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DIDIY)

搜索文档
现代财险两位新董事补位,董事长人选渐露端倪、滴滴系能否胜出?
搜狐财经· 2025-04-23 12:54
文章核心观点 现代财险董事会人员或有变动,董事长大概率在洪铃和朱逸杰中产生 公司业务2024年车险爆发式增长、非车业务收缩 新任董事长无论是谁都面临精准对接股东战略诉求和破解公司持续亏损经营魔咒的挑战 [1][2][6][9] 董事会人员情况 - 除洪铃、朱逸杰拟任董事资格待监管批准外 董事会现有一位执行董事、三位非执行董事及三位独立董事 [1] - 非独董包括韩国籍的赵成必、滴滴出行CFO卓越、联想控股助理总裁舒悦、联想控股金融服务投资部执行董事解强 [1] - 新晋董事朱逸杰曾担任滴滴出行金融事业部战略负责人及新能源车险业务负责人 洪铃大概率是现代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的高管 [2] - 若洪铃、朱逸杰分别接替赵镛一、陈永桦 三方董事架构仍将保持2:2:2的稳定平衡关系 与各方持股比例33%:32%:32%相呼应 [2] - 董事长一职大概率在洪铃和朱逸杰中产生 鉴于韩方股权略高且长期主导董事长职位 韩方担任董事长的惯例或许仍将延续 [2] - 朱逸杰在车险领域资历深厚 若担任董事长也并非全无可能 [3]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2020年前 外资主导的现代财险“佛系”经营 保费长期徘徊2亿 微利但稳健 2020年联想、滴滴入局后保费四年破10亿 增速最高达135% 但2021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4.7亿 2024年单年亏损1.63亿创下纪录 [6] - 2021年起 车险、责任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规模迅速扩张 2023年末 这三大险种保费收入分别达1.99亿元、1.90亿元和1.40亿元 [6] - 2024年 车险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保费收入高达5.55亿元 同比激增179.0% 占比从上年的26.3%跃升至54.3% [6] - 2024年 非车险业务负增长 保费收入由2023年的5.57亿元下滑至4.67亿元 同比下降16.3% 前两大非车险种均出现不同程度萎缩 [8] 市场空间与挑战 - 截至2023年11月 滴滴平台活跃网约车司机数量为586万 较上年同期增加142万 以2000元车均保费计算 仅活跃司机就足以支撑超百亿元保费规模 公司在网约车司机细分市场有广阔增量空间 [9] - 新能源车险“高赔付、高风险、高成本”问题是行业普遍面临的顽疾 公司深耕的网约车赛道让众多险企焦头烂额 韩方股东应对相关风险也力不从心 [9] - 新任董事长需精准对接股东战略诉求 满足各方利益 并破解公司持续亏损的经营魔咒 实现业绩扭亏为盈 [9]
“货运版滴滴”满帮集团:张晖一手打造“数字货运第一股”,如今收获8770条黑猫投诉和2140条法律诉讼
金融界· 2025-04-22 19:44
有着"货运版滴滴"之称的满帮集团近期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总净收入高达31.7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幅度达到31.8%。全年总净收入攀 升至112.3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在净利润方面,全年实现了31.23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40.2%。这样亮眼的成绩,无疑彰显了满帮集团作为货 运物流企业的龙头地位。然而与此同时,众多消费者、货车司机对满帮的投诉数量,以及由此产生法律诉讼风险之巨,也令人咋舌。 业绩逆势增长信贷业务增速接近30% 在货运市场整体呈现低迷态势的大环境下,头部平台满帮集团的业绩却能逆势上扬,这一现象着实令人意外。 网络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60.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相较于2023年全年仅提高了0.6个百分点。分季度 来看,一至四季度分别增长5.9%、5.7%、5.3%、5.8%,增长动能并不充分。在这样不利的行业背景之下,满帮集团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而这 与满帮独特的商业模式紧密相关。 满帮集团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板块,其一是货运匹配服务,其中包括货运经纪服务、货运挂牌服务以及交易佣金收入;另一板 ...
