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储一体机
icon
搜索文档
两家涨停,一家涨超16%:逆变器三巨头谁才是真龙头?
市值风云· 2025-09-05 18:11
行业表现 - 逆变器行业整体涨幅达14.07% [1][3] - 板块中股票全部上涨 其中锦浪科技涨停20% 德业股份涨停10% 阳光电源涨超16% [3] - 锦浪科技成交额44.32亿 阳光电源成交额217.11亿 德业股份成交额32.74亿 [4] 三巨头财务与业务对比 - 阳光电源2025H1净利润77.3亿 同比增长56% 储能系统毛利率达39.9% [8] - 锦浪科技2025H1净利润6.0亿 同比增长71% 户用光伏发电业务毛利率58% [8] - 德业股份2025H1净利润15.2亿 同比增长23% 户储业务毛利率超40% [8] - 阳光电源产品矩阵包括集中式、大组串、PCS及集成舱 主攻全球地面电站和央国企集采市场 [8] - 锦浪科技以组串并网逆变器为核心 储能逆变器为辅 聚焦光伏并网市场 [8] - 德业股份以户储、工商业储和微逆为核心 采取新兴市场"农村包围城市"策略 [8] 出货量与技术趋势 - 阳光电源2025H1光伏逆变器出货147GW 储能逆变器出货76.38万台 储能占比41.3% [9] - 德业股份2025H1逆变器出货46.7万台 [9] - 组串式≥200kW技术路线持续上高压 蚕食集中式场景 [11] - 微逆在欧美安全法规推动下 2028年份额有望翻倍至8% [11] - 光储一体机打包销售模式使毛利率较纯逆变器高5-8个百分点 [12] 区域市场增长 - 亚非拉地区因停电刚需和高电价 预计2025-2027年户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30% [14] - 德业股份已在户储增量市场卡位 [14] 公司定位与行业格局 - 阳光电源被定义为"规模王者" 锦浪科技体现"储能弹性" 德业股份代表"细分弯道" [16] - 三巨头形成错位竞争格局 在各细分领域建立优势 共同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 [17]
14GWh!国轩高科等4企签新协议
行家说储能· 2025-08-27 11:20
行业合作动态 - 近期披露4个重要储能相关签约合作 项目总容量规模超14GWh 涉及万金储能与南京冠隆 瑞浦兰钧与阪和兴业 国轩高科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 独角鲸能源与天恩能源的合作[2] 万金储能合作项目 - 与南京冠隆签订10GWh储能系统和微电网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通过整合产能制造与储能技术打造具备市场竞争力的解决方案[3] - 万金储能主要提供储能产品OEM/ODM服务及全产业链条服务 年产能超80GWh 具备工商业产品 光储一体机和大电芯PACK交付能力[5] - 南京冠隆主营业务为储能双向变流器 光储一体机和微电网系统研发 产品应用于户用 工商业及大型储能项目[5] 瑞浦兰钧市场拓展 - 与日本阪和兴业株式会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开启日本市场布局 标志全球化战略重要突破[6] - 未来两年内在日本市场累计交付超1GWh储能系统 参与电力市场 电网调频及分布式能源发展[7] - 日本是全球储能产业发展最成熟 标准体系最严格的市场之一 对产品安全性和系统稳定性要求极高[7] 国轩高科海外项目 - 为沙特ACWA Power中标的摩洛哥光储一体化项目提供1.2GWh储能解决方案 包括314Ah储能电芯 5MWh液冷储能系统和5.5MW PCS中压一体机[8] - 摩洛哥工厂项目稳步推进 将实现电池和储能系统本地化生产与交付[9] - 摩洛哥主权基金CDG向国轩高科电池超级工厂一期项目投资2.8亿美元[10] 独角鲸能源技术方案 - 与天恩能源共同推进山东600MW/1800MWh综合储能电站建设 采用全钒液流+磷酸铁锂混合技术方案[11] - 项目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混合储能示范项目 计划2025年年底并网运营[13] - 采用容量+市场双重收益机制 参与调峰 调频 备用等多类电力市场交易 通过智能预测与自动交易策略优化充放电策略[13]
上能电气: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关于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补充法律意见书之二
证券之星· 2025-08-06 00:10
