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电镀液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下游应用驱动需求增长,高端领域助推规模扩张[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7 09:38
行业概述 - 电镀液是一种含有金属离子、电解质、添加剂等多种成分的溶液,用于电镀过程中,直接影响电镀层的质量、厚度、硬度、外观等性能 [2] - 按电镀金属种类分类,电镀液可以分为单金属电镀液和合金电镀液 [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电镀液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起步阶段、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代至2010年代的成熟与转型阶段、2010年代至今的现代化与升级阶段 [4][5] - 现代化与升级阶段中,高性能电镀液的研发满足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需求,电镀液生产走向智能化 [5]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基础化工原料、金属盐及金属材料、添加剂及助剂、生产设备及仪器等 [7] - 产业链中游为电镀液生产制造环节,下游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半导体封装、光伏电池、航空航天等领域 [8]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电镀液市场规模为37.79亿元,同比增长9.16%,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为46.11亿元,同比增长10.79% [1][12] - 半导体封装、PCB制造等高端应用领域对高性能电镀液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1][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上海新阳自主研发的硫酸铜电镀液已实现20nm~14nm制程供应,打破国际垄断,服务于中芯国际、华力微电子等头部晶圆厂 [14][16] - 江苏艾森在传统封装电镀液领域实现进口替代,产品通过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主流封测厂认证 [14][18] - 安集微电子在电镀液及添加剂领域有深厚积累,特别是在化学机械抛光液领域 [16] 行业发展趋势 - 半导体制造技术进步和先进封装技术广泛应用,对电镀液的需求显著增加 [20] - 国内企业在高端电镀液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国产化替代进程加快 [21] - 环保政策趋严推动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无氰电镀技术逐步普及 [22]
“集中处理”不能变成“集中排污”,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酿新规
第一财经· 2025-05-26 10:17
"工业园区废水水质与城镇生活污水水质差异较大,污染控制项目和限值水平存在执行要求不够全面和 不尽合理的情况。"编制组称。 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 种生产要素。工业园区覆盖了化工行业(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纺织行业、电子行业、造纸行业、电 镀行业、食品制造业、酒类制造业、运输业、仓储业等多个行业。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省级及以上工 业园区2962家(化工园区近600家)。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废水来源通常包括园区企业排放的生产废水 (含企业内排放的生活污水),园区企业排放的洁净废水(如冷却循环系统排污水),园区配套生活居 住区排放的生活污水以及港口码头的冲洗水、除尘废水等。 编制组介绍,工业园区的废水有其各自的特点。单一行业型工业园区各企业的废水排放具有特征相似的 特点,执行相同的排放标准,如医药产业园、纺织产业园、印染工业园区、电子工业园区等;主导产业 型工业园区是以某一行业为主导产业的企业,间杂少数其他行业企业组成的工业园区,如合成革与相关 化工生产工业园区、食品制造与仓储业工业园区 ...
新一轮传统产业焕新工程,江苏准备怎么干?
新华日报· 2025-05-26 09:04
传统产业焕新工作进展 - 江苏实施"五大行动"推动传统产业焕新 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实现应退尽退[2] - 全省梳理发布3000余家企业设备更新需求清单 2000余家企业设备供给清单 1420个设备更新项目融资需求清单[2] - 组织开展供需对接 银企对接等活动101场 覆盖企业近9000家次[2] - 创建9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18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14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新增数量全国第一[2] -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1483项 278项技术产品进入自主创新产品目录[2] - 12个品牌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 数量全国第一 36个产品入选国家老年用品推广目录 占13%[2] 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 持续加快老旧装备退出 大力推进设备更新改造 组织实施供需对接[3] - 在更大范围推广绿色制造 培育更多绿色工厂 绿色工业园区 打造零碳(近零碳)工厂[3] - 在印染 电镀 铸造等领域推广应用先进技术 规划实施重点项目 补齐产业链短板[3] - 持续加快产品创新和推广 培育消费名品 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3] - 推动集聚集约发展 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园区 推广无废生产方式[3] - 做好顶层设计 深入实施"五大行动" 因地制宜因业施策[3] 江苏传统产业战略定位 - 传统产业是江苏的"看家本领"和"立身之本"[4] - 围绕"1650"产业体系建设 推动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4] - 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 发挥经济大省带动作用[4]
江苏深入实施五大行动推进传统产业焕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28 08:36
文章核心观点 江苏召开传统产业焕新工作推进会,强调传统产业重要性,要把握定位升级产业,推进“五大行动”,做好顶层设计并因地制宜施策以焕发传统产业生机 [1][2][3] 传统产业重要性 - 传统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基底和孕育新质生产力重要载体 [1] - 江苏传统产业贡献五成以上工业利润、六成以上营业收入,是稳增长、促发展、稳就业重要基础 [1] 产业升级方向 - 把产业升级作为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重中之重,健全完善“1650”产业体系,厚植传统制造业发展优势 [1] 面临机遇挑战及部署工作 - 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方向,统筹推进“五大行动”,破解结构性矛盾 [2] - 加快老旧装备退出,推进设备更新改造,组织供需对接,用足政策资源支持设备更新和工艺提升 [2] - 更大范围推广绿色制造,建立完善低碳发展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培育绿色工厂和园区,打造零碳(近零碳)工厂 [2] - 稳固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在印染等领域推广先进技术,规划实施重点项目,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 [2] - 加快产品创新和推广,推动产品创新和品牌提升,培育消费名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2] - 推动集聚集约发展,改造传统工业园区,推广无废生产方式,促进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 [2] 顶层设计和施策原则 - 做好传统产业焕新顶层设计,深入实施“五大行动”,一个周期形成阶段性成效 [3] - 坚持“因地制宜、因业施策”,结合地区情况规划升级路径,巩固提升产业优势和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