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特药保险
搜索文档
擦边“药转保”受严监管、3年现金流萎缩92% 镁信健康再闯港股IPO能否如愿
观察者网· 2025-10-17 16:46
药是一种特殊商品,理应是拿来治病救人的,但因药太贵"要了患者的命",就是社会的悲哀。 徐峥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台词说"有病没有药是天灾,有药买不起是人祸。";而现实生活中,有 人通过保险的形式,把高价药卖给你,是"药转保"。虽然国家三令五申打击"药转保"这一灰色地带,但 不乏有平台企业,打着创新的旗号,推广此类业务,甚至还在谋求上市。 2017年创立的镁信健康,以医药多元支付平台企业身份,在2021年上市失败后,近期再次谋求港股上 市。头顶业务监管压力和连续3年8亿亏损的经营现状。镁信健康此次上市能顺利如愿吗? 业务擦边"药转保"受监管 招股书显示,镁信健康的主营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两大核心业务板块:"智药解决方案"和"智保解决方 案"。2024年,智药解决方案收入大幅跃升至12.0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回升到59.3%,智保解决方案收 入7.31亿元,占比则降至35.9%。 其中,智药解决方案面向制药企业,提供药品全生命周期的商业化赋能方案,帮助药企和保险公司共同 开发多元支付方案(例如将创新药品纳入商业健康险或惠民保),而这一业务板块与受到国家监管 的"药转保"业务十分"擦边"。 所谓"药转保",通俗来说, ...
擦边“药转保”受严监管 3年现金流萎缩92% 镁信健康再闯港股IPO能否如愿
观察者网· 2025-10-17 16:05
药是一种特殊商品,理应是拿来治病救人的,但因药太贵"要了患者的命",就是社会的悲哀。 徐峥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台词说"有病没有药是天灾,有药买不起是人祸。";而现实生活中,有 人通过保险的形式,把高价药卖给你,是"药转保"。虽然国家三令五申打击"药转保"这一灰色地带,但 不乏有平台企业,打着创新的旗号,推广此类业务,甚至还在谋求上市。 而在监管排查压力下,镁信健康被迫调整了业务模式,并下架了"女性特药保险"、"安康特药保"等特药 险产品。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强监管态势,直接影响了镁信健康促成药险交易的业务拓展,迫使其 必须在合规框架内进行业务调整和转型。 三年亏8亿现金流大缩水 而镁信健康自身也面临着严峻的财务现实。招股书显示,镁信健康近年来营收保持增长,2024年突破 20.35亿元。然而,同期公司持续处于净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亏损分别为4.46亿元、2.88 亿元和7577万元,三年累计亏损高达8.1亿元。 镁信健康在招股书中将持续亏损的原因归结于基础设施的大量前期投资,包括技术开发、平台搭建、运 营体系完善及团队扩充等。这种"先投入、后盈利"的路径被公司管理层视为构建长期竞争优 ...
镁信健康再闯港交所,三年累亏超8亿元,内忧外患求上市
华夏时报· 2025-07-31 15:56
公司概况与上市进程 - 镁信健康是一家医药多元支付平台,由张小栋于2017年8月创立,定位为连接医保、商保、药企及患者的“中间人” [1] - 公司构建了两大行业解决方案:智药解决方案和智保解决方案 [1] - 公司估值达“百亿级”,近期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高盛(亚洲)、中金公司及汇丰银行 [1] - 公司IPO之路一波三折,2021年首次启动计划因财务合规问题未如期进行 [1]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0.6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0.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38% [2] - 公司归母净亏损持续,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为4.46亿元、2.88亿元和7577万元,三年累计亏损高达8.1亿元 [2] - 截至2025年4月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66亿元,相较2021年末的22.01亿元骤降92% [4]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净流出 [4] 业务板块分析 - 智药解决方案和智保解决方案构成公司营收绝对主体,收入占比超过95% [3] - 2024年,智药解决方案收入大幅跃升至12.0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59.3%;智保解决方案收入为7.31亿元,占比为35.9% [3] - 智保解决方案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72%提升至2024年的81.5% [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累计与超过140家药企合作,涵盖全球前20大公司中的90%;服务健康险保单数量(含惠民保)达到3.93亿份,合作保险公司超过90家 [5] 成本与开支 - 销售及分销开支居高不下是亏损主因,其绝对数值在2024年达到6.74亿元,尽管占比从2022年的52.1%降至2024年的33.1% [4] - 公司将持续亏损归因于“基础设施的大量前期投资”,管理层认为这是“必要的策略性投资” [4] 监管与合规风险 - 公司核心的“药转保”业务模型多次遭遇监管重拳,2023年被原银保监会发文直指其模式有违传统保险原则 [5] - 2023年11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直接点名镁信健康等三家公司,公司随后被迫下架“女性特药保险”等产品 [6] - 公司全资收购的镁信保险经纪曾因多项合规问题于2023年9月被罚款33万元 [7] 其他挑战 - 公司曾深陷商业纠纷,被合作方北京天笑科技指控涉嫌侵犯商业秘密 [6] - 一级市场融资进度放缓,2023年1月C+轮融资实际募集资金据称为1.78亿元,与两年前C轮融资超20亿元反差巨大 [8] - 公司面临融资困难、业务亏损、监管收紧与商业纠纷等多重挑战,并已启动高层换血 [8]
镁信健康递表港交所:百亿估值下的隐忧与挑战
金融界· 2025-07-25 17:07
上市进程与业务模式 - 镁信健康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高盛(亚洲)、中金公司及汇丰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采用"互联网 + 医 + 药 + 险"的创新模式,连接药企、保险公司、医院和患者服务多方 [1] - 主营业务涵盖智药解决方案、智保解决方案以及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三大板块,其中智药和智保解决方案贡献九成以上营收 [3] 财务状况与融资情况 - IPO前完成7轮融资,投后估值约117亿元,上海医药、蚂蚁集团等巨头入局 [2]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过8亿元,其中2022年亏损4.46亿元,2023年亏损2.88亿元,2024年亏损7577万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净流出,资金链面临压力 [2] 惠民保业务发展 - 惠民保是贯穿智药和智保解决方案的关键部分,公司服务的保单数量为国内最大,覆盖全国160个城市 [3] - 2020年全国惠民保参保4000万人次,2021年10117万(+150%),2022年15800万(+56%),2023年1.68亿(+6%) [3] - 2022-2024年代保司收取的惠民保保费分别为1.25亿元、1.28亿元、1.05亿元,2024年出现同比下滑 [4]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298款地方性惠民保产品中仅有199款正常运营 [4] 行业竞争与监管风险 - 思派健康2020-2023年累计亏损64.19亿元,2024年经营亏损2.38亿元,计划2025年进行业务重组 [5] - "药转保"模式被监管部门点名,公司被迫下架女性特药保险、安康特药保等产品 [6][7] - 公司推出"药神保"等创新产品,但仍面临潜在监管风险 [8]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思派健康股价由18.6港元发行价跌至3.37港元,圆心科技五次递表港交所未果 [9] - 公司需证明商业模式的根本性突破,而非仅依靠亏损收窄的表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