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频策略

搜索文档
量化交易新规落地,高频交易戴上“紧箍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22:31
程序化交易新规核心内容 - 《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于7月7日正式实施 新规从2024年6月公开征求意见到2025年4月推出 最终7月落地 逐步推进量化交易监管 [1] - 新规核心指向对高频交易的精准监管和异常交易的严格约束 通过"速度限制、规则堵漏、穿透监管"重塑市场生态 [1] - 量化行业从"微秒级速度竞争"转向"中低频策略有效性竞争" 机构需从"拼速度"转向"拼质量" [1][19] 高频交易监管要点 - 高频交易认定标准明确: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300笔或单日≥2万笔 需接受差异化收费和额外报告监管 [3][5] - 实行差异化收费机制 提高高频交易的流量费、撤单费 每笔1元委托费加5元撤单费使高频策略盈亏平衡点提升30%-50% [3][6] - 全面暂停融券T+0交易 禁止当日卖出、次日还券操作 [3] 新规对量化行业影响 - 高频策略收益可能下降30%-50% 部分中小私募因合规成本上升面临淘汰 依赖年化200倍以上换手的高频做市策略可能失效 [6] - 头部机构优势巩固 幻方量化、明汯投资等以中低频策略为主 已提前完成合规调整 受影响较小 [6] - 行业集中度提升 依赖高频策略的中小机构需转型或退出 技术储备不足者面临出清压力 [6] 市场生态变化 - 流动性质量改善 减少"幌骗交易"等虚假流动性 真实供需更易反映在价格中 [6] - 公平性增强 削弱高频交易技术碾压优势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6] - 引导资金流向蓝筹股 避免小盘股过度波动 预防小微盘股大幅下行风险 [10] 交易数据变化 - 新规实施首日两市成交额1.22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小逾2000亿元 [8] - 量化资金约占A股总成交额20%-30% 前一日1.4万亿元成交量中约3000多亿元来自量化资金 [9] - 成交额下降与新规限制量化交易有关 但市场仍维持高位运行 [9][10] 机构应对策略 - 头部量化私募策略换手率普遍为80-150倍 远低于300笔/秒的红线 已提前调整风控标准 [14][15] - 量化竞争维度从技术执行速度转向策略研发深度 中低频与基本面量化策略将成为主流 [18] - 机构需构建全覆盖合规管理体系 深化多因子模型创新 完善风险管理框架 [18]
【西街观察】量化从拼速度到拼策略
北京商报· 2025-07-07 21:03
程序化交易新规实施 -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于7月7日正式实施 新规加强程序化交易监测监控 强化高频交易监管 体现"趋利避害、突出公平、从严监管、规范发展"原则 [1] - 新规为高频量化划定明确红线 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最高300笔 单日最高20000笔 通过技术约束引导降频降速 [1] 量化市场转型方向 - 新规倒逼量化行业从拼速度转向拼核心策略 高频交易红利期终结 中低频策略将成为主流 [1][2] - 量化策略生态将系统性重构 需在AI模型参数 选股能力 复杂策略模型等深层次领域竞争 [2] - 量化交易回归投资本源 深度策略将提升市场流动性 优化价值发现功能 [1][2] 对A股市场影响 - 新规实施首日市场表现平稳 显示此前对量化的过度恐慌情绪有所缓解 [1] - 高频策略受限后 微盘股"虚假繁荣"将价值回归 绩优股有望被重新发掘 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改善 [2] - 量化作为交易工具将更规范发展 与A股市场深度融合 实现利大于弊的转型 [3] 监管动态与市场公平 - 新规通过技术优势约束防止不公平竞争 解决中小投资者在速度上的劣势问题 [1][2] - 量化监管采取动态优化路径 根据市场博弈表现持续调整 寻求最优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