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战略
搜索文档
直击进博会 进博“全勤生”潍柴七大海外品牌协同 释放“全球化”乘数效应
中国经营报· 2025-11-08 12:16
(潍柴进博会展台。企业供图) 中经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报道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法国博杜安此次展出的全新一代16M23高端艇用动力,最大功率2000kW,采用相 继增压控制技术、高压喷射技术,并通过先进仿真技术优化燃烧效率;核心零部件安全系数高,大量采 用铸铝及合金材料减轻重量,排气系统的三层壁隔热技术可降低机舱辐射散热,低噪声设计更贴合船舶 应用场景,广泛适用于公务船、游艇、客船等。 德国林德物料搬运是工业车辆和供应链解决方案领域的供应商,其在此次进博会上重点展示林德叉车及 数字化物流技术。依托"用科技创造物流高效生产"的理念,林德(中国)已推出AGV自动搬运机器 人、数字化车队管理系统,以及锂电、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解决方案,实现"从单点设备到万物互 联""从产品到硬件+数字化/自动化+应用场景"的转型。 此外,美国德马泰克此次通过虚拟与现实物流系统(VRH),让观众"零距离"感受全系列智慧物流解决 方案——从托盘堆垛机、多层穿梭车,到高速分拣机、自动拆码垛机器人,其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客户需 求定制,且能在黑灯仓的常温、冷藏或冷冻环境中持续作业。 记者了解到,德国LHY此次展出的挖掘机液压动力总成,是其" ...
比亚迪(002594) - 2025年11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一)
2025-11-07 19:52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收5663亿元,归母净利润233亿元 [1] - 第三季度营收1949.8亿元,归母净利润78.2亿元,环比增长23%,毛利率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 [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超1752亿元 [1] 销量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26万辆,同比增长18.6% [1] - 公司迈入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交付里程碑 [1] - 2025年10月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83,524辆,同比增长155.5%,1-10月累计785,103辆 [3] - 方程豹钛7上市首个完整交付月销量超2万辆 [2] 全球化布局 - 新能源汽车出海遍布全球6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已宣布投产及规划的海外工厂包括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巴西、匈牙利、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等 [3] - 坚持"国际化与本地化融合发展"战略 [3] 技术与研发 - 刀片电池、超级混动、天神之眼等颠覆性技术解决行业痛点 [4] - 公司致力于从解决消费者和行业痛点角度出发推出更多颠覆性技术 [5] 智能化发展 - 比亚迪将高阶辅助智驾引入全系车型,推动技术普及 [6] - 承诺对中国市场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6] 储能业务 - 截至2025年10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超230GWh,同比提升超55% [7] - 2025年9月面向全球发布新一代储能产品"浩瀚" [7]
伴鱼PalFish入选福布斯出海TOP30 海外业务高增长凸显全球化战略价值
证券日报网· 2025-11-07 18:15
公司荣誉与市场地位 - 公司旗下国际品牌PalFish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出海全球化TOP30榜单并获评领军品牌 成为榜单中唯一的教育公司 [1] - 该认可使公司成为观察中国教育科技出海赛道的重要样本 [1] - 公司海外业务年均增长率超过150% 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1] 业务战略与商业模式 - 公司在出海过程中摒弃烧钱换规模策略 确立高质高价定位 通过提供顶尖服务体验支撑高客单价 [1] - 高质高价策略帮助公司形成健康商业闭环和品牌壁垒 [1] - 面对线上流量成本攀升 公司自2023年起战略性布局线下门店 至今已在海外开设14家学习中心 [1] 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 技术创新被定位为驱动业务全球化的核心引擎 [2] - 公司基于大模型技术自研AI教师"可可老师" 已在海外课堂承担一对一个性化教学任务 [2] - AI教师不仅提升教学效率 也构成产品核心技术壁垒 [2]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福布斯指出上榜企业整体呈现体量庞大、运营成熟、全球化深入特征 代表中国新经济活力由规模出海上向价值出海战略升级 [1] - 公司入选印证其全球化战略的商业价值与可持续性 [1] - 公司未来将持续聚焦内容、硬件、线下中心和AI四大核心构造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2]
