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困局

搜索文档
百果园上市一年股价腰斩,千亿营收“大饼”画不动了?
格隆汇· 2025-05-19 09:39
公司股价表现 - 1月16日股价大幅跳水,盘中一度跌超34%,最低触及3.91港元/股,收盘跌幅30.33%,市值66亿港元 [3] - 1月19日报收3.71港元/股,市值58.93亿港元,较上市最高价7.04港元跌去近5成 [4] - 1月11日宣布回购计划,拟斥资6.34亿元回购不超过1.18亿股H股 [3][9]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营收62.94亿元,同比增6.42%;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34.1% [6] - 2020-2023年上半年净利率分别为0.50%、2.20%、2.70%、3.98% [26] - 2022年营收113.12亿元,其中加盟门店贡献88.51亿元,占比80.6% [6] 业务模式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有5958家门店,其中加盟店5945家,占比99.78% [6][29] - 推出"甜月亮""小鲜紫"等四个新产品品牌 [3] - 高度依赖加盟模式,面临净利率偏低问题 [3][40]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水果销售市场规模从2016年8273亿元增至2022年13280亿元,CAGR 8.06% [8] -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达17752亿元,CAGR 7.6% [8] - 行业CR5仅3.6%,其中百果园占1% [13] 供应链挑战 - 水果产业链长,冷链覆盖率仅35%,远低于欧美95% [36] - 分销环节多导致高损耗率,运输半径受限 [33] - 产区分布不均,产品非标准化导致品控难度大 [37] 资本运作 - 2015-2018年完成多轮融资,累计金额超20亿元 [8] - 2023年1月16日完成港股上市,此前多次尝试IPO未果 [8] - 洪九果品2022年9月上市,鲜丰水果仍在IPO进程中 [12] 扩张战略 - 提出"2027年万店计划",2042年目标3万家店 [15] - 2023年门店数达5958家,预计全年突破6000家 [15] - 洪九果品2020-2023年上半年营收从57.71亿元增至85.38亿元 [15][18] 品控问题 - 2023年被曝销售变质水果,引发品控质疑 [29] - 加盟模式占比过高导致管理难度大 [29] - 鲜丰水果和洪九果品同样存在品控问题 [32]
净利增速下滑、市值接近腰斩,百果园万店计划搁浅
格隆汇· 2025-05-19 09:3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113.92亿元,同比增速0.69%,创历史新高但增速显著低于2022年的9.39%和2021年的16.21% [7][12] - 2023年归母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增长11.88%,较2021-2022年369.49%和40.35%的增速大幅放缓 [7][13] - 销售成本占比持续高位,2020-2023年分别为90.9%、88.8%、88.4%、88.0% [16] - 2024年1月16日股价单日暴跌30.33%,市值较年初高点93.72亿港元缩水近50%至50.04亿港元 [5][7] 门店运营与扩张 - 截至2023年底门店总数6093家,其中加盟店6081家(占比99.8%),自营店仅12家 [7][17] - 单店收入从2022年157.73万元降至2023年140.27万元,门店数量同比增长7.84%但销售收入下降 [18] - 2023年新增门店443家,但315期间曝出腐烂水果制果切、隔夜水果充当鲜果等品控问题 [7][21]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1982条投诉涉及变质水果和虚假宣传 [21] 行业竞争与资本动态 - 中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从2016年8273亿元增至2023年1.4万亿元,预计2026年达1.7万亿元(CAGR 7.6%) [9] - 行业集中度极低,2021年CR5仅3.6%,百果园市占率1% [17] - 2015-2018年累计完成4轮融资,总额超19亿元,包括天图资本、深创投等机构参与 [12] - 2023年1月港股上市前曾两次IPO折戟,2020年转战A股未果 [12] 供应链挑战 - 水果行业供应链分散,涉及采摘、分选、包装、保鲜、储存、运输等多环节,标准化难度高 [25][27] - 中国果蔬冷链流通率仅35%,远低于欧美95%水平 [27] - 百果园尝试通过深度合作果农、品牌标准化和数字化建设改善供应链,但成本压力显著 [30] 战略目标与风险 - 2016年提出"2020年万店计划"未达成,2023年调整目标至2027年实现万店,2042年扩至3万家 [17] - 加盟模式主导下管理难度加剧,品控问题频发影响品牌声誉 [21][31] - 资本驱动扩张导致财务与运营失衡,需平衡增长与成本控制、食品安全等核心问题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