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

搜索文档
湍流中的重构(上):中国金融企业“四重挑战”和“四大机会”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9-16 17:41
在 "宏观经济格局深刻调整、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以及政策周期错位"等多重压力下,叠加全球金 融体系 "货币政策分化加剧、产业迭代加速、技术革命深化"等多重变局冲击,中国金融企业正 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从外部看,美联储降息节奏反复与埃及、菲律宾等新兴市场激进宽松降息形成政策撕裂,对跨 境资本流动和汇率稳定构成较大挑战;聚焦内部,监管政策趋严,银行业净息差收窄,企业盈 利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金融企业传统业务渐趋萎缩,叠加房地产债务风险的局部爆发,部分房 企流动性危机蔓延,金融企业的风险环境呈现出" 高关联性、强突发性、快传导性 "等新特征。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计算等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为金融企业业务模 式和风险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范式,技术代差压力逐渐凸显。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叠加金融市场波动与政策周期错位双重压力,中国金融企业既面临 "质 效向好" 的结构性机遇,也需应对 "复杂多变" 的系统性挑战,尤其在融资需求分化、风险特征迭代的 背景下,业务转型升级与全面风险管理的紧迫性显著提升。 从宏观经济基本面来看: 全球经济呈现"弱复苏、高分化"特征。 不确定性加剧和高关税下,国际经贸秩 ...
展会“绿潮”涌 网点也低碳
金融时报· 2025-09-16 09:4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服贸会展示绿色金融创新成果 银行机构在绿色信贷 绿色团队和绿色运营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1][2][3][4][5] 绿色信贷发展 - 中国上市银行绿色信贷规模达近30万亿元 超35家银行披露相关数据 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 - 招商银行落地全国首单乡村振兴主题绿色债券和首单适用《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商业银行债券等标杆项目 [2] - 邮储银行成立碳中和支行 绿色支行和绿色金融部门等专业机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2] 绿色团队建设 - 邮储银行达州市分行成立绿色金融专业团队 创新采用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和农作物预期收益权抵押模式破解农业融资难题 [3] - 推出光伏发电设备小额贷款 小水电贷款 "排污贷"和垃圾收费权质押贷款等专项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普惠客群 [3] - 通过"极速贷"和"小微易贷"等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化绿色金融服务 [3] 绿色运营实践 - 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基于"能碳双降绿色网点建设标准"打造西二环支行绿色网点 采用物联网控制系统实时监测能耗 获全国金融机构首张"碳减排证书" [4][5]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获北京绿色交易所2025年首张碳中和认证证书 本部大楼碳排放量同比下降56.69% [5] - 北京银行从节能管理 水资源管理 废弃物处理 碳盘查和无纸化办公五方面实施绿色办公 全面降低资源消耗 [5]
浙商银行(601916.SH/2016.HK)2025半年报解读:逆周期承压下的“稳”字诀
格隆汇APP· 2025-09-15 12:44
核心观点 - 浙商银行在行业净息差收窄、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背景下坚持"风险第一、合规为本、以客户为中心、高质量发展"战略导向 通过资产端"低风险、均收益"转型和负债端成本管控实现相对优于行业的息差表现 同时深度布局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政策导向领域 展现稳健经营能力与战略定力 [1][2][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32.48亿元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76.67亿元 两项数据均有所下降 [2] - 净息差1.69% 较去年全年收窄2个BP 高于股份制银行1.55%的平均水平 优于行业整体净息差1.42%(行业收窄10个BP) [2] - 总资产稳步增长0.63%至3.35万亿元 发放贷款和垫款增长1.69%至1.89万亿元 [3] - 不良贷款率1.36% 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 连续3年下降 拨备覆盖率169.78% 资本充足率12.31%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9% 均满足监管要求 [4] 资产端转型 - 推进"低风险、均收益"转型 压降房地产公司贷款79.63亿元 网贷业务余额下降18% [2] - 增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余额较年初增长7.9% [2] - 资产质量优化 但面临低风险资产收益空间压缩的长期考验 [2][3] 负债端管理 - 存款规模突破2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7.47% [3] - 存款付息率降至1.88% 同比下降31个基点 低成本负债有效对冲资产端收益压力 [3] 绿色金融布局 - 绿色贷款余额2623亿元 较年初增长10.31% [6] - 发行5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AAA评级) 覆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多元化产品体系 [6] - 制定11项绿色金融专项政策 涵盖天然气、电力供应、污水处理等领域 [6] 科技金融发展 -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4万户 融资余额超4400亿元 [6] - 新批公司授信客户中超30%为科技型企业 覆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推出"善科陪伴计划"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6] 普惠金融推进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53.70亿元 [7] - 新发放贷款利率同比下降85个基点 [7] - 创新"数字+场景"服务模式 试点"浙银善数贷-小微善数信用贷" [6] 行业环境 - 银行业净息差收窄至1.42%(同比下降10个BP) 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增速放缓 [2][8] - 行业处于从"规模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型关键阶段 [8] 战略挑战 - "五篇大文章"业务规模较头部银行存在差距 需加大资源倾斜与策略优化 [7] - 普惠金融需平衡"降成本"与"控风险"关系 [7] - 需将政策布局优势转化为长期盈利支撑 [8]
