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焕新

搜索文档
淮安市:第九派驻纪检监察组助力淮安强企业拓市场
新华日报· 2025-06-10 09:39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 派驻九组强化政治监督,护航重特大项目招引,建立"清单式跟踪、销号式管理"机制,推动商务局和工信局创新招商模式,组建驻外招商局,开展基金招商、场景招商等 [1] - 监督项目"五新"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落实情况,确保重大项目"一企一策"专班和"直通车"服务落地,推动项目快速建设 [1] - 监督工信局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围绕"353"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组织供应链对接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精准摸排企业需求,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1] 传统产业焕新 - 派驻九组督促工信局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聚焦装备、纺织、化工、建材等行业,推进"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五大行动 [2] - 监督工信局开展落后生产工艺装备排查和淘汰工作,建立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库并滚动管理,推动企业加快设备更新 [2] - 关注绿色转型,督促培育绿色标杆企业,推进节能降碳改造项目,助力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2] 外贸企业发展 - 监督商务局建立二手车出口"一站式"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指导,开拓新兴市场 [2] - 对电商助力出口转内销平台资源对接活动开展监督,确保为外贸企业搭建有效平台,提供绿色入驻通道,帮助企业打通国内市场 [2] 消费潜力释放 - 监督商务局落实促消费政策,从消费品以旧换新到各类主题促消费活动,确保消费补贴资金精准发放,拉动消费增长 [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派驻九组将持续围绕中心工作,通过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提升监督质效,强化制度执行力 [3]
新一轮传统产业焕新工程,江苏准备怎么干?
新华日报· 2025-05-26 09:04
传统产业焕新工作进展 - 江苏实施"五大行动"推动传统产业焕新 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实现应退尽退[2] - 全省梳理发布3000余家企业设备更新需求清单 2000余家企业设备供给清单 1420个设备更新项目融资需求清单[2] - 组织开展供需对接 银企对接等活动101场 覆盖企业近9000家次[2] - 创建9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18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14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新增数量全国第一[2] -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1483项 278项技术产品进入自主创新产品目录[2] - 12个品牌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 数量全国第一 36个产品入选国家老年用品推广目录 占13%[2] 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 持续加快老旧装备退出 大力推进设备更新改造 组织实施供需对接[3] - 在更大范围推广绿色制造 培育更多绿色工厂 绿色工业园区 打造零碳(近零碳)工厂[3] - 在印染 电镀 铸造等领域推广应用先进技术 规划实施重点项目 补齐产业链短板[3] - 持续加快产品创新和推广 培育消费名品 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3] - 推动集聚集约发展 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园区 推广无废生产方式[3] - 做好顶层设计 深入实施"五大行动" 因地制宜因业施策[3] 江苏传统产业战略定位 - 传统产业是江苏的"看家本领"和"立身之本"[4] - 围绕"1650"产业体系建设 推动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4] - 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 发挥经济大省带动作用[4]
江苏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纪实
新华日报· 2025-05-26 08:07
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是应对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响应,是抓住新产业革命机遇、重塑核心 竞争力的积极选择,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突围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 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江苏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走在前、做示范提供了根 本遵循和实践方法。 在3月29日召开的2025苏州苏商大会上,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陈建华宣布: 2024年,恒力集团实现销售收入8715亿元。 时间拨回到2023年,作为工业大省的江苏,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在全国率先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 程,全面开展"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五大行动,一场以"产品高端 化、装备智能化、工艺现代化、效能绿色化、生产数字化"为鲜明导向的发展大戏在江苏拉开帷幕。 同年10月,江苏召开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把"传统产业焕新"作为新型工业化三大任务之一, 进一步明确:"断掉"粗放式发展模式,"舍弃"低端落后产能,"离开"以高能耗高物耗和低价格竞争为主 的老路,加快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向技术工艺高峰攀登,为传统产业向高端化 ...
江苏深入实施五大行动推进传统产业焕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28 08:36
文章核心观点 江苏召开传统产业焕新工作推进会,强调传统产业重要性,要把握定位升级产业,推进“五大行动”,做好顶层设计并因地制宜施策以焕发传统产业生机 [1][2][3] 传统产业重要性 - 传统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基底和孕育新质生产力重要载体 [1] - 江苏传统产业贡献五成以上工业利润、六成以上营业收入,是稳增长、促发展、稳就业重要基础 [1] 产业升级方向 - 把产业升级作为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重中之重,健全完善“1650”产业体系,厚植传统制造业发展优势 [1] 面临机遇挑战及部署工作 - 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方向,统筹推进“五大行动”,破解结构性矛盾 [2] - 加快老旧装备退出,推进设备更新改造,组织供需对接,用足政策资源支持设备更新和工艺提升 [2] - 更大范围推广绿色制造,建立完善低碳发展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培育绿色工厂和园区,打造零碳(近零碳)工厂 [2] - 稳固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在印染等领域推广先进技术,规划实施重点项目,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 [2] - 加快产品创新和推广,推动产品创新和品牌提升,培育消费名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2] - 推动集聚集约发展,改造传统工业园区,推广无废生产方式,促进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 [2] 顶层设计和施策原则 - 做好传统产业焕新顶层设计,深入实施“五大行动”,一个周期形成阶段性成效 [3] - 坚持“因地制宜、因业施策”,结合地区情况规划升级路径,巩固提升产业优势和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