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锂电池

搜索文档
000716,停牌!国资拟入主
中国基金报· 2025-08-04 17:25
控制权变更 - 黑五类集团拟转让所持黑芝麻约20%股份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及大健康行业国有企业,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2] - 交易完成后广西国资将成为新控股股东,黑芝麻将从民营控股企业转变为国资控股企业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黑五类集团持股30.25%,转让后仍保留部分股份 [3] - 公司股票自8月4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2] 公司背景与现状 - 黑芝麻始创于1984年,1997年上市,是中国黑芝麻产业第一股 [3] - 公司产业涵盖黑色健康食品、电子商务、大米加工、养老服务等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42亿元同比下降3.74%,归母净利润225.11万元同比下降29.61% [9] - 停牌前8月1日股价上涨4.81%报收6.54元/股,总市值49.28亿元 [10] 战略转型与新能源业务 - 2018-2022年净利润连续下滑,2021年和2022年分别亏损1.09亿元和1.40亿元 [5] - 2022年拟通过增资5亿元获得天臣新能源59.09%股权进军储能锂电池领域,但交易于2023年4月终止 [5] - 2023年4月宣布转型江西小黑小蜜业务并投资35亿元建设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其中银行贷款占比超60%(22亿元) [5] - 2024年10月因行业环境变化暂缓储能电池项目,集中资源聚焦大健康食品产业 [6] 公司治理问题 - 2025年6月收到广西证监局警示函,涉及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违规对外担保 [9] - 2021年关联方资金占用约950万元,2020年违规担保5.05亿元未及时披露 [9] - 时任董事长韦清文等高管被采取监管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 [9] - 2024年8月韦清文卸任董事长,由李氏家族二代李玉珺接任 [8]
遭“宁王”索赔超亿元、前管理层又涉刑案!海辰储能陷入IPO迷局
上海证券报· 2025-08-02 14:48
海辰储能IPO风波 - 海辰储能前管理层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宁德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1]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及其创始人吴祖钰 索赔金额超1亿元 [1] - 重大诉讼叠加预计将延长公司港股上市进程 需更新招股书并面临多轮问询 [7] 海辰储能发展概况 - 公司2019年成立 专注储能锂电池领域 2024年出货量达35.1GWh 营收129.17亿元 [2] -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 国内布局四大基地 2025年产能预计超135GWh [2][3] - 2022-2024年财务数据:2024年净利润2.88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3.18亿元 政府补贴4.14亿元 [8] 创始人背景纠纷 - 创始人吴祖钰曾为宁德时代技术骨干 主导申请60余项发明专利 [4] - 2019年初离职后通过妻子成立海辰储能 涉嫌违反竞业禁止协议 已赔付100万元 [4][5] - 被指控在竞业期内挖走多名宁德时代技术人员 [5] 宁德时代维权行动 - 公司主动报案并提交完整证据链 认为技术人才流失带来巨大损失 [6] - 逐步加大维权力度 通过法律手段制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6] - 此次诉讼标志着对储能领域竞争对手的首度重点打击 [3] 上市影响评估 - 港股上市平均周期3-6个月 重大诉讼将显著延长该进程 [7] - 案件涉及商誉和盈利稳定性担忧 需额外增信措施消除投资者疑虑 [7] - 当前资产负债率73.1% 应收款项超营收六成 财务结构存在压力 [8]
电子证单助力 杭州“新三样”外贸通关加速度
每日商报· 2025-07-24 07:23