OceanBase CEO杨冰:以香港作全球化战略支点,启动「香港千才计划」
搜狐财经· 2025-11-06 23:33
全球化战略与香港市场定位 - 公司宣布强化香港作为其加速全球化战略的首个支点 [1] - 公司CEO表示香港连接国际市场的独特优势将成为推动业务全球化发展的加速器 [7] - 公司服务已覆盖全球50多个区域、170多个可用区,实现多云统一管理 [8] 香港市场业务进展与生态合作 - 公司在香港市场服务涵盖金融、政务、电信、民生及互联网等多个行业 [3] - 在港澳地区,已有超过25家机构将公司产品应用于关键业务系统升级,包括恒生银行、平安银行香港分行等 [3] - 公司已在香港建立起由40多家系统集成伙伴、技术服务伙伴及经销商组成的本地合作网络,实现24小时在线、1小时内响应的本地化服务能力 [3] - 公司近期与DXC Technology及澳门通达成合作,共同拓展香港保险及关键基础设施行业,并加速服务澳门本地客户 [3][5] 人才培育计划 - 公司正式启动「千才计划」,目标未来五年在港培养超千名具备分布式数据库实战能力的IT人才 [1] - 「千才计划」通过「认证+实习+就业」的全链路人才培育体系,联合本地高校、行业协会及技术伙伴进行 [7] - 完成认证者可获得公司及其合作伙伴提供的优先就业机会 [7] 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源自蚂蚁集团,自2020年起独立商业化运作,是全球唯一同时打破TPC-C与TPC-H两项权威基准性能纪录的中国数据库 [1] - 公司凭借一体化分布式架构,高效支撑全球客户在关键业务负载、实时分析及AI应用等复杂场景下的需求 [1] - 公司产品提供公有云、私有云及一体机等多种部署模式,兼容AWS、Google Cloud Platform、阿里云等六大主流云平台 [8] - 公司强调其产品具有「更简单、更稳定、更先进」的特性,以及出色的兼容性与性价比 [7] - 公司目前已服务小米、携程、上汽大众、GCash、PalmPay等2000余家海内外企业 [1]
募资超140亿港元 赛力斯挂牌港交所加速竞逐全球化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06 22:41
上市概况与募资 - 赛力斯于11月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实现"A+H"两地上市,募资净额为140.16亿港元 [1] - 公司全球发售1.002亿股H股,最终发行价为每股131.50港元 [2] - 港股公开发售部分获得133倍超额认购,融资认购额超1700亿港元 [2] 上市动因与市场反应 - 上市进程迅速,从2025年4月递交申请到11月挂牌 [2] - IPO吸引22家基石投资者参与,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广发基金、施罗德等知名机构 [2] - 上市得益于公司业绩改善的基本面以及新能源汽车板块受资本市场青睐的窗口期 [2] 财务业绩与运营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05.34亿元,同比增长3.67%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 [2] - 2025年10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1456辆,同比增长42.89%,创历史新高 [2] 战略布局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于2016年布局新能源赛道,2021年与华为合作发布问界品牌 [3] - 问界品牌已形成M9、M8、M7、M5四款车型的产品矩阵 [3] - 公司坚持软件定义汽车,拥有赛力斯魔方技术平台、超级增程、智能安全等创新技术成果 [3] 募资用途与全球化战略 - 此次IPO募资净额的70%将用于研发投入,20%用于新营销渠道及海外市场拓展,10%用于营运资金 [4]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前于欧洲、中东等地设立100家体验中心,并与华为共建超充网络,目标覆盖主要国际市场80%的高速公路 [4] - 港股上市被视为公司角逐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旨在共享全球资源并搭建全球交流平台 [1][5] 海外市场拓展与行业趋势 - 公司全球化版图已覆盖欧洲、中东、美洲及非洲的多个国家,欧洲市场拓展至挪威、德国、英国、瑞士等关键区域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分别为39.22亿元、49.76亿元、42.11亿元 [5] -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模式已从“产品出口”升级为“生态出海”,竞争核心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 [5]
女包品牌菲安妮再成拖累,潮宏基计提1.71亿元商誉减值准备
