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icon
搜索文档
强化数据赋能,把执法滥权的冲动打下来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15:34
相较于正在深圳推开的执法监督码,广东涉企检查19条的电子亮证,侧重于从行政执法行为的视角进行 数据归集与检测。如果说深圳在给行政入企检查门禁,广东新规就是在给行政执法行为装定位。不同面 向的行政执法限权努力,都在试图依托数据赋能,对行政执法的数据轨迹、关键节点做标记,让执法行 为有迹可循、有责可追。与此同时,广东新规除了要管住持证执法者,对"未取得执法证件"的行政执法 辅助人员、网格员、临时工等人员同样要强化监督,用列举方式明令禁止以观摩、督导、考察、调研等 名义变相实施行政检查。 数据赋能是个好东西,好就好在让权力执法的轨迹可以被记录。 7月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涵盖5大方面19条内 容,旨在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决遏制乱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意见》要求加快推行"亮码 入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证电子亮证工作,接受监督机构实时跟踪监测行政执法人员定位信息、行踪 轨迹、涉企检查行为等情况,做到亮证即亮码、亮码即定位、定位即监督。 把涉企行政执法管起来,把执法滥权的冲动打下来。广东新颁涉企检查19条,从严格落实行政检查制 度、严格规范实施行政检查行为、大力推行 ...
郑州出“硬招”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郑州日报· 2025-07-02 08:38
企业迎检"减负"迎来利好消息。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 见》,直指涉企检查中的"多头执法""任性检查"等问题,以"硬核"举措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让行政执 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何谓涉企行政检查?是指行政检查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对经营主体(包括法人、非法人组织和个体 工商户等)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执行行政命令、行政决定的情况进行强制性了解、核查和监督的行 为。 严禁政府议事协调机构以各种名义实施行政检查;严禁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等第三方实施行政 检查;严禁外包给中介机构实施行政检查;严禁未取得执法证件的执法辅助人员、网格员、临时工等人 员实施行政检查。 实施行政检查时,执法人员要出具行政检查通知书和执法证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执法人员不得 少于两人。严禁以其他证件代替执法证件实施行政检查,人民警察要出示人民警察证件。需要采取先行 登记保存、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应当严格依法实施,并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 影响。同时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以属地管辖为原则,严禁违规实施异地检查。 行政检查不能"想查就查"。《实施意见》明确,实施行政检查的主体必须具备法定资格。具有行政 ...
服务企业就要瞄准企业最急迫的需求
中国环境报· 2025-06-13 07:11
政府服务效能提升措施 - 多地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强服务方式指导企业增强污染防治能力 部分企业因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及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废气处理设施运维不当 近三年某涉气企业累计投入近千万元新增处理设施仍多次因运维问题被处罚 [1] - 生态环境部门开发免费运维指导平台 但部分企业因已有完善考核制度或运维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平台使用效率不足 [2] -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推行"换位跑一次"活动 根据企业反馈动态改进服务措施 对不愿接受服务的企业不强制推行 [2] 服务模式创新 - 建议最大限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非现场服务 通过自动监控数据 用电监控等系统预判企业潜在违法行为并提前预警 [3] - 强调服务措施需精准匹配企业实际需求 将企业满意度作为核心考核指标 避免形式化服务 [2][3] 政策执行优化方向 - 部分地方措施执行存在针对性不足问题 需提高精细化程度以提升实施效果 [1] - 服务内容创新应聚焦企业最急迫需求 通过智能化手段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 [3]
海南出台措施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新华社· 2025-06-03 17:48
措施兼顾力度与温度,一方面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坚持过罚相当,更多以风险提示、责任约谈、督促整 改等柔性方式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另一方面对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重点领域,依法 依规重点监管,确保行政检查合法有效、不缺位不越位。同时,明确企业拒绝权和知情权,检查结果确 定后,应当场或5个工作日内告知企业。 新华社海口6月3日电(记者吴茂辉、王与点)记者从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获悉,海南省政府办公厅近 日印发《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若干措施》,明确涉企行政检查频次、标准等内容,将检查工作置 于"阳光"下,着力解决多头、随意、过度检查等问题,该措施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若干措施共22条,对全链条涉企行政检查进行严格规范。其中规定,无法定依据、未经公布的行政检查 事项不得实施,不具备法定资格的组织和个人不得开展行政检查。除特殊重点领域外,对信用评价最高 等次企业,同一主管部门日常现场检查原则上一年不超过1次。 若干措施推行"综合查一次"等举措,要求能合并、联合检查的不得重复、多头开展,可通过书面核查等 非现场方式监管的,不得入企现场检查,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措 ...
海南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海南日报· 2025-06-03 09:13
《若干措施》还明确了企业拒绝权和企业知情权,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检查结果能够当场确定 的,检查人员应立即告知,需经检验检测等程序不能当场确定的,应当在结果确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告知。对于违反国家规定实施行政检查的,企业有权说"不"。 "《若干措施》的出台,是海南构建'无事不扰'企业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也是提升政府治理效 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有益实践,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提升监管质效给 出了'海南方案'。"省营商环境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若干措施》靶向施策提升监管精准性,规范 检查程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 展。 下一步,海南将持续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强化数字化监督,通过在涉企行政检查中全面推行"亮码 检查",严格录入并及时监督行政检查数据,保障各项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措施落地见效。 《若干措施》共22条,严格规范全链条涉企行政检查,规定无法定依据、未经公布的行政检查事项 不得实施,不具备法定资格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实施行政检查。严格控制检查频次。除特殊重点领域 外,对信用评价结果为最高等次的企业,同一主管部门对其开展的日常现场 ...
