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2.0时代

搜索文档
关税2.0时代,中国企业如何展现经济韧性?
国际金融报· 2025-05-26 17:37
全球贸易格局重构 - 全球贸易进入"关税2.0时代" 其特征为涉及面更广 平均税率更高 阵营分化更显著 [1] - 国际经贸格局发生深刻变革 企业需在新的关税政策环境下探寻突围策略 [1] 企业出海挑战 - 企业出海面临融资难题 中资银行对出境融资要求提高 部分要求企业需获得境外有资质银行贷款 [1] - 境外金融机构注资要求企业具备ESG资质 促使企业需出具相应ESG报告 [1] - 内卷式恶性竞争导致海外市场份额下降 如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因价格战导致份额缩减 [2] 应对贸易风险策略 - 企业需加强出口多元化 升级转口贸易 因简单转移至越南泰国等国家难以规避全面型财产关税 [2] - 阿联酋成为新中转国家选择 因其与美国关系良好且地理位置优越 [2] - 企业需关注跨境数据流动合规性 杭州宁波等地在数据流动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2] 外贸企业现状与韧性 - 苏州70%受访外贸企业在外部环境不佳情况下仍实现正增长 显示民营出口企业强大韧性 [5] - 外贸小微企业整体不良率较低 低于公司平均水平 生存状况优于房地产餐饮等行业 [5] - 部分企业通过保持原有贸易方式利用成本优势应对 部分通过转口贸易规避关税壁垒 [5] 企业差异化应对策略 - 有自主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受关税影响较小 如高科技产业可通过调整价格消耗关税影响 [6] - 传统toB贸易企业话语权较小 在关税突然增加时面临订单取消或延期压力 [6] - 中小卖家可能因大平台业务量下降导致的流量转移而获得销售额增长 [6] 行业协作与政府支持 - 行业协会需发挥更大作用 督促企业建立行业标准避免恶性竞争 [2] - 苏州市政府成立专班积极应对外贸问题 防止工厂停工员工辞退等社会问题 [5]
关税2.0时代,企业如何重构海外供应链?
36氪· 2025-05-21 13:05
特朗普2.0执政周期下的全球经贸格局 - 特朗普政策核心逻辑围绕"美国优先"展开,包含单边贸易政策、削弱多边规则、强化行政机构作用、调整盟友关系和以国家安全遏制中国五大战略方向 [3][4] - 关税政策呈现叠加特性,包括IEEPA关税(中国商品关税提高至20%)、232关税(钢铁衍生产品25%、铝衍生产品10%)及对等关税(部分商品税率曾达125%)[4] - 日内瓦联合声明后中美达成阶段性平衡,暂缓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基础关税锁定10%并设置90天观察期 [4][7] 中国企业供应链风险与应对 - 原产地规则是最大风险点,常见认知误区包括混淆"原产地即出口国"和误判"组装即实质性转变",美国海关更关注核心原材料来源及增值过程实质性 [5] - 供应链重构需结合产品特性和海关判例,表面调整无法规避风险,需彻底重组供应链 [5] - ESG合规从道德选项转变为生存要件,需建立覆盖全流程的溯源管理体系,杜绝强迫劳动和环境违规,完善记录/培训/审计制度 [6] 美国经济制裁与法律合规挑战 - 一级制裁风险包括巨额罚款和资产冻结,次级制裁可能影响全球业务,需规避SDN清单实体和全面制裁国家贸易 [7][13] - 2022-2023年近60%遭遇海外执法的中国企业涉及美国长臂管辖,商业秘密诉讼案件数量显著增加 [8] - 企业面临六大法律困境:规则陌生、畏难情绪、外部压力、律师管理问题、语言障碍及高昂应对成本 [8] 供应链重构三大主流方案 - 方案一:转移至第三国生产变更原产地属性 [9] - 方案二:拆分海外与中国业务形成双循环独立运营 [10] - 方案三:直接布局美国生产端实现本地化合规 [11] 危机管理核心策略 - 构建风险评估预案并定期审查时效性 [14] - 警惕法律文化差异陷阱,避免思维误区影响处理成效 [9] - 通过专业法律程序管理和化解危机,借助外部合规资源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