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投资
搜索文档
机构研判港股2026年前景:基本面“接棒”驱动行情 看好四类资产配置价值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06:35
进入四季度,券商机构对港股市场明年行情展望陆续出炉,今年年初一度领跑全球主要权益市场的港股 在经历近期调整后能否重拾涨势,备受投资者关注。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2025年由估值修复主导的行情,2026年基本面改善可能是驱动港股进一步行情的 重要因素,中期视角下,AI产业催化有望带动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港股相关板块净资产收益率 (ROE)改善,继而带动市场估值抬升;从资金面看,2026年外资及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港股市场, 结构上也有望更加均衡;就配置而言,在继续看好科技板块的同时,港股创新药、券商以及部分周期风 格资产也值得关注。 基本面改善驱动进一步行情 自2024年初触底反弹以来,港股市场在2025年整体延续强势表现,并一度领跑全球主要权益市场,主要 股指今年纷纷创出阶段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 企业指数今年以来分别上涨29.37%、30.22%、25.83%。 不过从整体行情节奏看,4月初港股市场经历过一次较为明显的调整,主要股指在4月7日集体创出两位 数跌幅,之后指数震荡上涨、逐步收复失地;在10月初创出阶段新高后,港股市场再度经历一轮小幅调 整, ...
机构研判港股2026年前景: 基本面“接棒”驱动行情 看好四类资产配置价值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04:37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2025年由估值修复主导的行情,2026年基本面改善可能是驱动港股进一步行情的 重要因素,中期视角下,AI产业催化有望带动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港股相关板块净资产收益率 (ROE)改善,继而带动市场估值抬升;从资金面看,2026年外资及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港股市场, 结构上也有望更加均衡;就配置而言,在继续看好科技板块的同时,港股创新药、券商以及部分周期风 格资产也值得关注。 ● 本报记者 胡雨 基本面改善驱动进一步行情 自2024年初触底反弹以来,港股市场在2025年整体延续强势表现,并一度领跑全球主要权益市场,主要 股指今年纷纷创出阶段新高。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 指数今年以来分别上涨29.37%、30.22%、25.83%。 进入四季度,券商机构对港股市场明年行情展望陆续出炉,今年年初一度领跑全球主要权益市场的港股 在经历近期调整后能否重拾涨势,备受投资者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收盘,南向资金2025年以来累计净流入规模已超过1.27万亿港元,创出年度净 流入额历史新高,其在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出单日净流入额历 ...
11月4日【中銀做客】恆指、小米集團、比亞迪、泡泡瑪特、建設銀行、
格隆汇· 2025-11-05 04:03
港股市场近期概况 - 港股市场在第三季度前成交量较高,曾达到3000亿港元,但近期大市成交量回落至约2000亿港元水平 [1] - 市场情绪转向谨慎,投资者倾向于观望,等待企业业绩公布后再决定入市策略,与上半年踊跃入市的氛围形成转变 [1] - 盈富基金(02800)进入成交榜前三,反映出市场可能缺乏明确方向,资金转向指数类产品如ETF [1] 指数衍生工具市场动态 - 近期指数工具成为市场焦点,恒生指数每日高低波幅约有七八十点,为相关产品提供交易机会 [2] - 恒指牛熊证的收回价距离现指数约两三百点,杠杆可高达约60倍,指数波动一百多点即可获利 [2] - 为满足市场需求,发行商增加了指数类产品的供应,在恒指每几十点甚至几点附近都设有牛证或熊证产品 [2][4] - 指数产品发行每日参考三个价格:前日收市价、中午12点收市价及下午4点收市价,以确保产品贴近市场 [3] 个股窝轮及牛熊证资金流向 - 小米集团(01810)股价从55港元下跌至42-43港元低位,但其认购证在过去五个交易日录得3300万港元资金流入,单日流入600万港元,在个股产品中排名第一 [6] - 小米认购证产品代码15276,行使价57.88港元,2025年4月底到期,杠杆约6倍;认沽证产品代码17907,行使价39.88港元,2025年2月底到期,杠杆约6倍 [7] - 