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设备

搜索文档
中国信保承保恩德风电出口阿根廷风电设备项目
金融时报· 2025-07-31 10:29
项目概况 - 中国信保为上海恩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出口阿根廷63MW风电项目出具中长期出口买方信贷保单 [1] - 法国巴黎银行和法国巴黎富通银行为项目提供融资 [1] - 项目为"小而美"风电设备出口项目,中国成分超过60% [1] - 预计每年为当地提供约2亿度清洁电力,创造超过300个就业机会 [1] 金融与风险安排 - 中国信保提供政治风险、商业风险赔偿比例均为95%的出口买方信贷保险 [1] - 采用灵活商务合同结构,部分电量通过长期购电协议(PPA)定向供给当地工业企业,部分通过阿根廷可再生能源定期市场(MATER)机制出售 [1] - 针对阿根廷通胀和汇兑风险,设计偿债准备应计账户质押作为担保措施 [1] 国际合作模式 - 项目首次实现中国信保、YPF Luz、恩德能源四方合作 [1] - 融合中国信保保障、中国制造、德国技术、法国资金、阿根廷业主的多国要素 [1] - 为全球绿色能源合作提供新范本 [1]
骄傲!中国能源自给率约85%!石油公司“双循环”发挥最好!网友:这实在是太有利了!
搜狐财经· 2025-07-31 05:51
骄傲!中国能源自给率约85%!石油公司"双循环"发挥最好!网友:这实在是太有利了! 很多人一提能源就慌,说什么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70%,万一别人卡脖子怎么办?真要信了这种吓唬,只能说明你根本不了解中国的能源盘子。 先把数字放这儿:能源自给率85%。 为什么敢这么说?因为能源安全靠的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牢牢控制主动权。 十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四条跨境大通道,中亚、中俄、中缅、哈萨克斯坦,一条条谈,一条条建,现在全是命脉。 再看海外布局,中石油在35个国家有88个油气项目,一条线出问题就调别的,这就是底气。 有人天天嚷嚷要绝对自给,这就是外行话。能源是全球化最深的行业,你想封别人,先问问自己能不能活。 再看国内这几年干了什么—— 什么意思?十口饭,我们自己能种出八口半,剩下一口半再去买。石油气确实需要进口,但别忘了,煤炭和可再生能源两块牢牢在自己手里。 煤炭占一次能源54%,年产40亿吨,自己够用。新能源更不用说,光伏装机全球第一,风电全球第一,设备制造全球70%。石油天然气在能源消费里只有 27%。 有人喜欢吓唬说万一断了怎么办?这几年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天然气储气库都建起来,极端情况下也能兜得住 ...
股市必读:中国中车(601766)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35.12万元,占总成交额1.73%
搜狐财经· 2025-07-30 03:55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近期(主要为2025年5月至7月)签订了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329.2亿元 人民币。具体包括:- 与巴西圣保罗地铁公司、上海申通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 限公司等境内外客户签订了总计约143.4亿元人民币的城市轨道车辆销售及维保合同;- 与中国国家铁路 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各路局公司签订了总计约69亿元人民币的机车修理合同;- 与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 有限公司新昌发电分公司、新余市风润新能源有限公司、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等签订了 总计约40.3亿元人民币的风电设备销售合同和储能设备销售合同;- 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 了总计约30.2亿元人民币的动力集中动车组销售合同;- 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总计约 25.5亿元人民币的货车销售合同;- 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各路局公司签订了总计约20.8亿 元人民币的客车修理合同。上述合同总金额约占本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24年营业收入的13.4%。中国 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7月29日发布此公告。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 ...
