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滴滴(DIDIY)
icon
搜索文档
滴滴暑期打车活动上线
每日商报· 2025-07-23 18:49
商报讯(实习生 王佳怡 记者 吕文鹃)暑期旅游旺季,探亲访友、家庭结伴出游需求持续走高,跨境游 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你还在为出行打车太贵而烦恼吗?滴滴出行即日起至7月31日推出暑期打车7折起 活动,助力游客轻松出行。 自滴滴海外出行上线以来,已持续在春节、五一、端午等多个假期为用户跨境出游提供便捷、实惠的出 行服务。用户无需额外下载或注册其他打车软件,只需将滴滴App升级至最新版,点击左上角切换海外 城市或开通自动定位功能,即可体验丝滑的打车服务。海外出行支持中英文地点输入,App内提供中文 客服,游客可用中文和司机即时沟通,语言不再是出行的阻碍。同时,App支持使用支付宝、微信预付 车费,自动计算汇率,支付更加顺畅。 用户打开滴滴App或小程序进入海外出行活动页面,即可领取海外打车专属券包,包含2张7折券(每张 最高减20元)和1张8折券(最高可抵10元)。针对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滴滴出行优惠力度有所不同: 去往韩国旅游的用户可领2张韩国专属打车券,包含1张满70元减15元券和1张8折最高抵扣10元券,限周 六日可用;去往日本的用户可以通过兑换码OTOKU兑换10张优惠券,单笔订单最高减500日元;订单起 ...
滴滴没跑通的定制车,曹操能跑通吗?
36氪· 2025-07-17 21:02
定制车战略与行业格局 - 曹操出行通过定制车实现乘客体验、司机收入和平台效率的三赢,截至2024年底在21个城市拥有超过3.4万辆定制车,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定制车队 [1][2] - 定制车可降低运营成本,枫叶80V和曹操60的TCO分别为0.53元/公里和0.47元/公里,较传统纯电动汽车降低33%及40% [2] - 曹操出行与易易互联合作降低司机用车成本,司机平均小时收入从2022年30.9元增至2024年35.7元,高于行业平均27元 [2] - 通过吉利授权维修网络,车辆平均保养及维修时间和成本同比分别下降25%和54% [2] - 公司计划2025-2027年每年采购约8000辆定制车,部分将出售及租赁给运力合作伙伴及其他共享出行平台 [2] 滴滴定制车尝试的教训 - 滴滴2018年推出定制车D1,计划2025年推出D3并普及100万辆,但D1今年6月销量仅78辆,2025年累计销量183辆,D3未见踪影 [3] - 滴滴定制车和Robotaxi计划推出时机不当,2018年行业对Robotaxi过度乐观而公众存在恐惧,导致D1部署受阻 [5] - 滴滴在Robotaxi生态中定位失误,试图包揽设计、研发和生产,而曹操出行和如祺出行等采用"车企+技术提供商+平台"的分工模式 [6][7] - 滴滴2018年与理想合资的桔电出行2022年破产,2023年与广汽合资的AIDI计划进展不明 [7] 曹操出行的Robotaxi布局与挑战 - 公司IPO募资超50%用于"定制车-自动驾驶-平台服务"闭环,其中19%改进车服、18%投向定制车、17%投向技术及自动驾驶 [5] - 2024年2月在苏州和杭州投放搭载吉利"千里浩瀚"Robotaxi解决方案的车辆并开启示范运营 [6] - 当前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但169亿元交易额仅为滴滴的7.7%,85%订单依赖高德等聚合平台 [8] - 最近三年累计净亏损52亿元,2024年负债113亿元,现金储备仅1.6亿元,Robotaxi持续投入将考验现金流 [8] - 面临T3出行(市场份额差0.1%)、如祺出行、享道出行等竞争,后者均采用类似生态合作模式 [8][9]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从"流量战争"转向"体系战争",定制车成功依赖产业协同深度 [9] - 未来或呈现"双轨并行":滴滴固守主流市场,曹操等通过垂直整合切入细分场景 [9] - 生态协同能力成为赛道晋级关键,但政策放开时间不确定,L4级自动驾驶可靠性仍需验证 [8]
高盛:滴滴公司-全球出行增长引领 robotaxi 商业化前沿;给予买入评级
高盛· 2025-07-16 2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滴滴全球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7.20美元,较当前股价有35%的上涨空间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滴滴全球有望受益于共享出行在低线城市的渗透、国内总交易额(GTV)利润率的扩大、被低估的国际业务以及被低估但基本面强劲的估值,有机会实现估值重估 [2] - 预计2024 - 2027年,滴滴全球的收入和每股收益(EPS)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8%和44%,是所覆盖的中国互联网中大型股中盈利复合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 [27][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持续的国内出行市场总需求(TAM)增长与单位经济效益提升 - 滴滴在中国共享出行市场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与较小的竞争对手相比具有网络规模优势,预计将保持约70%的市场份额 [42][43] - 中国低线城市的共享出行仍有增长空间,预计2025 - 2030年中国打车订单量将以约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低线城市的增长将超过一线和二线城市 [44] - 滴滴国内出行GTV利润率有提升空间,预计未来将受益于电动汽车普及率的提高、消费者补贴的减少以及运营效率的提升 [47] 2. 无人驾驶出租车——机遇而非威胁 - 无人驾驶出租车技术有望在长期内提高共享出行的渗透率和平台利润率,预计到2035年,滴滴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订单量将分别在基本情景、乐观情景和悲观情景下贡献中国总日订单的34%、75%和13% [34][67][69] - 滴滴作为最大的共享出行网络,在部署无人驾驶车辆方面具有优势,预计将主要作为轻资产市场平台运营,以提高车辆利用率 [70][71] - 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发展面临监管和竞争风险,但预计短期内不会对滴滴的整体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72] 3. 被低估的国际业务,从中国扩展到拉丁美洲和全球 - 拉丁美洲的打车市场规模庞大,增长潜力大,预计2024 - 2033年共享出行TAM将以1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滴滴在巴西和墨西哥等市场具有重要地位 [105][107] - 滴滴的国际业务平台销售利润率有望提高,预计国际打车业务的GTV利润率将在中长期内稳步增长,金融服务业务预计到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 [108][110] - 食品配送是滴滴国际业务的下一个战场,预计2025 - 2028年食品配送GTV将以超过16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但短期内可能面临竞争压力和亏损 [111] 4. 被低估的估值但强劲的基本面创造了估值重估的机会 - 采用分部加总法(SOTP)对滴滴进行估值,得出12个月目标价为7.20美元,考虑了国内出行、国际出行、自动驾驶等业务的价值,并应用了20%的场外交易(OTC)/流动性估值折扣和15%的控股公司折扣 [150][151] - 与全球同行相比,滴滴的估值具有吸引力,当前的估值反映了非基本面因素(如OTC市场流动性较低)和基本面因素(如对拉丁美洲食品配送的投资),但预计这些因素不会对其长期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32] 财务状况 - 预计2024 - 2027年,滴滴全球的总GTV将以1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收入将以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主要受国内低线城市的订单量增长和国际市场份额的增加推动 [170] - 预计2027年,滴滴的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A)利润率将提高到5.2%,调整后净利润率将提高到6.2% [175] 法规政策 - 中国网约车业务受到多项法规的监管,包括运营许可、合规率披露、乘客安全、反垄断、网络安全等方面,滴滴一直在努力遵守这些法规 [185] - 滴滴的场外交易面临美国交易限制的风险,可能会对其估值产生影响 [160] M&A排名 - 给予滴滴3的并购排名,表明其被收购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在目标价中未考虑并购因素 [189]
滴滴自动驾驶:多维度发力,迈入爆发前夜
环球网资讯· 2025-07-14 11:55
公司技术展示与研发投入 - 滴滴自动驾驶在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展示了新一代L4级前装量产车型,搭载全新一代硬件平台,传感器总数达33个 [1] - 公司明确表示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产业伙伴合作推进技术创新,致力于提供更便捷多样化的出行服务 [1]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合作 - 滴滴2016年启动L4级自动驾驶技术布局,2019年将业务升级为独立公司,2020年在上海首次开放自动驾驶服务 [3] - 2024年4月与广汽埃安成立合资公司"广州安滴科技",2025年首款前装量产L4自动驾驶车亮相 [3] - 合资公司获批及量产车进展标志着行业进入产品化新阶段 [3] 运营测试与用户体验 - Robotaxi车队已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稳定运营多年,连续1800天无重大安全事故 [5] - 新加坡代交通部长试乘滴滴Robotaxi,车辆运行平稳,系统调度迅速,复杂路况应对灵活 [5] 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2024年10月C轮融资后,累计融资额超过15.5亿美元(约112.6亿元人民币) [6] - 正与多家潜在投资方洽谈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有望达50亿美元(约363亿元人民币) [6] 政企合作与政策支持 - 2024年6月与广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等领域深化合作 [8] - 2023年3月获得广州首批智能网联示范运营资质,并率先启动商业化探索 [8] 商业化进展与未来规划 - 公司正加速从技术验证走向城市级部署,计划年内加速Robotaxi部署 [10] - 凭借产品、平台、算法、用户运营等积累,具备在自动驾驶竞赛中脱颖而出的潜力 [10]
四维智联港股IPO:背靠滴滴腾讯 3年累亏8.47亿元押注自建产能
犀牛财经· 2025-07-10 17:11
公司概况 - 四维智联为四维图新(002405 SZ)旗下智能座舱企业 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计划募资用于建立自主产能及强化研发能力 [2]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由四维图新智能网联业务分拆独立 主营智能座舱软硬件全栈解决方案 涵盖AI助手 Welink3交互系统 地图导航等软件及舱泊一体 驾舱一体等域控制器硬件 [2] - 控股股东四维图新通过直接及间接持股控制公司45 32%表决权 战略投资者包括滴滴 联发科 腾讯 参股方有蔚来资本 博世创投等 [2] 市场地位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4年四维智联在国内一级供应商中排名第十 市占率0 1% 舱泊一体解决方案服务量位居全国第二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 39亿元 4 77亿元 4 79亿元 3年累计亏损达8 47亿元 其中2024年净亏损扩大至3 78亿元 [2] - 亏损主因系研发投入占比从21%升至43 8% 叠加硬件外包成本高企 [2] - 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高达92 2% 其中控股股东四维图新贡献47 8% 滴滴贡献37 2% [2] 行业挑战 - 公司面临经营持续亏损 上游芯片垄断 下游大客户依赖性过高的三重压力 [3] - 需平衡高研发投入与盈利路径探索 此或为IPO能否破局的关键 [3]
四维智联赴港IPO,原星巴克中国董事长、滴滴技术负责人现身董事会
搜狐财经· 2025-07-04 18:24
公司概况 - 四维智联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以创新软件开发能力和从端到云的全面产品覆盖而闻名 [2] - 2024年在国内一级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十 占市场份额0.1% 在全球以软件为驱动的中国一级供应商中排名第三 舱泊一体解决方案服务量全国排名第二 [2]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39亿元 4.77亿元 4.79亿元 年度亏损分别为2.04亿元 2.65亿元 3.78亿元 [2]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0.2% 29.4% 29.2% 研发开支占比从21.0%增至43.8% [3] - 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占比1.9% 较2023年的6.8%有所改善 其他收入及收益占比从0.4%提升至2.1% [3] - 2024年税前亏损达3.78亿元 亏损率从37.7%扩大至78.8% [3] 管理团队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包括1名执行董事 5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3] - 程鹏担任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 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及主要业务决策 2014年加入集团 [4][5] - 王静瑛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曾任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CEO 在零售和消费品领域有丰富经验 [8] 核心人物背景 - 程鹏在智能移动 卫星导航 车联网等领域有深厚积累 领导公司从地图服务向智能解决方案转型 [6] - 程鹏现任四维图新北京副董事长兼CEO 同时担任多家关联企业董事职务 [6] - 王静瑛曾获上海市政府颁发白玉兰奖 现任Canada Goose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9] 行业地位 - 公司舱泊一体解决方案服务量全国第二 凸显在智能座舱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 [2] - 研发投入占比从21%大幅提升至43.8% 反映公司持续加码技术创新 [3]