比亚迪股份(01211)股价从高位120港元跌至97.1港元,有资金开始关注其认购证,但流入态势不及小米明显 [9] - 比亚迪认购证产品代码17318,行使价110.1港元,2025年4月底到期,杠杆约5.5倍;认沽证产品代码21596,行使价74.83港元,2025年3月初到期,杠杆约7倍 [9] - 泡泡玛特(09992)股价从高位回落至215港元附近,其窝轮市场资金流向呈现分歧,好仓与淡仓均有资金操作 [11] - 泡泡玛特认购证产品代码20661,行使价298港元,2025年3月中到期,杠杆约5倍;认沽证产品代码20663,行使价接近200港元,2025年2月中到期,杠杆约4倍 [12] 传统金融板块表现 - 建设银行(00939)股价在10月份从约7.1港元上涨至8港元以上,反映出资金可能从高增长板块轮动至传统经济及收息股 [14] - 以建行为首的中资银行股及保险股在10月份表现亮眼,石油股等传统板块同样受到关注 [14][15] - 建行认购证产品代码20261,行使价9.08港元,2025年3月初到期,因是1:1工具,杠杆高达约12倍 [16] 窝轮产品设计与投资者服务 - 个股窝轮的换股比率(如10:1或50:1)是根据发行时正股价格决定,股价高时可能发行10:1产品,股价低时可能发行50:1产品 [8] - 通常1:1工具的杠杆高于10:1工具,10:1工具的杠杆又高于50:1工具,投资者选择时需平衡行使价、杠杆与到期日 [8] - 发行商提供渠道供投资者提出特定产品需求,投资者可透过电话热线反馈对特定行使价或收回价产品的需求 [5] - 发行商强调其市场中立立场,同时提供牛证和熊证产品,旨在满足不同市场预期下的投资者部署需求 [2][4]
国泰海通 · 晨报1103|宏观、海外策略、非银、策略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1-02 22:43
每周 一 景:湖南衡阳衡山 点击右上角菜单,收听朗读版 【 宏观】决胜于"价"——2026年宏观年度展望 1、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具有较大增长潜力。 2025年宏观经济总量稳定,但结构分化明显,供、需分化,量、价分化。所以内需偏弱仍是需要2026年政策 解决的问题,而物价指标就是关注内需变化的核心指标,稳增长关键在于稳价格。 2、资产重构,决胜于"价"。 通胀预期对于居民财富管理至关重要。 3、全球经济、货币体系重构, 导致黄金、美元、美债等资产的定价框架也发生变化。 风险提示: 大国博弈超预期;全球地缘风险;美国政策的不确定风险;监管政策变化风险;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海外策略】迈向新高度——2026年港股策略展望 港股估值上行潜力充足。 2025年港股估值经历快速修复,尽管如此,当前港股整体估值仍不算高。展望2026年,低估值为港股进一步上行提供空间。指数 层面,港股估值处全球洼地。行业层面,港股科技等板块相较A股、美股估值吸引力更高。今年以来港股走势"两起两落",而进入10月以来,中美关税升级等 海外扰动增多,港股等中国资产整体回调。借鉴历史港股调整时空或显著,估值盈利视角下港股中期估值抬升潜力大。 ...
兴业证券:ETF已成为资金流入港股市场的重要载体
智通财经· 2025-10-31 07:55
ETF在港股市场资金流入中的载体作用 - 自2024年9月以来,港股通持续为港股市场注入增量资金,ETF已成为港股通资金流入的重要载体 [1][2] - 2025年年初以来,港股通累计净流入规模达11438.8亿元,同期通过ETF流入港股的累计资金达2763.7亿元,占比超过20% [2]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攀升至13117亿元,其中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6862亿元,占比达52.3% [2] 2025年港股ETF市场资金流向格局 - 2025年港股ETF市场呈现行业与主题类产品受青睐、宽基类产品持续承压的分化格局 [1][3] - 年初以来资金净流入主要集中在科技板块,截至2025年10月24日,科技板块累计净流入资金占全市场港股ETF资金比例近65% [3] - 自2025年6月开始,资金加速净流入港股ETF,创新药、大金融板块分流部分增量资金 [3] - 2025年年初以来,资金持续流出跟踪恒生指数等宽基指数的ETF,截至2025年10月24日已累计净流出182亿元 [3] 不同板块ETF的资金行为特征 - 2025年港股ETF整体呈现“震荡时买入、上涨后流出”的特征,是市场重要的抄底力量 [4] - 科技板块ETF倾向于在指数震荡下跌时加仓 [4] - 创新药、红利板块ETF是推动指数上行的关键力量,资金往往在指数上涨阶段加速流入 [4] 近期各板块ETF资金流向动态 - 10月初以来,科技板块ETF累计有201亿元资金净流入,资金在恒生科技指数调整时大举流入抄底 [5] - 10月初以来,红利板块ETF累计净流入资金46亿元,资金流入节奏明显加快,处于2024年9月以来高分位数水平 [5] - 10月初以来,创新药板块ETF累计净流入资金35亿元,流入速度明显放缓 [6]
