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六链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戍边筑根基 深耕主业显担当
中国经营报· 2025-08-23 02:54
西藏经济发展成就 - 2025年上半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1382.72亿元 同比增长7.2% [2]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 为1965年的155倍 [2] -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2] 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 农业银行西藏分行30年累计投放实体经济贷款7174亿元 [3] - 近五年累计投放重大项目贷款超千亿元 支持川藏铁路等基建项目 [3] - 中国银行西藏分行存款超550亿元 贷款超750亿元 设立33家分支机构 [3] 政策性银行与普惠金融服务 - 农发行西藏分行13年累放贷款1264亿元 覆盖90%以上县区 [4] - 扶贫贷款累计发放超960亿元 余额占全区一半以上 [5] - 中国人寿推出28款普惠保障方案 覆盖超151万人次 [5] 绿色金融与创新保险产品 - 工商银行西藏分行"十四五"累计投放绿色贷款180.7亿元 [5] - 截至7月末绿色贷款余额224.8亿元 年均增幅超20% [5] - 中国人寿财险创新推出古树名木保险 提供100万元风险保障 [5] - 2025年通过绿色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210亿元 [5] 金融戍边政策与行动方案 - 西藏金融监管局推出《金融强边富民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6] - 目标到2027年边境县银行机构覆盖率达70% 信贷增速高于全区 [6] - 推动构建适配边疆治理的金融体系 [6] 金融机构协同与融资创新 - 交通银行联合租赁公司发放首笔8亿元融资租赁贷款 支持清洁能源 [8] - 邮储银行未来五年提供不低于2000亿元融资规模 [8] - 其中1200亿元支持重大项目 500亿元支持特色产业 [8] - 农业银行发布支持央企行动方案 覆盖4大领域10项政策 [9] - 与19家央企签订银企合作协议 [9] 金融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 - 中国银行西藏分行在7个地市设立33家分支机构 员工1200余名 [3] - 邮储银行启动"六链融合"专项行动 支持30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8]
政银联合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7-04 00:03
会议背景与重要性 - 会议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召开,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西藏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国资委联合举办,旨在助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1] - 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韦秀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刘建军、副行长杜春野等高层领导出席会议 [1] 政府与银行表态 - 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韦秀长高度评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驻藏企业的贡献,指出当前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关键时期 [1]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十四五"时期以来在藏累计资金投放超730亿元,贷款年增量居西藏全区银行第三位 [1] 未来金融支持计划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未来五年将提供不低于2000亿元的融资规模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1] - 启动"六链融合"专项行动,通过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科技链、人才链融合发力 [2] - 具体计划包括:为西藏重大项目提供不少于1200亿元融资,为特色产业提供不少于500亿元融资,支持不少于30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2] 合作协议签署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西藏分行与6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3]
江门探索“六链融合”,智引人力活水精准滴灌制造业
南方农村报· 2025-07-02 18:06
核心观点 - 江门市通过"六链融合"模式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旨在以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精准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能[1][9][24] 活动背景与目的 - 活动旨在探索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推动《江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落地实施[2][3][15] - 制造业作为江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柱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对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11][12] - 人力资源服务业被定位为连接人才与产业的关键桥梁 其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至关重要[13] 专家观点与模式创新 - 专家提出"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技术链"六链融合的人力资源产业新基建模式[21][22] -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从"被动配套"向"主动赋能"转型 通过精准化解决方案将人才资源直接输送到制造业一线[23][24] - 采用"链主化模式"实现人力资源服务嵌入制造业产业链的实践路径[21] 产业园建设与成效 - 广东江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广东省首批省级产业园 构建"一园多区(点)"格局 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36][37] - 已引入57家优质人力资源机构 形成涵盖招聘猎头、教育培训、劳务派遣等完整产业链[37][39] - 培育智通、博士科技等机构成为区域总部企业 服务范围扩展至广州、深圳等城市[44] - 2022年以来累计组织专项招聘活动超200场 服务企业超1.2万家次 提供岗位超10万个[48][49] 资源整合与平台机制 - 创新搭建"一横一纵"创业平台机制 聚焦人才、产业、创新三大核心要素[30][31] - 推动博士博士后创新人才与产业园、创业创新园融合发展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31][33] - 产业园与6个镇街签订结对帮扶协议 强化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46][47]
“链”上发力 壮大生物医药生命力
每日商报· 2025-06-06 06:14
行业地位与区域规划 - 生物医药是钱塘区核心产业 杭州建设全球影响力生物医药创新城市的主阵地[1] - 医药港作为杭州市"一核四园多点"布局中唯一核心区 同时是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和省级特色小镇[1] - 产业社区服务范围达4.92平方公里 涵盖21个小微园区和1733余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1] 产业发展模式 - 采用"链式+集群"产业发展新模式 打造创新链 产业链 人才链 政策链 金融链 服务链"六链融合"生态[1] - 通过党建体系架构增强组织引领力 发挥党员带动力 激活人才驱动力 提高亲清免疫力 提升共富辐射力[2] - 党建机制作用于"强链 聚链 延链 畅链"产业逻辑 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区域发展经验[2] 人才与基础设施 - 辖区职工总数约3.5万人 其中居住职工宿舍人员约0.2万人[1] - 党群服务中心配备健身房 阅读站等设施 构建人才"8小时外"服务生态[2] - 通过政校企资源对接为产业生态注入持久活力 形成"一站式"成长平台[2] 企业调研案例 - 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展现红色传承 成为党建与产业融合的实践样本[2] - 杭州医药港党建经验致力于从点上面上机制转化 推动"中国医药港"建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