行业趋势 - 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加速推动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成为外贸增长重要引擎 [1] - 钱江海关针对"新三样"产业实施精准帮扶举措助力企业拓宽国际市场 [1] 公司动态 - 捷能科技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快速获取锂电池出口电子证单实现高效通关 [1] - 公司储能锂电池产品已成功进入南非、尼日利亚等非洲市场并新增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1][2] - 2023年公司持续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取得显著销售成绩 [1] 政策支持 - 海关采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危险货物包装鉴定效率实现全程线上办理 [2] - 企业可通过线上平台实时查看进度并下载电子证书实现"零跑腿"通关 [2] - 钱江海关在严守安全标准前提下优化出口流程提升企业接单信心 [1][2]
2025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大增68% 动力与储能领域表现抢眼
搜狐财经· 2025-07-18 12:22
中国锂电池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达776GWh 同比增长68% 显示市场强劲增长态势 [1] - 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是主要增长驱动力 动力电池出货477GWh(同比+49%) 储能电池出货265GWh(同比+128%) [1] 动力电池细分领域 -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表现突出 上半年出货372GWh 占动力电池总量78% 同比增长68% [3] - 技术改进(快充/续航)和海外车企(大众/宝马)采用推动磷酸铁锂电池增长 [3] 储能电池市场动态 - 除4月小幅回落外 5-6月储能市场持续升温 二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94% [3] -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连续两季度同比增速超120% 显示强劲需求 [3] 3C数码电池市场 - 受政策补贴影响 2025年上半年3C市场消费增速明显 数码锂电池出货增速超25% [3] - 延续2024年下半年增长趋势 3C仍是锂电池重要应用领域 [3] 行业产能格局 - 行业呈现明显分化 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超70% 尾部企业不足20% [4] - 下半年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预计维持75%-95% 显示行业集中度提升 [4] 未来扩产趋势 - 磷酸铁锂材料和储能锂电池环节将在2025下半年至2026年开启新一轮扩产 [4] - 扩产主力集中在头部企业 凭借技术/资金/市场优势占据先机 [4] 价格走势预测 - 短期内动力与储能锂电池成本将触底 下半年价格预计较Q2上涨2%-3% [4] - 锂盐/正极材料/负极/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等材料价格也将迎来上涨 [4]
机构:预计2025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口超300GWh
快讯· 2025-07-17 18:44
中国储能锂电池出口市场 - 2024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口规模达200GWh [1] - 电力储能锂电池占出口比例85% 户用储能锂电池占13% 便携式储能锂电池占2% [1] - 预计2025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口超300GWh [1] - 预计2030年总出口量有望达到560GWh [1] 储能锂电池细分市场 - 电力储能锂电池为出口主力 占比85% [1] - 户用储能锂电池占比13% [1] - 便携式储能锂电池占比2% [1] 行业增长趋势 - 中国储能电池出口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1] - 2024至2030年出口量预计从200GWh增长至560GWh [1]
涉及储能合作!澳总理访华背后
行家说储能· 2025-07-16 19:55
中澳储能合作进展 - 中澳两国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在清洁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有望打造世界级绿色产业链[1] - 必和必拓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子公司弗迪电池签署储能合作谅解备忘录,合作正值澳大利亚总理访华期间[2] - 澳大利亚供应中国60%锂矿进口,中国主导全球储能供应链(2024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占全球93%)[2] 澳大利亚储能市场概况 - 