项目批复文件状态及更新情况 - 年产25G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产业化建设项目的备案证于2023年8月3日取得 文号惠行审备[2023]393号 未载明有效期但计划开工时间为2024年 [3] - 环评批复于2023年11月取得 文号锡行审环许号 规定5年内未开工建设需重新报批 [3] - 能评批复于2023年10月取得 文号惠开行审[2023]33号 有效期两年 [3] - 截至2025年7月 项目备案满两年期限不足一个月 尚未开工且未完成延期申请 存在备案失效风险 [4] - 公司已于2025年7月31日完成延期开工申请并取得更新后的备案证 文号惠数投备[2025]418号 计划开工时间调整为2026年 [7][10] 未按计划开工的原因及合理性 - 土地购置时间晚于预期 公司于2024年9月才取得不动产权证书 编号苏(2024)无锡市不动产权第0141736号 [8] - 项目开工涉及多项行政许可及规划准备工作 前期流程繁杂导致2024年未能开工 [8] - 公司需统筹资源优先推进年产15GW储能变流器产业化建设项目 同时为光伏逆变器项目做前期准备 [8] - 备案证载明的计划开工时间仅为初步规划 实际受土地、资金、人力等多因素影响 未按时开工具有合理性 [9] 发行方案调整的法律认定 - 2023年7月发行方案调整内容为:发行对象从"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变为"包括控股股东吴强在内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12] - 调整不涉及增加募集资金总额 仍为不超过255,000万元 [14] - 募投项目未发生变化 仍为年产25G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年产10GW储能变流器及10GWh储能系统集成、20万台光储一体机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4] - 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 方案调整不影响发行定价 [13][15] - 根据《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8号》第七条 本次调整不属于发行方案重大变化情形 [14][16] 募投项目资金投入时间线 - 公司于2023年5月18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通过发行方案 [16] - 2023年7月31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确定吴强为部分发行对象 [16] - 所有募投项目资金投入均发生在2023年7月31日之后 无董事会前投入资金 [16][17]
抢滩欧洲!又有2企工商业储能新动作
行家说储能· 2025-07-15 19:32
中企在欧洲工商业储能市场布局加快 - 永泰数能和零探智能分别在瑞士和瑞典落地工商业储能项目,标志着中企加快布局欧洲储能市场 [1] 永泰数能瑞士光储一体项目 - 永泰数能向瑞士批量交付智能化光储一体项目,首批在数十个农场和工厂配备20多台设备,包括50kW/103kWh光储一体机和100kW/215kWh风冷工商业储能系统 [2][3] - 该方案提升光伏消纳能力,冬季弱光环境下发电量增长25%,并通过能量时移策略提高光伏利用率和收益 [3] - 系统具备毫秒级并离网切换能力,可充当备用电源,确保极端天气下72小时持续供电,解决瑞士高电价和光伏供电不连续问题 [4] - 公司采用"技术输出+本地化运营"策略,已在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多地落地储能项目,并与国际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5] - 瑞士因冰川消融导致水电季节性短缺,暴风雪使电网年均断电超72小时,加上碳关税政策,推动高耗能企业部署储能系统 [6] 零探智能瑞典储能系统落地 - 零探智能在瑞典三地并网三套储能系统,总规模达1.8MW/1.982MWh,包括2套400kW/466kWh和1套1MW/1.116MWh系统,全面接入瑞典电力交易市场 [7] - 系统部署于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和商业综合体,具备亚秒级响应能力,可快速完成频率调节,满足FFR与FCR-D技术要求 [9] - 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部署,系统承担削峰填谷、备用电源和光伏消纳等多重作用 [9] - 相比传统扩容方式(需上百万欧元投入和12个月周期),储能系统在3个月内完成部署,降低系统成本与风险 [10] 北欧储能市场前景 - BloombergNEF预测,北欧储能市场2030年前将累计部署超4GW/10GWh储能系统,瑞典因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完善和电力零碳转型加速,成为增长最快市场之一 [10] - 瑞典电网面临变电站容量饱和和输电线路负荷限制等瓶颈,储能系统成为高效解决方案 [10]
海博思创(688411):领航国内储能,逐浪全球征途