滴滴司机体验监督员评审会:公益救助成焦点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8:07
滴滴关爱公益救助项目 - 项目于2018年启动并在2023年3月升级 设有大病救助和紧急救助两类救助类型 [2] - 申请流程简便 涵盖申请 审核与资助款拨付 除司机本人外 滴滴工作人员 司机代表及乘客也可提交申请 [2] - 过去三个月平台收到400余份救助申请 其中70%为大病救助 30%为紧急救助 [2] - 项目为陷入困境的司机家庭提供帮助 如青岛花小猪司机王师傅因丈夫患渐冻症获得资助 [2] - 深圳出租车司机代表丁丁提交三位司机资料 平台审核迅速并完成资助款拨付 [3] 司机体验监督员评审会 - 滴滴网约车司机生态发展委员会发起第二期活动 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 [1] - 活动参与方包括司机代表 乘客代表 媒体 专家学者 律师等 共同探讨完善平台规则 [1] - 活动现场设置公益救助项目分享环节 司机代表和媒体分享帮扶案例 [1] -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滴滴公益基金会为参与帮扶人员颁发公益探访志愿服务证书 [1] 公益救助案例 - 青岛花小猪司机王师傅丈夫患渐冻症 生活无法自理 滴滴启动救助流程并提供资助款 [2] - 滴滴后续将为王师傅提供安全 服务和接单技巧培训 [2] - 深圳出租车司机代表丁丁提交三位司机资料 平台快速审核并拨付资助款 [3]
车企出行公司:跨过滴滴护城河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09:21
出行公司上市热潮 - 曹操出行在港交所上市,发售价41.94港元,募资总额18.53亿港元,成为港股最大出行平台,但首日破发,收盘价36港元/股,跌幅14.16%,市值195.9亿港元 [2] - 享道出行完成超13亿元C轮融资,为行业近3年单笔最大融资,已启动港股IPO计划 [3] - 如祺出行已于一年前在港交所上市,募资总额10.5亿元,2024年总收入24.63亿元,同比增长14%,毛利率改善近80% [4] 市场竞争格局 - 滴滴占据70.4%的市场份额,曹操出行仅占5.4%,2024年滴滴中国出行GTV达780亿元,曹操出行仅48亿元 [6] - 全国共有382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行业竞争激烈,头部企业尚未实现盈利 [5] - 曹操出行2024年亏损12.46亿元,每单亏损约2.08元,85%的GTV来自聚合平台 [5] 公司战略布局 - 曹操出行计划将募资净额用于:19%改进车服解决方案,18%提升定制车,17%投资自动驾驶,16%扩大地理覆盖,10%营运资金 [2] - 享道出行将深耕企业长租、高端专车等领域,构建"商旅出行大生态" [7] - 如祺出行拓展技术服务业务,与腾讯合作提供数据采集、处理及标注服务 [7] Robotaxi发展 - 如祺出行在粤港澳大湾区Robotaxi运力超300辆,5月订单量同比涨幅413% [9] - 曹操出行构建"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闭环生态,计划2026年推出L4级自动驾驶定制车型 [10] - 享道出行已完成33万余次Robotaxi订单,计划2026年车队规模达200辆 [10] - 高盛预测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5400万美元增至2035年470亿美元 [12] 行业挑战与机遇 - Robotaxi商业化面临技术瓶颈、成本高企和政策配套等挑战,硬件成本需降至15万元以下,运营成本需达0.5元/公里 [14] - 出行企业需通过差异化战略和创新技术突破滴滴的市场垄断 [6] - 背靠车企的出行公司在车辆定制、供应链成本等方面更具优势,有望在Robotaxi市场抢占先机 [14]
商贸社服行业周报:美团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淘宝闪购饿了么日订单超6千万-20250702
