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安全标准
icon
搜索文档
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以标准系牢储能发展“安全带”
行业政策标准升级 - 我国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正式实施 以全生命周期安全为核心 将行业推荐性要求升级为强制性 填补新能源领域关键监管空白 [1] - 强制性标准要求国内销售的大型储能锂电池必须满足该标准 有效提高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水平 推动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1] - 标准制定参考国际标准IEC 62619、IEC 63056、UN38.3 但根据国内产业技术现状修改完善 并引入过充电、浅刺、电池热失控等全新测试项目 [5] 安全技术标准对比 - GB 44240整体试验项目和技术指标严于国际标准 例如电池热失控试验要求电池加热后不起火不爆炸 而其他标准允许起火爆炸 [5] - 标准在电芯层级新增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测试 加严部分安全测试项目 如过充增加恒压过充1小时要求 总过充时长显著增加 [4] - 强制性标准设定了从电池设计制造、运输安装到运维回收的全链条安全硬门槛 对电池性能、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可靠性等多维度能力考察 [4]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 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 - 当前主流大容量储能电池在热失控状态下内部温度可急剧攀升至800摄氏度以上 易引发电解液分解、隔膜熔毁等连锁反应 释放氢气、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 [2] - 标准实施加速低质产能出清 部分安全冗余不足的电芯厂商面临重新设计产品层级的挑战 推动行业从成本优先向安全为本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4] 企业响应与产业影响 - 宁德时代、远景动力、海辰储能、瑞浦兰均、中创新航等头部电池企业均已通过GB 44240标准测评 [6] - 头部企业主动开展超合规要求的系统性燃烧测试 搭建1:1实景测试平台模拟极端工况 火烧测试相邻柜体间距从15厘米进阶到5厘米 [6] - 我国储能电池出货占全球90%以上 GB 44240未来或成为全球性事实性标准 提升中国储能产业国际话语权 [5]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从被动防护向本质安全转变 头部企业将安全设计从合规底线提升至技术高点 更加重视产品安全设计和研发能力 [7] - 在现有锂电技术体系下 本质安全提升面临材料化学稳定性的物理极限 被动防护成为现阶段风险管控的必选项 [7] - 未来市场期待电池本质安全技术突破 如电池加热后不起火不爆炸 而非仅抑制热扩散 需要构建覆盖材料本质安全、系统集成防护、智能监测预警的多维度安全防护体系 [7]
首部储能强制性国标正式实施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10:35
行业标准实施 - 中国储能领域首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于8月1日正式实施 由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起草并于7月24日发布 [1] - 标准将储能锂电池安全要求从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 涵盖电芯振动 加速冲击 浅刺 强制放电等23项测试 适用于储能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 [1] - 标准具备法律约束力 测试聚焦安全特性 综合IEC UL UN等国际标准关键项目 覆盖电芯 电池系统及零部件 [1] 技术规范要求 - 电芯层级新增振动 加速冲击 浅刺 强制放电测试 加严部分安全测试项目 覆盖电池性能 电气安全 机械安全 环境可靠性等多维度 [1] - 标准设定从电池设计制造 运输安装 到运维回收的全链条安全硬门槛 [1] 企业合规动态 - 4月12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与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发布首批通过标准检测的15家企业21款产品 [2] - 名单包括宁德时代 安徽利维能动力电池 湖南德赛电池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等企业 [2]
首部储能强制性国标今日实施!15家企业已通过测评
中国储能领域首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实施 - 中国储能领域首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 [2] - 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并组织起草,于2024年7月24日正式发布 [2] - 标准首次将储能锂电池安全要求从"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涵盖电芯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23项严苛测试 [2] - 标准适用于储能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应用场景包括电信、中央应急照明和报警系统、固定式发动机启动、光伏系统、大容量储能等 [2] GB 44240标准的技术要求 - 在电芯层级新增了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测试项目,同时加严了部分安全测试项目 [3] - 过充测试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恒压过充1h的要求,总过充时长显著增加 [3] - 测试覆盖范围更全面,具备对电池性能、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可靠性等多维度能力的考察 [3] - 设定了从电池的设计与制造、运输与安装,到运维及回收的全链条安全"硬门槛" [3] 测试程序要求 - 充电程序可采用制造商规定的方法或以0.2 It充电至限制电压后改为恒压充电 [5][6] - 放电程序要求以0.2 It进行恒流放电至终止电压 [6] - 测试前电池需先放电并静置10分钟(大型电池30分钟) [6] 安全测试具体要求 - 电池加热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加热装置最大功率持续加热至300℃或发生热失控 [7] - 热失控判定条件包括电压降超过25%、温度达到最高工作温度或温升速率≥1℃/s持续3秒以上 [8][9] - 过充电测试要求充电至1.5倍限制电压持续1小时或总充电1.5小时,应不起火、不爆炸 [11][13][14] - 浅刺测试要求用Φ5mm钢针以0.1mm/s速度刺入10mm或30%厚度,观察1小时不起火、不爆炸 [16][17] 首批通过标准的企业和产品 - 2025年4月12日公布了首批15家企业21款产品通过GB 44240检测 [18] - 通过企业包括宁德时代(2款)、安徽利维能、湖南德赛电池(3款)、中创新航(2款)、江苏中兴派能(2款)等 [18][22] 相关行业活动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16日-18日在威海举办 [21] - 论坛将公布第六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第二批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完成单位和首批低温性能测评参与单位 [23]
火力全开!瑞浦兰钧SNEC实现安全标准与市场拓展双重突破
鑫椤锂电· 2025-06-12 09:39
技术突破与安全标准 - 问顶®392Ah储能电芯通过国内最新安全标准《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GB/T 36276-2023),在高海拔充放电、高低温适应性、过充/放电性能及热失控测试中表现优异[1][3] - Powtrix®储能电池舱通过CSA/ANSI C800极端安全测试,在1000℃火焰炙烤14小时、10cm极窄间距等极端条件下仍保持安全性,验证大规模应用可靠性[5][13][14] - 问顶®392Ah电芯能量密度达415Wh/L,循环寿命超12000次,能量效率≥95%(0.5P),具备快速量产能力[6] - 问顶®587Ah电芯能量密度430Wh/L,循环寿命超10000次,能量效率96.5%(0.25P),支持20-25年超长日历寿命[6] 产品性能与创新 - Powtrix®3.0储能系统装载能量6.26MWh,采用20尺标准集装箱设计,能量密度提升20%,整站用地节约16%,结构稳定性适应海陆运输及高地震烈度环境[6] - 公司产品矩阵覆盖392Ah/587Ah电芯及6.26MWh储能系统,技术参数行业领先[6][12] 市场拓展与战略合作 - 展会期间与上海思格新能源、平高集团等8家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协议,总签约订单量超20GWh[6][7] - 合作涵盖新能源产业链多领域,包括光伏、储能系统集成及设备供应商,强化全球市场竞争力[1][7][10] 行业影响与定位 - 公司通过安全标准测试与大规模火烧试验,树立储能行业安全新标杆[3][5][14] - 技术突破与订单落地双驱动,巩固全球储能领军企业地位,推动能源转型[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