“被退出”的滴滴,重回巴西做外卖了
虎嗅· 2025-04-21 15:51
文章核心观点 滴滴带着墨西哥市场经验以“99 Food”品牌重启巴西外卖业务,有望凭借既有出行网络和差异化竞争策略改变巴西餐饮平台竞争生态 [1][2][3] 曾面临一超多强局面 - 2023年巴西外卖市场规模达1390亿雷亚尔(约1747亿人民币),但外卖用户仅占人口30%左右,中小城市外卖渗透率不足30%,不过2019 - 2023年年增长率约15% - 2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4] - 本土巨头iFood占据80%市场份额,业务拓展到非餐类订单,2022年市价1321亿欧元,有33万家合作单位、20万名送货司机、4000多万消费者,覆盖1700个城市,月订单约7000万份 [5] - aiqfome主攻巴西中小城镇,覆盖700个城市,月订单超200万单,营业额达14亿雷亚尔(约17.36亿人民币) [5] - Rappi与Loggi在食品外卖领域较为边缘化,Rappi曾获2亿美元融资,Loggi是物流供应商 [6] - Uber 2014年涉足巴西外卖领域,2016年推出UberEats;滴滴2018年收购本土出行平台99入场,2019年推出99 Food试水外卖市场,但初入时市占率仅5% [7] - 巴西中小城市出行网络不密集,外卖订单密度低,配送成本占订单金额比例达30%,支付生态中数字钱包不普及,现金支付习惯残留,线上支付分分期支付和即时支付,PIX系统使用有局限 [7][8] - 2020年iFood发出排他性协议,99 Food和Uber eats分别暂停和策略性撤退,2023年左右iFood占据主导 [8] 盯上下沉市场 - 滴滴在墨西哥布局7年,已渗透70余座城市,拥有1600万月活用户、50万骑手,与9万家餐厅深度绑定,市场占有率超50%,日均商单超30万 [10] - 滴滴在墨西哥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用低价快车和摩托服务从三四线城市向中心包抄Uber,实现弯道超车 [12] - 滴滴在墨西哥实现出行 + 外卖 + 支付三线并行,司机充任骑手降低配送成本,单均成本下降15%,用户留存率提升至68%,还可优化偏好推荐,支付业务可交叉补贴 [13][14] - 滴滴计划将墨西哥经验用于巴西,重点攻坚外卖渗透率不足5%的中小城市,开展夜间配送、生鲜杂货等服务,与iFood形成差异化竞争,99出行接近覆盖全国城镇60%,还推出99Moto服务 [15] 巴西外卖市场现状 - iFood的二选一条款使外卖平台失去制衡,成本转嫁给餐饮企业和消费者,巴西骑手、商家对其垄断不满 [17] - 滴滴入局和美团即将进入,或许能改变巴西餐饮平台竞争生态 [17]
砼享物流发布:打造全国首个绿色建材新能源智慧物流“滴滴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4-21 03:55
文章核心观点 恒盛集团商砼之家发布“砼享物流”平台,以数智技术和共享模式驱动,重构建材物流全链路服务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共享共赢新生态,其四大解决方案可破解行业物流痛点,打造多元共赢生态圈,引领建材产业新能源物流生态革命,助推行业进入新阶段 [1][8] 平台发布情况 - 4月18日,“数智驱动 砼筑未来——新质生产力赋能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恒盛集团商砼之家发布“砼享物流——绿色建材新能源智慧物流一站式服务平台” [1] - 该平台是全国建材产业首个新能源智慧物流“滴滴模式”,是商砼之家“数智化 + 绿色化”双轮驱动产业物流转型升级战略的关键落子 [1] 平台诞生背景 - 国家出台《“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政策,要求建材产业推广新能源运输工具,降低物流碳排放,构建绿色供应链 [3] - 为解决建材物流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效率瓶颈、安全隐患和结算难题等挑战,“砼享物流”平台应运而生 [3] 平台理念与方案 - 平台以“绿色低碳、智能高效、安全可控”为核心理念,发挥集团产业支撑、资源整合优势,共享商砼之家数字底座,构建产业物流综合解决方案,推动全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发展 [3] 四大解决方案 绿色低碳运力生态解决方案 - 西北首创“车 - 桩 - 碳”一体化体系,联合车企提供多车型新能源车辆采购方案,联合企业完善充电站基础设施,解决新能源车补能焦虑,提升车辆运营效率,为运输碳排放数据的绿色认证、碳交易提供支撑 [5] 全链路智能调度中枢解决方案 - 运用大数据算法整合资源形成资源池,结合智能调度,实现“人、车、货、桩”最优匹配,降低空驶率,缩短车辆平均等待时间,提升单车月均运量和单车日均使用时长,最大化释放车辆效能 [5] 透明化协同交付解决方案 - 通过车载 IoT 与区块链技术打造数字孪生监控体系,实时追踪车辆位置、主动安全异常预警,降低安全事故率 [6] - 运输完成后自动生成电子运单作为结算“数字凭证”,解决对账乱、结算慢问题 [6] - 加强风险管控,基于历史履约数据构建承运商信用评价模型,联合机构推出特种车辆专业保险,降低运营风险 [6] 产融结合数字服务解决方案 - 以产业运输场景为支撑,整合与挖掘多维数据资源,构建承运商信用评价模型,联合金融机构推出新能源购车、供应链金融等服务,为客户提供“轻资产运营”模式,解决成本压力 [6] - 