招商证券· 2025-07-02 19: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餐饮旅游板块指数上涨3.91%,强于沪深300指数,弱于创业板指数;商贸零售板块指数上涨4.38%,强于沪深300指数,弱于创业板指数[1][5][7] - 本地生活竞争扰动不改公司长期竞争力与投资价值,重点推荐美团;电商龙头公司估值低位,推荐阿里巴巴、京东集团、拼多多、唯品会;暑期出行旺季将至,看好旅游板块后续高景气度,推荐关注休闲旅游&出境游相关性较强的OTA、景区,与出行人次高度相关的交通,以及商旅需求驱动的酒店,重点关注亚朵、长白山[1] 各部分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餐饮旅游板块涨幅前五为天目湖(+14.09%)、曲江文旅(+8.91%)、长白山(+6.5%)、众信旅游(+5.43%)、国脉文化(+5.27%),下跌个股为ST联合(-4.48%)、ST张家界(-2.27%)[10][12] - 商贸零售板块涨幅前五为飞亚达(+27.82%)、焦点科技(+10.44%)、爱婴室(+8.72%)、品渥食品(+8.3%)、星徽股份(+7.59%),下跌个股为友阿股份(-1.64%)、周大生(-1.22%)[14][17] 重点公司投资建议及估值 - 电商推荐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唯品会,竞争格局被过度担忧,预计未来电商行业及各公司利润额将稳中有升,看好电商估值系统性回升[18] - 本地生活强烈推荐美团,竞争扰动不改公司长期竞争力与投资价值,预计25年核心商业净利润为453亿,给予20倍PE对应目标价156港元[19] - 零售建议重点关注永辉,看好其调改方向,当前调改步入轨道成效显现,长期有望实现广阔市场规模和可持续同店增长[19] - 共享出行推荐滴滴出行,龙头份额企稳、盈利增长潜力大,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20] - OTA强烈推荐携程集团,2025年Q1收入及利润略好于市场预期,长期看好未来业绩持续增长[22] 行业重大新闻 - 餐饮旅游:幸运咖全国门店数突破6000家,覆盖超300座城市[26] - 商贸零售:饿了么、飞猪加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美团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超6000万[27][28][29] 行业重要公告 - 餐饮旅游:宋城演艺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峨眉山A对控股子公司担保事项承担担保责任的公告[30][31] - 商贸零售:小商品城董事长辞职的公告;王府井调整2024年度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总额的公告[32][34]
滴滴、联发科、腾讯加持,四维智联冲刺港股车路云第一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20:31
公司上市与股东结构 - 四维智联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文件,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1] - 四维图新为第一大股东,持有27%股份并通过其他主体合计掌握45.32%表决权 [1] - 滴滴出行、联发科中国、腾讯分别持有16.46%、15.83%和4.13%股份 [1] 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国内第十大一级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份额0.1% [2] - 全球以软件驱动的中国一级供应商中排名第三,舱泊一体解决方案服务量全国第二 [2] - 累计交付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超1590万套、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超155万套 [2]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被国内约250家整车厂中的20%采用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智能座舱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分别为1.634亿、1.644亿和2.434亿元 [2] - 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分别为3.736亿、3.124亿和2.347亿元 [2] - 同期研发投入分别为1.13亿、1.03亿和2.09亿元 [3] - 归属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03亿、-2.65亿和-3.78亿元 [3] 客户覆盖与战略合作 - 覆盖中国15大畅销汽车品牌中的12个车型,对中国前十大车厂完成全面覆盖 [3] - 服务某大客户27款车型,占该车厂70%销售总额 [3] - 滴滴通过增资与四维智联建立深入合作,涉及网约车和智能驾驶产业链 [4][5] 行业竞争与趋势 - 2025年智能驾驶、座舱企业加速赴港上市,包括希迪智驾、驭势科技等 [8] - 四维智联基于"车路云"的解决方案面临泰博车联网等同质竞争 [9] 技术与资源禀赋 - 滴滴、四维图新、腾讯分别提供车、路、云资源,联发科提供芯片技术支持 [1][6] - 公司拥有独特数据要素来源,如滴滴行车数据、高精地图和云端算力 [6] - 差异化解决方案支持向舱驾融合中央域控领域拓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