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酥肉
搜索文档
安井食品涨2.11%,成交额5.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55.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3 14:0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13日公司股价上涨2.11%,报收82.93元/股,成交金额5.44亿元,换手率2.28%,总市值276.4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55.71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2676.08万元(占比4.92%),卖出4012.10万元(占比7.37%),大单买入1.26亿元(占比23.19%),卖出1.25亿元(占比23.04%)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6.18%,近5个交易日上涨11.32%,近20日上涨17.30%,近60日上涨15.26%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24日,于2017年2月22日上市,主要从事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要产品包括速冻调制食品(如鱼豆腐、鱼丸)、速冻菜肴制品(如小龙虾、小酥肉)和速冻面米制品(如烧麦、手抓饼)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速冻调制食品49.43%,速冻菜肴制品31.77%,速冻面米制品16.32%,农副产品及其他2.38%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食品加工-预加工食品,概念板块包括社保重仓、预制菜等 [2] 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71亿元,同比增长2.66%,归母净利润9.49亿元,同比减少9.35% [3]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32.1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5.21亿元 [4]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32万户,较上期增加78.56%,人均流通股4641股,较上期减少43.98% [3] - 同期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40.10万股,较上期减少653.91万股,中庚价值先锋股票基金持股430.55万股,较上期减少11.35万股,南方中证5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4]
安井食品(603345):速冻食品龙头,H股上市开启全球化增长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11-12 23:57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概览 - 公司从传统速冻企业通过渠道深耕和品类扩张,进化为全渠道食品巨头,核心业务是给火锅店供丸子、给超市卖饺子,并致力于推广中式速冻食品 [1] - 产品覆盖三大板块:速冻调制食品占营收49.43%、速冻菜肴制品占31.77%、速冻面米制品占16.32% [1] - 火锅料系列如锁鲜装高端丸子Q3营收19.06亿元,同比增长6% [2] - 预制菜大单品如清水虾、调味虾、小酥肉Q3营收12.28亿元,同比增长9% [3] - 面点创新矩阵推出"嵄州小笼包"、"橘子包"等"米面六小龙"新品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4] 护城河与行业地位 - 渠道壁垒坚固,拥有全国化产能布局,覆盖商超、餐饮、电商、特通全渠道,2025年Q3特通直营渠道收入暴增68%,新零售及电商增长38% [5] - 供应链具备优势,自有冷链物流网络,存货周转率2.67次(2025Q3),高出行业平均15% [6] - 品牌认知度高,连续多年行业市占率第一,A+H股双平台提升国际影响力 [7] - 行业排名领先,2024年营收151.27亿元,净利14.85亿元,ROE领先同行 [10] 成长潜力与市场标签 - 短期催化因素包括2025年Q3营收已回暖(同比+6.6%),四季度为速冻消费旺季叠加H股上市 [8] - 中长期逻辑在于海外市场扩容(2024年境外收入增30.76%),并通过并购鼎味泰切入烘焙赛道 [9] - 市场标签包括"消费复苏概念股"(Q3净利润同比增11.8%)、"港股上市概念"(H股IPO获批)、"高分红股"(近三年累计分红超20亿元,2024年分红比例达70.05%)以及"预制菜龙头" [11][12][13][14] 管理层与公司治理 - 公司无国资控股,股权分散但治理稳定,控股股东国力民生持股25%,决策灵活 [15] - 高管团队如董事长刘鸣鸣等核心管理层持股合计5.94%,利益绑定紧密 [16] - 战略执行力强,2025年收购鼎味泰展现了外延扩张能力 [17]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报显示营收113.71亿元(同比+2.66%),净利润9.49亿元(同比-9.35%,但Q3单季+11.8%),毛利率20.34%(环比提升) [18] - 偿债能力稳健,资产负债率23.91%,流动比率3.00,速动比率2.17 [19] - 经营现金流改善,Q3每股现金流3.21元 [20] 估值分析 - 截至2025年11月12日,公司总市值270.70亿元,对应PE(TTM)19.52倍,PB 1.79倍 [22] - 当前估值低于食品饮料行业平均PE约25-30倍,若2026年净利润回升至14亿元,PE可降至15倍 [23][24] 市场表现与策略参考 - 当前股价81.22元处于52周区间(69.22-92.15元)中上部 [26] - 建仓参考区间为75-78元(对应PE 18倍),止盈第一目标90元,第二目标95元(需H股上市催化) [24][25] - 短期走势受H股进展及四季度旺季数据影响,中期关键变量是海外订单落地和烘焙业务整合 [27]
200块一碗的天价麻辣烫,让老外重新认识中餐
36氪· 2025-11-10 18:23
