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用品

搜索文档
圣诞订单飙升120% 专家解析外贸“618”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6-19 21:21
圣诞采购潮提前爆发 - 美国买家对圣诞配饰采购量同比飙升120%,玩具类商品订单量激增6倍,圣诞订单高峰期提前3个月至6月爆发[1] - 2025年1—4月浙江义乌圣诞用品出口额达3.1亿元,同比增幅107.4%,4月单月出口1.9亿元,同比增长106.4%[1] - 行业预测二季度圣诞用品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外贸企业正经历关税政策窗口期引发的"圣诞采购潮"[1] 关税窗口期驱动订单集中释放 - 中美达成关税协议暂停24%对等关税,保留10%基础税率及20%定向税,形成90天关税窗口期[3] - 美国采购商为降低关税成本将三季度订单集中至6月,圣诞用品、工艺品等行业订单量井喷[3] - 广西工艺品公司大促期间销量增长20%—30%,广东玩具厂商加班赶工,福建陶瓷企业恢复暂停订单生产[3] - 义乌企业采用"半成品+海外仓"模式将交货周期压缩至20天[3] 外贸企业应对策略 - 供应链布局向"多极市场+多中心生产"转型,挖掘RCEP和"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潜力[5] - 通过技术改造、智能制造和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从量到质的突破[5] - 建立常态化政策风险预警机制,跟踪全球主要经济体政策动态以应对潜在风险[5] - 企业着眼长远布局,深耕新兴市场并推进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6] 短期增长的结构性风险 - 订单激增反映企业对90天后关税回升的担忧,属于政策不确定性的应激反应[4] - 当前订单存在"前置效应",未来需求被集中透支,窗口期结束后订单量可能先降后稳[4] - 若关税政策重新抬升,前期透支需求将导致订单下滑[4]
浙江义乌开启圣诞“预售季” 业者称出货高峰期提前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16:35
行业概况 - 义乌被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超210万种商品发往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500家圣诞商户,每年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约2万种圣诞用品 [2] - 近年来义乌的圣诞用品主要出口至南美、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地区,圣诞挂件、圣诞树和圣诞帽是排名前三的热门商品 [3] - 美国市场对义乌圣诞用品的订单量仅占出口总量的10%左右,主要通过广交会等平台达成 [3] 市场趋势 - 南美、东南亚地区对义乌市场的圣诞用品需求较大,且近几年来有所增长 [3] - 欧洲市场对圣诞产品的精美度要求在提升,产品制作复杂化带来更可观的利润空间 [5] - 今年前4个月义乌圣诞用品出口额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4%,其中4月出口额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4% [5] 供应链变化 - 今年圣诞用品"预售季"比往年更早,出货高峰期从往年的6月底到7月中旬提前至今年5月 [2] - 商户为应对出货高峰期需求,将生产任务分解至浙江周边地区如江西、安徽等地 [3] - 外商采购模式发生变化,部分商户选择先采购现货再向工厂订购批量货品 [3]
在义乌感受圣诞用品“订单潮”
中国证券报· 2025-05-19 05:26
行业趋势 - 义乌圣诞用品行业接单时间逐年提前,今年1月已有订单,部分客户在去年圣诞节后即下单[1] - 近三年行业接单趋势持续提前,主要因外商形成提前下单习惯及规避海运费用上涨风险[1] - 圣诞用品行业属劳动密集型,季节性极强,需在圣诞节前两个月完成交付,促使订单提前[1] 生产与仓储 - 订单排产至7月底,5-6月订单极度饱和,企业加班加点赶工[2] - 部分企业因仓储能力不足出现"爆仓",需租赁外协仓库缓解压力,预计10月缓解[2] - 生产周期提前,出货高峰较往年提早1个月,今年4月已开始出货[2] - 傲珊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仓库现存7600多万颗圣诞球待包装,计划月底发运[2] 出口形势 - 二季度广交会带动客户增多,订单数量环比一季度增长,出口预计保持平稳[3] - 一季度客户单笔订单金额较大,但二季度整体订单量更密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