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X全域融合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从海淀实验室到储能赛道领跑者 海博思创让每一度电价值最大化
海博思创· 2025-08-01 15:59
充储一体充电站创新方案 - 北京四元桥东坝河畔的海博思创充储一体充电站配备15台充储一体机和30把充电枪,显著缓解充电高峰期排队问题[1] - 充储一体机设计灵活小巧,可安装于车位间隙,不占用额外空间,利用储能提供功率支撑,避免超载并延缓增容需求[3] - 在同容量变压器下,该方案可配置充电桩数量为传统充电站的2—5倍[3] 公司发展历程与定位 - 海博思创由三位海归硕博士于2011年在海淀创立,依托区域高校、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优势发展[4] - 公司从纯技术研发型企业成长为上千人规模的"科研创新+智能制造"结合型民营上市公司,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资质[4] "储能+X"全域融合技术平台 - 公司推出以"电网、AI、感知、芯片"四大技术基因为核心的智慧储能解决方案平台,覆盖风电、光伏、火电等多能源场景[7] - 应用场景延伸至"储能+充电/油田/矿山/数据中心"等负荷端,目标实现能源存储简化和度电价值最大化[7] AI技术赋能储能生态 - 开发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算法模型,基于数百TB级数据存储和百亿级样本训练,首次实现AI反演模型处理多维度数据[8][10] - AI模型在运维中实现99.7%告警预警精确率,降低故障概率和维护成本,系统支持自动优化迭代,减少人工依赖[10] - AI渗透业务全链条:从前期规划的收益测算、设计阶段的虚拟仿真,到生产追溯、工程调试及运营阶段的策略优化[11] 未来战略方向 - 技术层面聚焦AI与储能深度结合,开发细分场景产品,构建智慧化储能技术体系及多元化解决方案[13] - 业务层面立足本土市场并拓展海外,通过多元化应用场景开发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储能解决方案[13]
海博思创(688411):领航国内储能,逐浪全球征途
长江证券· 2025-07-06 18: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海博思创(688411.SH)“买入”评级 [11][13][14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博思创历经14年发展成国内储能龙头并拓展海外市场 国内储能商业模式改善、海外市场放量 公司基本面具高成长性 2025 - 2030年储能装机CAGR超30% 有望迎戴维斯双击 [3][8][143] 公司概况 - 公司2011年成立 创始团队有海外经验 近年剥离非储能业务 聚焦储能 产品覆盖多场景 2020 - 2024年储能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储能收入占比99.0% 海外收入占比6.51% 盈利韧性强 [8] - 控股股东为张剑辉 实控人为张剑辉和徐锐夫妇 截至2025年一季度 实控人合计持股21.77% [23] - 管理层技术底蕴深厚 创始人等有海外高校背景和任职经历 为技术研发和海外市场开拓创造条件 [26] - 产品布局全 涵盖大储、工商储、户储产品 战略布局“储能 + X”模式 覆盖多能源和负荷端场景 还推出运维平台海博云 [27] - 2020 - 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117% 2024和2025Q1营收同比增18%、15%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2%、 - 41% 业务聚焦储能 2024年海外收入显著增长 [31][33] - 2020 - 2024年储能系统出货复合增速205% 2024年出货11.82GWh 同比增90% 但单价因成本和竞争下降 毛利率和费用管控稳健 2024 - 2025Q1毛利率18%以上 [37][40] 国内集成龙头,量利韧性或有低估 市场分歧 - 需求端 行业基数扩大、强配取消 市场担忧需求走向 盈利端 前期市场竞争使多数企业盈亏平衡或亏损 市场担忧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性 [44] 看好理由 - 需求增长有望验证 国内储能中标、装机及规划向好 政策推动商业模式优化 看好需求增长 [49] - 产业链格局向头部集中 需求向独立储能转型、技术要求提升 头部企业受益 盈利中枢企稳 [49] - 公司竞争优势凸显 有优质客户资源、成本管控和技术创新能力 量利韧性强 [51] 量的韧性 - 表观数据 2025年1 - 5月国内储能装机容量同比增57% 中标同比 + 191% 独立储能装机及中标占比上升 