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行业下行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五大光伏龙头半年巨亏170多亿元,谁在增亏?谁的血条更厚?
新浪财经· 2025-08-26 21:49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下行周期持续七个季度 行业处于全面亏损局面 供需严重失衡未显著改善 [1] - 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长 但制造端全面承压 电池和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 多晶硅和硅片出现负增长 [1] - 各环节产品价格下探至历史低点 开工率低位运行 [1] - 7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1.64GW 环比下降18.9% 同比下降44.7% 创2025年以来新低 [9] 头部企业财务数据 - 五家头部企业上半年合计净亏损172.64亿元 除隆基绿能外均创历史同期最大亏损 [1] - 通威股份上半年营收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 归母净亏损49.55亿元 [3] - 隆基绿能上半年营收328.13亿元同比下降14.83% 归母净亏损25.69亿元但同比减亏26.61亿元 [4] - 天合光能上半年营收310.56亿元同比下降27.72% 归母净亏损29.18亿元同比减少654.47% [5] - 晶澳科技上半年营收239.05亿元同比下降36.01% 归母净亏损25.80亿元 [6] - TCL中环上半年营收133.98亿元同比下降17.36% 归母净亏损42.42亿元 [5] 季度业绩变化 - 通威股份Q2净亏损23.62亿元较Q1减亏2.31亿元 [2] - 隆基绿能Q2净亏损11.33亿元较Q1减亏3.03亿元 [2] - 天合光能Q2净亏损15.98亿元较Q1增亏2.78亿元 [2] - 晶澳科技Q2净亏损9.42亿元较Q1减亏6.96亿元 环比减亏超40% [2][6] - TCL中环Q2净亏损23.36亿元较Q1增亏4.30亿元 [2] 产能与出货情况 - 通威股份拥有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 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150GW 组件年产能超90GW 上半年多晶硅销量16.13万吨 电池销量49.89GW 组件销量24.52GW [3] - 隆基绿能上半年硅片出货量52.08GW(对外销售24.72GW) 电池组件出货量41.85GW(组件39.57GW) [4] - 天合光能上半年组件出货量超32GW 其中国内占比略超50% 欧洲略超25% 储能业务累计出货超12GWh [5] - 晶澳科技上半年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含自用119MW) 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 [6] 现金流储备 - 通威股份期末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332.29亿元 [2][10] - 隆基绿能期末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287.69亿元 [2][10] - 晶澳科技期末货币资金260.75亿元 [2][10] - 天合光能期末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223.45亿元 [2][10] - TCL中环虽出现巨亏但拥有现金流和资金储备 有能力和条件参与行业洗牌期并购 [10] 业务特点与风险 - 通威股份在多晶硅全球市占率30% 电池片销量全球第一 组件出货全球第五 全产业链布局在行业下行周期受伤最深 [3] - TCL中环光伏硅片产品毛利率为-23.74% 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恶化 [5] - 行业已形成"反内卷"共识但具体方案尚未出台 企业短期内仍将面临经营压力 [8] - 落后产能出清不可避免 但若供需矛盾长期无法缓解 主要企业可能面临严峻经营风险 [7] - 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前期投产的落后产能及部分竞争力落后企业已开始出清 [8]
TCL中环误判形势年亏近百亿 高开工参与竞争存货跌价33亿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3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约284亿元,同比下降超50%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约98亿元,成为A股68家光伏企业的"亏损王" [1][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09亿元,同比下降523.35% [4]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下滑至6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9亿元 [2] - 2023年营业收入591.46亿元,同比下降11.74%,归母净利润34.16亿元,同比下降49.90% [4] - 2013年至2022年营收净利连续10年双增,2020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9亿元、40.30亿元、68.19亿元 [4] 行业与市场状况 - 光伏全产业整体供需错配,博弈加剧 [1] - 光伏产业链价格下降 [6] - 行业产能过剩,产能释放过快 [2] 公司经营策略与问题 - 2024年上半年光伏单晶产能提升至190GW,硅片综合市占率23.5%,居于行业第一 [7] - 2024年光伏硅片出货约125.8GW,同比增长10.5%,硅片整体市占率18.9%,居于行业第一 [8] - 2024年全年产能利用率超过66% [8] - 2024年中期末存货82.33亿元,达到历史高位 [8] - 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损失33.37亿元,创历史新高 [2][9] - 核心产品硅片毛利率为-20.53%,"卖一片亏一片" [1][9] - 业务结构相对单一,光伏硅片收入占比58.58%,光伏组件收入占比20.45% [9] - 光伏组件出货量8.3GW,未进入行业前十 [9] - 电池组件业务初期相对竞争力不足,产品路线单一、N型产品转型速度慢于预期 [9] 海外业务 - 海外子公司Maxeon在2024年陷入经营转型期,业绩下滑 [10] - Maxeon连续2年大幅亏损(2023年、2024年) [10] 公司管理层表态 - 对市场竞争的严酷性预判不足 [1][9] - 积极应对市场风险,2024年一季度末材料业务、组件业务均有所改善 [10]
TCL中环拟拓展海外组件销售 将适度增加BC技术研发投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20:58
公司业绩与行业现状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84.19亿元,同比减少51.95%,净利润亏损98.18亿元,主要因光伏行业下行周期及非理性竞争导致产品价格急速下跌 [1] - 光伏行业进入周期底部,产能结构性调整加速,公司对市场竞争严酷性预判不足 [1] - 2025年一季度行业出现抢装,但抢装结束后价格重回下行通道,长期看光伏仍是增量市场,去产能化是必然 [1] 行业供需与价格展望 - 当前行业库存水平健康,需求反映迅速影响价格,下半年抢装后需求将回归稳定并推动价格稳定 [1] - 行业通过协会平台建立厂商沟通机制,开工率预测和调整相对稳定 [1] - 中国及海外市场下半年均有需求机会,但中长期价格波动快,难以预测 [2] 硅片业务与成本优势 - 公司通过晶片细线化、晶体端研发转化及产能提升实现降本,最近半年效果显著 [2] - 公司硅片成本比行业第二、三梯队领先3%-5%,比第一梯队非硅成本领先2%-3% [2] - 电池组件是公司相对薄弱环节,2024年策略调整为产品多元化升级,叠瓦与半片并行,并发力BC产品 [2] 战略调整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未来几年仍以材料业务为主,但战略调整聚焦满足欧美市场需求,组件销售端重点扩展海外业务 [3] - 子公司Maxeon在BC业务上具备知识产权和跨代技术优势,公司计划适度增加研发投入,2025年一季度筹建2GW BC组件产线 [3] - 公司推动海外供应链独立化,与沙特PIF子公司合作建立海外最大晶体晶片工厂,加速全球化战略 [3] 资本开支与现金流 - 公司光伏板块国内无新投项目规划,半导体材料板块保持正常资本开支,海外项目进展将影响后续支出 [4] - 2024年含汇票经营性净现金流39.5亿元(现金部分28.4亿元),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4.9亿元,尽管亏损但现金流持续为正 [4][5] - 2025年经营目标为保持经营性现金流为正,通过成本改善、市场价格应对及流动资产管控实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