德国不再忍气吞声?7月27日,美欧关税大战传来新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7-28 07:56
德美贸易冲突 - 美国对德国汽车、钢铁铝等产业加征25%关税,导致保时捷等豪车企业额外承担超3亿欧元关税成本[3] - 美国抽调驻德美军9500人至波兰,并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项目,对德国企业实施制裁[3] - 德国实施两轮反制关税,针对波音飞机、牛仔裤、花生酱等美国商品,并限制美国企业政府订单[5] 德国产业转向中国 - 中德贸易额突破2500亿欧元,中国市场占德系车销量40%[7] - 大众汽车在安徽电动车工厂全速运转,西门子青岛风电基地实现全产业链布局[9] - 巴斯夫湛江项目本地化采购率达90%,中德合作建设半导体研发中心打破美国技术垄断[9] 中德战略协作深化 - 欧元与人民币直接结算,德国央行增持人民币储备,削弱美元霸权地位[10] - 中德在稀土领域合作打破美国供应链垄断,建立新能源汽车标准等新兴规则[9][14] - 巴斯夫、西门子等企业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打造"在华生产-亚太销售"新闭环[10] 欧盟对华投资趋势 - 欧盟对华投资增长20%,对美投资下降7%,跨国公司通过投资流向表明战略倾向[12] - 中欧高层频繁互访建立新机制,系统性对手标签被抛弃[10][12] - 德国与法国强化欧盟内部合作,形成对美国强硬的统一阵线[12] 产业链重构影响 - 德国企业学习中国独立产业链建设经验,掌握稀土深加工等关键技术[10] - 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等德国产品在中国市场取得显著成功[16] - 欧洲港口成为中美欧三角贸易枢纽,反映全球供应链格局变化[16]
日照|日照:工业经济走出上扬曲线
大众日报· 2025-07-22 09:13
新兴产业与智能化转型 - 东深海越电子科技公司上半年产能已超去年全年,成功中标浪潮智能终端2000万元订单,两款微型电机产品进入小米生态链 [2] - 三一重能风电设备制造基地采用智能化生产,年产能1000台风机设备,预计年产值突破25亿元 [3] - 日照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1-5月增长超两倍,增速全省第一,工业投资增长34.4% [5] 传统产业升级与绿色化发展 - 金马工业集团布局汽车轻量化市场,加速推进高端产品多元化,投资30亿元与中船科技合作建设风电整机制造基地,年产200台(套)主机 [4][5] - 五莲县通过政府服务活动解决企业需求,推送85条要素需求(解决47条)和61条市场需求(解决12条),1-5月累计产值101.95亿元(同比增长4.2%) [3][4] - 泰山民爆电子雷管产品应用于京沪二线等项目,吉特工业科技光触媒设备销往北京三甲医院,康洋电源科技完成铅酸电池生产线建设 [4] 政府支持与企业协同 - 日照市完善经济运行督导机制,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开展产业链融链固链专项行动 [4] - 五莲县通过企业家接待日、服务专员上门等方式为企业解难题、拓市场,获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明显县" [3][4] - 东深海越电子科技在政府牵线下拓展客户市场,金马工业集团跨界进入风电领域 [2][5]
大能源行业2025年第29周周报:重视港股电力设备核心资产6月能源数据分析-20250720
华源证券· 2025-07-20 19: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强调重视港股电力设备核心资产,看好煤电、风电设备等领域投资机会,关注电力行业不同维度投资标的,认为煤炭供需再平衡已开启 [5][6][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新:重视港股电力设备核心资产 - 港股市场活跃度及表现更好,自2024年9月最低点至2025年7月18日,恒生指数涨幅46%大幅跑赢沪深300,建议重视港股电力设备核心资产,关注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金风科技等,也可关注相关A股标的 [16] 发电设备:煤电景气度超出预期 抽蓄核准维持高位 - 2022 - 2024年分别核准煤电装机90、83、78GW,2025H1核准约31GW,全年有望突破80GW;煤电核准持续高位因负荷增长高于用电增长、新能源顶峰能力不足、煤电退役替换及改造需求扩大 [17][18] - 2022 - 2024年抽水蓄能核准装机分别达70、65、35GW,2025H1核准19GW,按水轮机8亿元/GW测算,总订单有望达约1500亿元,相关公司订单逐步释放 [20][21] 风电设备:风电整机盈利改善具备产业逻辑 - 近年来整机利润下滑主因风机快速大型化,新产品推出周期变短且利润率走低;当前风机大型化速度显著放缓,整机厂交付结构中新产品比重降低,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23][32] - 整机环节集中度持续走高、供货厂家数量减少且无新厂家进入,证明有较高技术壁垒,盈利能力具备改善可能 [33] 电力:6月水电降幅收窄 光伏提速 火风放缓 - 6月规上工业发电量79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增速比5月加快1.2个百分点;分品种看,火电、风电增速放缓,水电降幅收窄,核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 [8][35][37] - 中长期看好类水电商业模式,关注水电与优质风电运营商;短中期关注有优质资产和优秀管理能力的公司;成长弹性方向关注低估值区域性标的 [38] 煤炭:6月进口煤减量扩大,原煤同比增幅收窄 - 6月进口煤及褐煤同比 - 25.9%,1 - 6月累计同比 - 11.1%,国内低煤价抑制进口,若煤价维持低位,剩余月份进口煤有望延续收缩态势 [10][43] - 6月全国原煤产量同比 + 3.0%,增幅较5月下降1.2pct,山西及内蒙同比转负,低煤价对煤企经营形成压力,国内原煤供给处于收缩拐点 [11][57] - 低煤价抑制国内外煤炭供给,港口库存下降,迎峰度夏电煤需求旺盛有望延续去库存趋势,煤炭供需再平衡已开启且处于初期阶段 [11]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8