长江证券· 2025-07-06 18: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海博思创(688411.SH)“买入”评级 [11][13][14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博思创历经14年发展成国内储能龙头并拓展海外市场 国内储能商业模式改善、海外市场放量 公司基本面具高成长性 2025 - 2030年储能装机CAGR超30% 有望迎戴维斯双击 [3][8][143] 公司概况 - 公司2011年成立 创始团队有海外经验 近年剥离非储能业务 聚焦储能 产品覆盖多场景 2020 - 2024年储能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储能收入占比99.0% 海外收入占比6.51% 盈利韧性强 [8] - 控股股东为张剑辉 实控人为张剑辉和徐锐夫妇 截至2025年一季度 实控人合计持股21.77% [23] - 管理层技术底蕴深厚 创始人等有海外高校背景和任职经历 为技术研发和海外市场开拓创造条件 [26] - 产品布局全 涵盖大储、工商储、户储产品 战略布局“储能 + X”模式 覆盖多能源和负荷端场景 还推出运维平台海博云 [27] - 2020 - 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117% 2024和2025Q1营收同比增18%、15%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2%、 - 41% 业务聚焦储能 2024年海外收入显著增长 [31][33] - 2020 - 2024年储能系统出货复合增速205% 2024年出货11.82GWh 同比增90% 但单价因成本和竞争下降 毛利率和费用管控稳健 2024 - 2025Q1毛利率18%以上 [37][40] 国内集成龙头,量利韧性或有低估 市场分歧 - 需求端 行业基数扩大、强配取消 市场担忧需求走向 盈利端 前期市场竞争使多数企业盈亏平衡或亏损 市场担忧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性 [44] 看好理由 - 需求增长有望验证 国内储能中标、装机及规划向好 政策推动商业模式优化 看好需求增长 [49] - 产业链格局向头部集中 需求向独立储能转型、技术要求提升 头部企业受益 盈利中枢企稳 [49] - 公司竞争优势凸显 有优质客户资源、成本管控和技术创新能力 量利韧性强 [51] 量的韧性 - 表观数据 2025年1 - 5月国内储能装机容量同比增57% 中标同比 + 191% 独立储能装机及中标占比上升 多省市发布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名单 [52][54] - 底层逻辑 独立储能商业模式改善 收益多元化 国内政策推动装机由政策驱动转向经济性驱动 [57] - 竞争格局 独立储能占比上升 公司在电网侧独立储能优势大 份额有望提升 技术和资质门槛提高 公司经验和技术实力强 合作和合资公司赋能 拓展应用领域 [74][76][85] 利的韧性 - 行业盈利至底部 2024Q4以来电芯及系统价格降幅收窄 [89] - 公司盈利韧性 平均售价有望好于行业 2025年1 - 5月中标均价领先 独立储能占比升 物料成本和费用有优势 电池采购有返利 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 [92][95] 出海后起之秀,量利弹性空间广阔 量的弹性 - 全球储能需求潜力大 应对风光装机波动和电网稳定性需求 2024年进入光储平价时代 海外市场需求共振 [100] - 各地区情况 欧洲2024年大储装机同比增80% 2025年预计增86% 补贴支撑装机 澳洲市场因电力波动和火电退役将增长 2025年装机或上量 亚非拉的智利、印度等需求高速增长 中东及北非有大规模项目落地 2030年储能累计装机或超400GWh 美国需求刚性强 贸易和能源政策影响有限 [101][107][110] - 空间测算 短期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预计增40%以上 中期中国、美国储能装机已成规模 各地区配储比例和时长有提升空间 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装机1300 - 1400GWh 复合增速37 - 39% [118][122][127] - 竞争格局 海外头部集成商份额高 其余分散 中国企业有优势 公司已全球布局 获主要市场认证 2023年海外市场突破 多地订单和合作开花 欧洲有标杆项目并网 [130] 利的弹性 - 海外市场单价和盈利高于国内 2025年国内企业出口海外均价高于国内 预计北美、欧洲、中东和国内毛利率分别约35%以上、30%、20%和10%左右 [136] - 海外出货占比上升增厚单位盈利 假设国内和海外单位售价和净利润 敏感性分析显示海外出货占比升可增厚盈利 [142]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年、2026年归母净利分别约8.4亿元、11.3亿元 对应PE分别约19倍、14倍 给予“买入”评级 [11][143]
美的能源发布“储能+热泵+AI”战略 三维协同打造全链路能源解决方案
证券日报网· 2025-06-17 21:43
