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配置

搜索文档
保险资金加速入市,配置方向有何变化?
长江证券· 2025-08-19 19:27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该报告主要聚焦于保险资金配置方向的分析,并未涉及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构建与测试。报告的核心内容为保险行业资金运用数据统计和配置趋势分析,具体包括以下要点: 1. **资金运用规模** - 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3][10] - 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2.6万亿元(占比90%),财产险公司2.35万亿元[3] 2. **配置结构** - **债券配置**:合计17.87万亿元,占比超51%,同比增加3.72万亿元[3][15] - 人身险公司债券投资16.92万亿元[19] - 财产险公司债券投资9454.5亿元[27] - **股票配置**:合计3.07万亿元,占比近9%,同比增速47.57%[4][15] - 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2.87万亿元(占比8.8%)[19] - 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1955亿元(占比8%)[27] 3. **历史趋势** - 股票配置余额与占比均达2022年二季度以来高点[4][15] - 人身险公司股票配置占比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19] - 财产险公司股票配置占比同比提升1.84个百分点[27] 注:报告中未提及任何量化模型或因子相关内容,故不输出相关模块。所有数据引用自保险监管披露的公开信息[3][4][15][19][27]
36万亿险资大调仓,上半年股票持仓净增6400亿,债券占比超51%创新高
36氪· 2025-08-19 13:05
保险资金运用总体情况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39%较年初增长8.9%较一季度环比增长3.7% [1][3] - 2025年上半年资金运用余额净增加2.98万亿元其中二季度单季净增加1.30万亿元 [3] - 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2.6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9%财产险公司余额2.3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7% [3] 资产配置结构变化 - 债券配置占比达51.9%创历史新高其中人身险公司债券余额16.92万亿元占比51.90%财产险公司债券余额9455亿元占比40.29% [1][4] - 股票投资余额3.07万亿元占比8.47%创近年新高上半年净增6406亿元其中二季度单季增2513亿元 [1][3] - 人身险公司股票余额2.87万亿元占比8.81%财产险公司股票余额1955亿元占比8.33%两类公司占比均为2022年二季度以来高点 [3] - 银行存款余额3.02万亿元占比降至8.6%非标类资产余额6.58万亿元占比降至18.8% [4] 权益投资驱动因素 - 利率下行倒逼转向高收益资产政策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偿二代"优化权益类风险因子 [4] - 寿险需缓解久期错配压力A股估值低位及新质生产力赛道修复预期形成配置窗口 [4] - 监管上调部分偿付能力档位权益类资产比例5%并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7] 保险资金举牌动态 - 2025年内险资举牌达30次涉及23家上市公司远超2024年全年20次水平 [1][7] - 银行股被举牌14次涉及7家银行包括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等保险股出现同业举牌案例如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 [8] - 举牌标的特征为低波动、高股息保险股因稳定现金流和分红被视为"类固收资产" [8] 长期投资政策推进 -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机制采用年度+3年+5年周期加权指标推动长周期考核 [7] - 2025年上半年监管批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总额2220亿元泰康资产、太保资产等机构试点项目落地 [7] 未来配置趋势 - 预计呈现"三增一稳":增配权益类资产(股票+基金或突破10%)、标准化另类资产、境外资产(美债、黄金)稳定固收配置(占比约50%) [5][6] - 权益类资产将聚焦新质生产力、消费及高股息板块固收配置向高等级信用债倾斜 [5][6]
保险基本面梳理:保险资金当前配置有何特征?
2025-08-13 22:5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保险业,具体涉及人身险和财产险 [1][3] - 公司未明确提及,但提到头部保险公司利差损风险较小 [2][6] 核心数据与趋势 - 2025年一季度保险业总资产达2.3万亿元(财产险),同比增长12% [1][3] - 人身险规模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环比下降 [1][3] - 保险资金累计规模35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略低于2024年的18% [3] 资金配置特征 - 债券配置比例从50.3%升至51.2%,反映长债需求旺盛 [4] - 股票配置比例从7.6%升至8.4%,长期股权投资从7.8%升至8.3% [4] - 基金配置比例从4.9%降至4.7%,因新会计准则下公募基金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影响利润表 [1][4] 行业持仓与股息率 - 银行板块持仓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运输、电信服务板块明显提升 [1][5] - 食品饮料、公用事业、能源板块持仓环比下降 [1][5] - 重仓股加权平均股息率从2024年的2.5%升至3.6%,反映低利率下股息换票息需求增加 [1][5] 未来展望 - 中长期负债成本有望因费用下调和定价利率动态调节机制下行 [1][6] - 权益类资产配置提升是解决利差损压力的关键,政策导向和市场改善推动增配 [6] - 头部保险公司利差损风险较小,中长期盈利能力(ROE)有望显著提升 [2][6]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7辑目录
搜狐财经· 2025-07-12 09:03
