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脲

搜索文档
卫生巾里为什么会有致癌物“硫脲”?
虎嗅· 2025-08-21 14:02
产品营销手法 - 卫生巾产品中加入硫脲作为还原剂 [1] - 利用硫脲与碘酒发生化学反应使脏水变透明 [1] - 通过"变魔术"式演示制造产品具有"自净化"功能的视觉假象 [1] 消费者诱导策略 - 直播演示中刻意营造"抗氧化"功能假象吸引消费者下单 [1] - 利用化学变色反应伪装成产品特殊功效进行营销 [1]
益丰新材二次闯关IPO:营收三连降,家族控股下的关联交易迷局
搜狐财经· 2025-07-28 13:14
公司概况 - 益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立足有机硫化学产业,聚焦光学新材料领域,围绕"硫元素"拓展业务,形成有机硫化学品和硫基新材料产品为主线的布局 [4] - 公司成功实现聚硫醇309、聚硫醇405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拥有境内发明专利148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境外专利授权8项,打破高端光学新材料进口依赖 [6] - 2025年6月21日创业板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这是继2020年科创板折戟后的第二次上市尝试,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7.14亿元→2023年6.25亿元(降12.45%)→2024年6.02亿元(降3.81%),累计降幅15.7% [3][6][7] - 净利润相对稳定:2022年1.35亿元→2023年1.37亿元→2024年1.39亿元,但扣非净利润2023年达1.55亿元峰值后2024年回落至1.33亿元 [7] - 核心产品硫脲2024年销售单价暴跌21.82%,有机硫化学品毛利率从2022年61.06%腰斩至2024年34.41% [8][9] - 存货周转率从2022年9.09次/年持续下滑至2024年5.60次/年,库存商品占比从59.02%升至69.57% [17][19][21] 业务结构 - 收入构成:有机硫化学品占比56.92%(2024年),硫基新材料占比28.31%,其中聚硫醇504毛利率最高达63.17% [9] - 原材料供应严重依赖京博石化:2022-2024年向其采购酸性气等金额分别为5091万元、4460万元、4374万元,占采购总额14.85%-16.30% [10][11] - 京博石化同时是重要客户:2022年销售额3415万元占营收4.78%,位列第三大客户,存在关联交易公允性质疑 [11][12] 股权与控制 - 马韵升家族控股49.96%:马韵升直接持股32.45%,配偶万春玲持股12.66%并通过万韵泰达持股4.85%,妹妹马爱凤持股0.26% [13][15] - 历史存在股份代持:2017年股东变更及2020年增资时出现代持情况,虽已解除但曾引发监管关注 [15] - 现金分红数据矛盾:招股书出现两个版本,三年累计分红1.27亿元或1.39亿元,实控人获超6000万元 [16][17] 研发与运营 - 研发投入下降:研发费用从2023年2730万元降至2024年2207万元,研发费用率从4.37%降至3.67%,与79人研发团队(硕士以上58.23%)形成反差 [18][19] - 财务指标变化: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30.29%降至2024年19.26%,但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7.80%降至18.86% [7][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稳定:2022-2024年分别为1.75亿元、1.70亿元、1.85亿元,显示主业造血能力尚可 [7]
益丰新材创业板IPO:2024年营收6.02亿元 3年累计研发投入682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21 21:03
6月21日,益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益丰新材)创业板IPO获受理,并于近日进入问询阶段,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 益丰新材立足有机硫化学产业,主要产品为有机硫化学品和硫基新材料产品,2024年二者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5.23%。公司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 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在光学领域开发了多项国内首次工艺,成功实现了聚硫醇309、聚硫醇405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技术突破。 公司预计融资金额8.4426亿元,其中4.19亿元用于高折射率光学树脂材料项目,1.38亿元用于高端功能材料环状聚烯烃项目,1.34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 目,1.13亿元用于数字化建设项目,3966.88万元用于营销渠道建设项目。 | 府号 | 项目名称 | 投资总额 | 拟使用募 集资金 | 备案情况 | 环评批复 | | --- | --- | --- | --- | --- | --- | | 1 | 高折射率光学树脂材料项目 | 41.925.85 | 41.925.85 | 项目代码: | 大环评准字 | | 2 | 高端功能材料环状聚烯烃项目 | 13.797.30 | 13.797.30 | 2308 ...