2024年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部署规模翻倍,预计2035年达18GW(2024年为2.3GW),2050年需求将达当前15倍以上[4] - 2025年上半年中企海外储能订单中,澳大利亚以33.858GWh占比24%(总量142.210GWh),成为最大海外市场[7] - 近期提交审批的大型项目包括300MW/1200MWh Canyonleigh项目和1000MW/4000MWh Kiar项目[7] 各州储能发展数据 - 南澳:家庭电池渗透率13.9%,拥有全球首个电网电池Hornsdale[6] - 西澳:部署全国最大电池群Collie(560MW/2.2GWh)[6] - 新南威尔士:建设全球最强Waratah超级电池(850MW)[6] - 昆士兰:屋顶太阳能覆盖率超50%居全球第一[6] - 北领地:家庭电池补贴最高达1.2万澳元[6] 中企在澳储能项目 - 宁德时代:为南澳Reeves Plains项目供货250MW/1000MWh,参与3GW/24GWh长时储能系统[7][9] - 汇川技术:开发Bundey项目1200MW/3900MWh[7] - 晶科储能:累计签约504MWh项目[7] - 海辰储能:获昆士兰州222MW/640MWh Woolooga项目[9] - 天合光能:推进南澳250MW/500MWh项目[9] 政策动态 - 澳大利亚改革容量投资计划(CIS),招标流程从9个月缩短至6个月,加速储能项目落地[6]
锂电&其他板块季报总结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动车、电池、隔膜、机器人、材料 - **公司**:未提及具体名称的海外电池厂、国内新闻车企、主要动力储能厂商(如赢者、预伟、越野、邓丽等)、国宣、民国、万润、明德、单元公司、拥载、货币、恩杰、心灵、科大利、Payme、能态、大观节、苏宁、丹蜜智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电动车行业 - **欧洲**:今年1 - 4月累计销量分数接近25%,苏联更高约28%;一季度车企消化库存,二季度电池采购量明显回升,下半年更高;预计全年能维持25%左右增长[1] - **美国**:一季度电动车销量增速10%,普通电动车16%[1] - **中国**:今年前4个月主要新闻车企渗透率分数在50%以上,预计全年全国渗透率能达到25 - 30%[2] 电池行业 - **出货量**:今年一季度除储能外,主要动力储能厂商出货量明显增长,最快同比分数接近70%,国军等在40 - 50%区间,预伟稳定在30%[2] - **盈利能力**:一季度赢者和预伟单位盈利有提升,赢者提升一分多钱;越野单瓦时盈利环比基本稳定在3.5 - 4分钱之间;邓丽去年Q4接近盈亏平衡,今年Q1小幅盈利,带来零点几分钱单瓦时盈利贡献[2][3] - **主要公司看点** - **某公司**:欧洲动力市占率及经济实施往上提升,孙安利工厂今年投产,产能被欧洲资产锁定,受益于欧洲销量提升;储能出货预期70 - 75,目前订单超80且有预付款,交付有保障,全年经营率能维持在10%以上;动力一季度小盈利,二季度希望达3 - 4%利润率,下半年4 - 5%,全年平均4 - 5%[3][4] - **国宣**:在亚太、欧洲、美国有产能规划,亚太一期5个计划书已破产,今年可能再增加5个;去年产能动力达成率不到50%,今年50 - 60%,下半年超60%;去年四季度因产业盈利提升减亏,下半年可能继续减亏[5] - **海外厂商**:LG有6%年利润率,但确认补贴后仍亏损,海外厂商普遍未盈利;今年一季度及四季度本命代市场率38%左右,海外LSE过去两年呈下降趋势,现不到10%,STI稳定在4 - 5%之间,7STI从2023年Q1以来下滑,现3%左右波动[6] 材料行业 - **铁锂公司**:一季度盈利受原材料影响大,裕能和万润反馈五三亚铁和一三一安涨价对单根成本影响约四亿大块钱;万润因比亚迪一季度不提供存款里,贴现迪电票据产生三千多万费用影响[8] - **明德**:经济性利润基本持平或下滑,受成员利润率影响;下半年与丹丰合作项目投产,四季度成本有望改善;二季度商务桥优化落地,价格可能改善[9] - **单元公司**:去年Q4盈利好,今年Q1爆版量亏,主要因零星产品亏损多;8 - 7月后三元QOE预论约7000万,动机率接近3000块钱一吨,较QOE下滑,主要受成员利润率影响;除3万吨以上QOE可能达5万吨[9] - **货币**:专注率稳定在3500水平;石油交易价格从2 - 3月高点回落超20%,通过自身降本措施能部分应对成本上升,预计二季度增进率变化不明显,仍在三天以上,综合QE4G增进率约1800,与去年QS相差不大[10] 隔膜行业 - 去年刺激度差,恩杰、心灵等产品价格下滑;今年一季度基本恢复;中国价格相对稳定,但因产能扩张,短期内价格难翻转,可能维持底部[11] 机器人行业 - **科大利**:经济情况好,去年Q4经济超预期,Q1在13%左右,预计全年利润约19亿,增速比去年快[12] - **Payme**:业务稳健,份额稳定;机器人业务估值低,但有经营加工经验和优秀客户资源,有望实现突破;与美国相关业务出口占比低,影响不明显[12][13] - **能态**:一季度意愿增速约28%,二季度预期30%,欧洲订单增速40%,毛利率超40%,对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有贡献;给特斯拉车用云母份额稳定在40 - 