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温奶
icon
搜索文档
专注深耕30年,中国低温奶专家得益乳业“鲜境、畅润”铸低温奶营养新高度
新浪财经· 2025-07-15 10:28
行业盛会概况 - 第十六届奶业大会暨2025中国奶业展览会在厦门举办 主题聚焦"品质与品牌 合作与共赢" 旨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展会面积超10万平方米 参展企业逾500家 覆盖全产业链核心环节 是亚洲规模领先的奶业盛会 [4] - 国务院参事 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等多位部委领导 院士及500+企业代表出席 央视等百家媒体现场报道 [2][4]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定位"中国低温奶专家与领导者" 30年专注低温赛道 构建"七维自控"全产业链(种-养-加-质-技-配-售) [4][16] - 累计申请专利307件 与常温奶巨头形成差异化竞争 成为低温赛道绝对焦点 [4] - 自建山东最大低温奶产业链 服务千万山东家庭 获评全国液态奶消费者满意度第一 山东省"省长质量奖" [4][30][32] 核心产品技术 - 鲜境鲜牛奶含300mg/L原生免疫球蛋白 达普通常温奶3000倍 采用四重锁鲜工艺(双联离心除菌+膜过滤+巴氏杀菌+脱气) [25][26] - 奶源来自北纬37°自建牧场 原奶蛋白质≥3.5% 菌落总数≤1万CFU/mL 体细胞≤20万个/mL 超欧盟标准 [25] - 畅润酸奶含230亿株IU-100益生菌 经9年研发 中国人群实验显示28天肠道改善率98% 免疫因子降低26% [28] 行业活动参与 - 作为唯一低温奶代表与蒙牛 伊利同台领诵《奶业跨次元 消费焕新篇》宣言 [6][8] - 宣读《稳固上游 铸牢根基》倡议 参与"胸怀火炬・赋能十五五"启动仪式 彰显行业引领力 [9][10][13] - 在战略研讨会分享全产业链经验 并启动"每日加点奶酪"全民营养行动 [10][13] 领导考察认可 - 国务院参事于康震肯定"牧场到餐桌"全链条模式 称赞鲜境牛奶品质领"鲜" [16][18] - 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点赞乡村振兴成果 认可畅润酸奶口感品质 [18][20] - 山东省畜牧局称其为"山东乳企骄傲 全国低温奶标杆" [20][22] 市场服务体系 - 构建"益家订"订奶渠道 30年服务千万家庭 配套5000人配送团队+10000家门店 [30] - 近三年开展超千场社区营养科普 商超渠道推沉浸式体验 学生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30] - 推出0蔗糖系列酸奶 满足控糖人群需求 实现产品多元化布局 [28][30]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持续加码低温赛道 突破活性营养技术 推出更多高品质产品 [32] - 深化产业链协同 与上下游共建标准 共享资源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2]
华东奶霸光明,被伊利蒙牛甩远了
钛媒体APP· 2025-06-04 09:34
公司历史与市场地位演变 - 公司前身为1950年成立的上海益民食品一厂 生产光明牌冰砖 拥有百年历史并曾是中国乳业第一股 [1][4] - 1999年液态奶市场占有率达33.35% 酸奶市场占有率12.35% 全国排名第一 [5] - 2002年上市时主营收50.21亿元 超过伊利(40亿元)和蒙牛(16.68亿元)总和 [6] - 2003年被伊利超越 2004年被蒙牛超越 行业格局从三足鼎立变为双雄争霸 [7][8] - 2021年常温液态奶市场份额仅8% 远低于伊利38%和蒙牛27% [13] 业务结构与经营表现 - 2024年营收242.8亿元 较2021年292.1亿元连续四年下滑 累计跌幅16.9% [14] - 归母净利润7.22亿元中非经常性损益占比78.86% 主要来自土地收储补偿收益8.22亿元 剔除后实际亏损0.43亿元 [15] - 核心液态奶业务收入141.66亿元 同比下滑9.47% 占总收入近六成 [16] - 液态奶毛利率从21.31%降至20.01% 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8.66% [1][2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3.68亿元(同比降0.76%) 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降18.16%) [24] 战略挑战与竞争劣势 - 低温奶业务受冷链成本高、保质期短制约 销售半径局限在奶源地300公里内 渠道费用比常温奶高5-8% [7] - 产品结构单一 全国化扩张受阻 2024年上海地区营收降5.39% 外地市场营收大幅下滑14.73% [16][20] - 曾尝试以常温奶产品莫斯利安破局 但被蒙牛纯甄和伊利安慕希挤压至第三位 [11] - 自建牧场体系面临原奶过剩压力 饲养费用与淘汰补偿成本高昂 [21] 管理问题与外部投资 - 2008年后管理层更迭频繁 14年内五度换帅 策略缺乏连贯性 [23] - 2015年一把手郭本恒因贪污受贿被刑事拘留 多名核心高管涉案 子公司出现生产问题 [11][12] - 对新西兰新莱特投资失利 2024年净亏损4.5亿元(同比多亏52.03%) 陷入债务危机 [22][23] - 截至2025年3月末货币资金25.63亿元 短期债务19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9.49亿元 [23] 品牌与人力资源状况 - 员工人均薪酬从2023年33.57万元降至2024年29.38万元 同期14名董监高薪酬从955万元增至1009万元 [23] - 品牌全国认知度不足 北方渠道覆盖弱于蒙牛、伊利及区域品牌 [19][20] - 早期与达能股权纠纷(2003-2007年)导致错过常温奶发展关键节点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