天津经开区:增“绿”聚“能”全方位低碳转型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1:27
在"双碳"战略实施进程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天津经开区)近期传来捷报——成功入选国家发 展改革委碳达峰试点名单,成为天津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园区。这是继获评首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 区50强后,天津经开区在绿色发展领域斩获的又一殊荣。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经开区之一,天津经开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从在国内经开区中 率先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到系统推进产业、能源、管理、基础设施等全方位低碳转型,形成了一系列 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现已成为全国绿色认证数量最多的工业园区。 确立"1+N+X"减碳思路 早在2009年,天津经开区就启动低碳经济研究,成为全国最早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开发区。2020 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天津经开区低碳发展进入战略升级期,确立了"1+N+X"的减碳思路,即1份 指导性方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N"个若干重点领域的协同减碳行动,包括制造 业低碳发展、能源低碳转型、城市更新碳达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助力碳达峰、深度参与国 际合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七大领域;"X"指打造若干重点项目,支撑实现减碳目标。绿色低碳和经济 发展相辅相成,从而实 ...
服贸会秀“绿”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07:06
绿色金融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中国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 两项指标全球领先 [1] - A股37家上市银行绿色信贷合计规模达29.22万亿元 平均余额超8000亿元 同比增长41.79% [1][4] - 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 [1] 国有大型银行表现 - 六大国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合计超20万亿元 占A股上市银行总量近半数 [5] - 工商银行以6万亿元绿色信贷余额居行业首位 建设银行与农业银行均达5.72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8.25%和19.17% [5] - 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9586.39亿元 同比增长38.31% 中国银行境内绿色信贷余额45391.45亿元 同比增长23.82% [5] 股份制银行与农商行发展 - 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6家股份制银行绿色贷款余额总额超3万亿元 [6] - 渝农商行、沪农商行绿色贷款余额分别为802.19亿元和643.07亿元 张家港农商行以30.25%增速位列农商行首位 [7] - 部分城商行与农商行实现跨越式扩张 西安银行、绍兴瑞丰农商行和郑州银行2024年绿色贷款增速分别达202.75%、144.63%和123.73% [8] 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 - 银行业绿色金融产品体系覆盖清洁能源、环境整治、绿色网点建设等领域 [2] - 建设银行推出《银行绿色网点建设标准》 西二环支行通过物联网控制系统实现能耗监测与碳减排 获首张金融机构"碳减排证书" [6] - 民生银行展示绿色供应链金融、碳权金融创新等产品 交通银行开展航运领域转型金融业务 [6] 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成效 - 32家上市银行披露碳减排贷款信息 其中16家披露2025年二季度数据 [9] - 2025年二季度16家银行碳减排贷款总金额近240亿元 带动碳减排当量超700万吨 [9] - 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项目数分别达107个和185个 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位列碳减排贷款金额前五 [9] - 江苏银行发放碳减排贷款超6亿元 宁波银行超2亿元 其他城商行规模多在1亿元以下 [9] 未来发展方向 - 碳减排支持工具当前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 未来可能扩展至低碳农业、绿色建筑等需求较大领域 [10] - 中小银行需发挥本土化优势 开发适合中小企业及农户的绿色金融产品 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8]
服贸会秀“绿”绩:42.4万亿信贷筑基,碳减排工具成效初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1:09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这两个指标在全世 界位于前列。同期,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近日,中国人 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介绍。 适逢2025年服贸会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金融服务专题展区观察到,包含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 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601658)、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在内的近20家银行均在各自展位设立专区,集中呈现其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践行"五篇大文章"方面的实践成果,其中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成效尤为显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A股42家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报后发现,截至9月12日,共有37家上市银行披 露了绿色信贷余额,合计规模已达29.22万亿元。37家上市银行的绿色信贷平均余额超8千亿元,同比增 长41.79%。同时,自央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以来,已有32家银行在官网披露碳减排贷款相关信息, 其中16家银行披露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数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在2025年中报期间,共有37家上市银行披露了绿色信贷余 ...
