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帮扶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在沙地里“追风逐日”:从“金色沙海”到“绿色蓝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8-24 19:20
中新网兴安盟8月24日电 题:在沙地里"追风逐日":从"金色沙海"到"绿色蓝海" 中新网记者 张玮 从通辽市沿着111国道一路往北,一大片疏林草原渐入记者眼帘,这便是曾经漫天扬沙的科尔沁沙地北 端——兴安盟科右中旗。 近日,记者探访当地从"金色沙海"变成"绿色蓝海"的故事。 图为科右 中旗代钦塔拉苏木光伏治理区。 张泽蒙 摄 光伏"蓝海"下的"金色"希望 三北地区沙漠、戈壁和荒漠面积广阔,太阳能资源富集。光伏治沙被亲切地称为在沙漠里"种太阳"。 "就是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何云峰向记者详细介绍,巨大的光伏 板不仅可以发电,还能降低地表风速、减少风蚀作用,起到稳定沙土的作用。光伏板下的土地可以通过 种植耐旱植物或作物,用根系将沙土固定在地表,实现发电、农业增收、治沙三合一的成效。 "十年前,这里还是白茫茫的盐碱滩,春风一起黄沙遮天。"代钦塔拉苏木副苏木达(副乡长)安六十七指 向1.13万亩的光伏治理区,离地1.5米的光伏板以41°仰角构筑起独特生态空间——板间阴凉处,羊草、 紫花苜蓿等固沙植物织就绿毯;板下湿润区,吸引了不少野鸡、野兔等小动物回来安家。 据监测数据显示,这种"遮阳 ...
“两山”理念20年丨光伏与草原的蓝绿交响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2 14:05
编者按:前不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三部门印发《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推动光伏建设与荒漠治理深度融合。光 伏治沙须坚持"生态优先",科学统筹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通过全程防风固沙技术减少对脆弱生态的扰动。《中国自然资源报》刊发内蒙古兴安盟开展光伏 治沙的实践案例,以飨读者。 盘模费电项目现场。 自俊维摄 本报记者 李天一 成片深蓝色的光伏板如同一片起伏的海 洋,而在这片"海洋"的遮蔽下,牧草享受着夏日 里难得的阴凉,正旺盛生长,铺就草原的碧绿底 色。绿草犹如丰盈的春水,似乎下一秒就要漫 上公路 …… 夏季,是草原一年之中最生意盎然 的时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 旗的代钦塔拉苏木,这样的风景触目可见。 可对于当地牧民而言,这份生机来得绝非理 所当然。直到去年,这里还是一片沙地,风吹起 来黄沙遮天。短短一年时间,沙地何以变草海? 这一切,还要从那片深蓝色的光伏板说起。 治沙:让黄色退出科尔沁草原 "现在条件已经好很多了,去年我们刚来的 时候,风沙经常侵占唯一一条到现场的路。"作 为中广核(兴安盟)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申气经 理,徐祥和他的同事们参与并见证了沙地蜕变 的全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