多省市发布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名单 [52][54] - 底层逻辑 独立储能商业模式改善 收益多元化 国内政策推动装机由政策驱动转向经济性驱动 [57] - 竞争格局 独立储能占比上升 公司在电网侧独立储能优势大 份额有望提升 技术和资质门槛提高 公司经验和技术实力强 合作和合资公司赋能 拓展应用领域 [74][76][85] 利的韧性 - 行业盈利至底部 2024Q4以来电芯及系统价格降幅收窄 [89] - 公司盈利韧性 平均售价有望好于行业 2025年1 - 5月中标均价领先 独立储能占比升 物料成本和费用有优势 电池采购有返利 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 [92][95] 出海后起之秀,量利弹性空间广阔 量的弹性 - 全球储能需求潜力大 应对风光装机波动和电网稳定性需求 2024年进入光储平价时代 海外市场需求共振 [100] - 各地区情况 欧洲2024年大储装机同比增80% 2025年预计增86% 补贴支撑装机 澳洲市场因电力波动和火电退役将增长 2025年装机或上量 亚非拉的智利、印度等需求高速增长 中东及北非有大规模项目落地 2030年储能累计装机或超400GWh 美国需求刚性强 贸易和能源政策影响有限 [101][107][110] - 空间测算 短期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预计增40%以上 中期中国、美国储能装机已成规模 各地区配储比例和时长有提升空间 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装机1300 - 1400GWh 复合增速37 - 39% [118][122][127] - 竞争格局 海外头部集成商份额高 其余分散 中国企业有优势 公司已全球布局 获主要市场认证 2023年海外市场突破 多地订单和合作开花 欧洲有标杆项目并网 [130] 利的弹性 - 海外市场单价和盈利高于国内 2025年国内企业出口海外均价高于国内 预计北美、欧洲、中东和国内毛利率分别约35%以上、30%、20%和10%左右 [136] - 海外出货占比上升增厚单位盈利 假设国内和海外单位售价和净利润 敏感性分析显示海外出货占比升可增厚盈利 [142]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年、2026年归母净利分别约8.4亿元、11.3亿元 对应PE分别约19倍、14倍 给予“买入”评级 [11][143]
海博思创发布“智慧储能解决方案” “储能+X”驱动多场景能源生态重构
海博思创· 2025-04-11 22:30
公司参展主题与核心战略 - 公司参展主题为"AI新时代 智储新未来",发布"智慧储能解决方案",以"电网、人工智能、感知、芯片"四大技术基因为核心 [1] - 提出"储能+X"模式驱动多场景能源生态重构,目标为"让能源存储更简单,每一度电价值最大化" [1][5] - 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理念成为实现储能系统高效运维的关键路径,覆盖项目建设、运行维护、运营交易全流程闭环管控 [1] 产品与技术展示 - 展示8MWh交直流一体全液冷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液冷电池包、光储一体机等产品,覆盖差异化市场需求 [3] - 发布新一代系列化储能预制舱产品,包括HyperBlock M 3.2MWh、HyperBlock IV 8MWh、HyperBlock IV Plus 9.6MWh,支持1500V和2250V电压平台兼容 [7] - HyperBlock II Plus 1500V高压液冷储能系统获储能卓越产品奖TOP10,具备低LCOS、安全可靠、长寿命特点,推行标准化设计缩短交付周期 [18] AI技术与数字化应用 - AI技术全方位驱动储能系统革新,覆盖项目规划、设备设计、预测运维、智能调度及安全监控 [10] - 海博AI云平台通过物联网和边缘计算实现云边端无缝互联,将硬件设备转变为智能化资产运营服务 [10] - 基于AI全景因素测算模型,精准测算新能源与储能配置规模,提升新能源消纳比例并降低综合用电成本 [15][16] 多场景解决方案与市场布局 - "储能+X"模式覆盖风电、光伏、火电等多能源场景,延伸至充电、油田、矿山、数据中心等负荷端应用 [5][13] - 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70%以上场景可实现绿电直供,提升负荷绿电比例 [15] - 探索辅助服务、现货市场、中长期市场及绿电交易,强化商业场景价值挖掘 [13] 行业认可与项目成果 - 北京四元桥东坝河充储一体充电站项目获储能应用创新典范TOP10,单枪日充电量约320度,储能系统日充放循环功率支撑占比70%,峰谷套利占比30% [18] - 公司技术实力获两项行业大奖,体现产品创新力与市场认可度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