如何对企业无事不扰?多地探索“扫码入企”检查、非现场执法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12:25
胡卫列称,从各渠道反映的情况来看,在《意见》实施近半年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已经取得了明显成 效。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意见》要求,应急管理部等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制订出台本行业的检查 标准、检查频次上限等等。各地区积极探索联合检查、"综合查一次""扫码入企"、非现场执法等一系列 创新做法,目的是有效提升检查的精准度,大幅度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检查。 胡卫列介绍,具体而言,今年1到4月份,北京市行政检查的总量同比下降72%,非现场检查的数量同比 上升48%。虽然现场检查数量少了,但是检查的效果却提高了,发现问题率同比上升26%;浙江省全面 推行多部门"一表通查"、跨部门简单事项"委托查"等举措,还开展"综合查一次",所谓"综合查一次"也 就是不同的执法部门就不同的执法事项,在一定时间内,对同一企业等检查对象,通过部门的协调联 动,进行联合检查,这种"综合查一次"的实施率达到33.9%,直接减少入企检查1万多户次;福建省运用 重复检查预警功能,共发出重复检查预警9998次,行政检查总量环比下降50.6%。深圳市打造行政执法 监督码系统,成效显现,以该市光明区为例,2025年以来,入企次数由3323次减少到1135次 ...
扫码上传信息方可入企现场检查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本报沈阳5月18日电 (记者郝迎灿)多头检查、多层检查、重复检查是涉企行政执法领域一大痼疾。辽 宁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若干措施》,从完善清单、规范方式、严格实施等方面亮出有 效举措,靶向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行政执法质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9日 11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围绕检查实施,辽宁推行实施"扫码入企",将检查主体、人员、内容等数据实时上传至信息系统后方可 开展现场检查。同时规范现场检查程序和行为,明确检查前需制定方案并报批,检查后及时反馈结果, 对问题企业当场出具书面指导意见,推动监管与服务深度融合。 据了解,自2018年建立年度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审核公示制度以来,辽宁持续压减检查项目,年均压缩率 保持在10%左右;同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2024年全省涉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抽查比例提升至 73%,一系列"组合拳"有力整治"任性执法""选择性监管"等乱象。 针对"谁来检查"的问题,辽宁要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开展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理工作,解决检查主 体身份不明晰的问题。同时,由省级行政执法部门统筹制定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和检查标准,从源头 厘清不同 ...
涉企检查难度加码?减频次提效能还需苦练内功
中国环境报· 2025-05-09 07:21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作出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大力推 进精准检查等要求。生态环境部就此召开视频会议,对开展规范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集中整治专项行 动进行动员部署,要求着力提升执法监管的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涉企检查历来就是充满挑战的工作。一方面,绝大多数企业守法经营,规范管理,不希望被无故打扰, 而是专心致志做强自己的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企业恶意逃避责任,想方设法 摆脱监管,并且其行为具有隐蔽性,发现问题难度大,处置成本高。这就要求监管人员既要保护守法的 绝大多数,又要精准打击违法的极少数;管理尺度既不能扩大化,增加企业负担,又不能放松警惕,为 污染留出空间。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绝不是让企业违法违规有了借口,而是差别化对待高风险和低风险企业,对无意过失 给予容错空间,对低风险企业无事不扰,集中精力聚焦高风险企业,督促其补齐短板。 这对监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将倒逼监管人员提高业务能力水平。在新形势下,如果不主动求 变,在工作前期就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要么走不出办公室,寸步难行;要么进入企业却查不出问题,影 响检查工作的权威性。因此,监管人员 ...
我市印发工作方案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西安日报· 2025-04-29 14:39
《方案》明确,规范行政检查主体和人员,加强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管理,不具备法定资格的任何组 织和个人不得实施行政检查。 制定年度涉企行政检查计划,行政检查主体结合被检查行业领域的特性、风险,合理确定检查频 次、监管措施,编制并公布年度检查计划。 强化服务意识,严格规范行政检查实施。统筹实施"综合查一次",利用"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 公开"等系统平台,推行简单事项"一表通查",整合多项检查和不同主体的相关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 企业的影响,严控入企检查人员数量。 记者28日获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 案》),围绕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八场硬仗"工作部署和市委"深化六个改革"等重点工作,推 动规范检查、精准检查、协同检查,严肃整治涉企行政检查突出问题,坚决遏制乱检查,切实减轻企业 负担,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方案》主要包括强化源头管控,严格规范行政检查职权行使;强化服务意识,严格规范行政检查 实施;强化数字赋能,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三个方面12项重点任务,并明确牵头部门和完成时限。 为持续提升涉企行政检查规范化水平,西安市将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责任落实,构建 ...
从严规范涉企检查,为企业发展减负提效
人民网· 2025-04-27 16:38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让企业可以放心干事、安心发展! 《意见》的出台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抓好落实,确保政策落地见效。首先,要积极探索创新监管 方式,提高监管效率。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减少对 企业的干扰;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管机制。制定详细的涉企检查制度,明确检查的范围、程 序、方式和责任,建立健全检查结果的反馈机制,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企业,并根据企业反馈意见改 进检查工作;最后,要强化监督问责,严肃查处违规行为。通过建立健全涉企检查的监督机制,对违规 检查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畅通举报渠道,提高检查工作的透明度,确保检查活动公平公正。 《意见》聚焦的都是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涉企行政检查划下红线。下一步,有关主管部 门要对现有检查事项进行清理,该调整的调整、该取消的取消,切实从源头上遏制乱检查,让企业感受 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切实增强企业家的获得感和干事创业的信心。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涉企检查过多过频、检查结果运用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与构建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目标相悖,也与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导向背道而 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