未来,运输数据转化为数据资产,为行业提供风控模型输出、碳交易数据服务等增值功能,推动建材物流从“资金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 [6] 多元共赢生态圈 供应端 - 平台助力客户从“个体运营”升级为“生态伙伴”,提供运力保障,让其享受智能匹配订单、新能源车购置补贴、车后服务降本等服务,降低运营风险,提升竞争力 [8] 需求端 - 平台助力客户实现从“被动协调”到“主动管控”的跨越,通过智能调度和全程可视化管理,提供全方位运力保障,实时掌握运输进度,优化物流成本,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8] 建材行业 - 平台构建“生态协同、数字赋能、绿色转型”新范式,通过搭建新能源运力网络、标准化服务体系、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引领建材产业新能源物流的生态革命 [8]
DiDi(DIDIY)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4-19 05:00
VIE相关数据及影响 - VIE及其子公司在2022、2023和2024年贡献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2.9%、92.5%和91.6%[36] - 公司与VIE及其各自股东签订了一系列合同协议,VIE作为合并结构化实体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37] - 若VIE的累计收益超过支付给中国子公司的服务费,相关转移及税负将使公司税后收入降至税前收入的约50.6%[50] - 2022 - 2024年,可变利益实体(VIEs)根据一系列商业协议支付给子公司的现金分别为75.7亿元、3.21亿元和193.13亿元[61][63] - 2024年,VIEs为公司间投资活动支付给子公司的现金为57.37亿元[63] - 2022 - 2024年,VIEs为公司间融资活动支付给子公司的现金分别为178.12亿元、191.94亿元和40.77亿元[63] - 2022 - 2024年,VIEs从子公司获得的公司间融资活动现金分别为19.5亿元、74.5亿元和0.76亿元[63] - 与可变利益实体(VIE)的合同安排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有效,VIE或其股东违约将影响公司业务[197] - 与VIE相关合同受中国法律管辖,法律解释和执行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业务[200] - VIE股东可能与公司存在利益冲突,可能对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202] - 可变利益实体(VIE)股东可能涉及个人纠纷,影响公司对VIE的控制和经济利益获取[204] - 公司与VIE的合同安排可能受中国税务机关审查,或导致额外税务负担[206] - 2022年4月7日国务院修订《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2024年4月8日工信部发布增值电信服务开放试点通知,公司可能需重组VIE所有权结构[210] - VIE破产、解散或清算可能使公司失去对关键资产的使用和收益权[212] 股权结构 - 程维、王刚、张博、吴睿和陈汀分别持有小桔科技49.19%、48.23%、1.55%、0.72%和0.31%的股权[40] 税收政策 - 部分合并实体因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享有15%的优惠法定税率[49] -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向境外直接控股公司分配股息需缴纳10%的预提所得税;若直接控股公司注册在香港或与中国有税收协定安排的司法管辖区,符合条件可适用5%的较低预提所得税税率[49] -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中国公司向非中国居民企业支付股息,适用最高10%的预提税,除非有豁免或减免[235] 公司业务合规与监管事件 - 2021年7月2日,公司接受网络安全审查并被要求暂停中国新用户注册;7月4日和9日,26款运营的应用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要求下架;2023年1月16日,恢复滴滴出行新用户注册[43] - 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公司在中国需暂停新用户注册,26款运营的应用从应用商店下架,2023年1月16日经批准恢复滴滴出行新用户注册[107] - 2021年7月起公司及部分高管和董事在纽约和加州联邦法院被列为多起证券集体诉讼被告,2021年12月在纽约州法院又被列为一起证券集体诉讼被告,诉讼称公司2021年6月30日IPO的注册声明和招股说明书存在重大虚假陈述和遗漏[106] - 2021年9月17日相关部门发布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监管指南,2021年12月31日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并于2022年3月1日生效,2024年5月6日发布互联网不公平竞争防控暂行规定[120] - 2022年6月,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列为《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下的认定发行人;2022年12月15日后不再被认定[64] - 