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重构
搜索文档
狂揽10亿用户!国民APP十年百亿补贴有啥猫腻?内幕曝光让人意外
搜狐财经· 2025-11-01 23:37
2019年,拼多多正式推出"百亿补贴"计划,在当时的电商市场掀起轩然大波。 质疑声随之而来:"烧钱换流量的短期游戏"、"低价背后藏着品质陷阱"、"资本套现的营销噱头",类似的评价持续了数年。 百亿补贴初登场时,外界普遍将其解读为拼多多针对一二线市场的"破圈利器",这种判断不是全无依据。 从数据来看,补贴初期确实精准击中了市场痛点。 所选择的补贴品类集中在苹果产品、大牌美妆、数码3C等标准化强、价格透明的商品上,这类商品的价格优势最易被感知。 以苹果手机为例,通过补贴,拼多多将部分机型价格拉低10%-20%,直接打破了品牌官方定价的刚性,也让消费者看到了低价买正品的可能。 商务部数据显示,光是2020年,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带动的数码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200%,其中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首次突破40%。 如果说将补贴仅视为流量工具,显然低估了它的战略价值。 随着时间推移,补贴的核心功能逐渐从"拉新"转向"立信"。 为解决正品顾虑,拼多多建立了"假一赔十"的正品保障机制,联合品牌方进行溯源认证,并公开补贴资金流向。 2024年财报显示,平台用于正品保障的专项基金累计超50亿元,假货投诉率较2019年下降92%。 这种真 ...
重庆百货(600729):业绩稳健向好,调改升级驱动盈利质量持续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31 20:2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重庆百货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1][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业绩稳健向好,业态调改升级驱动盈利质量持续提升 [1] - 公司作为重庆头部零售集团,在川渝地区拥有完备门店布局和广泛用户粘性,看好业态协同与调改升级带来的长期高质量增长 [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89亿元,同比下降10.81%,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2.82% [6]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6.30亿元,同比下降10.56%,归母净利润9.91亿元,同比增长7.38% [6]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扣非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90% [6] - 2025年第三季度/前三季度归母净利率分别为6.1%/8.5%,同比提升0.8/1.4个百分点 [6]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6亿元、14.87亿元、15.41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9倍、8倍、8倍 [5][6] 各业态经营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百货/超市/电器/汽贸业态营收分别为16.39亿元、51.81亿元、21.74亿元、25.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8%、-3.8%、-10.0%、-23.6% [6] - 同期四大业态毛利率分别为72.11%、25.10%、21.92%、8.32%,其中电器和汽贸业态毛利率同比显著提升2.64和2.39个百分点 [6] - 百货业态新开首店/大店43家,自营黄金品牌“宝元通”销售突破3500万元 [6] - 超市业态生鲜自营销售占比近80%,新增“重百村”9个,直采销售突破10亿元 [6] - 电器业态商玛特销售4.8亿元,同比增长5% [6] - 汽贸业态新能源车交付5897台,零售渗透率达47% [6]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达26.5%,同比提升2.13个百分点 [6]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7.8%,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6] - 2025年第三季度费用率为22.39%,同比提升1.7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92%、5.19%、0.20% [6]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5.6%、5.0%、0.2% [6] 调改升级与运营效率 - 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门店总数268家,净减少5家,其中百货/超市/电器/汽贸分别为50/145/42/31家 [6] - 超市板块完成30家新世纪超市门店调改,POS销售与净毛利分别增长15%、22% [6] - 世纪新都“全仓模式”超市AI拣货效率提升40%,线上订单破万单 [6] - 百货板块“无边界融合型百货”成效突出,同期三天销售激增193%,成交客流增长91.9% [6]