东海证券· 2025-07-18 13:0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4.5%,二季度制造业PMI约为52.3,关税落地使制造业成本跳升,下半年可能继续降息,美元指数有望回落,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我国对中重稀土出口收紧,开采配额增速放缓,下游供给预计承压,缅甸矿进口存在不稳定性;新能源与高端制造双驱动,传统消费电子需求疲软,排除低端氧化物出口,增加高端永磁体出口份额,投资项目更集中高附加值环节,实现“出口量价齐升” [14][15] 重点推荐 6月社零同增4.8%,国补品类增势良好——6月社零报告专题 - 2025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87亿元,同比增长4.8%,低于wind一致预期;2025H1社零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Q2同比增长5.4%,比Q1加快0.8pct [5] - 分地域看,城镇增速连续4个月高于乡村市场,6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559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月环比降低1.7个百分点;乡村零售额5728亿元,同比增速为4.5%,增速较上月降低0.9个百分点 [5] - 分渠道看,线上增长快速,线下较稳定;1-6月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分别同比增长8.5%和6.0%,6月网上商品和服务同比上涨4.29%,环比上升8.54pct;6月线下社零同比增长3.59%,较上月增速环比下降6.91pct [5] - 分商品及服务看,商品零售增势优于餐饮,6月社零餐饮服务总额4708亿元,同比上涨0.9%,增速环比下降5.0pct;商品零售总额37580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环比下降1.2pct,对当月社零贡献比例达到98% [6] - 大类表现上,国补政策持续发力显效,6月必选、可选、地产后周期、其他类零售额同比分别为5.92%、2.15%、10.24%、1.72%,增速分别较上月环比-5.46pct、-5.72pct、+0.43pct、-2.98pct;后续还有1380亿元以旧换新中央资金将下达,各地也会做好配套资金支持 [6] - 2025年6月CPI同比+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PPI同比-3.6%,6月PPI-CPI剪刀差为-3.7%;食品类同比下降0.3%,非食品同比价格五涨一跌;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0%,环比持平 [7] - 投资建议关注高端酒和区域龙头,以及业绩确定性较强的美容护理板块核心龙头企业 [8][9] 全球主导地位稳固,高端应用描绘增长新曲线——稀土产业链深度报告 - 政策要点包括总量控制继续严格采矿量、冶炼分离量实行“双控”指标;出口管控升级;环保与产业升级政策并举 [11] - 机遇与改变有龙头公司或获政策支持优先供矿;出口管控下外企可能提前签年框合约或推进与中企共建项目;高端用途优先批量放行,形成出口结构优化 [12] - 危机与风险是稀土资源出口管控审批收缩,或激励海外建链布局;海外稀土加工企业深耕高端合金出口、磁体下游外贸延伸,恐形成技术壁垒 [13] - 建议关注资源丰富标的、注重海外出口和投资海外矿山企业、稀土深加工且有技术壁垒企业、下游高端制造业 [15] 财经新闻 - 7月17日消息,美国6月零售销售环比升0.6%,预期升0.1%,前值降0.9%;6月核心零售销售环比升0.5%,预期升0.3%,前值从降0.3%修正为降0.2% [16] A股市场评述 - 上交易日上证指数小幅震荡盘升,收盘上涨13点,涨幅0.37%,收于3516点,依托10日均线支撑拉升收红,收复5日均线,日线MACD金叉延续,KDJ死叉尚未修复,日线指标矛盾不强势,但均线体系多头排列,趋势向上,若有效突破3509点,下一个压力位是3674点一线 [17] - 上证指数周线呈小星K线,周KDJ、MACD仍呈金叉状态,周中短期均线多头排列未走弱,下方支撑有力,震荡整理充分后仍或有盘升动能,目标位抬高到3674点附近 [18] - 深成指、创业板双双收涨,收盘分别上涨1.43%、1.76%,两指数连续四周收红,日线KDJ、MACD金叉共振延续,中短期均线趋势向上,正在趋近前期高点压力位,拉升会伴随震荡 [18] - 上交易日同花顺行业板块中,收红板块占比86%,收红个股占比66%,板块、个股进一步活跃;元件板块涨幅居首,军工装备、军工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保险等板块逆市场回落居前 [19] - 元件板块昨日收盘大涨4.64%,前一日日线指标有走弱迹象,但昨日得到大单资金加持,技术条件明显修复,仍或有惯性上拉动能,但需提防震荡整理 [20] 市场数据 |名称|单位|收盘价|变化| | --- | --- | --- | --- | |融资余额|亿元|18841|68.20| |逆回购到期量|亿元|900|/| |逆回购操作量|亿元|4505|/| |7天逆回购|%|1.4|0.00| |1年期LPR|%|3|/| |5年期以上LPR|%|3.5|/| |DR001|%|1.4635|-0.54| |DR007|%|1.5223|-0.68| |10年期中债到期收益率|%|1.663|0.13| |10年期美债到期收益率|%|4.4700|1.00| |2年期美债到期收益率|%|3.9100|3.00| |上证指数|点|3516.83|0.37| |创业板指数|点|2269.33|1.75| |恒生指数|点|24498.95|-0.08| |道琼斯工业指数|点|44484.49|0.52| |标普500指数|点|6297.36|0.54| |纳斯达克指数|点|20885.65|0.75| |法国CAC指数|点|7822.00|1.29| |德国DAX指数|点|24370.93|1.51| |英国富时100指数|点|8972.64|0.52| |美元指数|/|98.6365|0.31| |美元/人民币(离岸)|/|7.1849|40.00| |欧元/美元|/|1.1597|-0.38| |美元/日元|/|148.61|0.49| |螺纹钢|元/吨|3133.00|0.80| |铁矿石|元/吨|785.50|1.81| |COMEX黄金|美元/盎司|3345.40|-0.26| |WTI原油|美元/桶|66.23|1.60| |LME铜|美元/吨|9678.00|0.43| [23]