若未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无法完全检查和调查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会计师事务所,且公司继续使用相关事务所,可能被认定为HFCAA下的认定发行人,连续两年被认定证券将被禁止交易[65] - 2022年9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CAC)发布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生效[82] - 2023年6月1日,CAC发布的《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生效[82] - 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处理超过1000万个人信息的大型个人信息处理者需指定数据安全管理机构和负责人[83] - 2021年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涉及VIE的并购需符合申报门槛[215] - 2022年6月24日中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反垄断法》,2023年3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相关规定细化法律条款[217] - 2024年5月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禁止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规定,9月1日起生效[217] - 2021年4月,公司参加超30家中国主要互联网公司会议,需1个月内自查反垄断等法规违规情况并提交合规承诺[218] - 2021年5月14日,公司参加交通相关平台会议,需审查司机收入、定价等业务并整改,7月起向司机分享收入详情[219] - 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公司在中国暂停新用户注册,26款应用从应用商店下架,2023年1月16日恢复注册[223] - 2021年12月16日,PCAOB认定无法完全检查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会计师事务所,公司审计师受此影响;2022年6月,SEC将公司列为HFCAA下的认定发行人;2022年12月15日,PCAOB将中国大陆和香港从无法检查名单移除[227][229] - 每年PCAOB会确定能否完全检查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审计公司,若未来无法检查且公司使用相关地区会计公司出具审计报告,可能被列为认定发行人,连续两年被认定,证券将禁止在美国交易[2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营收为2067.99亿元,2023年为1923.8亿元,同比增长7.5%[52] - 2024年公司经营利润为19.42亿元,2023年经营亏损为28.38亿元[52] - 2024年公司年度利润为12.75亿元,2023年年度亏损为47.52亿元[52] - 2024年归属于滴滴全球的利润为12.58亿元,2023年亏损为47.93亿元[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438.93亿元,2023年为1440.79亿元,同比下降0.13%[53][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451.91亿元,2023年为446.77亿元,同比增长1.15%[53][55] - 2024年第三方收入为2067.99亿元,2023年为1923.8亿元,同比增长7.5%[52] - 2024年第三方成本和费用为2050.28亿元,2023年为1980.67亿元,同比增长3.51%[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5.55亿元,2023年为273.08亿元,同比下降54.02%[53][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为987.02亿元,2023年为994.02亿元,同比下降0.7%[53][5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31,579百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1月1日的153,407百万元人民币下降14.23%[56][5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29,378百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1月1日的39,868百万元人民币下降26.31%[56][5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6,454百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18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02.57%[57][59] - 