锚定重点领域加力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时报· 2025-09-08 10:03
资产规模与贷款增长 - 截至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达9.65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94% [1] - 本外币贷款总额5.63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2434亿元 增长4.51% [1] - 上半年贷款增量超去年全年增量的65% [1] 战略布局与区域发展 - "五大赛道"(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贷款增长规模占新增贷款70% [1][2] - 长三角区域贷款增量占比超50% 贷款总额近2万亿元占全行35% [1][2] - 存款总额超2.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近10% [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905.59亿元 同比增长2.62% [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97.37亿元 同比增长10.19% [3] - 并购贷款/线上供应链融资/银团贷款/绿色信贷增速与余额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2] 战略方向 - 深度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立足长三角区位优势 [2][3] - 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行动纲领 持续优化资产结构与资产负债管理 [3]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工具箱”日趋丰富
金融时报· 2025-09-08 09:30
绿色信贷增长态势 - 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上半年增速普遍超过10% 高于贷款平均增速 [3] - 六家国有大行绿色贷款余额达23.8万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6万亿元(增速16.4%) 农业银行与建设银行均为5.72万亿元(分别增长14.6%和14.88%) 中国银行4.54万亿元(增长16.95%) 交通银行8700亿元 邮储银行9500亿元(增长12%) [3] - 股份制银行绿色贷款保持高增长 兴业银行余额1.08万亿元(增长15.61%) 浦发银行突破6700亿元(增长18%) 中信银行突破7000亿元(增长16.79%) 光大银行4641亿元(增长12.4%) [3] 绿色债券市场发展 - 2024年绿色债券发行477只 规模达6814.32亿元 [5] - 中国银行承销境内绿色债券2109.81亿元 境外149.01亿美元 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 [6] - 建设银行参与承销境内外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77期 规模折合2355.56亿元 [6] 产品创新与多元化发展 - 工商银行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 并创新发行境内首单80亿元浮息绿色金融债券 [6] - 建设银行发行首笔300亿元"固息+浮息"孪生绿色金融债券 农业银行发行60亿元浮息绿色金融债(利率1.80%) [6] - 商业银行拓展绿色基金、绿色租赁、绿色理财等多元化投融资产品 [7] 转型金融与碳金融探索 - 商业银行在钢铁、农业、建材、煤电领域落地转型金融创新业务 包括转型债券和"碳强度+ESG"双挂钩转型贷款 [7] - 碳金融领域创新包括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核证自愿减排量及生态碳汇预期收益权抵质押贷款 [7] - 未来可能开发碳期货、期权等衍生品 并联合设立绿色产业投资基金 [7] 战略定位与价值贡献 - 绿色金融被视为信贷核心增长点及服务新质生产力的价值增长点 [3][4] - 邮储银行在转型金融领域信贷收益率高于全行平均水平30个基点 [4] - 商业银行计划强化绿色金融市场竞争力 推进"绿色+产业"深度融合 [4]
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交出中期“绿色答卷”:绿色信贷余额增长超14% 逾20亿元投向新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22:40
