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享算力
icon
搜索文档
00后博士休学,首创“算力滴滴”
虎嗅APP· 2025-08-21 18:08
公司业务模式 - 共享算力平台采用"算力滴滴"模式,将城市作为分布式机房,调度个人电脑闲置显卡资源为AI公司提供弹性算力服务[6] - 实现按分钟计费的算力共享模式,用户登录网站后系统秒级匹配空闲电脑执行矩阵运算,电脑主人可随时中断任务[6] - 2025年上半年实现2000万元收入,主要来自B端客户,毛利率最高达95%[8][32] 技术突破 - 底层架构重构三次,产品迭代80多次,最终实现99.9%以上的稳定性,支持普通人通过客户端共享算力[7][22] - 突破算力服务"不可能三角",同时实现弹性、稳定和低价,比部分知名公有云更稳定[6][22] - 采用能源领域分布式电网思路,对算力供需波动进行监控建模和负荷预测,建立多云热备体系[23] 市场机遇 - AI Agent爆发推动推理算力需求激增,IDC预测推理服务器工作负载占比从2020年51.5%增至2026年62.2%[4] - AI公司面临算力成本痛点:长租服务器导致闲置成本,短租价格是正常5倍,弹性需求得不到满足[5][29] - 公司服务五个初始客户后确认市场需求,通过3万元收入验证50%毛利率的商业可行性[13] 政府合作 - 参与国家级算力一体化网络调度平台建设,承接河北、青海等省份算力调度平台项目[22][27] - 政府主动寻求合作,因现有平台不支持闲时接入,而公司技术允许机房在闲时共享算力赚取额外收入[35][36] - 清华背景带来初始机会,但最终依靠技术实力获得政府认可[36] 团队构成 - 核心团队包括清华能源专业付智、清华机械与计算机系许钟子珩、北大本科清华叉院博士黄力昂[8][51] - 吸引多位资深人才加入,包括英特尔高级工程师、字节前员工、华润系生态总监等[52] - 团队获得清华"学生创新创业十佳团队"冠军和"互联网+"大赛亚军[52] 发展策略 - 从ToC转向ToB业务,坚持"与最优秀的人工作"的理念,面试注重心力、愿力和能力三个维度[8][62] - 采用AI原生组织管理方式,员工配备个人Agent实现高效信息同步,每周产品迭代1-2次[65] - 2025年目标完成八个省份算力调度平台建设,明年覆盖一半以上省份[69] 行业认知 - 应用层机会需满足模型可用和成本足够低两个条件,2025年第一条刚成立但第二条仍未充分满足[20] - 推理计算将成为主要需求,其分散性和波动性特征与训练需求集中稳定形成鲜明对比[29] - 提出"子珩曲线"理论:租赁市场存在双曲线关系,租期越短价格越高,资源越碎片化价值越低[30]
00后博士休学,首创“算力滴滴”
虎嗅· 2025-08-21 10:14
"AI 原生 100" 是虎嗅科技组推出针对 AI 原生创新栏目,这是本系列的第「 14 」篇文章。 共享算力,这件事放在今天,并不新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尝试,甚至有人用它寻找外星文明,但却没人在共享算力上赚到钱。 一直到AI Agent的大爆发,这一模式第一次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首次将共享算力这事儿,在全球范围内能跑通,并实现盈利,竟让一个00后团队做到了。 2025年7月,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付智十分忙碌,他是共绩科技的CEO。这一次,他在大会上对接了40多条线索、转化了20多条潜在商机。 2025年,被业界视为"AI Agent"爆发的元年,这直接导致了AI推理的算力需求暴增。根据第三方分析机构IDC的预测,推理服务器的工作负载占比从2020年 的51.5%,增加到了2026年的62.2%。 这些推理的需求,投射到终端,就是一系列AI视频生成公司、AI陪伴机器人公司、AI模型公司的爆发。但这些AI公司的痛点在于,每次都需要支付一大笔 长租服务器的费用给到云厂商,这造成的问题是,当需求较少时,他们需要为算力服务,承担闲置算力资源的成本,当需求增多时,他们又要让用户排队。 这对于成本敏感、精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