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伪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擦边“药转保”受严监管、3年现金流萎缩92% 镁信健康再闯港股IPO能否如愿
观察者网· 2025-10-17 16:46
公司业务模式与监管风险 - 公司主营收入来自两大核心业务板块:智药解决方案和智保解决方案,2024年智药解决方案收入大幅跃升至12.0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59.3%,智保解决方案收入7.31亿元,占比35.9% [1] - 智药解决方案业务与受到国家监管的“药转保”业务十分“擦边”,该业务面向制药企业,帮助药企和保险公司共同开发多元支付方案 [1] - “药转保”模式本质是部分财产保险公司通过团体补充医疗保险,承保已明确发生的、损失程度确定的既往病症医疗费用,使保险失去风险不确定性的核心特征,被视为“伪保险” [2] - 国家监管部门持续打击“药转保”,2024年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各财险公司立即停止经营不符合保险原理的短期健康险业务 [3] - 在监管压力下,公司被迫调整业务模式,下架了“女性特药保险”、“安康特药保”等特药险产品 [3]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营收保持增长,2024年突破20.35亿元,但归母净亏损持续,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4.46亿元、2.88亿元和7577万元,三年累计亏损高达8.1亿元 [4]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居高不下,2024年达到6.7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净流出,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现金储备在三年多时间里大幅缩水超过92% [4] - 驱动营收增长的智药解决方案毛利率相对较低,而高毛利率的智保解决方案(2024年毛利率81.5%)收入占比有所下降,未来盈利能力提升面临挑战 [5] - 智保解决方案包含的惠民保业务面临参保率下滑和赔付率上升的困境,部分项目已停止运营,带来“死亡螺旋”的风险隐患 [5] 公司法律纠纷 - 公司与北京天笑科技有限公司存在持续多年的商业秘密纠纷,涉及“行贿、窃密、刑事立案、名誉诉讼” [6] - 天笑科技指控公司涉嫌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其“查悦社保”平台核心技术和运营资料,并推出高度相似的“镁数社保”平台,声称造成上亿元损失,案件已于2022年6月被北京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侦查 [6][7] - 公司全面否认指控,称对方言论是“捏造并散布不实信息”,并提起了名誉权纠纷诉讼,2024年8月公司申请了诉中财产保全,法院冻结了天笑科技对公账户人民币100万元 [7]
多地密集警示车辆统筹风险,告别“伪保险”靠什么
北京商报· 2025-08-06 21:30
监管整治动态 - 吉林和天津金融监管局近期密集发布风险提示 直指机动车交通安全统筹业务存在非法经营风险 [1] - 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于7月28日联合发布通知 明确不得将机动车统筹、安全互助、交通安全统筹等宣传为保险业务 [3] -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保险业务应由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经营 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保险业务 [3] 业务性质与风险 - 机动车交通安全统筹业务经营主体未依法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许可 不是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 也不是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对象 [3] - 消费者签订的统筹合同不是保险合同 相关权益无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得到保障 [3] - 统筹业务最初是交通运输行业内部互助机制 但被社会资本异化为变相保险产品对外销售 引发大量消费纠纷 [4] 市场乱象与投诉 - 车辆统筹纠纷近年位列投诉热点 主要涉及虚假宣传、理赔难、退保难等问题 [4] - 统筹平台数量近年激增 资金规模庞大 社会风险持续累积 不少车辆统筹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或跑路无法赔付 [4] - 中国消费者协会2024年发布投诉情况显示 "车辆安全统筹"上榜投诉热点 存在机构冒充保险公司诱骗消费者付款的案例 [4] 消费者识别与应对 - 消费者应核验机构资质与合法性 凡名称含"统筹""互助""汽车服务"且无保险牌照的均属违规 [5] - 需警惕销售陷阱与低价诱导 统筹产品保费通常比正规保险低 但可能通过提高免赔额、缩小保障范围转嫁风险 [5] - 投保后应立即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或"金事通"App查询保单有效性 若发现统筹合同应保存证据并拨打12378或12315投诉 [5] 行业应对策略 - 保险公司短期内应排查和终止与任何统筹机构的业务往来 并配合监管承接因统筹业务清理导致的车辆投保需求 [5] - 中长期应针对运输企业风险特点 研究风险减量措施 为运输企业提供"保险+风险减量"打包服务 抢占政策红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