美国连签3份协议,东南亚三国同意对美出口稀土,中方需要提高警惕
搜狐财经· 2025-10-28 03:35
协议签署概况 -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25年10月26日与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签署一系列贸易与关键矿产协议 [1] - 协议签署背景是中国收紧稀土出口政策,美国旨在加速重塑亚太供应链格局,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1] - 协议内容涉及关税减免和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马来西亚已同意不禁止或限制对美稀土出口 [1] 协议具体条款与交换逻辑 - 美国将对泰国、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维持19%的关税税率,但对特定产品实施零关税 [3] - 作为回报,三国承诺移除贸易壁垒,为美国商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并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上合作 [3] - 美国对马来西亚出口的航空航天设备、药品、棕榈油、橡胶等主要商品实施关税豁免 [3] - 泰国承诺取消约99%的美国商品关税壁垒,并放宽美国企业在泰电信行业的外资持股限制 [3] - 柬埔寨在协议中作出了类似让步 [3]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控制着全球70%的开采量和90%的精炼产能 [5] - 稀土对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智能制造和国防科技工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 - 美国担忧供应链安全,推动来源多元化成为其核心战略,避免中国实施稀土管制是优先要务 [6] - 美国国防和高科技产业,从F-35战机、导弹系统到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都离不开稀土元素 [6] 东南亚三国的战略考量 - 马来西亚拥有约1610万吨稀土储量,但已禁止稀土原矿出口 [8] - 马来西亚采取平衡策略:一方面与中国企业洽谈稀土加工合作,另一方面与美国签署出口协议 [8] - 泰国生产的氢氧化镧90%销往中国,汽车产业既需要美国市场,也离不开中国的制造合作,强调"平衡外交" [8] - 柬埔寨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中国是其最大投资来源国,通过有限让步避免被美国列入"黑名单" [8] 中国的应对策略与优势 - 中国掌握稀土精炼核心技术,这是任何国家短期内难以替代的优势 [10] - 中国与东盟的矿业合作已超越资源买卖,包括技术培训(每年培训数百名东盟技术人员)和卫星遥感数据提供 [10] - 中国可通过加快在东南亚的精炼产能布局,将技术合作与资源获取相结合,同时完善国内稀土回收体系 [10] - 中国商务部明确稀土管控是"规范出口而非禁止出口",对符合规定的申请依法批准,甚至建立"绿色通道" [10] 全球供应链重构挑战与趋势 - 美国稀土冶炼能力远未恢复到自给水平,而东南亚国家在稀土加工技术上仍依赖中国 [12] - 日本拨款6.5亿美元用于从EV电池中回收稀土 [12] - 欧盟的《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到2030年,15%的稀土消费来自回收的国内来源 [12] - 中国通过《稀土管理条例》强化资源法治化管控,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2] - 福特因钕铁硼磁体断供停产、越南光伏企业因稀土通关延迟产能暴跌,印证有矿无链的困境 [13]
政策宽松、贸易缓和,亚洲股市集体爆发,日本一马当先
搜狐财经· 2025-10-27 15:20
2025年10月,亚洲股市迎来一波涨势,其中日本股市表现突出,日经指数创下历史新高,直逼5万点。 这背后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体现。 与此同时,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似乎正在走向缓和,这无疑给全球市场注入了一股暖流。 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和香港股市,都跟着水涨船高。MSCI明晟亚太地区(除日本)指数创下了四年 半来的新高,这足以说明投资者对亚太经济的信心。 而澳大利亚更是因为资源领域的重大利好而"嗨"翻了天,特朗普和阿尔巴尼斯签署的85亿美元稀土和关 键矿产供应协议,让澳大利亚的资源类公司股价一路飙升。 Arafura稀土公司涨了20%,Lynas Rare Earths、Iluka Resources等龙头企业也涨幅喜人,投资者们仿佛闻 到了"金子"的味道,纷纷涌入这些股票,为的是抢占供应链重构带来的机遇。 日本股市的强劲表现,与新上任的首相高市早苗密不可分。她明确表示将延续"安倍经济学",推行货币 宽松和财政扩张政策。 不过,股市一片红火,贵金属市场却有点"拧巴"。黄金虽然当天跌了点,但整体上还是维持在高位,这 说明一部分投资者仍然心存警惕,把黄金当作避险资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的风险,加 ...