2024年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14,142百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81百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57][59] - 2024年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6,602百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890百万元人民币增加128.44%[57][59] - 2022年经营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10,219百万元人民币[59] - 2022年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9,916百万元人民币[59] - 2022年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4,262百万元人民币[5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商誉价值为46,284百万元人民币,与2022年1月1日持平[56][5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855百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1月1日的43,430百万元人民币下降51.98%[56][57] - 2022 - 2024年投资减值准备分别为1.192亿元、2990万元和6.627亿元(9080万美元)[1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商誉达463亿元人民币(63亿美元),占总资产的32.2%,其中收购快的和优步中国分别确认商誉84亿元和379亿元[166] - 2024年底对中国出行集团现金产生单元的商誉进行年度减值测试,未发现商誉减值,但未来关键假设变化可能导致商誉减值[167] - 公司在2022 - 2024年国际业务调整后EBITA亏损分别为40亿元、23亿元和18亿元(3亿美元)[169] 公司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自2012年提供在线出租车服务,2014年提供网约车服务,2016年开始开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2018年推出能源和车辆服务并拓展海外市场及引入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服务[95] 公司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共享出行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面临来自现有和新进入者的竞争,部分竞争对手资金雄厚且有资源优势[98][100] - 为吸引和留住司机与消费者,公司需投资开发新的或升级的服务、产品和技术,否则可能影响运营结果[103] - 公司经常面临法律诉讼和调查,不利的判决或和解可能导致经济损失或限制业务运营[104] - 监管机构有权对公司进行检查或网络安全审查,违规可能导致高额罚款、负面宣传和业务调整[86] - 公司若无法确保消费者和司机的安全,业务、运营结果和财务状况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89] - 公司提供能源和车辆服务吸引和留住司机,若服务不能吸引司机或价格缺乏吸引力,可能影响业务和增长前景[124] - 公司与部分业务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若合作关系终止或恶化,可能需寻找替代伙伴,影响业务[125] - 公司面临维持企业文化的挑战,若无法维持,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126] - 公司可能面临产品责任索赔风险,且一般不购买第三方保险,成功的索赔可能需用自有资金支付[109][110] - 公司为保持竞争力可能持续提供司机激励和消费者折扣,若无法实现吸引和留住司机及消费者的目标,可能影响财务表现[114] - 公司业务依赖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否则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受不利影响[129] - 公司需额外资金支持业务增长,若通过股权或可转债融资,现有股东可能遭大幅稀释;若举债,现金流将受影响;若从纽交所退市,融资将更困难[130] - 公司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可能不足,若无法保护或被第三方指控侵权,可能产生高额费用并影响业务[131][133][135] - 公司新服务和产品供应依赖第三方供应商,供应链风险可能导致业务中断,影响自动驾驶技术引入进度[136] - 公司业务依赖非自身控制的互联网、移动等基础设施,其故障或费用增加可能影响平台性能和收入[137][138][139] - 公司依赖第三方开放市场分发应用和提供软件,若第三方干预,业务将受不利影响[140] - 