杨国福麻辣烫海外市场定位与表现 - 公司在海外定位高端,客单价显著高于当地麦当劳,如德国门店客单价为150-200元人民币,是当地麦当劳套餐价格的3倍以上[10][12] - 海外市场接受度极高,日本门店成为"排队王",高峰时段需排队1-2小时,德国门店工作日日均售出800碗,周末达1000碗,业绩优于国内门店[14][25] - 公司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在德国定价2.89欧元/100克,日本定价400日元/100克,美国定价每磅14.99美元,均显著高于当地洋快餐[12] 麻辣烫行业海外成功因素 - 产品形态具备天然适应性,分餐制、自选食材和汤底、丰富蘸料符合海外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且可使用叉子降低食用门槛[44][45] - 商业模式高度标准化,无需复杂厨艺,通过加盟模式快速扩张,截至今年9月已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门店超200家[47][12] - 行业利用文化滤镜进行高端化包装,将门店开设于黄金地段和高端商圈,并宣传牛骨熬汤和健康理念,成功提升品牌形象[48][50] 中国餐饮出海模式演变 - 行业出海从传统高端正餐向标准化连锁品牌转变,2024年出海品牌中火锅和现制饮品占比近半,代表企业包括海底捞、呷哺呷哺等[58][59] - 成功出海品牌共同特点为操作标准化、口味独特、门店精装修,如沙县小吃已进入79个国家,拌面售价10欧元[61][63] - 海外消费者更注重异国口味体验而非菜品正宗性,为适应本土化改良的"不正宗中餐"支付溢价成为行业趋势[56][66]
200块一碗的天价麻辣烫,让老外重新认识中餐
36氪· 2025-11-10 17:44
杨国福麻辣烫海外市场定位与表现 - 杨国福麻辣烫在德国被视为顶流餐饮品牌,客单价是当地麦当劳的2.5倍[5] - 德国杜塞尔多夫店定价为2.89欧元/100克,折合人民币23.70元/100克,德国消费者平均每餐花费150至200元人民币[7] - 当地麦当劳套餐售价5.99欧元起,折合人民币约48元,杨国福定位显著高于麦当劳[9] - 日本门店定价400日元/100克,折合人民币约19.5元,客单价约140元人民币,而当地麦当劳套餐价格在30至40元人民币之间[11] - 美国洛杉矶门店定价每磅14.99美元,客单价约25美元(合177元人民币),相当于5份麦当劳或肯德基套餐价格[13] - 截至今年9月,公司已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门店数量超过200家[11] 海外市场消费者反应与运营数据 - 日本门店成为“排队王”,高峰时段需排队1至2小时,甚至有消费者从200公里外赶来用餐[15] - 吸引众多博主网红及明星如田中理惠自发宣传,在社交媒体获得广泛曝光[17] - 欧洲门店面积常超过300平方米,但仍需排队,创始人视察时亦需等候[23] - 德国门店工作日营业额稳定在1.5万欧元以上,休息日可达2万欧元,日均销量约800至1000碗,高于国内门店200至400碗的日销量[27] - 海外消费者偏好番茄汤、清汤等口味,并习惯搭配啤酒,将用餐体验延长至数小时,与国内快餐式消费形成对比[29][32] 海外扩张策略与商业模式 - 采用“加盟为主,直营为辅”的出海模式,降低自身资金压力并利用加盟商本土优势实现快速复制扩张[50] - 海外门店选址于黄金路段街边、高端商圈或办公区,装潢现代考究,与国内城中村或商场地下层定位形成反差[54] - 宣传强调牛骨熬汤、二十多味中国香料及草本配方,塑造健康餐形象,海外消费者将其视为中式滋补药膳[55] - 操作流程高度标准化,店员经简单培训即可上岗,食材烹煮时间均有明确参考,保障口味稳定性[52] - 海外门店同步输出王老吉、椰树椰汁等中国饮品,尽管售价高达4欧元一罐,仍坚持原汁原味中国供应链[39][41] 中国餐饮出海模式演变 - 早期如全聚德等传统中餐出海面临食材供应受限、成本高、口味变异等挑战,海外门店相继关停[59][61] - 熊猫快餐等“魔改”中餐凭借橙子鸡等简化菜品年入百亿,覆盖多国,但未进入中国市场[62] - 近年出海主力转为火锅、现制饮品等连锁品牌,2024年其在出海企业中占比近一半[65] - 海底捞、呷哺呷哺在海外定价高昂,如虾滑上百元、小酥肉八十多元,仍凭借标准化汤底及特色服务吸引顾客[65] - 沙县小吃已进入79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一份拌面售价10欧元、蒸饺7美元,以差异化口味和相对低价获市场认可[67]
安井食品涨2.00%,成交额1.3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31.4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0:09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1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00%至75.30元/股,成交额1.38亿元,换手率0.63%,总市值250.9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31.46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625.96万元(买入812.62万元,卖出186.66万元),大单净卖出94.50万元(买入1707.43万元,卖出1801.93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下跌3.59%,但近期表现向好,近5个交易日上涨3.15%,近20日上涨6.79%,近60日上涨3.56%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线包括速冻调制食品(如鱼豆腐、鱼丸)、速冻菜肴制品(如小龙虾、小酥肉)和速冻面米制品(如烧麦、手抓饼)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速冻调制食品占比49.43%,速冻菜肴制品占比31.77%,速冻面米制品占比16.32%,农副产品及其他占比2.38%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食品加工-预加工食品,概念板块包括社区团购、预制菜、社保重仓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71亿元,同比增长2.66%,但归母净利润为9.49亿元,同比减少9.35%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32万户,较上期大幅增加78.56%,人均流通股为4641股,较上期减少43.98%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1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5.21亿元 [4]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股东,持股540.10万股,较上期减少653.91万股 [4] - 中庚价值先锋股票(012930)为第八大股东,持股430.55万股,较上期减少11.35万股 [4]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4]