中银晨会聚焦-20250718
中银国际· 2025-07-18 09:13
核心观点 - 6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延续正增长,部分产品出口价格改善;2025年H1经济表现平稳增长,但消费信心仍待提振;中远海特H1业绩增长,货源结构改善;沪电股份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AI+HPC需求延续高景气 [6][10][14][18] 宏观经济 - 6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延续正增长,以美元计价,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5.9%,进口同比下滑3.9%,贸易顺差5859.6亿美元;以人民币计价,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7.2%,进口同比下滑2.7%,贸易顺差42125.1亿元 [6] - 单月数据看,6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5.8%,进口同比增长1.1%,贸易顺差1147.7亿美元,环比上升115.5亿美元,出口当月环比增速2.9% [6] - 东盟、欧盟对6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有支撑,6月对东盟进出口总额906.6亿美元,出口同比增长16.8%,进口同比增长0.1%;对欧盟进出口总额725.0亿美元,出口同比上涨7.6%,进口同比上涨0.4%;对美进出口总额497.7亿美元,出口同比下滑16.1%,进口同比下滑15.5% [7] - 6月东盟和欧盟对出口同比增速正贡献分别为2.7和1.1个百分点,对美出口拖累为2.4个百分点,负贡献度较5月收窄2.6个百分点 [8] - 上半年多数轻工业品出口同比增速较1 - 5月改善但低于整体,6月纺织、家电出口累计同比增速下滑;机电产品维持出口优势,集成电路和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8.9%和7.0%,汽车产业链延续正增长 [8] - 部分轻工业品及机电产品出口价格改善,家用陶瓷器皿及鞋靴出口价格同比降幅收窄,汽车、家电出口价格同比增速提升 [9] 社会服务 - 6月社零总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4.8%;餐饮收入4708亿元,同比增长0.9%;服务业PMI为50.1% [2][10] - 2025H1实现GDP66.0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实际同比增长5.4%,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同比增长5.3%,但消费者信心指数仍处低位 [2][10] - 2025H1消费支撑作用良好,社零总额达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二季度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8pct;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较一季度提升0.3pct;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0%,拉动GDP增长2.8pct [11] - 25H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延续恢复性增长,多类可选消费增势较好 [12] - 25H1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6月为5.0%,但6月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皆低于临界点,用工景气度偏弱;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8.0,仍处低景气度水平 [12] 交通运输 - 中远海特2025年H1营业收入107.75亿元,同比大增44.05%,归母净利8.25亿元,同比增长13.08%,扣非归母净利8.35亿元,同比大增52.77% [2][14] - 公司营收与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资产规模稳步扩张,扣非归母净利润大增凸显主业盈利能力提升;船队规模扩张运力结构优化,高附加值货品占比同比上升 [15][16] - 短期地缘政治风险与关税政策是外部不确定因素,公司凭借复合特种船队优势及高附加值货源布局有望保持经营韧性;2025年预计交付53艘新船,合计317.2万载重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公司有望巩固细分市场竞争力 [16] 电子 - 沪电股份2025年上半年受益AI+HPC需求延续高景气,实现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增,预计归母净利润16.50 - 17.50亿元,同比增长44.63% - 53.40%;扣非归母净利润16.10 - 17.10亿元,同比增长44.85% - 53.85% [18] - 