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窗口期

搜索文档
圣诞订单飙升120% 专家解析外贸“618”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6-19 21:21
圣诞采购潮提前爆发 - 美国买家对圣诞配饰采购量同比飙升120%,玩具类商品订单量激增6倍,圣诞订单高峰期提前3个月至6月爆发[1] - 2025年1—4月浙江义乌圣诞用品出口额达3.1亿元,同比增幅107.4%,4月单月出口1.9亿元,同比增长106.4%[1] - 行业预测二季度圣诞用品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外贸企业正经历关税政策窗口期引发的"圣诞采购潮"[1] 关税窗口期驱动订单集中释放 - 中美达成关税协议暂停24%对等关税,保留10%基础税率及20%定向税,形成90天关税窗口期[3] - 美国采购商为降低关税成本将三季度订单集中至6月,圣诞用品、工艺品等行业订单量井喷[3] - 广西工艺品公司大促期间销量增长20%—30%,广东玩具厂商加班赶工,福建陶瓷企业恢复暂停订单生产[3] - 义乌企业采用"半成品+海外仓"模式将交货周期压缩至20天[3] 外贸企业应对策略 - 供应链布局向"多极市场+多中心生产"转型,挖掘RCEP和"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潜力[5] - 通过技术改造、智能制造和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从量到质的突破[5] - 建立常态化政策风险预警机制,跟踪全球主要经济体政策动态以应对潜在风险[5] - 企业着眼长远布局,深耕新兴市场并推进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6] 短期增长的结构性风险 - 订单激增反映企业对90天后关税回升的担忧,属于政策不确定性的应激反应[4] - 当前订单存在"前置效应",未来需求被集中透支,窗口期结束后订单量可能先降后稳[4] - 若关税政策重新抬升,前期透支需求将导致订单下滑[4]
中美关税休战第一周,外贸人从惊魂未定到订单爆火
36氪· 2025-05-16 22:55
中美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关税进入90天暂停期 保留10%关税 同时取消4月8日和9日相关行政令涉及的加征关税 此前因"芬太尼问题"加征的20%关税使当前整体税率为30% [5] - 90天缓冲期为B2B企业提供重要窗口期 货主们正抓紧时间出货以消化高关税政策积压的库存 [5] - 5月5日至5月14日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平均预订量飙升277% [6] 行业应对措施 - 工厂24小时连轴转以出清风险 跨境电商卖家更多保持观望态度 [8] - 部分美国进口商在贸易紧张期已转向其他国家采购 导致依赖美国市场的中低端产业链B2B企业受冲击明显 [11] - 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现工厂停工现象 停产周期达15天至一个月 [11] - 多数公司在美国的备货约为一个半月 当前政策窗口期与库存消耗周期形成时间匹配 [11] 价格策略与市场反应 - 跨境卖家在关税上调时普遍将产品价格提高5%-10% 但暂不考虑因关税下调立即降价 [15] - C端客户需求变动不明显 部分公司因关税政策变化间隔较短 海外仓库存仍在消化阶段 [13] 海外仓发展趋势 - 跨境电商进入全球采购+本地化交付时代 产品原产地属性逐渐淡化 海外仓成为必选项 [18][20] - 美国仓库租金较2021年翻倍 海外仓竞争加剧 包括物流公司和私人货代纷纷入场 [21] - 海外仓服务升级 从传统仓储扩展到产品维修、保税服务及本地化生产等增值业务 [23] - 当前海外仓备货为权宜之计 但卖家已做好关税恢复至145%水平的预案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