明泽投资马科伟:相信“一万小时定律” 追求认知的复利
中国证券报· 2025-11-03 08:46
投资理念与风格 - 投资风格被比喻为耐心的"品茶师",专注于寻找有深厚底蕴和独特价值的标的 [1] - 推崇"极度求真、极度透明"的投资与组织原则,个人秉持"极度勤奋"的态度 [1] - 将"一万小时定律"作为终身方法论,通过系统学习、深度研究与持续复盘来积累和放大"认知的复利" [1][9] 专业背景与能力圈构建 - 拥有16年证券从业经验,早期在政府机关和大型环保产业集团任职,负责投融资与财务管理,26岁即成为集团财务负责人 [3][4] - 实业财务经历提供了从实业到金融的双向观察视角,既懂企业经营也懂资本运作 [4] - 投资能力圈从环保新能源行业起步,三年内实现从产业研究到资本判断的跨越,随后复制该路径至非银金融、高端制造、消费升级、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板块 [1][9] - 在环保领域,团队花费19个月覆盖了全市场环保业务收入占总营收10%以上的相关企业并持续跟踪 [6] 投资策略框架 - 投资策略核心概括为"三个对象+六大元素+一票否决+ESG全流程评价" [7][8] - "三个对象"包括趋势、趋势的偏离和结构,强调顺势而为是成功的主要前提 [7] - "六大元素"涵盖行业和公司、流动性和投资者情绪、盈利增长及结构、估值、政策、周期 [8] - 采用"一票否决"的负面清单,例如不投资ST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负的公司、存在诚信问题或实控人问题的公司,以及非特殊原因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或律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 [8] - 自2021年起将ESG评分纳入投研体系,优先考虑符合可持续性和道德标准的投资 [8] 具体投资案例 - 2019年通过研究猪周期,抓住某养猪企业上涨行情,判断依据包括中国养猪行业从散养向工业化转型、公司家族关系稳定、团队执行力强、业务向全产业链延伸、布局深加工产品及直播带货、拥有远超战略需求的银行授信额度 [6] 研究与学习体系 - 内部推行"学习型组织"建设,自2017年建立明泽书库,2023年4月开始对外发布《明泽书单》并定期更新 [10] - 公司公众号每周一发布《明泽观察》,该栏目自2016年11月起由马科伟每周日撰写,旨在与市场保持同步并接受检验 [10] - 个人是"重度阅读者",阅读范围涵盖宏观经济、投资管理、科技创新、人物传记、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历史和行为经济学等 [9] 未来市场展望与投资方向 - 认为"十五五"阶段资本市场将呈现"长期稳进"趋势,政策着力点预计在新质生产力等供给侧,并适度向需求侧倾斜,构建"投资+收入+消费"协同体系 [10] - "安全"将成为"十五五"重点方向之一 [10] - 未来将持续重视科技创新领域的人形机器人、"AI+"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并关注自主与安全、统一大市场、提振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等结构性机遇 [10]
安井食品(603345):25Q3收入稳健 盈利能力稳中有进
新浪财经· 2025-11-01 08:38
核心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37亿元,同比增长27% [1] - 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5亿元,同比下降93% [1] - 前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7亿元,同比下降134% [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377亿元,同比增长66% [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118% [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153% [1] - 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7% [3] 分业务表现 - 第三季度速冻调制食品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64% [2] - 第三季度速冻菜肴制品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88% [2] - 第三季度速冻面米制品收入48亿元,同比下降91% [2] - 第三季度农副产品及其他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401% [2] - 第三季度新增烘焙食品业务收入03亿元,源于收购江苏鼎味泰70%股权并表 [2] - 菜肴业务维持较快增长,受益于虾滑、小酥肉等产品表现良好 [2] - 调制食品稳健增长,受锁鲜装和烤肠等品类带动 [2] - 米面类产品收入下滑主要因行业竞争加剧 [2] 分渠道表现 - 第三季度经销商渠道收入同比下滑06% [2] - 第三季度商超渠道收入同比增长281% [2] - 第三季度特通直营渠道收入同比增长681% [2] - 第三季度新零售及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381% [2] - 商超与新零售渠道表现亮眼,受益于深化合作开发定制品 [2] - 特通直营渠道高增长主要系餐饮客户放量带动 [2]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03%,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3] - 