公司加快资本开支,驱动高阶产能配套建设,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现金流量表中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约6.58亿元;2024年Q4规划投资约43亿元新建项目已启动建设,能扩大高端产品产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19] 市场表现 - 7月金股组合包括滨江集团、顺丰控股、极兔速递 - W、卫星化学、安集科技、海优新材等 [1][5] - 市场指数方面,上证综指收盘价3516.83,涨0.37%;深证成指收盘价10873.62,涨1.43%;沪深300收盘价4034.49,涨0.68%;中小100收盘价6771.93,涨1.77%;创业板指收盘价2269.33,涨1.75% [4] -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中,国防军工涨2.74%、通信涨2.41%、电子涨2.18%等涨幅居前,银行跌0.42%、交通运输跌0.39%、环保跌0.26%等跌幅居前 [5]
中远海特(600428):扣非归母净利同比大幅增长,货源结构改善高附加值货品占比提升
中银国际· 2025-07-17 14: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远海特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原评级也是“买入”,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H1公司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资产规模稳步扩张,预计后续纸浆船和远海汽车船产能扩张将带来业绩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幅分别为4.6%、4.8%、11.7%、10.0%,相对上证综指涨幅分别为 - 12.0%、1.4%、4.7%、 - 7.7% [2] 公司基本信息 - 发行股数2743.92百万,流通股2146.65百万,总市值18109.87百万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189.38百万元,主要股东中国远洋运输有限公司持股41.0148% [2] 财务数据 - 2025 - 2027年预计主营收入分别为19819、22983、23993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8.1%、16.0%、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7、2361、2670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26.6%、21.9%、13.1% [7] - 2025年H1营业收入107.75亿元,同比大增44.05%;归母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13.08%;扣非归母净利润8.35亿元,同比大增52.77%;扣非基本每股收益0.342元,同比增长34.11%;总资产同比增长19.6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大幅提升28.55% [8] 业务分析 - 公司强化基础货源营销,加强与行业头部客户合作及高附加值货源揽取力度,风电设备、储能柜、工程机械及商品车等货量占比同比上升,驱动货源结构持续改善 [8] 未来展望 - 短期地缘政治风险与关税政策是外部不确定因素,但公司凭借复合特种船队优势及高附加值货源布局有望保持经营韧性,2025年预计交付53艘新船,合计317.2万载重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特种运输需求有望增长,公司有望巩固细分市场竞争力 [8]
人民财评:坚定身姿,我国外贸于变局中驭风浪而笃行
人民网· 2025-07-15 14:41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 79万亿元 同比增长2 9%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进出口规模站稳20万亿元台阶 [1] - 出口总值13万亿元 增速7 2% 表现亮眼 [2] 出口结构优化 - 机电产品出口7 8万亿元 增长9 5% 占出口总量六成 [2] - 高技术产品连续9个月增长 高端机床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超20% [2] - 自主品牌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占比提升至32 4% 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1 5% [2] - 绿色低碳产品增长12 7% 风电设备 锂电池等绿色装备出口增势明显 [2] 企业主体与市场多元化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62 8万家 民营企业54 7万家 占进出口总值近六成 增速7 3% [3] - 民营企业连续21个季度同比增长 成为外贸重要支撑 [3] - 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 欧盟 日本 英国等传统市场实现增长 [3] - 东盟 非洲 中亚等新兴市场贡献增量 对非洲和中亚进出口增速均超两位数 [3]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4 7% 占外贸整体比重超一半 [3] 产业升级与创新动能 - 外贸结构深度优化 创新动能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2] - 差异化 定制化产品策略赢得全球市场认可 [3] - 完备产业体系 高效基础设施 优化营商环境共同支撑外贸表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