美的能源战略发布 - 美的集团旗下能源业务品牌美的能源首次亮相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发布"储能+热泵+AI"三维驱动能源战略 [1] - 通过合康新能、科陆电子、库卡等业务单位提供全链路多场景能源解决方案,覆盖工商业能源、家庭能源、大型地面储能等领域 [1] - 科陆电子展示Aqua-C系列全液冷储能系统、光储一体机等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能源解决方案 [1] - 合康新能推出虚拟电厂与电力交易平台、工商业新能源解决方案等,美墅别墅绿电解决方案实现家庭能源微电网 [1] 技术创新与产品布局 - 发布"下一代AI能源管理系统"虚拟电厂聚合平台和家庭能源电站,通过AI算法实现家庭能源最优管理 [2] - 已掌握储能领域核心技术包括AI电芯全息管理技术、储能热管理技术等 [2] - 库卡重载机器人在新能源行业市场占有率超过25%,展示应用于新能源行业的自动化生产机器人 [2] - 产业版图覆盖"源-网-荷-储-热"领域,提供可定制能源解决方案 [2]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美的能源是集团战略转型重要途径,计划将能源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 [3] - 通过储能、热泵和AI三维驱动推动行业"能源效率革命",当前能源体系为高度耦合的复杂网络 [3] - 未来将通过"储能×热泵×AI"三维协同重塑能源生态,引领行业发展 [2] - 已构建"硬件+软件+生态"模式,布局下一代储能技术、热泵解决方案和人工智能技术 [2]
高泰昊能零代码架构光储一体机,推动储能产品从“标准化”走向“场景化”
行业现状与政策驱动 - 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8.3GW/184.2GWh,功率与能量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26.5%和147.5%,首次超越抽水蓄能成为电力储能主力 [1] - 2024年新增投运规模43.7GW/109.8GWh,连续三年保持翻倍增长 [1] - 八部门联合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2027年实现储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 [1] 行业挑战与竞争格局 - 储能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陷入"比容量、拼价格"的恶性竞争循环 [2] - 2024年储能电芯最低成交价跌破0.3元/Wh,系统集成商报价普遍降至0.5-0.6元/Wh [2] - 终端用户面临电费高、能源管理碎片化、设备兼容性差等痛点 [2] 技术创新与解决方案 - 高泰昊能推出4S+C零代码架构平台,实现设备协议零代码集成、流程策略零代码配置、多项目代码统一管理 [2][4][5][6] - 传统设备协议开发需2-3周,零代码平台仅需0.5-1天完成协议点表导入 [4] - 流程策略定制周期从1-2周压缩至1天内,且零bug、零返工 [5] - 多项目代码管理复杂度降低,上百个项目共用一套代码,系统可靠性提升5倍以上 [6] 光储一体机产品优势 - 集成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三大功能模块,构建"发电-储电-用电"闭环生态 [8] - 单机模式支持2-3路光伏接入,离网切换时间≤20秒;多机并联满足大容量用电需求 [11] - 智能能量调度体系提升绿电就地消纳效率,降低30%-40%综合用电成本 [12] - 模块化液冷设计使电芯温差控制在±2℃以内,电池循环寿命提升约20% [13] - 数字孪生运维可提前识别90%以上潜在设备异常,运维响应速度提升60% [13] 行业未来展望 - CNESA预测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有望达313.9GW(理想场景) [16] - 零代码技术推动储能产品从"标准化"向"场景化"转型,提升与多元场景需求的匹配效率 [16] - 技术创新将推动储能产业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迈进 [16]
“企校联培”助力能源转型:中国石油新能源人才成长记
搜狐财经· 2025-05-13 20:27
行业能源转型路径 - 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是石油行业能源转型的关键路径 [1] -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并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1] 人才培养机制 - 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工程硕士深入参与新能源前沿研究 [1] - 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实现从学校学习到企业实践的过渡 [7][9] 技术研发突破 - 针对新能源出力高不确定性提出油田微电网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 [6] - 该方法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和弃光率兼具经济性与工程适用性 [6] - 研制首台套光储一体机在海南零碳示范井场部署运行 [6] 实践应用成果 - 现场调试工作揭示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的关键差异 [6] - 提出价值导向的新能源功率预测方法体系并实现系统性能提升 [9] - 实践期间形成4篇学术论文和2项国家发明专利 [9]