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20%,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3] - 单季度毛利率保持稳健,因低毛利产品如小龙虾等占比下降 [3] - 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61%,主要因主动收缩广宣费投 [3] - 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3%,主要因股份支付费用减少 [3]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产品策略遵循“主食发力、主菜上市”思路,B端产品坚持“高质中价”、C端产品采取“高质中高价” [3] - 渠道策略坚持“BC兼顾、全渠发力”,在夯实传统渠道基础上加深特通、新零售和兴趣电商开发 [3] - 随着行业第四季度旺季需求回暖,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凭借新品类及新渠道实现业绩持续增长 [3]
安井食品涨2.00%,成交额4.1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75.0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30 10:4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00%,报收74.46元/股,成交金额4.16亿元,换手率1.93%,总市值248.1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75.06万元,特大单买入1014.01万元(占比2.44%),卖出1086.71万元(占比2.61%),大单买入1.05亿元(占比25.34%),卖出1.21亿元(占比29.19%) [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4.66%,但近期表现向好,近5个交易日上涨5.62%,近20日上涨5.47%,近60日上涨1.06% [1] 公司基本概况与业务构成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24日,于2017年2月22日上市,主要从事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速冻调制食品49.43%,速冻菜肴制品31.77%,速冻面米制品16.32%,农副产品及其他2.38%,其他(补充)0.09% [2] - 产品线包括速冻调制食品(如鱼豆腐、鱼丸)、速冻菜肴制品(如小龙虾、小酥肉)和速冻面米制品(如烧麦、手抓饼)等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食品加工-预加工食品,概念板块包括社区团购、预制菜、社保重仓等 [2] 近期经营业绩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13.71亿元,同比增长2.66%;但归母净利润为9.49亿元,同比减少9.35% [3]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6.32万户,较上期大幅增加78.56%;人均流通股为4641股,较上期减少43.98% [3] 分红记录与机构持仓变动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1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5.21亿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40.10万股(位居第四),较上期减少653.91万股;中庚价值先锋股票持股430.55万股(位居第八),较上期减少11.35万股;南方中证500ETF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4]
安井食品(603345):拥抱商超定制成效初显,加码冷冻烘焙赛道
国信证券· 2025-10-29 22:04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显著改善,收入同比增长6.6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80%,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27% [1][8][9] - 渠道战略转型成效显现,商超、特通及新零售渠道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商超渠道收入同比增长28%,特通渠道收入同比增长68%,新零售及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38% [1][9] - 公司盈利能力改善,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7.0%,主要得益于毛利率环比改善以及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2][9] - 公司坚持产品创新驱动,并通过并购和变更募集资金加码冷冻烘焙赛道,以打造新的增长点 [2][15]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13.71亿元,同比增长2.66%;归母净利润为9.49亿元,同比减少9.35% [1][8]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为37.66亿元,同比增长6.61%;归母净利润为2.73亿元,同比增长11.80% [1][8][9] - 分产品看,2025年第三季度调制食品收入同比增长6.4%,菜肴制品收入同比增长8.8%,米面制品收入同比下滑9.1% [1][9] 渠道与产品分析 - 经销商渠道收入同比微降0.6%,商超定制化战略推进顺利,与沃尔玛等渠道的合作取得进展 [1][9] - 特通渠道高增长主要受益于直营餐饮、茶饮等新增客户贡献增量 [1][9] - 产品方面,调制食品增长受益于肉多多烤肠产品放量及锁鲜装产品稳健增长;菜肴制品中的小酥肉、虾滑等单品表现较好 [1][9]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环比改善,主因毛利率较低的小龙虾业务占比下降 [2][9]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6.1%,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3.0%,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2][9] - 费用率下降主要由于广告宣传费减少及股份支付费用减少 [2][9] 战略发展与未来展望 - 公司明确产品创新驱动,持续推进商超定制、新零售及特通定制,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2][15] - 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对鼎味泰的并表,并计划变更3.61亿元募集资金投入鼎益丰烘焙项目建设,加码冷冻烘焙赛道 [2][15] - 基于下游需求疲软小幅下调收入预测,但因降本增效效果明显而上调2025年利润预测 [3][15][1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57.6亿元、170.1亿元、182.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7.9%、7.3% [3][4][15]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亿元、15.4亿元、16.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4%、8.8%、7.2% [3][4][15]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4.26元、4.63元、4.97元 [3][4][1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16.4倍、15.1倍、14.1倍 [3][4][17]
安井食品(603345):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盈利端稳步修复,锁鲜装韧性仍强
华鑫证券· 2025-10-29 16:35
投资评级 - 对安井食品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安井食品盈利端正稳步修复,其锁鲜装产品韧性仍强 [1] - 公司主业在需求承压下表现出优于行业的业绩韧性,随着原材料成本趋稳及高毛利新品和高附加值渠道的持续开发,利润端迎来持续修复 [9]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业收入为113.71亿元,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为9.49亿元,同比减少9% [4]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业收入为37.66亿元,同比增长7%,归母净利润为2.73亿元,同比增长12%,扣非净利润为2.64亿元,同比增长15% [4]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至7.31%,盈利能力呈现修复态势 [5]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至19.99%,主要因小龙虾、鱼糜等原材料成本上涨态势趋缓 [5] - 费用控制良好,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6.09%,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3.01% [5] - 盈利预测方面,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4.34元、4.77元、5.29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16倍、15倍、13倍 [9] 分业务板块表现 - 速冻调制食品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9.06亿元,同比增长6%,锁鲜装产品延续增势,毛利率保持坚挺,肉多多烤肠在C端快速起量 [6] - 速冻菜肴制品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2.28亿元,同比增长9%,清水虾、调味虾、小酥肉等单品增势良好 [6] - 速冻面米制品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4.84亿元,同比减少9%,公司正通过导入商超定制化产品及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应对 [6] - 烘焙食品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0.32亿元,公司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入至鼎益丰烘焙面包项目,旨在打造第三增长曲线 [6] 渠道发展分析 - 经销渠道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29.60亿元,同比减少1%,但头部经销商客户延续增长 [7] - 特通直营渠道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3.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主要得益于与张亮麻辣烫合作量提升及鼎味泰客户贡献增量 [7] - 商超渠道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2.20亿元,同比增长28%,主要系沃尔玛客户体量提升,且正与胖东来强化定制合作 [7] - 新零售及电商渠道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2.70亿元,同比增长38%,京东自营、小象超市等渠道营收较上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 [7][8] 战略举措与展望 - 公司通过收购鼎味泰完成产品与渠道互补,并成立水产事业部、冷冻烘焙事业部以进一步优化资源调配 [9] - 商超定制化业务进展顺利,公司后续将延续发力大型商超的定制合作和产品创新,以带动需求修复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