潮起香江,决胜港股!一图速览港股投资利器
新浪基金· 2025-10-29 18:27
港股信息技术行业 - 全市场首只重仓港股“半导体芯片+电子+计算机软件”的信息技术ETF(代码159131)于10月27日起发行 [1][2] - 该ETF聚焦于AI“硬”科技领域 [1][2] 港股汽车行业 - 即将发行港股汽车50ETF 该产品重仓港股稀缺龙头车企 [1][2] 港股互联网行业 - 现有港股互联网ETF(代码513770)规模达百亿级 其联接基金代码为A类017125 C类017126 [1][2][3] 港股医药行业 - 港股通创新药ETF(代码520880)定位为100%纯正创新药投资 其联接基金代码为A类025220 C类025221 [1][3] 港股综合策略产品 - 香港大盘30ETF(代码520560)策略为同时覆盖“科技+红利” 其场外指数基金代码为A类501301 C类006355 [1][3] - 港股通红利ETF(代码159220)兼具高股息和低波动双重优势 其联接基金代码为A类022887 C类022888 [1][3] - 香港中小LOF(代码501021)聚焦港股中小盘资产 其C类份额代码为006127 [1][3] - 价值基金LOF(代码501310)投资于具备红利特性的A+H价值股 其C类份额代码为007397 [1][3] 新消费行业 - 华宝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基金覆盖Z世代新消费浪潮 其份额代码为A类017434 C类017435 [1][3]
AH溢价上行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当前是港股投资的好时机
搜狐财经· 2025-10-28 13:06
近期,A股与H股的估值差异重新拉大,AH溢价指数自10月以来持续上行,港股的相对估值优势逐步显现,H股的性价比正在重新回归投资者视野。本文将 从三个角度解读港股投资性价比提升的逻辑: 1、AH溢价的定义与边际变化 图:AH两地上市龙头股AH溢价周度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0/15 许多中国龙头企业选择了两地上市——即同一家公司同时在内地(A股)与香港(H股)挂牌交易。由于投资者结构、资金属性、流动性状况与汇率预期存 在差异,两地市场对同一公司的定价并不完全一致,这种价差即被称为"AH溢价"。通常而言,AH溢价指数越高,意味着A股估值相对更高,而H股则展现 出更具吸引力的价格优势。 从整体溢价水平来看,市场主要通过两类指标来追踪这一差异:(1)万得全A与恒生综合指数的比值;(2)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最新数据显 示,10月以来,AH溢价指数持续上升,表明A股相对于H股的估值差距进一步扩大。背后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内地市场风险偏好回升,资金更倾向追逐成 长性资产;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自三季度以来持续升值,带动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再配置意愿增强,使H股市场的外资流入预期显著改善。 图:AH股 ...
广发基金樊力谨:以“翻石头”心态寻找港股优质增长机会
上海证券报· 2025-10-26 23:37
广发基金樊力谨: 一是内需方向。目前港股市场提供了相当多受益于渗透率逻辑或市占率逻辑的成长机会,很多龙头公司 持续证明自己的竞争力,基本面变得更加扎实,护城河变得更宽更深。随着经济周期企稳向上,这些公 司有较大的估值和盈利"双击"空间,企业盈利的持续增长将打消市场对这些优秀公司的疑虑,并最终为 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回报。 二是出海方向。那些积极"走出去"的优质企业,成长的天花板明显抬升。从长周期看,中国品牌知名度 提升将孕育一大批真正的"世界级品牌";资源品等板块也有越来越多中国公司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 成为行业龙头。从中短周期看,海外主要经济体采取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中国的外需板块也有望催生 更多优质企业。 三是港股市场独有的制度红利,也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成长"富矿"。港股市场在IPO与再融资制度上的灵 活性,使其成为一批创新型企业的重要融资平台,这些改革为港股引入了新的流动性来源,也让离岸人 民币市场的投资标的更加丰富。例如,今年关注度较高的成长板块——新消费和创新药,就是受益于制 度红利形成的特色板块。随着港交所改革创新的深入,这样的投资机遇还会持续涌现。 港股投资需要更深度的基本面研究 以"翻石头"心 ...
