红线 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最高300笔 单日最高20000笔 通过技术约束引导降频降速 [1] 量化市场转型方向 - 新规倒逼量化行业从拼速度转向拼核心策略 高频交易红利期终结 中低频策略将成为主流 [1][2] - 量化策略生态将系统性重构 需在AI模型参数 选股能力 复杂策略模型等深层次领域竞争 [2] - 量化交易回归投资本源 深度策略将提升市场流动性 优化价值发现功能 [1][2] 对A股市场影响 - 新规实施首日市场表现平稳 显示此前对量化的过度恐慌情绪有所缓解 [1] - 高频策略受限后 微盘股"虚假繁荣"将价值回归 绩优股有望被重新发掘 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改善 [2] - 量化作为交易工具将更规范发展 与A股市场深度融合 实现利大于弊的转型 [3] 监管动态与市场公平 - 新规通过技术优势约束防止不公平竞争 解决中小投资者在速度上的劣势问题 [1][2] - 量化监管采取动态优化路径 根据市场博弈表现持续调整 寻求最优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