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深化
icon
搜索文档
茶百道:中端现制茶饮领航者,下沉和海外双轮驱动-20250529
华西证券· 2025-05-29 0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4][7][6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来看,随着行业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公司业绩有望修复且呈现较大弹性;中长期来看,公司持续产品创新、深化供应链建设,国内市场仍有较大开店空间,海外市场有望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4][6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茶百道:中端现制茶饮领航者,业绩阶段性承压 - 茶百道于2008年在四川成都启航,按2023年零售额计,在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6.8%;截至2024年底,门店数量达8409家,其中内地门店8395家,境外门店14家 [1][12] - 股权高度集中,创始人夫妇合计持股超80% [15] - 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9.18亿元/-13.8%,归母净利润4.72亿元/-51.6%,净利率9.8%/-10.4pct [1][17] 现制茶饮行业:供需共振下的新一轮景气周期 - 行业竞争格局改善,进入出清阶段,投融资热度降温,头部茶饮品牌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24] - 价格战逐渐缓和,今年以来现制茶饮价格有回升趋势 [28] - “外卖大战”助力现制茶饮消费,茶饮成为承接流量红利的最大赢家 [32] 看点:产品创新+供应链深化,持续打开门店增长空间 产品创新为矛 - 产品矩阵全面,定位中端,价格介于7 - 22元 [35] - 有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保障产品上新效率及效果;2024年推出60款新品、升级迭代42款产品、开发入库产品配方372个 [36] - 经典爆款与高效创新结合,产品力不断提升;2024Q4推出“超级蔬食系列”,今年推出“东方植物鲜养果茶” [36][37] 供应链深化为盾 - 约39%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强化供应链 [41] - 拥有包材、茶叶工厂,夯实原料可控性 [41][42] - 拥有24个仓配中心,全国门店“次日达”覆盖率达92%;水果统一配送覆盖率已达71.7% [42] 下沉和海外扩张为增长双轮 - 以加盟模式扩张,门店覆盖全国各线级城市;预计中长期国内门店规模有望达近1.5万家,仍有76%的增长空间 [44][55] - 数字化运营系统赋能加盟商管理,加盟商稳定性较强 [47] - 2024年1月海外首店落地韩国首尔,东南亚市场是优先重点拓展区域,市场潜力广阔 [5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为56.81/63.25/68.4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39/10.68/12.52亿元,EPS为0.57/0.72/0.85元,最新股价对应PE为17.0/13.4/11.4X [4][62]
2025年面板行业竞争格局:5大关键点需关注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3-12 14:44
全球液晶面板产业竞争格局变革 - 中国大陆面板厂商(京东方、TCL华星)崛起,全球LCD产能占比从2016年20%攀升至2024年超60%,预计2025年突破70% [1] - 电视与显示器面板领域大陆厂商出货占比超60%,笔记本面板市占达50%,持续挤压韩国及台湾地区厂商份额 [1] - 陆系面板厂通过按需生产控产策略逐步扭转亏损,运营走向正轨 [1] 2025年电视面板市场趋势 - 2024年电视整机出货1.978亿台,年增1.2%,2025年或呈现持平及小幅衰退 [3] - 国内品牌TCL、海信跃居全球第二、第三大电视品牌,日本品牌(如FUNAI、松下)逐步淡出市场 [3][4] - 2024年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增长4.8%,2025年预计增长1.6%,超大尺寸需求旺盛 [5] - 面板平均尺寸从2024年51.5吋增至2025年52.2吋,小尺寸占比下降,65吋以上大尺寸占比提升 [5] 面板价格与产能调控 - 2024年Q4面板价格触底止稳,2025年Q1上涨,但需警惕Q2库存高企导致价格下滑 [5] - 产业平均稼动率波动显著,面板厂需通过调控产能和产品组合(如引导大尺寸化)维持供需平衡 [6] 产业整合与并购动态 - LG Display广州工厂转让给TCL华星,夏普关闭10代线,导致两者出货量大幅变化 [7] - 咸阳彩虹光电8.6代线与夏普广州10.5代线具备潜在并购价值,参考LG广州工厂收购价(初始投资280亿元,成交价108亿元) [8] - 产业整合提升集中度,增强议价能力与资源配置效率 [8] 国产供应链深化 - 偏光片领域日韩厂商退出,国内企业(杉金光电、恒美光电)通过收购整合主导市场 [9][10] - 电视驱动芯片国产化率高,IT产品驱动芯片国产化逐步爬升,PMIC因成本优势加速导入 [11] - 背光模组高度自主化,玻璃基板外资仍占优但国内企业寻求大世代工艺突破 [11] 海外供应链布局 - 面板厂向越南、泰国等地扩展模组产能,京东方越南项目年产能规划300万台电视+700万台显示器+4000万张电子纸 [12] - 三星显示越南投资18亿美元建8.6代OLED模组线,LG Display越南追加10亿美元提升OLED模块产能 [14][15] 新型显示技术布局 - 陆系面板厂在LCD领域占优,OLED领域加速布局8.6代RGB OLED及印刷式OLED,韩国仍主导中大尺寸QD-OLED/W-OLED [16] - 非陆系厂商转型:友达投入Micro LED,群创布局车用面板及半导体封装 [16] - 京东方投资Mini LED及晶圆代工,TCL华星发力印刷式OLED,惠科收购柔宇设备加码OLED [18] 未来竞争方向 - 控产策略与尺寸升级并行,整合并购提升集中度,国产零组件崛起,海外产能优化抗风险能力,新型显示技术多元发展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