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下行周期

搜索文档
TCL中环误判形势年亏近百亿 高开工参与竞争存货跌价33亿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3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约284亿元,同比下降超50%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约98亿元,成为A股68家光伏企业的"亏损王" [1][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09亿元,同比下降523.35% [4]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下滑至6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9亿元 [2] - 2023年营业收入591.46亿元,同比下降11.74%,归母净利润34.16亿元,同比下降49.90% [4] - 2013年至2022年营收净利连续10年双增,2020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9亿元、40.30亿元、68.19亿元 [4] 行业与市场状况 - 光伏全产业整体供需错配,博弈加剧 [1] - 光伏产业链价格下降 [6] - 行业产能过剩,产能释放过快 [2] 公司经营策略与问题 - 2024年上半年光伏单晶产能提升至190GW,硅片综合市占率23.5%,居于行业第一 [7] - 2024年光伏硅片出货约125.8GW,同比增长10.5%,硅片整体市占率18.9%,居于行业第一 [8] - 2024年全年产能利用率超过66% [8] - 2024年中期末存货82.33亿元,达到历史高位 [8] - 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损失33.37亿元,创历史新高 [2][9] - 核心产品硅片毛利率为-20.53%,"卖一片亏一片" [1][9] - 业务结构相对单一,光伏硅片收入占比58.58%,光伏组件收入占比20.45% [9] - 光伏组件出货量8.3GW,未进入行业前十 [9] - 电池组件业务初期相对竞争力不足,产品路线单一、N型产品转型速度慢于预期 [9] 海外业务 - 海外子公司Maxeon在2024年陷入经营转型期,业绩下滑 [10] - Maxeon连续2年大幅亏损(2023年、2024年) [10] 公司管理层表态 - 对市场竞争的严酷性预判不足 [1][9] - 积极应对市场风险,2024年一季度末材料业务、组件业务均有所改善 [10]
TCL中环拟拓展海外组件销售 将适度增加BC技术研发投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20:58
公司业绩与行业现状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84.19亿元,同比减少51.95%,净利润亏损98.18亿元,主要因光伏行业下行周期及非理性竞争导致产品价格急速下跌 [1] - 光伏行业进入周期底部,产能结构性调整加速,公司对市场竞争严酷性预判不足 [1] - 2025年一季度行业出现抢装,但抢装结束后价格重回下行通道,长期看光伏仍是增量市场,去产能化是必然 [1] 行业供需与价格展望 - 当前行业库存水平健康,需求反映迅速影响价格,下半年抢装后需求将回归稳定并推动价格稳定 [1] - 行业通过协会平台建立厂商沟通机制,开工率预测和调整相对稳定 [1] - 中国及海外市场下半年均有需求机会,但中长期价格波动快,难以预测 [2] 硅片业务与成本优势 - 公司通过晶片细线化、晶体端研发转化及产能提升实现降本,最近半年效果显著 [2] - 公司硅片成本比行业第二、三梯队领先3%-5%,比第一梯队非硅成本领先2%-3% [2] - 电池组件是公司相对薄弱环节,2024年策略调整为产品多元化升级,叠瓦与半片并行,并发力BC产品 [2] 战略调整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未来几年仍以材料业务为主,但战略调整聚焦满足欧美市场需求,组件销售端重点扩展海外业务 [3] - 子公司Maxeon在BC业务上具备知识产权和跨代技术优势,公司计划适度增加研发投入,2025年一季度筹建2GW BC组件产线 [3] - 公司推动海外供应链独立化,与沙特PIF子公司合作建立海外最大晶体晶片工厂,加速全球化战略 [3] 资本开支与现金流 - 公司光伏板块国内无新投项目规划,半导体材料板块保持正常资本开支,海外项目进展将影响后续支出 [4] - 2024年含汇票经营性净现金流39.5亿元(现金部分28.4亿元),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4.9亿元,尽管亏损但现金流持续为正 [4][5] - 2025年经营目标为保持经营性现金流为正,通过成本改善、市场价格应对及流动资产管控实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