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银协同
icon
搜索文档
国寿深度整合加速 林朝晖将如何重塑广发银行竞争力?
经济观察报· 2025-09-30 14:35
核心管理层变动 - 广发银行原行长王凯因中国人寿集团内部工作调整辞去全部职务 [1] - 中国人寿集团副总裁林朝晖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 预计将在完成监管核准后出任行长 [1] - 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希良已于2025年5月正式出任广发银行董事长 [1][2] - 广发银行董事会成员年内变动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1][3] 股东方深度介入与战略意图 - 蔡希良的挂帅意在强化中国人寿集团对银行板块的战略协同与资源整合 [2] - 林朝晖的任命进一步强化了"保险基因"在广发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2] - 高密度的治理层调整反映出股东方对银行发展方向的深度介入与战略再定位 [3] - 广发银行是中国人寿集团综合金融布局的关键支点和打通保险、银行、资管业务闭环的重要载体 [2] 公司面临的挑战与竞争格局 - 广发银行在资产规模、净利润等核心指标上相较于招商、中信、兴业等同业已显落后 [4] - 营收结构对传统对公业务和利差依赖度较高 在轻资本、弱周期的中间业务方面尚未形成强大护城河 [4] - "保银协同"口号喊了多年 但体现在财报上的协同效应尚未达到市场预期 [4] - 面临宏观经济周期挑战 需投入巨大精力化解和管控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的信贷资产风险 [5] - 在金融科技浪潮下 其在科技投入、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上尚未形成颠覆性竞争优势 [5] 股权结构与资本规划 - 截至2024年末 广发银行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5]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广发银行43.686%的股份 其关联方持有3.499%的股份 [5] - 广发银行资产规模近4万亿元(2024年末为3.64万亿元) [6] - 该行已获批《2025至2029年资本规划》及总额不超过1500亿元的金融债券发行计划 [6] 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与资金用途 - 1500亿元金融债券将用于满足业务发展资本需求 应对资本监管要求 并通过优化负债结构提升盈利韧性 [6] - 资金将重点投向三大核心领域:"保银协同"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打造养老产业一站式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数字化转型投入核心系统升级 [7] - 部分资金可能用于加速存量风险化解 通过不良资产核销、转让等手段夯实资产质量基础 [7] - 新管理层的方向是合规是底线 协同是优势 科技是出路 旨在以"稳健治理+协同创新"打开新局面 [8]
广发银行2024年延续不良“双降”态势 保银协同综合金融持续显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21:4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末资产规模达3.6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9% [1] - 全年实现营收692.4亿元、净利润152.8亿元 [1] - 不良贷款余额324.72亿元,较年初减少1.36亿元,不良贷款率1.53%,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 [1] - 拨备覆盖率165.60%,较年初提升4.7个百分点 [1]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比提升0.56个百分点至9.67%,资本充足率同比提升1.81个百分点至14.86% [1] 业务发展 - 2024年末贷款余额2.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对公一般贷款投放7895亿元,创"十四五"以来新高 [2] - 科技企业贷款余额2355亿元,较年初增长24.96%,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42.30% [2]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61亿元,新发放贷款利率3.29%、较上年下降111BP [2] - 服务社保客户超620万户,个人养老金累计开户约320万户,居股份行前列 [2] - 大湾区制造业、科技企业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分别为690亿元、694亿元、626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24.5%、25.9%和42.2% [2] 数字金融与综合金融 - 完成大模型能力规划及架构设计,构建六大智能服务板块 [3] - 综合金融服务模式项下合作投融资业务规模累计超7200亿元,保银协同托管规模超1.1万亿元 [3] 公司治理 - 选举蔡希良为公司董事长,延续国寿集团董事长兼任该行董事长的安排 [3][4] - 财政部持股5.218%,提名蔺雪冰为董事,反映对公司的重视和支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