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下行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隆基绿能二季度减亏显著,隆基绿能下半年能否打出翻身一仗?
第一财经· 2025-08-24 18:22
在装机需求滑落与产业链价格低迷的背景下,隆基绿能依靠提效降费实现减亏。上半年,公司销售费 用、管理费用分别同比下降37%、23%,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幅减少也是减亏的原因之一。 截至上周,三季度以来N型硅片价格至少环比上涨24%,隆基绿能是否能在本季度交出本轮光伏下行周 期以来的最好业绩表现并确认周期底部,是市场接下来的关注焦点。 【#隆基绿能二季度减亏显著#,#隆基绿能下半年能否打出翻身一仗#?】受光伏行业产能出清、低价竞 争、装机需求低迷影响,隆基绿能(601012.SH)上半年增收不增利,净利润续亏。 近日,隆基绿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28.13亿元,同比减少14.83%,归母净利 润亏损25.7亿元,同比增长50.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33.04亿元,同比增长37.38%,较去年同期 的亏损幅度已显著收窄。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净亏损收窄至约3.5亿元,环比第一季度减少近21%,释 放出企稳信号。 ...
隆基绿能二季度减亏显著 下半年能否打出翻身一仗?
第一财经· 2025-08-24 17:2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328.13亿元同比减少14.83% 归母净利润亏损25.7亿元但亏损同比收窄50.88% [2] - 第二季度营收191.61亿元环比增长40.35% 单季净亏损收窄至约3.5亿元环比减少21% [2][3]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3.04亿元同比收窄37.38% 销售净利率-5.99%但环比上升4.63个百分点 [2][4] 出货量与经营效率 - 硅片出货量52.08GW同比增长17.2% 其中对外销售24.72GW [3] - 电池组件出货量41.85GW同比增长23.08% 组件出货量39.57GW [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7%至8.38亿元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3%至13.42亿元 合计减少8.87亿元 [3][4]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货币资金493.03亿元环比减少21.8亿元 有息负债率21.45% [3] - 短期借款与一年内到期负债合计约18.08亿元 资产负债率60.72%环比上升1.11个百分点 [3] 行业环境与价格动态 - N型硅片价格三季度环比上涨24%-33% 均价区间从0.9-1.25元/片升至1.2-1.55元/片 [6] - 行业面临供需失衡与同质化竞争 产品价格跌破成本线导致毛利率持续亏损 [3][6]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加强产业调控 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并推动减产供销 [6] 技术转型与产能建设 - BC组件上半年出货约4GW HPBC2.0电池自有产能达24GW [7][8] - 西咸与铜川HPBC2.0产能逐步投产 预计年末高效产能占比超60% [8] 市场预期与风险因素 - 三季度业绩能否确认周期底部成为市场焦点 减产力度持续加码 [6][7] - 终端需求仍未明显回暖 上下游处于价格博弈阶段 高价订单接受度低 [7]
隆基绿能二季度减亏显著,下半年能否打出翻身一仗?
第一财经· 2025-08-24 17:22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328.13亿元同比减少14.83% 归母净利润亏损25.7亿元但亏损同比收窄50.88% 扣非净利润亏损33.04亿元同比收窄37.38% [1] - 第二季度营收191.61亿元环比增长40.35% 单季净亏损收窄至3.5亿元环比减亏21% 销售净利率-5.99%环比上升4.63个百分点 [1][2][3] - 货币资金493.03亿元环比减少21.8亿元 资产负债率60.72%环比上升1.11个百分点 有息负债率21.45% 短期债务18.08亿元无显著偿付压力 [2] 经营数据与成本控制 - 硅片出货量52.08GW同比增长17.2% 其中对外销售24.72GW 电池组件出货41.85GW同比增长23.08% 组件出货39.57GW [2] - 销售费用8.38亿元同比下降37% 管理费用13.42亿元同比下降23% 合计费用减少8.87亿元同比降28.9% 主因仓储推广费削减及人员优化 [1][3] - 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减少助推减亏 BC组件出货约4GW HPBC2.0电池产能达24GW 预计年末高效产能占比超60% [1][6] 行业环境与价格动态 - 光伏行业面临产能出清/低价竞争/需求低迷三重压力 产品价格跌破成本线导致毛利率持续为负 [1][2] - N型硅片价格三季度环比上涨24%-33% 当前均价区间1.2-1.55元/片较6月底0.9-1.25元/片显著提升 [4]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推动供给侧改革 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竞争 行业协会预计三季度将加大减产力度 [5] 供需格局与市场预期 - 终端需求未明显回暖 下游对高价订单接受度低 电池组件环节观望情绪浓厚 买卖双方处于僵持博弈阶段 [5] - 价格支撑主要依赖政策预期 若需求无法跟进则涨价可持续性存疑 短期内硅片价格大幅变动概率较低 [6] - 市场关注三季度业绩能否确认周期底部 减产效果与需求复苏程度成为核心变量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