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学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双象股份(002395) - 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7
2025-09-19 12:32
产能与产品结构 - 现有光学级PMMA产能15.5万吨,MS产能7.5吨,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3] - 上半年PMMA产品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且持续增长 [3] - 重庆双象光学的MS、改性/染色PMMA、特种酯等产品是未来重要增长点 [4] 产业链优势 - 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稳定供应高品质MMA原材料,采用管道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3] - 具备上游聚氨酯树脂自产能力和下游危废处置能力,形成完整产业链 [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光学材料板块贡献利润超1亿元,超纤材料板块贡献利润超3000万元 [4] - 上半年净利润已超去年全年扣非后净利润 [4] 竞争优势 - 产品达到国外同类质量水平且具成本优势,具备进口替代能力 [3] - 国内首家量产光学级PMMA的内资企业,拥有10多年行业经验 [3] 合作与销售模式 - 产品主要通过贸易商分销,与国内外品牌企业存在保密协议 [3] - 产品出口覆盖欧洲等多国市场 [3]
益丰新材创业板IPO:2024年营收6.02亿元 3年累计研发投入682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21 21:03
6月21日,益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益丰新材)创业板IPO获受理,并于近日进入问询阶段,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 益丰新材立足有机硫化学产业,主要产品为有机硫化学品和硫基新材料产品,2024年二者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5.23%。公司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 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在光学领域开发了多项国内首次工艺,成功实现了聚硫醇309、聚硫醇405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技术突破。 公司预计融资金额8.4426亿元,其中4.19亿元用于高折射率光学树脂材料项目,1.38亿元用于高端功能材料环状聚烯烃项目,1.34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 目,1.13亿元用于数字化建设项目,3966.88万元用于营销渠道建设项目。 | 府号 | 项目名称 | 投资总额 | 拟使用募 集资金 | 备案情况 | 环评批复 | | --- | --- | --- | --- | --- | --- | | 1 | 高折射率光学树脂材料项目 | 41.925.85 | 41.925.85 | 项目代码: | 大环评准字 | | 2 | 高端功能材料环状聚烯烃项目 | 13.797.30 | 13.797.30 | 2308 ...
益丰新材闯上市:营收连降,核心原料依赖关联方,马韵升家族控股
搜狐财经· 2025-07-11 13:49
IPO进展 - 益丰新材创业板IPO申请于2025年6月21日获深交所受理 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中泰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1] - 公司曾于2020年12月报考科创板IPO 原计划募资6 3亿元 经历两轮问询后于2021年11月主动撤回申请 [3] - 本次创业板IPO计划募资8 44亿元 投向高折射率光学树脂材料等5个项目 [4] 募投项目 - 高折射率光学树脂材料项目投资4 19亿元 高端功能材料环状聚烯烃项目投资1 38亿元 [5]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 34亿元 数字化建设项目投资1 13亿元 营销渠道建设项目投资0 4亿元 [5] - 募投项目涉及环硫醚305 1 67 Pro镜片材料等新产品产业化 旨在推动业绩可持续增长 [5] 股权结构 - 马韵升直接持股32 45% 为控股股东 其配偶万春玲直接持股12 66% 二者合计控制49 96%股份 [2][23] - 湖南中启润签私募基金持股6 06% 5家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23 34% 与实控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2][24] - 公司曾存在股份代持情况 历史代持已全部清理完毕 当前股权权属清晰无纠纷 [22][23] 主营业务 - 公司立足有机硫化学产业 形成"酸性气→有机硫化学品→光学新材料"产业链 [6][10] - 主要产品包括硫脲 巯基乙醇等有机硫化学品和聚硫醇504等硫基新材料 [6][15] - 聚硫醇504 405为高折射率光学树脂镜片关键材料 实现进口替代 [8] - 2024年全球聚硫醇固化剂市场规模9 92亿元 公司市占率5 33% 硫脲全球市占率26 4%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 14亿元 6 25亿元 6 02亿元 连续两年下滑 [15][16]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35亿元 1 37亿元 1 39亿元 增速微弱 [16][17] - 毛利率从2022年35 28%升至2023年41 57%后 2024年回落至38 33% [17][18] - 硫脲产品2024年单价下降21 82% 导致有机硫化学品板块毛利率显著下滑 [19]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888 87万元 2730 31万元 2206 72万元 2024年出现下滑 [21] - 研发费用率从2022年2 64%升至2023年4 37%后 2024年降至3 67% [21][22] - 截至2025年2月拥有中国发明专利148项 主导制定两项硫脲国际标准 [21] 供应链情况 - 生产所需酸性气主要来自关联方京博石化 2024年采购占比2 06% [12][14] - 2022-2024年向京博石化及关联方采购金额分别为5091 43万元 4460 26万元 4373 65万元 [13]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2024年为71 98% 存在一定集中度风险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