全球LED照明系统巨头英飞特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1.72%,长期趋势向好
全景网· 2025-05-09 14: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5.67亿元,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增长51.72% [1]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6.68亿元,同比增长1.41%,营业利润2422.95万元,同比增长114.50%,归母净利润907.1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LED驱动电源业务2024年营收19.38亿元,同比增长4.67%,占总营收72.63% [3] 业务布局 - 已完成各类功率LED驱动电源全面覆盖,具备传感器、控制系统及LED模组供应能力,可提供完整LED照明系统解决方案 [1] - 在中国杭州、深圳、德国加兴、意大利特雷维索、印度古尔冈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在杭州桐庐、印度、墨西哥、意大利等地设有自有工厂 [2] - 储能业务推出用户侧工商业及户用储能解决方案,部分产品已获得CE、CB、FCC等国际认证 [4] - 新能源充电领域开发出丰富充电解决方案,适配不同应用场景 [5] 市场拓展 - 欧洲市场2024年销售收入12.34亿元,占总营收46.24%,亚太及其他地区增长5.63% [3] - 东南亚2024年城市照明市场规模48亿美元,道路照明占比45%,高压钠灯等存量超60% [2] - 预计2028年新兴国家LED照明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15% [2] - 全球LED驱动电源市场规模2024年142.4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320.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4.35% [5] 技术研发 - 2024年研发投入1.82亿元,同比增长8.32%,拥有有效授权专利789项,包括中国211项、美国166项、德国172项发明专利 [4] - 推出全球首款DALI联盟认证DALI+无线LED驱动电源、首个DALI2认证DT5型直流电压转换器设备 [3] - 重点投入照明控制和数字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照明系统向互联互通、智能控制方向发展 [4] 战略发展 - 成功整合欧司朗DS-E业务,增强研发、供应链、销售等综合竞争力 [3] - 加快欧司朗品牌资产转移,提升欧亚地区市场影响力 [3] - 2014-2016年部署的LED灯具进入更换周期,二次替换需求逐年上升 [5] - 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将进一步推动市场扩容 [5]
AI赋能储能产业链 海博思创2024年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20:1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18.4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12.06%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元(含税),预计分配现金红利1.96亿元,占净利润比例30.18% [1]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发布覆盖共享及独立储能、新能源配储、火储联合调频等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 [1] - 推出交直流一体储能预制舱、液冷户外柜、充储一体机、光储一体机等创新产品 [1] - 新一代储能变流器实现商业化批量应用 [1] - 持续研发半固态储能电池系统技术、交直流一体全液冷融合集成技术、构网储能技术 [2]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布局 - 通过"AI模型+领域知识+实时数据"三维融合打造储能场景应用平台 [2] - 部署大数据智算中心,AI赋能储能全价值链,强化智慧运维与运营服务 [2] - 在北京、珠海、酒泉等地建设智能制造基地,实现生产智能化管控 [2] - 2025年计划推进AI、大数据、数字孪生技术在储能领域的深度应用 [2] 产能与生态建设 - 智能制造基地集成智能产线、智能仓储、智能物流,成为行业示范工厂 [2] - 数字化建模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并节省人力成本 [2] -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推动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数智化赋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