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服务体系

搜索文档
精准发力优化企业服务
经济日报· 2025-06-09 06:07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旨在完善企业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并激发市场活力 [1] - 近期实施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强调优化民营企业服务保障体系,与《意见》形成政策呼应 [2] 现有成效 - 各级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一网通办"等措施,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1] -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1] - 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工具为企业减负增效,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1] 现存问题 - 部分领域涉企经营许可审批程序繁琐耗时,增加企业合规成本 [1] - 政策"最后一公里"未完全打通,宣传不足导致部分企业未能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1] 改革方向 - 分类推进涉企经营许可改革,精简许可事项并精准施策 [2] - 完善涉企支持政策"直达快享"和"免申即享"机制,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 [2] 实施建议 - 政府部门需加强协同合作,打破信息壁垒并简化市场准入流程 [2] - 强化政策宣传与解读,通过多渠道确保企业掌握政策 [2] - 建立政策落实跟踪反馈机制,及时完善政策并精准惠及企业 [2]
海南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海南日报· 2025-06-03 09:13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若干措施 - 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若干措施》,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共22条,严格规范全链条涉企行政检查 [2] - 规定无法定依据、未经公布的行政检查事项不得实施,不具备法定资格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实施行政检查 [2] - 严格控制检查频次,除特殊重点领域外,对信用评价结果为最高等次的企业,同一主管部门对其开展的日常现场检查原则上一年不超过1次 [2] 检查方式优化 - 推行"综合查一次"措施,能合并检查的不得重复检查,能联合检查的不得多头检查 [2] - 能通过书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监管的,不得入企实施现场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2] 监管原则 - 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坚持过罚相当,更多采用柔性监管方式,通过风险提示、责任约谈、督促整改、合规指导等方式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3] - 对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重点领域依法依规实行全覆盖的重点监管 [3] 企业权益保护 - 明确企业拒绝权和知情权,检查结果能够当场确定的应立即告知,需经检验检测等程序不能当场确定的应在结果确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告知 [3] - 对于违反国家规定实施行政检查的,企业有权拒绝 [3] 政策目标 - 构建"无事不扰"企业服务体系,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3] - 靶向施策提升监管精准性,规范检查程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3] 后续措施 - 持续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强化数字化监督,在涉企行政检查中全面推行"亮码检查" [4] - 严格录入并及时监督行政检查数据,保障各项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措施落地见效 [4]
以企业制度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答记者问
新华网· 2025-05-26 20:08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意见解读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政策旨在通过制度创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1] - 文件包含8部分19条举措,涵盖党的领导、公司治理、科学管理、创新激励、社会责任等系统性部署 [1] - 重点强调制度创新赋能企业发展,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培育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1] 制度内涵与特征 -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等为基础,结合公司治理与改革创新 [3] - 既具备现代企业制度共性特征,又融入中国市场体系、制度环境等国情特色 [3] 创新激励措施 - 专设"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章节,推动企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4] - 具体举措包括打造创新组织形式、完善要素配置机制、设计创新导向激励机制 [4] 资本市场作用 - 证监会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改革,2024年全市场分红达2.4万亿元,股份回购近1500亿元创历史新高 [4] - 未来将完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强化独立董事作用 [5] 国有企业改革进展 - 中央企业集团已完成"党建入章",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国企效率活力 [6] - 下一步重点包括党的领导融入治理、优化董事会职能、健全企业家激励机制 [6] 民营企业推进路径 - 全国工商联开展现代企业制度培训,制定执委企业治理现代化指引 [7] - 国家发改委将破除市场准入障碍、解决拖欠账款、保护企业权益作为服务重点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