50%;4月订单预计6月交完,7月底开始交新订单[15] - **大观节**:不单独做司纲,做执行器,与大范对接,希望下半年有进展,2025年底获一定份额[16] - **苏宁**:公告投资建设产能,每月一万套,全年11 - 12万套,可做其他关节产能,已给职员少量配套,其他客户有量纲指引但比产能规划少[16] - **丹蜜智能**:配套心动器人,2025年心动器人订单指引1000台,客户包括国家电网、宝马基地等;与小猴合作[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民国储能对美国客户出货占储能出货比例40 - 50%,直接发到美国占储能出货比例20%多,占公司中储合计比例五六点;马来西亚15个计划时今年下半年投产,明年给海外和美国充能客户出货[7] - 十六号居民活动展将展出下肢细分别样式,年底展出上至尖端节外部客;下至西端节已有千头以上民用订单,精品订单需求旺盛[18]
碳酸锂周报20250616:多空存分歧,碳酸锂窄幅震荡-20250616
正信期货· 2025-06-16 16: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业基本面供给端,本周国内碳酸锂产量环比增加656吨至1.81万吨,6月非一体化供应存增量预期,5月智利出口至中国碳酸锂量环比减少38%,国内碳酸锂社会库存环比增加1117吨至13.35万吨,冶炼厂和其他环节小幅累库,整体库存仍处高位,中长期今明两年碳酸锂供应过剩压力较大 [5][6] - 产业基本面需求端,6月下游需求环比基本持平,动力端排产回落,储能电芯存在抢出口行为,终端市场维持较快增速,5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销量同比增长36.9% [6] - 成本端,本周锂辉石精矿价格环比基本持平,锂云母精矿价格环比上涨3.4%,海外矿山挺价情绪强,下游锂盐厂接货意愿不高 [6] - 策略上,预计6月供需紧平衡或小幅去库,但中期过剩格局难改,临近二季度末上下游有库存管理需求,高库存压制锂价,继续向下易引发供应扰动,预计锂价震荡运行,中期建议逢高沽空,关注矿端动向 [6] 各目录总结 供给端 - 4月锂辉石进口量环比小幅增加,1 - 4月中国锂辉石进口数量为231.5万吨,4月为62.29万吨,环比增加16.5%,从澳大利亚、南非、津巴布韦进口占比分别为50.9%、14.3%、13.6% [10] - 锂精矿跌幅有所放缓,本周锂辉石精矿价格环比基本持平,锂云母精矿价格环比上涨3.4%,海外矿山挺价,部分贸易商出货意愿强 [13] - 6月国内碳酸锂产量环比或微增,5月SMM碳酸锂总产量环比下滑2%,同比增加15%,预计6月因代工厂盈利修复、盐湖端产量提升而环比微增 [17] - 1 - 4月我国碳酸锂进口数量为7.89万吨,同比增加26.8%,5月智利出口至中国碳酸锂规模环比降38%,预计6 - 7月到达国内 [20] - 现货价格环比基本持平,本周电池级和工业级碳酸锂价格环比基本持平,市场成交平淡,锂盐厂挺价,下游刚需采购 [21] 需求端 -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局良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全球碳酸锂需求中消费占比约62%,2025Q1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9%,中国和欧洲市场增长强劲 [26] - 我国1 - 4月新能源车市场累计销量同比增长46.2%,5月1 - 25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72.6万辆,零售渗透率达53.5% [32] - 动力电池产量维持较高增速,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环比降0.03%,同比增长49.0%,1 - 4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67.1%,累计销量同比增长73.7% [36] - 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小幅上涨,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2024年1 - 12月我国一季度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同比增长9.6% [41] - 5月储能装机维持高增速,5月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同比+193%/+228%,取消强制配储或影响全年铁锂需求3%左右 [46] - 6月下游排产环比微增,本周三元材料企业理论生产毛利较上周减少40元/吨,6月下游需求环比或微增,动力端排产回落,储能电芯有抢出口行为 [52] 其他重要影响因素 - 非一体化锂盐厂成本倒挂,近期锂盐厂生产成本略有回升,外购锂辉石加工厂商理论生产成本环比增加779元/吨,理论生产毛利环比减少679元/吨,已陷入亏损 [49] - 本周基差有所扩大,本周碳酸锂基差710,现货升水盘面,主力期货价格收于59940元/吨,合约基差扩大,电碳与工碳价差环比持平 [55] - 合约间价差有所缩小,本周碳酸锂合约期限结构为水平结构,连一与近月合约价差为负,较上周增加340,不同合约间价差缩小 [59]