益丰新材:IPO前低价转股,代持丛生曝治理隐患
搜狐财经· 2025-07-20 09:15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益丰新材在上市前突击进行低价股权转让,股东益坤合伙以10元/股向实控人万春玲转让24.6万股股份,而一年半前同类转让价格为17元/股,定价合理性存疑 [2] - 公司历史上存在多次股权代持行为,2017年实际控制人万春玲委托35名显名股东分散代持13%股权,2019年部分代持股份回归后仍有17名显名股东代持4.8%股权 [3][4] - 2020年通过增资形成新一轮代持关系,增资价格为12.5元/股,2023年代持关系解除时转让价格为17元/股 [5][6] - 最终股权结构显示实控人万春玲持股12.7%,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68.4%股份,股权高度集中 [6]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分别为7.1亿元、6.3亿元和6亿元,同比降幅12.4%和3.8%,归母净利润三年均维持在1.4亿元 [7] - 毛利率呈现提升趋势,从2022年35.28%升至2024年38.33%,主要因2022年剥离助剂业务减少关联交易 [7][8] - 业务构成中毛利率63.2%的聚硫醇504占比提升,但毛利率较低的有机硫化学品仍占近六成收入 [8] - 外销收入占比约26%,外销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如硫脲产品国外毛利率37.05% vs 国内23.69% [9] 研发与区域集中度 - 研发费用率从2022年2.64%提升至2024年3.67%,2022年较低因传统产品研发投入少但收入贡献高 [9] - 境内业务高度集中于山东、江苏及河南等地区,客户区域集中度较高 [9]
益丰新材闯上市:营收连降,核心原料依赖关联方,马韵升家族控股
搜狐财经· 2025-07-11 13:49
IPO进展 - 益丰新材创业板IPO申请于2025年6月21日获深交所受理 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中泰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1] - 公司曾于2020年12月报考科创板IPO 原计划募资6 3亿元 经历两轮问询后于2021年11月主动撤回申请 [3] - 本次创业板IPO计划募资8 44亿元 投向高折射率光学树脂材料等5个项目 [4] 募投项目 - 高折射率光学树脂材料项目投资4 19亿元 高端功能材料环状聚烯烃项目投资1 38亿元 [5]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 34亿元 数字化建设项目投资1 13亿元 营销渠道建设项目投资0 4亿元 [5] - 募投项目涉及环硫醚305 1 67 Pro镜片材料等新产品产业化 旨在推动业绩可持续增长 [5] 股权结构 - 马韵升直接持股32 45% 为控股股东 其配偶万春玲直接持股12 66% 二者合计控制49 96%股份 [2][23] - 湖南中启润签私募基金持股6 06% 5家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23 34% 与实控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2][24] - 公司曾存在股份代持情况 历史代持已全部清理完毕 当前股权权属清晰无纠纷 [22][23] 主营业务 - 公司立足有机硫化学产业 形成"酸性气→有机硫化学品→光学新材料"产业链 [6][10] - 主要产品包括硫脲 巯基乙醇等有机硫化学品和聚硫醇504等硫基新材料 [6][15] - 聚硫醇504 405为高折射率光学树脂镜片关键材料 实现进口替代 [8] - 2024年全球聚硫醇固化剂市场规模9 92亿元 公司市占率5 33% 硫脲全球市占率26 4%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 14亿元 6 25亿元 6 02亿元 连续两年下滑 [15][16]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35亿元 1 37亿元 1 39亿元 增速微弱 [16][17] - 毛利率从2022年35 28%升至2023年41 57%后 2024年回落至38 33% [17][18] - 硫脲产品2024年单价下降21 82% 导致有机硫化学品板块毛利率显著下滑 [19]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888 87万元 2730 31万元 2206 72万元 2024年出现下滑 [21] - 研发费用率从2022年2 64%升至2023年4 37%后 2024年降至3 67% [21][22] - 截至2025年2月拥有中国发明专利148项 主导制定两项硫脲国际标准 [21] 供应链情况 - 生产所需酸性气主要来自关联方京博石化 2024年采购占比2 06% [12][14] - 2022-2024年向京博石化及关联方采购金额分别为5091 43万元 4460 26万元 4373 65万元 [13]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2024年为71 98% 存在一定集中度风险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