主动量化周报:港股或已进入击球区-20251026
浙商证券· 2025-10-26 20:35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其中涉及的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价格分段体系**[14][17]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用于对指数价格走势进行多时间维度的划分和识别,以判断当前市场所处的趋势阶段[1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模型通过计算指数在不同时间周期(如日线、周线)上的技术指标来进行分段。报告中提到了`dea`指标,该指标通常是MACD(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的组成部分。MACD的计算过程一般包含以下步骤: 1. 计算短期(如12日)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和长期(如26日)EMA。 $$ EMA(12) = \frac{2}{12+1} \times (今日收盘价 - 昨日EMA(12)) + 昨日EMA(12) $$ $$ EMA(26) = \frac{2}{26+1} \times (今日收盘价 - 昨日EMA(26)) + 昨日EMA(26) $$ 2. 计算离差值(DIF):DIF = EMA(12) - EMA(26) 3. 计算信号线(DEA):DEA是DIF的9日EMA。 $$ DEA = \frac{2}{9+1} \times (今日DIF - 昨日DEA) + 昨日DEA $$ 通过观察指数价格与`dea`等指标的关系,对价格走势进行分段识别[17] 2. **模型名称:微观市场结构择时模型**[15][18]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监测市场中“知情交易者”的活跃度变化,来判断市场情绪和未来走势[1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详细说明该模型的具体构建算法和公式,但指出其核心是构建一个“知情交易者活跃度指标”。该指标能够反映掌握更多信息的交易者的行为变化,并将其作为市场情绪的晴雨表[15][18] 3. **模型名称:分析师行业景气预期模型**[19][20]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追踪和分析师对上市公司未来盈利的一致预测变化,来度量各行业的景气预期[1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模型计算申万一级行业的两个关键预期指标: 1. **一致预测滚动未来12个月ROE(ROE FTTM)环比变化**:反映市场对行业未来盈利能力预期的变动。 2. **一致预期净利润FTTM增速环比变化**:反映市场对行业未来盈利增长预期的变动。 通过统计这些一致预测数据在特定周期(如本周)内的环比变化,来观察各行业景气预期的强弱[19][20] 4. **因子名称:BARRA风格因子**[22][25] * **因子构建思路**:采用国际通用的BARRA风险模型框架,从多个维度解析市场的风格偏好和收益来源[2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提及了以下几类BARRA风格因子,但未给出具体计算公式: * **基本面类因子**:包括价值因子(如BP,账面市值比)和成长因子。 * **质量类因子**:包括投资质量因子和盈利能力因子。 * **交易类因子**:包括动量因子、波动率因子和换手率因子。 * **市场相关因子**:包括贝塔因子。 * **市值因子**:包括市值因子和非线性市值因子。 这些因子共同解释了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差异,其本周收益表现反映了市场的风格偏好[22][25] 模型的回测效果 *本报告未提供明确的量化模型回测效果指标(如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等)。* 因子的回测效果 *本报告未提供明确的单因子回测效果指标(如IC值、IR等),但给出了BARRA风格因子在本周的收益表现定性描述[22][25]。*
越跌越买?港股回调再现资金捡筹! 全市场唯一香港大盘30ETF(520560)跌1.2%,场内现高频溢价
新浪基金· 2025-10-22 14:32
展望后市,招商证券表示,随着供需格局改善,中国经济周期有望迎来景气拐点。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 后,中美政策"双宽松"共振,南向资金与外资将持续流入,驱动港股中长期上行并呈现慢牛趋势。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港股行业集中度高,新经济行业(消费、电讯、医疗、科技)占比提升。市值两极 分化,交易集中于大盘股,且当前估值显著低于全球主要市场,呈现"低PB、低PE"特征,相较A股存 在系统性折价。叠加港股股息率长期居全球前列,"低估值、高股息"或持续吸引稳健资金。 10月22日,港股震荡回调,全市场首只香港大盘30ETF(520560)随市弱势整理,场内价格下挫 1.22%。重仓股方面,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等科技股均走弱拖累数表现。 不过,从分时图可见,盘中震荡期间,香港大盘30ETF(520560)场内频现宽幅溢价交易,反映买盘资 金活跃,积极入场低位捡筹。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责任编辑:杨赐 提醒:近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短期涨跌幅不预示未来表现。请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 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 风险提示:香港大盘30ETF被动跟踪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