贝壳财经· 2025-11-06 21: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2.37亿元,同比增长28.3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0.3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21.35亿元,同比增长49.52%,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427.95万元,同比下降116.52%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2亿元,同比增长35.30% [1] - 若剔除1.71亿元的商誉减值影响,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88亿元,同比增长54.52%,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1.57亿元,同比增长81.54% [2] 商誉减值与菲安妮业务影响 - 公司于2025年第三季度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71亿元,是导致净利润下滑的核心原因 [1][2] - 该商誉减值源于2014年收购菲安妮(FION)品牌100%股权所形成的11.62亿元商誉 [4] - 自收购以来,公司已多次对菲安妮相关商誉进行减值,包括2018年2.1亿元、2019年1.52亿元、2022年8066万元、2023年3943万元及2024年1.77亿元 [4] - 菲安妮为主的皮具业务在2024年实现营收2.7亿元,同比下滑27.38%,营收占比从6.29%降至4.14% [4] 珠宝核心业务表现 - 珠宝业务是公司主要增长动力,2025年1-9月收入同比增长30.70%,净利润同比增长56.11% [5] - 2025年第三季度珠宝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3.55%,净利润同比增长86.80% [5]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珠宝门店总数达1599家,其中加盟店1412家,较年初净增144家 [5] - 公司采取"小克重+IP联名"黄金饰品策略,传统黄金饰品占总营收的45.25%,消费人群中80后、90后及00后占比高达85% [6] 港股上市与海外战略 - 公司正在推进"A+H"两地上市进程,已向香港联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6] - 筹划港股上市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对接 [6] - 海外布局以东南亚为首站,已在马来西亚、泰国及柬埔寨开设门店,计划于2028年底前在海外新增20余家门店 [6] - 目前海外市场贡献有限,2024年港澳台地区营收703.12万元(占比0.11%),亚洲其他地区营收1938.08万元(占比0.30%) [6]
大增60.58%,前10月销量超去年全年,长安新能源做对了什么?
36氪· 2025-11-06 21:54
正是这种开放和市场化的内部机制,为其全球化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2025年第三季度,长安汽车以一份营收同比增长23.36%至422.36亿元的财报,为市场勾勒出一条高质量的增长曲线。而这一财务表现背后的核心驱动力, 源于其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加速释放。 据最新发布的10月产销快报,长安汽车新能源板块销量同比高增36%至11.9万辆,成为驱动公司整体销量同比增长11%至27.8万辆的核心引擎,更值得关 注的是,按1-10月累计销量计算,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0.58%,已全面超越2024年全年。 高质量的财务数据与亮眼的销量数据共振,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长安汽车已经构筑起竞争优势,成为新能源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那么,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新能源浪潮中,长安汽车究竟做对了什么?答案指向一套逻辑清晰、执行精准的战略规划——以三大数智新能源品牌为核心引 擎,以全球化战略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并依托"新央企"的全新定位,为决胜智能化下半场全面赋能。 核心引擎 三大数智新能源品牌齐头并进 长安汽车的成功,首先源于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深刻洞察与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时间回溯到2017年,当许多车企仍在观望之时,长安汽车便 ...
OceanBase宣布香港为首个全球化支点,启动“香港千才计划”培育千名本地数据库人才
环球网· 2025-11-06 21:08