公司平台需跨设备、操作系统和第三方应用实现互操作性,若失去互操作性,业务将受影响[141] - 燃料、食品、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可能使司机减少服务时间,降低平台网络流动性,损害业务和经营业绩[142] - 计算机恶意软件、病毒等攻击可能损害公司声誉和业务,保护和修复网络攻击可能产生高额成本[144] - 公司平台复杂,软件可能存在未检测到的错误,导致平台不可用或系统中断,影响业务和财务结果[145] - 公司使用第三方开源软件可能面临诉讼,且开源软件比商业软件风险更大[146][148] - 若司机被重新分类为员工等,公司业务模式可能需改变,财务报表也会受影响[149][150] - 公司依赖第三方支付处理基础设施,若不可用或条款不利,业务将受影响[151] - 公司在某些城市业务集中,若这些城市运营受影响,财务结果和前景将受损[159] - 公司战略投资和收购存在风险,投资或收购的业务可能表现不佳或无法成功整合[161][162] - 公司平台要求司机购买汽车保险,若保险公司改变政策或拒赔,公司可能需垫付赔偿款且无法收回,保险不足还可能承担额外成本[175] - 公司定价模式可能面临挑战、监管调查等,相关法律程序会增加运营成本,可能需改变定价模式[178] - 公司依赖平台商家提供食品配送服务,商家服务水平下降或提价会影响公司业务[180] - 公司少数股权附属公司的决策可能与公司意见不一致或损害公司权益,其业务扩张可能与公司竞争[182] - 公司的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共享服务在部分城市受到运营限制或数量上限约束,违规可能面临处罚[184] - 国际关系紧张和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85] - 2025年4月9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有效税率达145%,4月10日中国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有效税率达125%[186] - 2025年4月5日特朗普总统对所有国家征收10%“基线”关税,并提议对60个国家征收特定国家“互惠关税”,若生效特定商品有效税率将超50%[186] -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负面影响[188] - 2025年1月2日美国《对外投资规则》生效,若公司被
滴滴青桔推出首款符合新国标共享电单车,具备高等级阻燃
新浪科技· 2025-04-16 18:00
文章核心观点 滴滴青桔在开放日上展示符合新国标的共享电单车型,体现其在绿色出行领域的探索创新,旨在满足用户出行需求并解决城市问题 [1][2] 公司动态 - 滴滴青桔在开放日上带来共享行业首款符合新国标的电单车型,通过实车拆解等方式展现前沿探索和创新 [1] - 滴滴两轮车事业部大硬件平台负责人分享青桔对新国标的理解及新车研发思考 [1] - 新一代青桔电单车整车质量54.89kg,塑料占比5.38%,主结构采用碳素结构钢折弯焊接,具备高等级阻燃 [1] 公司愿景 - 滴滴集团副总裁希望共享两轮行业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满足用户中短途出行需求,解决城市问题 [2]
覆盖全国所有城市!滴滴租车推出“剐蹭免赔”的新手保护包
央视网· 2025-04-15 17:39
文章核心观点 租车自驾旅行成年轻网友热门话题,滴滴租车订单增长,为应对五一小长假订单增长推出新手保护包,免费为新用户提供优享保障计划,减轻其租车顾虑 [1][3][7] 租车行业现状 - 春节后近两个月内周末租车订单增长44%,预计五一小长假租车订单需求较清明节增长约2 - 3倍,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有望成部分城市租车主力军 [1] 自驾游特点与挑战 - 与跟团游相比,自驾游可自由选线路、灵活安排时间,以亲友小团形式解锁旅途 [3] - 租车自驾面临交通事故、剐蹭处理、还车污损检查等问题 [3] 滴滴租车应对措施 - 建议用户优先选大平台租车,大平台有严格车辆检查标准和维护流程,设24小时客服支持和在线服务平台 [3] - 4月12日到4月25日推出新手保护包,为新用户免费赠送优享保障计划,主打“剐蹭免赔、还车无忧” [3] - 为新用户免费升级优享保障,包含免赔维修费用、5000元以内免折旧费权益 [3] 优享保障计划详情 - 租车期间发生剐蹭、碰撞等意外,应第一时间拨打122和滴滴租车客服电话,享受优享保障计划用户配合交警处理后可正常还车 [5] - 优享保障计划覆盖全国所有城市,租赁期间车辆损伤均可享受车损保障、三者保障以及折旧费等权益 [5] - 用户通过APP首页筛选“剐蹭免赔”标签,可选择加入保障的车型 [5] 推出保障计划目的 - 减轻新用户后顾之忧,让其更好享受假日旅行,有愉快、规范租车体验,以租车为契机感受旅行魅力 [7]
滴滴重启巴西外卖背后:没有一个市场可以永远没有竞争
36氪· 2025-04-14 18:14
