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上半年保险公司罚款1.8亿:10张百万罚单,2家许可证被吊销,28人终身禁业,11人撤职!
13个精算师· 2025-07-08 22:29
2025年上半年 97家险企 被罚1.8亿 ①金融监管总局 直接处罚6家公司 涉及100余位责任人 ②天安财险、天安人寿 2家公司被吊销业务许可证 ③28人终身禁业 11人被撤职,10张"百万罚单" | 财 © 公 司 46家,1.15亿 | | | | | 51家, | 5 4 4 4 万 | | | --- | --- | --- | --- | --- | --- | --- | --- | | ન્ટર | | | | મિ | | | | | -- | | 分支数 | | 号 | 2017 7 10 12 3 1 | 分支数 | 可數息發 | | ר | 人保财险 | 43 | 2,579.13 | ך | 平安寿险 | 31 | 530.70 | | 2 | △ 末保财险 | 32 18,184.50 | | 2 | 中国人寿 | ਤੇਰੇ | 492.60 | | 3 | 泰康在线 | ר | 954.36 | 3 | 新华保险 | 17 | 419.90 | | র্ব | 、平安产险 | 34 897.90 | | ব | 。居德午前 | 23 % | 370.05 | | 5 | 阳光财产 ...
437万元!易安财险、华夏久盈资产领罚单,多人遭禁业
国际金融报· 2025-06-09 22:20
保险业严监管 - 金融监管总局对易安财险和华夏久盈资产两家风险机构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合计罚款437万元 [1] - 易安财险13名责任人被罚171万元,原董事长李军被撤销任职资格,原总经理曹海菁被禁止进入保险业5年 [1] - 华夏久盈资产25名责任人被罚266万元,其中5人终身禁止进入保险业,创下保险资管行业最严厉处罚纪录 [1] 易安财险违规行为及处罚 - 易安财险存在违规资金运用、委托无资质机构销售保险、保险条款和费率违规、编制虚假资料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3] - 金融监管总局对李军、曹海菁等13名责任人员警告并罚款共计171万元 [3] - 易安财险成立于2016年2月,注册资本10亿元,是国内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 [4] - 2020年7月被原银保监会接管,2022年6月成为国内第一家破产的保险公司 [4] 易安财险重整及比亚迪入主 - 2023年5月,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险100%股权,公司更名为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5] - 比亚迪财险获批增资30亿元,2024年一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52亿元,净利润576.83万元,综合赔付率96.36%,综合成本率103.61% [5] - 全资接盘易安财险有助于比亚迪扩展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提高客户黏性,完善汽车金融布局 [5] 华夏久盈资产违规行为及处罚 - 华夏久盈资产因关联方报告虚假记载、协助虚增偿付能力、违规运用资金等被罚,25名责任人员被警告并罚款266万元 [7] - 丁德胜、赵瑜纲等5人被终身禁止进入保险业,张洪涛被禁业15年,陈慧被禁业5年,另有4人被禁业1年 [7] - 华夏久盈资产成立于2015年5月,前身为华夏人寿资产管理中心,是第21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7] 华夏人寿风险处置及瑞众人寿承接 - 2020年7月华夏人寿被接管,2023年11月瑞众人寿获批整体受让华夏人寿保险业务及资产负债 [8] - 瑞众人寿2023年总保费收入2691亿元,2024年2368亿元,2025年前4月1061.95亿元 [8] - 2025年5月,华夏久盈资产99%股权转让给瑞众人寿,实际不涉及资金交易 [8] - 华夏久盈资产暂缓披露2024年度信息披露报告,业绩情况尚未可知 [9]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会见刚果民主共和国保险监管局局长阿兰·卡尼达
快讯· 2025-05-29 16:20
中刚保险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会见刚果民主共和国保险监管局局长阿兰·卡尼达一行 [1] - 双方就中刚保险市场发展、保险业监管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 [1] - 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共识,双方签署了中刚保险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 [1]
我国保险监管的演进与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4-30 08:19