全球化战略与香港市场定位 - 公司将香港作为加速全球化战略的首个支点,并视其为走向全球化的首站 [1][6] - 公司CEO表示香港连接国际市场的独特优势将成为推动其业务全球化发展的加速器 [6] - 公司自2022年推进全球化,凭借一体化分布式架构服务全球客户在关键业务负载、实时分析及AI应用等复杂场景 [1] 香港市场业务进展 - 公司在香港市场取得显著进展,服务涵盖金融、政务、电信、民生及互联网等多个行业 [2] - 在港澳地区,包括恒生银行、平安银行香港分行等超过25家机构已将公司产品应用于关键业务系统升级 [2] - 公司已建立起由40多家系统集成伙伴、技术服务伙伴及经销商组成的本地合作网络,实现24小时在线、1小时内响应的本地化服务能力 [2] 人才培育计划 - 公司正式启动“千才计划”,目标在未来五年内在香港培养超千名具备分布式数据库实战能力的IT人才 [1][6] - “千才计划”通过“认证+实习+就业”的全链路人才培育体系,联合本地高校、行业协会及技术伙伴推出定制化认证课程 [6] - 完成认证者可获得公司及其合作伙伴提供的优先就业机会,实现技术能力与职业发展的有效对接 [6] 产品与服务能力 - 公司是全球同时打破TPC-C与TPC-H两项权威基准性能纪录的中国数据库,源自蚂蚁集团,自2020年起独立商业化运作 [1] - 公司目前服务小米、携程、上汽大众、GCash、PalmPay等2000余家海内外企业 [1] - 公司提供公有云、私有云及一体机等多种部署模式,兼容六大主流云平台,服务覆盖全球50多个区域、170多个可用区,实现多云统一管理 [7] 合作伙伴与生态建设 - 公司在金融科技周期间宣布与全球信息技术服务头部企业DXC Technology及澳门通分别达成合作 [2] - 合作将共同拓展香港保险及关键基础设施行业,并加速服务澳门本地客户 [2] - 公司将持续发挥其“更简单、更稳定、更先进”的产品特性,以及出色的兼容性与性价比,以先进技术栈和AI能力助力客户构建现代数据架构 [6]
共建留学生国情教育基地 公牛全球化战略再添文化支点
证券日报网· 2025-11-06 16:45
公司战略举措 - 公司与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共建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基地,开启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中外文化交流新篇章 [1] - 此举是公司在创立30周年暨全力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关键时期的重要举措 [1] - 基地建立是公司全球化战略中深化文化连接的关键一步,旨在推动企业从“走出去”向“融进去”跨越 [1] 合作意义与目标 - 合作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推进企业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1] - 基地将成为留学生了解中国的实践课堂、促进实习就业的桥梁纽带以及推动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平台 [1] - 基地为国家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品牌声音提供前沿阵地,并为公司全球化发展储备国际人才 [1]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被评价为中国制造业的杰出代表,其发展历程被视为一部生动的中国国情教育现实教材 [1]
比亚迪携K-car进军日本:有望拿下三成市场,年贡献4–10亿利润,战略意义更胜数字
华尔街见闻· 2025-11-06 14:01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比亚迪在东京车展发布专为日本市场开发的纯电K-car车型Racco,这是公司首次专门为海外市场独特需求设计开发的新车型[1][6] - 该车型体现了“在日本,为日本”的本土化策略,标志着中国车企从简单出口向深度本土化经营的重要转变[5][6] - 公司全球扩张进入更成熟、更具针对性的新阶段,战略意义远超财务数字,证明了对国际市场的长期承诺[5][9][11] 日本K-car市场分析 - K-car是日本独有的车型类别,车身尺寸限制在3.4米 x 1.48米 x 2.0米内,发动机功率有严格规定,车主享有更低税收和高达55万日元的政府补贴[6][7] - 该细分市场在日本汽车总销量中占比30%至40%,年销量约120万至130万辆,市场格局高度集中,铃木、大发、本田三家厂商占据约80%市场份额[1][7][10] - 纯电K-car享有税收优惠,年度所有权税从10,800日元降至次年2,700日元,而传统燃油车根据排量征税,例如排量≤1.0升的车辆需缴纳25,000日元[7] 产品竞争力与盈利预测 - Racco预计售价约250万日元(约合17,000美元/11.4万元人民币),与本地竞品相当,但相比比亚迪在中国销售的同类紧凑型车价格几乎翻倍[9][11] - 报告预估其单车利润可达5,000至8,000元人民币,在完全达产后,仅该车型每年能为比亚迪贡献4亿至10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1][11] - 该利润预计仅占比亚迪2026年预期收益的1%至2%,但为公司提供了更高的盈利空间和增量价值[5][11] 市场份额目标与可触达市场 - 考虑到约三分之二的日本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本国品牌,比亚迪的目标客户群体是剩余30%至35%愿意尝试新品牌的消费者,可触达市场规模约为每年35万至45万辆[10] - 报告预计,在Racco于2026年上半年正式亮相后,比亚迪有能力在上述可触达市场中占据20%至30%的份额,并有望在整个K-car市场占据超过三成份额[1][11] 全球化战略布局 - 比亚迪在东京车展展示了全新的王朝D(SUV)和海洋S(轿车)概念车,预示着下一代量产车型的设计方向[12] - 公司明确将从以纯电为主的出口策略,转向纯电与插电式混动并重的平衡策略,并采用授权本地经销商的模式,已将销售网络扩展至约70个国家[12][13] - 得益于海外市场更高的售价(通常是国内的1.5-2.0倍),比亚迪能为经销商提供8%至13%的丰厚分销利润,使投资回报周期极短(东南亚约6个月,欧洲约9-12个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