绿色信贷规模与增长 - 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27.05亿元 较年初增长28.25亿元 增幅超14% [2][3] - 交通银行全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8700亿元 整体规模稳步提升 [3] - 全年绿色信贷任务完成率达65.63% [3] 组织架构与能力建设 - 优化绿色金融工作专班 整合零贷、信用卡、国际业务等多部门力量形成跨条线协同机制 [3][4] - 组建绿色金融柔性团队 系统建立覆盖各经营单位的绿色金融人才库 [4] - 上半年累计选派3人次参加总行培训 组织3场客户经理赋能培训 新设4支柔性团队 [4] - 授信管理部设立绿色金融专职岗位 各业务条线健全专岗专业工作机制 [4] 重点项目融资案例 - 参与云南通威二期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银团贷款 联合17家金融机构提供总规模50亿元支持 [5] - 截至6月末银团贷款累计投放48.48亿元 其中上半年发放6.48亿元 [5] - 为理塘高城光伏项目提供17年期15亿元纯信用授信 首批6700万元贷款已落地 [6] - 该项目规划装机容量800MW 总投资约38.4亿元 创理塘县首例超长期新能源项目贷款纪录 [6] 产业布局与信贷投放 - 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专项研究 形成74家企业目标客户清单 [7][8] - 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绿色信贷投放17亿元 [8] - 深化与通威集团合作 实现绿色信贷投放16亿元 [8] - 新口径下新领域绿色信贷投放20.32亿元 覆盖绿色贸易、融资租赁、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 [8] 战略发展方向 - 紧密围绕国家绿色低碳转型方向 统筹推进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协同发展 [9] - 重点布局农业领域转型金融 加强项目储备 [9] - 实施绿色信贷数据全流程管控 执行专人专岗逐户审核机制 [9] - 通过专题培训、案例研讨等方式提升条线人员专业能力 [9]
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交出中期“绿色答卷”:绿色信贷余额增长超14%,逾20亿元投向新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22:37
核心观点 - 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将绿色金融作为2025年战略核心 绿色信贷余额达227.05亿元 较年初增长逾14% 全年任务完成率达65.63% [1][2] - 通过挂图作战体系 跨部门协同机制和专业化团队建设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2][3] - 创新金融模式包括参与50亿元光伏银团贷款和提供17年期纯信用光伏项目融资 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4][5] - 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光伏产业链 实现细分领域信贷投放33亿元 并拓展至抽水蓄能等新兴领域 [6][7] - 未来将从政策引领 目标管理 数据合规和人才建设四方面深化绿色金融布局 [8][9] 战略部署与目标达成 - 绿色信贷余额227.05亿元 较年初增长28.25亿元 增幅14% [1][2] - 全年任务完成率65.63% 超前锁定逾六成年度目标 [2] - 总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8700亿元 [2] 组织架构与能力建设 - 优化绿色金融工作专班 整合零贷 信用卡 国际业务等多部门形成跨条线协同机制 [2] - 组建绿色金融柔性团队 新设4支团队 建立双向流动人才库 [3] - 开展3场集中赋能培训 选派3人次参加总行专题培训 [3] - 授信管理部设立专职岗位 各业务条线健全专岗工作机制 [3] 创新金融实践 - 联合17家金融机构为云南通威晶硅项目提供50亿元银团贷款 创光伏行业参与机构数量纪录 [4] - 2025年上半年发放银团贷款6.48亿元 累计投放48.48亿元 [4] - 为理塘县800MW光伏项目提供17年期15亿元纯信用授信 首批6700万元贷款已落地 [5] - 该项目成为理塘县首个超长期新能源贷款和首例纯信用光伏融资项目 [5] 产业聚焦与信贷投放 - 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 覆盖74家企业 实现信贷投放17亿元 [6] - 与通威集团合作实现绿色信贷投放16亿元 [6] - 新口径下新领域绿色信贷投放20.32亿元 覆盖绿色贸易 融资租赁 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 [7] - 拓展抽水蓄能 "森林四库"生态开发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领域 [6] 未来发展规划 - 重点布局农业领域转型金融 加强项目储备 [8] - 实施绿色信贷全流程管控 执行专人专岗逐户审核机制 [8] - 通过周月例会 专题培训 案例研讨提升专业能力 [8] - 持续助力四川省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