每日速递|12亿元固态电池材料项目动工
高工锂电· 2025-05-08 18:45
电池 - 江苏洁源20GWh储能锂电池制造项目总投资50亿元 首期投资30亿元 规划产能10GWh 占地150亩 建筑面积68742.86平方米 涵盖11个独立单体项目 全面投产后年产能20GWh 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 力争三季度一期竣工投产 [2] - 中宸距弛投资3.2亿元建设固态电芯生产项目 主体厂房建设已完成 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规划建设3栋厂房 6条日产2000只固态电芯生产线 产品包括高能量聚合物电池 高倍率聚合物动力电池和超低温聚合物电池 [3][4] - 蜂巢能源4月海外动力电池出货量0.77GWh 同比增长72% 1-4月海外累计出货63115台车 合计出货2.76GWh 同比增长126% [5] 材料 - 阿根廷2025年锂产量预计同比增长77% 达到1.318亿吨LCE [7][8] - 金龙羽新能源投资12亿元建设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量产线项目 建设投资8.7亿元 流动资金3.3亿元 建设周期预计12个月 不超过三年 [9][10] - 星科源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用于开发新一代产品和突破规模化量产 聚焦锂电用硅碳负极生产及研发 储备下一代固态电池专用纳米硅技术 已向头部厂商批量送样 [11][12] - 南漳龙蟒磷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全产业链配套堆渣场项目总投资110亿元 分两期建设 涵盖硫磺制酸 湿法磷酸 磷石膏处理 合成氨等装置 一期和二期产能叠加后将实现年产磷酸铁20万吨 [13]
鹏辉能源(300438):短期利润承压,新品+出海提供增长潜力
平安证券· 2025-04-26 15: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营收增长但归母净亏损,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增长但仍亏损,储能电池市场竞争激烈致收入和毛利承压,计提减值影响利润,但公司储能业务布局扎实,新品研发和海外拓展有进展,三大业务板块规划清晰,长期价值被认可,维持“推荐”评级 [5][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9.61亿元,同比增长14.83%,归母净亏损2.5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90亿元,同比增长5.83%,归母净亏损0.45亿元 [5]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932|7,961|8,886|10,513|12,083| |YOY(%)|-23.5|14.8|11.6|18.3|14.9| |净利润(百万元)|43|-252|138|249|317| |YOY(%)|-93.1|-685.7|154.8|79.9|27.2| |毛利率(%)|16.5|12.8|14.2|14.5|14.7| |净利率(%)|0.6|-3.2|1.6|2.4|2.6| |ROE(%)|0.8|-5.0|2.6|4.5|5.5| |EPS(摊薄/元)|0.09|-0.50|0.27|0.49|0.63| |P/E(倍)|264.7|-45.2|82.5|45.9|36.0| |P/B(倍)|2.1|2.2|2.2|2.1|2.0|[7] 公司基本信息 - 行业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大股东为夏信德,持股26.25%,实际控制人是夏信德,总股本503百万股,流通A股404百万股,总市值114亿元,流通A股市值92亿元,每股净资产10.02元,资产负债率70.4% [8] 业绩影响因素 - 储能电池市场竞争激烈,2024年碳酸锂价格下跌和市场竞争使储能锂电产品单位售价降幅大,影响收入和毛利,营收增速低于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增速;2024年销售毛利率为12.80%,较2023年减少3.71个pct,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4.19%,同环比有所回升 [9] - 2024年因材料降价、市场竞争和个别客户信用问题,计提较大金额存货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资产减值损失4.12亿元,占营收比重为5.18%,信用减值损失1.01亿元,占营收比重为1.27%,对2024年利润造成较大影响;2025年第一季度减值损失对利润亦有一定影响 [9] 公司发展潜力 - 在储能电芯、特别是小储环节实力优良,2024年位居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TOP9、中国工商业储能系统(交流测)出货量TOP2、中国企业全球户用储能电池出货量TOP3 [10] - 2024年在固态电池技术等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固态电池领域攻克核心技术,产业化进程提速,未来3 - 5年有望实现与液态电池成本持平 [10] - 2024年积极拓展海外布局,设立9大海外办事处,越南产品集成基地已投产,2025年将持续三大业务板块并线发展,增长后劲足 [10] 投资建议 - 下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2.5亿元(前值为4.0/5.2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2亿元,对应4月24日收盘价PE分别为82.5/45.9/36.0倍,维持“推荐”评级 [10]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9,025|10,542|12,440|14,271| |非流动资产|7,844|7,537|7,170|6,802| |资产总计|16,868|18,079|19,609|21,073| |流动负债|9,202|10,546|12,083|13,469| |非流动负债|2,416|2,109|1,791|1,472| |负债合计|11,618|12,655|13,874|14,941| |少数股东权益|163|198|261|34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5,088|5,226|5,475|5,791| |负债和股东权益|16,868|18,079|19,609|21,073|[11]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7,961|8,886|10,513|12,083| |营业成本|6,942|7,624|8,989|10,307| |营业利润|-338|179|323|411| |利润总额|-336|179|323|411| |净利润|-324|173|311|396| |少数股东损益|-71|35|63|8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52|138|249|317| |EBITDA|427|958|1,190|1,270| |EPS(元)|-0.50|0.27|0.49|0.63|[11]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14.8|11.6|18.3|14.9| |成长能力:营业利润(%)|-493.4|153.0|80.0|27.3| |成长能力: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85.7|154.8|79.9|27.2| |获利能力:毛利率(%)|12.8|14.2|14.5|14.7| |获利能力:净利率(%)|-3.2|1.6|2.4|2.6| |获利能力:ROE(%)|-5.0|2.6|4.5|5.5| |获利能力:ROIC(%)|-3.4|3.8|5.0|5.7|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68.9|70.0|70.8|70.9| |偿债能力:净负债比率(%)|21.0|15.5|2.2|-10.8|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1.0|1.0|1.0|1.1|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0.6|0.6|0.7|0.7|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0.5|0.5|0.5|0.6|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2.5|3.2|3.2|3.2| |营运能力:应付账款周转率|1.8|2.1|2.1|2.1| |每股指标(元):每股收益(最新摊薄)|-0.50|0.27|0.49|0.63| |每股指标(元):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0.54|1.46|2.39|2.53| |每股指标(元):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10.11|10.38|10.88|11.51| |估值比率:P/E|-45.2|82.5|45.9|36.0| |估值比率:P/B|2.2|2.2|2.1|2.0| |估值比率:EV/EBITDA|39.3|15.9|12.8|11.8|[12]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273|737|1,205|1,275| |投资活动现金流|-864|-343|-343|-343| |筹资活动现金流|334|1,070|-292|-382| |现金净增加额|-798|1,464|569|5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