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数据流动

搜索文档
关税2.0时代,中国企业如何展现经济韧性?
国际金融报· 2025-05-26 17:37
全球贸易格局重构 - 全球贸易进入"关税2.0时代" 其特征为涉及面更广 平均税率更高 阵营分化更显著 [1] - 国际经贸格局发生深刻变革 企业需在新的关税政策环境下探寻突围策略 [1] 企业出海挑战 - 企业出海面临融资难题 中资银行对出境融资要求提高 部分要求企业需获得境外有资质银行贷款 [1] - 境外金融机构注资要求企业具备ESG资质 促使企业需出具相应ESG报告 [1] - 内卷式恶性竞争导致海外市场份额下降 如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因价格战导致份额缩减 [2] 应对贸易风险策略 - 企业需加强出口多元化 升级转口贸易 因简单转移至越南泰国等国家难以规避全面型财产关税 [2] - 阿联酋成为新中转国家选择 因其与美国关系良好且地理位置优越 [2] - 企业需关注跨境数据流动合规性 杭州宁波等地在数据流动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2] 外贸企业现状与韧性 - 苏州70%受访外贸企业在外部环境不佳情况下仍实现正增长 显示民营出口企业强大韧性 [5] - 外贸小微企业整体不良率较低 低于公司平均水平 生存状况优于房地产餐饮等行业 [5] - 部分企业通过保持原有贸易方式利用成本优势应对 部分通过转口贸易规避关税壁垒 [5] 企业差异化应对策略 - 有自主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受关税影响较小 如高科技产业可通过调整价格消耗关税影响 [6] - 传统toB贸易企业话语权较小 在关税突然增加时面临订单取消或延期压力 [6] - 中小卖家可能因大平台业务量下降导致的流量转移而获得销售额增长 [6] 行业协作与政府支持 - 行业协会需发挥更大作用 督促企业建立行业标准避免恶性竞争 [2] - 苏州市政府成立专班积极应对外贸问题 防止工厂停工员工辞退等社会问题 [5]
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 围绕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快讯· 2025-05-14 19:03
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二次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围绕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欧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形势、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养老基金与租赁公司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1] - 双方就可持续金融、跨境数据流动与跨境支付体系建设等新兴领域合作进行建设性讨论 [1] - 同期举行中欧金融机构圆桌会,聚焦金融数字化转型与金融科技创新等前沿领域 [1] 中欧金融合作具体议题 传统金融领域 - 银行业与保险业监管成为双方重点讨论方向 [1] - 养老基金与租赁公司发展被列为专项议题 [1] 新兴金融领域 - 可持续金融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1] - 跨境数据流动与支付体系建设被纳入合作框架 [1] 金融机构参与情况 - 中欧金融管理部门听取金融机构关于市场准入优化与业务创新的具体诉求 [1] - 双方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以推动金融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 [1]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广东发布《金融支持促消费扩内需专项行动方案》;五部门加大广州南沙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07:14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彭水萍 |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NO.1 五部门:加大广州南沙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其中提出,支持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发 展。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 度。鼓励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海洋高技术产业,强化对重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海企业等领域的金 融服务。支持保险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发展海上保险。 NO.2 《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印发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坚持"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 加大金融支持南沙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支撑作用,将南沙建 设成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的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 点。 NO.3 五部门:支持广 ...
推动统一大市场先行区建设
经济日报· 2025-05-11 06:18
粤港澳大湾区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展 - 广东省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签署协议 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统一大市场公平竞争先行区 推动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作为重要抓手 [1] - 已搭建网络安全审查认证体系 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个人信息保护要求》 明确大数据跨境传输与处理标准 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 要求接收方不得将数据转移至大湾区外 简化认证流程降低合规成本 [2] - 建立可信数字身份与互信机制 推出"金融级可信数字身份应用" 支持跨境互认场景 通过技术手段保障数据传输与存储安全 [2] - 制定市场监管大数据协同治理政策 发布《推动竞争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落地的实施方案》 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竞争政策委员会 清理歧视性政策 重点打击民生领域垄断行为 [2] - 推行跨区域政务服务整合 实现"湾区通办"和跨境人民币电子缴税 税务社保等业务可"一窗联办" 降低企业跨区经营成本 [2] - 数据共享与技术支撑取得进展 通过区块链实现数据全程可追溯 依托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完善安全认证体系 [2] 当前挑战与待解决问题 - 粤港澳三地在数据定义和隐私保护规则上存在差异 部分企业面临重复核查问题 [3] - 三地数据跨境网络缺乏统一技术架构 安全认证标准尚未完全兼容 增加企业技术适配成本 [3] - 中小企业需投入大量资源满足跨境数据安全要求 影响市场参与积极性 [3]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深化制度协同 推动立法机构联合制定跨境数据流动"负面清单" 探索设立大湾区数据治理联合委员会 统一争议解决机制 [4] - 统一技术标准与认证体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需推动跨境数据安全认证互认机制 推广区块链等技术 降低企业技术适配门槛 [4] - 强化监管协作与执法力度 依托"竞争政策委员会"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建立企业信用共享平台 实施跨区域联合惩戒 [4] - 降低企业合规负担 提供跨境数据合规"一站式"服务平台 针对中小企业推出补贴政策或简化版合规指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