文章核心观点 - 巴西外卖市场此前由iFood一家独大,但存在服务差、市场渗透率低等问题 滴滴凭借“出行 + 外卖”模式、庞大用户基础、运力体系和金融服务等优势重启巴西外卖业务有望改变市场格局 [1][2][6] 分组1:iFood情况 - iFood是巴西本土外卖平台成立于2011年有先发优势 2019年月订单量达1700万单 2024年月订单量为1.1亿单 年复合增长率45% [4] - iFood服务集中在高收入地区中小城市覆盖不足 原因是高维市场用户消费力强低线市场用户价值有限且平台无现成用户复用 [4][5] - iFood让商家“二选一”虽获阶段性红利但导致生态不平衡 其配送体系动力不足 20%订单由自己物流体系配送 80%由商家配送 配送成本占订单总额比例高达30% [8][10] 分组2:滴滴优势 - 滴滴通过收购成为巴西打车市场主力军积累约5000万用户覆盖巴西四分之一人口 可复用出行用户发展外卖业务 且用户分布与低线城市需求重合可错位竞争 [6] - 滴滴在巴西拥有150万注册司机其中70万是摩托车司机 已完成10亿次订单覆盖3300多个城镇 有庞大运力体系和高效物流配送体系 [9] - 滴滴推出数字钱包“99Pay”并收购巴西金融科技巨头BePay部分股权 能为用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此前在墨西哥市场已验证该战略成功 [11] 分组3:行业情况 - 巴西外卖业务市场渗透率仅30% iFood在应用市场占有率80% 计入传统订餐方式实际占有率降至20% - 25% 当地居民希望新玩家改变现状 [1][2] - 外卖行业波峰波谷效应明显需规模化集中配送平抑运单价格 巴西外卖市场业务渗透率低 iFood无规模和品类优势优化配送成本 [8][9]
广汽提速智驾布局:与滴滴合作L4级车型年底量产交付,首款L3级乘用车预计今年四季度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4 12:15
文章核心观点 广汽集团在自动驾驶领域积极布局,与多家企业合作推进L4级自动驾驶发展,同时在L3级及稍低等级自动驾驶方面也有规划,目标是提升智驾水平并进入全球第一阵营 [3][4][5] 合作进展 - 4月12日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合作开发的首款L4级自动驾驶车型亮相,结合双方平台具备全球化适配能力,计划今年底量产交付 [1] - 广汽集团除与滴滴合作外,还与小马智行等企业在L4级自动驾驶方面进行合作,通过如祺出行和小马智行在多地运营,里程超4000万公里 [4] 技术亮点 - 滴滴自动驾驶全新一代硬件平台传感器数量达33个,采用多传感器异构探测与前融合方式,能实现360°全场景、全工况感知识别 [1] - 广汽智能科技品牌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迭代升级至6.0版本,命名为“星灵智行”,ADiGO PILOT智驾系统升级为ADiGO GSD,提出覆盖L2至L4级的五档智驾方案,算力范围横跨70TOPS至2000TOPS [4] 发展规划 - 2026年初广汽将成为国内首家前装量产L4级无人驾驶产品规模化运营的车企,并与滴滴合作构建商业生态闭环 [3] - 2027年广汽集团计划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L4级无人驾驶车型并进军全球市场 [4] - 2025年广汽集团目标是实现产品智驾水平稳居中国第一阵营,2027年实现智驾水平和研发能力进入全球第一阵营 [5] - 今年第四季度广汽集团将量产并上市销售首款L3级自动驾驶乘用车,2026年加快量产上市节奏推出更多L3级自动驾驶产品 [5] 行业趋势 - 今年可能成为L3级智驾元年,年底前会出现L3级智驾车型,豪华产品若无L3级功能消费者购买欲望低 [5] - 华为、小鹏汽车、奇瑞等企业近期表示今年将推出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车型或达到L3级自动驾驶体验 [5] - “智驾平权”推广和海量用户数据提供使智驾算法优化迭代速度加快,数据累积将打破L3级别门槛 [5]
滴滴张博:安滴科技L4车型预计年底量产,明年北、广投放
南方都市报· 2025-04-12 21:53
文章核心观点 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合作的L4量产车型预计今年年底量产,2026年在局部区域投放并实现“AI+量产+运营”市场验证,滴滴自动驾驶有三个五年计划且目前处于第二阶段,合作车型注重安全 [1][4][5] 合作进展 - 2021年5月广汽集团对滴滴自动驾驶进行超3亿美元战略投资 [1] - 2023年10月广汽资本参与完成1.49亿美元融资 [1] - 2024年4月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共同成立安滴科技,生产前装量产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以完成Robotaxi运营 [1] - 4月12日广汽智能化安全峰会召开,滴滴与广汽合作的L4级量产车正式亮相 [1][5] - 合作L4车型预计今年年底量产,2026年在广州、北京等局部区域开启投放,年底前实现“AI+量产+运营”市场验证 [1][5] 滴滴自动驾驶五年计划 - 第一个五年计划(2016 - 2021年)注重核心技术研发,构建L4自动驾驶全栈核心技术 [4] - 第二个五年计划(2022 - 2026年)计划在中国市场完成L4自动驾驶从商业到技术0到1的验证,目前AI和运营方面已达成,只剩量产维度 [4] - 第三个五年计划(2027 - 2032年)计划在滴滴全球出行网络寻找适合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政策和商业环境进行全球化扩张 [4] 合作车型安全特点 - 底盘采用广汽埃安可支持L4自动驾驶全球化安全冗余平台,搭载弹匣电池,为纯电车型平台 [5] - 独创4.5米同级最长U型安全气帘,满足中欧双五星安全标准 [5] - 多重安全冗余可大幅提升车辆在硬件失效情况下的安全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