保险监管演进历程 - 1949-1978年:保险业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后划归财政部,1959年国内业务停办仅保留涉外业务 [5] - 1979-1998年: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198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立分设,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并设立保险司 [5] - 1998-2018年:保监会成立并建立"三支柱"监管框架(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市场行为),2007年实施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 [6] - 2018年至今:银保监会合并成立,2021年推出"偿二代二期"工程,2023年组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7] 当前监管挑战 - 法律制度:相互保险/再保险领域法律滞后,交叉金融业务监管存在空白,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融合不足 [8] - 机构监管:自保机构种类单一(国际有单元/团体/虚拟自保),对传统/相互/专业公司差异化监管不足 [8] - 行为监管:80%保费来自代理渠道但监管不足,保险科技监管滞后,中介机构存在套利通道风险 [9][10] - 产品监管:同质业务标准不一,复杂产品风险穿透能力弱,部分机构存在长险短做/超比例保单贷款 [10] - 动态监管:监管科技应用不足,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监管存在短板,早期风险纠正机制缺失 [11] 国际监管经验 - 美国:实行风险资本(RBC)体系,按险种/杠杆率/准备金差异设定风险因子,近年聚焦公司治理 [13] - 欧盟:2016年实施"偿付能力Ⅱ",含最低资本要求(MCR)和偿付能力资本要求(SCR),设立EIOPA协调跨国监管 [14] - 英国:宽松监管框架下强化信息披露,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法定偿付能力额度的2/3) [15] - 日本:从审批制转向备案制,允许产寿险渗透,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政府资金仅保护投保人) [16] 未来发展路径 - 法律体系:修订《保险法》,建立再保险专门法律,明确机构退出机制 [17] - 机构监管:按传统/相互/自保分类监管,细化财险/人身险/再保险监管标准 [18] - 行为监管:实施销售可回溯制度,对农业/巨灾/绿色保险试点"监管沙盒" [19] - 产品监管:实行审批制/人工备案制/自动备案制三级分类,强化核心要素披露 [19]
保险基本面梳理104:负债端监管继续强化,看好竞争格局改善-20250428
长江证券· 2025-04-28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通过制定销售行为“负面清单”以及强化监督管理,万能险市场行为将更加规范,利好规范经营的头部险企,看好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人身险负债端监管继续强化 - 监管强化万能险产品设计、销售及管理等环节,4月25日金管总局印发《通知》,针对万能险产品发展、保障能力、账户管理、资金运用、销售行为等环节提升监管要求 [7] - 规范产品发展,特殊条件下允许下调最低保证利率,《通知》明确仅有终身寿险、两全险和年金险外,其他产品不得设计为万能型,保险期限不得低于五年,保单持续奖励发放时点不得早于第五个保单年度末,保险公司可设置最低保证利率保证期间并期满后合理调整,期缴基本保险费上限由1万元提升至2万元,鼓励发展长期万能险 [7] - 强化账户管理、资金运用和销售管理,《通知》明确万能险账户全流程,重点规范结算,严格规范特别储备的使用,资金运用方面强化集中度监管并设置投资比例上限,销售环节要求加强人员分级和产品适当性管理,并制定“负面清单” [8] 降低利差损风险,提升保障能力 - 防控行业风险,保障长期发展,随着符合《通知》要求的新产品销售,保险行业利差损风险将有所改善,严格的万能险保险资金运用规则有助于防控风险,防范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 [9] - 提升产品保障能力,随着未来定价利率可能下调,保险产品服务与保障能力将更重要,提升万能险保障期限,鼓励保险公司调整产品设计要素延长保单实际存续期限,有助于满足消费者长期保障需求,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9] - 规范市场秩序,利好头部险企,制定销售行为“负面清单”及强化监督管理,可遏制万能险产品相关问题,使市场行为更规范,利好头部险企,看好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