精准气象服务赋能农业保险 - 农业保险是农业风险管理重要政策工具 在粮食安全 脱贫攻坚 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 -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保险需提升新质生产力 以更有效支持农业强国建设 [1] - 精准气象服务与农业保险结合可实现农业生产风险减量 但高投入成本限制小规模农户使用 [1] 高标准农田保险发展 -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粮食安全关键举措 建后管护质量决定功能持续性 [2] - 多省试点高标准农田保险 为设施损坏提供经济补偿和风险保障 已取得初步成效 [2] - 当前面临政策支持不足 保险方案待优化 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 [2] 巨灾债券市场趋势 - 巨灾债券市场发展30年 已成为全球再保险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3] - 呈现多元化 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趋势 连接保险与资本市场 [3] - 建议采取制度筑基 顺势而为和科技赋能策略推动市场发展 [3] 保险资金与新兴产业融合 - 保险资金规模持续增长但收益率承压 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新投资机会 [4][5] - 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和高成长性特点 与保险资金长期属性形成互补 [4][5] - 需解决"轻资产"特征与收益稳定性矛盾 探索产业链深度整合路径 [4][5] 健康保险创新发展 - 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面临价值错配 效果量化困难等挑战 [6] - 建议将预防性服务纳入理赔 推行保证续保机制 开发行为激励型产品 [6] - 需构建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的长期价值生态 [6] 医保基金保值增值 - 医保基金支出增速超收入 现行存款利息方式难以满足增值需求 [7] - 建议放开利率限制 推进投资运营 实施"阶梯储蓄"等创新方式 [7] 船员养老保险改革 - 现行"二元路径"模式导致自由船员养老待遇结构性失衡 [8] - 建议基于职工养老保险构建参缴机制 明确缴费义务主体 [8] 船舶保险条款优化 - 现行说明义务制度存在格式条款认定僵化 履行标准虚化等问题 [9][10] - 建议引入"实质影响标准" 建立三级说明体系和动态说明规则 [9][10] 保险法原则适用 - 合理期待原则适用存在"同案不同判"现象 内涵解读分歧较大 [11] - 该原则实际具有促进经济效率和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作用 [11] 职业责任保险争议 - 职业责任保险诉讼案件频发 涉及保险责任 免责条款等多类争议 [12] - 需基于判例优化保险条款设计和实务操作规范 [12]
在低利率与资产荒背景下 险资正加速向港股市场倾斜
快讯· 2025-06-24 21:02
险资加速向港股市场倾斜 - 中国香港市场投资余额占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余额的51%,是股票、债券境外投资的首选市场 [1] - 2025年有63%的保险机构计划加大港股投资规模,主要通过港股通方式增加投资 [1] - 保险资金的投资动向反映出对港股估值优势的认可,揭示了长期资金在当前阶段的重要配置逻辑 [1] - 港股市场凭借高股息特征等优势,正逐渐成为保险资金战略配置的重要方向 [1]
低利率倒逼资产配置转型,港股成险资“避风港”?
北京商报· 2025-06-24 20:55
保险资金加速向港股市场倾斜 - 中国香港市场投资余额占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余额的51%,是股票、债券境外投资的首选市场 [1][3][4] - 2025年有63%的保险机构计划加大港股投资规模,主要通过港股通方式增加投资 [1][7] - 港股通投资余额规模达7622亿元,占保险公司投资港股总余额8105亿元的94% [7] 港股成为保险资金战略配置方向 - 港股凭借高股息特征、地理文化相近、政策机制成熟等优势,成为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首选 [4][10] - 未来1-2年看好的境外投资资产中,港股投资占比最高达28% [5] - 保险资金举牌港股次数显著增加,2025年举牌19次中13次涉及港股,其中7次为港股银行股 [6] 港股通机制的关键作用 - 港股通主要投向金融、能源、电讯等传统行业,平均持有期约1.09年 [8] - 港股通成交额占比稳步提升至港股市场总成交的25%-30%,成为跨境资本流动重要通道 [9] - 港股通具有门槛低、人民币结算便捷、监管完善等优势,助机构提升配置效率 [10] 保险资金投资港股的核心逻辑 - 保险资金需匹配规模大、期限长、安全性与收益性要求高的特点,港股提供适宜投资环境 [9][10] - 2025年港股市场呈现"高安全边际+政策红利+收益弹性"三重组合优势 [10] - 地缘政治风险、汇率波动、外汇资金受限是影响境外投资的前三大因素 [9]
保险基本面梳理106:保险资金当前配置有何特征?-20250527
长江证券· 2025-05-27 18: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一季度保险资金增配股票、债券,减配基金,预计由行业自身配置需求、政策引导以及会计准则变动驱动;未来险资考核及激励制度将向长期化发展,偿付能力将改善,保险资金配置权益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3] 各部分总结 保险资金规模情况 - 2025年一季度保险资金规模保持高速增长,累计规模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7%,较2024年全年的18.1%有所下降;其中财险保险资金规模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2%,较2024年的9.9%有所上升;人身险保险资金规模31.4万亿元,同比增长16.8%,较去年的18.9%有所下降;增速环比下降预计因总保费收入增速回落,行业整体投资收益率虽未披露,但大部分公司同环比均有改善 [8] 保险资金配置情况 - 人身险板块继续增配股票和债券,一季度债券和股票占比提升,存款与基金占比下降;债券配置比例由50.3%升至51.2%,股票由7.6%升至8.4%,长期股权投资由7.8%升至8.3%,预期由保险业自身配置需求以及政策引导驱动;基金由4.9%降至4.7%,可能受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公募基金只能计入FVTPL影响 [9] 保险资金重仓行业偏好 - 保险资金持续重仓金融,减配消费;银行是第一大重仓行业,占比环比提升0.4pct;运输、电信服务板块分别环比增配1.9和0.6pct;食品饮料、公用事业、能源均有所减配,环比分别下降1.2、0.8和0.6pct;中期视角来看,保险资金重仓股股息率持续提升,从2014年的2.5%左右稳定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3.6%左右,预计受资产负债匹配需求、会计准则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 [10] 看好险资增配权益原因 - 负债成本下行利好保险资金增配权益资产,随着负债成本下降,对风险资产收益率要求降低,降低权益配置难度,新准则下通过OCI账户配置高股息权益资产可降低保险公司利润波动性,更好实现资产负债匹配 [11] - 政策打破入市障碍,2024年9月以来一系列文件提出引导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等要求,2025年5月7日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密集政策明确险资考核及激励制度向长期化发展,将改善偿付能力,提升保险资金配置权益的能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