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监管

搜索文档
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不处理的后果比你想的还严重!
搜狐财经· 2025-09-12 16:19
文章核心观点 - 工商部门对企业信用监管日趋严格 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将面临一系列严重后果 必须及时了解后果与解决办法以守住企业信用底线 [1] 经营异常列入情形 - 未按时公示年度报告:企业需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公示上一年度报告 逾期未报将被列入异常 [3] - 公示信息虚假或隐瞒:包括虚报注册资本 股权变更信息不实等 [3] - 未履行即时信息公示义务:如未在20个工作日内公示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等信息 [3] - 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工商部门核查发现企业注册地址失联 [3] - 公司地址 名称 经营范围等发生变化但营业执照未办理变更 [4] - 2025年起 连续2年未年报且地址失联将直接吊销营业执照 [4] 经营异常后果 - 信用受损: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留下不良记录 直接影响企业融资 招投标及商业合作 银行等金融机构可能限制贷款 冻结账户 [6] - 经营行为限制:无法办理工商变更 注销等手续 被限制参与政府采购 工程招投标 国有土地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7] - 法律责任升级:异常状态持续3年未处理将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面临吊销营业执照风险 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责任人任职资格受限 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8] - 个体户特殊风险:负责人信用记录受损影响贷款 购房等个人事务 异常满3年可能被吊销执照且3年内禁止注册新企业或担任法定代表人 [9] - 税务关联后果:税务部门可能同步列为非正常户 限制发票申领 出口退税等功能并产生滞纳金 [10][11] 解除异常步骤 - 登录系统自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首页的"经营异常名录"输入公司名称查看原因 [13] - 对症处理:针对未年报情形需补报2022-2024年度报告 针对地址失联需进行原地址解锁或地址变更 针对信息虚假需修正公示信息并提交更正说明 [13] - 提交移出申请:可通过当地政务服务网线上提交或前往所属市场监管局窗口线下办理 材料齐全情况下3-5个工作日可移出 [13] 经营异常预防措施 - 设年报闹钟:每年6月30日前指定专人负责年度报告公示 [14] - 地址管理:公司搬迁后30日内必须办理变更登记 [14] - 信息体检:每季度核查公示信息 可使用第三方工具进行监控 [14] - 代理记账:选择正规的代理记账机构 [14]
“十四五”以来,我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搜狐财经· 2025-08-22 17:11
经营主体增长与市场活力 - "十四五"以来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2] - 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 建立统一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2]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度128.6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 [2] 法律法规与竞争环境优化 - 推动修订《公司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 [2] - 查办计量/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价格等领域违法案件483.2万件 [2] -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废除阻碍要素流动政策措施4218件 [3] - 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 规范企业间过度低价竞争 [3] 质量提升与创新发展 - 实施质量强企强链强县行动 累计攻关项目4271个 解决质量堵点1.8万个 [3] - 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2372个 [3]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升至85.86 生活性服务满意度81.33 公共服务满意度81.62 [3] 安全监管与产业治理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机制 [4] -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4] - 将6种高风险产品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 15种产品纳入强制性认证管理 [4] - 发现并处置22万批次不合格工业产品 [4]
企业信用好 就能得“免检金牌” 成都新津这样为企业“松绑”
搜狐财经· 2025-08-05 06:53
营商环境创新 - 成都新津区推出"白、灰、黑"名单信用监管体系 通过企业信用画像和分级分类监管减少行政检查干扰 [1][3] - 信用监管体系依托"智慧蓉城"系统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 涵盖3 8万户经营主体全量数据和8 000余条"四上"企业信用数据 [3] - 2023年1-6月新津区涉企检查总频次降低8 6% 同时实现经济增长6 9% [3] 信用监管机制 - 信用等级分为三级:"白名单"(无行政处罚)、"灰名单"(有行政处罚)、"黑名单"(多次行政处罚) 实行动态管理 [4] - 已建立工业、餐饮、医美等14个行业领域的分类名单 实施"免检、少检、必检"差异化检查机制 [4] - "白名单"企业实行触发式监管 "灰名单"推行柔性执法 "黑名单"实行全覆盖监管 [4] 企业案例成效 - 某食品头部企业因信用良好获"免检金牌" 其明星产品"小酥肉"年销售额达14亿元 已出口至6个国家地区 [5] - 新能源链主企业被纳入"白名单"后 将2023年产值目标定为10亿元 较2022年增长20% [6] - 监管部门向企业提供《"一业一册"合规经营指南》等10余份服务材料 涵盖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领域 [5] 产业发展数据 - 新津区作为成都绿色食品产业主要承载地 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2亿元 规模居全市第一 [4] - 信用监管改革使企业腾出更多精力投入生产创新 食品企业正拓展新西兰和非洲等新市场 [5][6]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三项信用监管国家标准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04 11:32
延伸阅读: 《企业信用数据项要求》规定了企业信用信息类别、数据项及描述要求,适用于企业信用管理以及政府 部门与各机构之间的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活动。《企业信用档案信息要求》确立了建立企业信用档 案的基本原则,规定了企业信用档案信息分类、信息来源以及信息要求,适用于企业、政府部门、社会 组织等建立信用档案并进行信息交换共享。《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指南》提供了企业信用信 息采集、处理和提供等方面的指导,适用于开展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活动。本次修订的三项 标准分别对企业信用数据项类别及构成,信用档案信息分类、来源和信息项,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的 内容、方式方法等进行了修订,将为不同部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之间打通信用信息数据底座提供规 范支撑,是解决标准协同、体系融合、资源共享等问题的有效抓手。 市场监管总局将广泛开展标准解读以及标准宣贯,加强标准与业务场景和业务需求的衔接,积极推进标 准在信用监管业务中的应用,推动标准化成果的转化落地。同时,将对标准规范实施应用情况进行跟 踪,建立标准实施反馈机制,充分收集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并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法律 法规的调整和更新,确保标准内容与 ...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三项信用监管国家标准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21:06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企业信用管理新标准 -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三项国家标准《企业信用数据项要求》(GB/T 22120—2025)、《企业信用档案信息要求》(GB/T 31952—2025)、《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指南》(GB/T 22118—2025) [1] - 新标准为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处理、共享及信用档案建设提供系统指引 [1] 标准实施与推广计划 - 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强标准与业务场景和需求的衔接,推进标准在信用监管业务中的应用 [1] - 将建立标准实施反馈机制,收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1] - 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调整,确保标准内容与规定一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