“港务费”新政落地近两周,各方合力重构供应链新航道
证券时报· 2025-10-27 08:07
自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政策实施已近两周,相关政策影响正逐渐显现。 证券时报记者从港口、航运相关公司了解到,虽然近期已经几乎没有美国背景船舶在我国港区开展业务, 但是各方合力通过转运、改组等方式保持美线整体运力的稳定。 各大港口运作平稳 "自10月14日起,中国对美国实施反制措施。从南沙港区运营情况看,区域内没有美资航运企业开展业 务。根据当前情况,南沙港区美线整体运力保持稳定,航线服务未受到干扰,将继续保障华南地区至美国 航线的服务连续性。"广州港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作为华南连接世界的门户,广州港货物吞 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前列。 10月14日起,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舶、中国造船舶、中国籍船舶加收港口服务 费。作为维护中国海运企业合法权益的正当举措,我国决定将于10月14日起对涉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 费,内容和收费标准和美方政策基本一致。 与广州港情况类似,多家上市港口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普遍表示,自船舶特别港务费政策生效以来,没 有美资背景的船舶靠港作业,相关航线服务运作正常。 唯一一个可能被收取特别港务费的案例,是美国美森航运公司的"曼努凯" ...
宏观经济宏观周报:三季度经济的两大惊喜-20251026
国信证券· 2025-10-26 10:50
经济增速超预期 - 三季度GDP增速达到4.8%,超出内部模型预测的4.1%[1] - 基建投资增速较二季度回落13.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7.2个百分点[1] - 传统基建地产投资大幅下滑,但经济增速超预期,显示其国民经济统计重要性下降[1] 出口展现韧性 - 三季度出口增速为6.6%,高于二季度的6.2%[2] - 出口韧性源于中国重建全球供应链的速度超预期,而非单纯依赖新兴市场需求[2] - 美欧日韩等发达经济体仍占据全球需求约七成[2] 经济结构转型 - 中国经济正经历新旧动能转换,新动能的增长速度快于预期[3] - 未来政策重心可能更多转向"投资于人"而非"投资于钢筋水泥"[3] - "政府托底+出口韧性+新动能成长"的组合为经济平稳过渡提供时间窗口[3] 高频数据表现 - 基建投资相关的中厚板产量同比维持高位,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同比上升[16] - 房地产投资相关的螺纹钢产量同比仍处低位,库存同比处于历史高位[16] - 广义赤字累计发行超过10.1万亿元,进度达81.8%[33] - 货币市场DR007与逆回购利率差值处于低位,显示货币市场延续宽松格局[37]
延江股份(300658):订单放量趋势再获确认,成长斜率抬升可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3 21:1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延江股份维持“买入”评级 [2][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订单放量趋势获得确认,成长斜率有望抬升 [8] - 公司受益于国际卫护用品集团供应链重构和卫材升级的双重诉求,已正式步入订单放量的成长阶段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0亿元、1.37亿元、1.98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8倍、21倍、14倍 [6][8]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2.95亿元,同比增长23.0%,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28.0% [6][8]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4.5亿元,同比增长16.6%,环比增长11.1%,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长209%,环比增长13.1% [8]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8.7%,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同环比均提升 [8] - 随营收规模扩大,期间费用率快速摊低,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2.8%,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8] 成长驱动与市场空间 - 国际卫护集团强化本地化供应配套,公司成熟的埃及、美国、印度海外生产基地战略价值凸显,竞争对手难以快速复制 [8] - 公司热风无纺布总产能6-6.5万吨,埃及基地产能利用率仍不充分,美国新产能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批量出货 [8] - 热风无纺布在海外市场的可替代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仅面层、底层无纺布的可替代市场规模也超过250亿元 [8] - 热风类卫护产品在欧美市场兴起,倒逼传统巨头启动卫材升级,2024-2025年开始加速切换落地 [8]
澳矿产抢占美市场,美急找中国供应商替代,中方立场成关键
搜狐财经· 2025-10-22 16:17
美澳关键矿产合作背景与意图 - 澳大利亚总理访美,涉及价值高达3680亿美元的奥库斯协议及关键矿产合作计划,旨在利用其丰富矿产资源打开美国市场,弥补美国在供应链“去中国化”战略中的空缺 [1] - 澳大利亚宣称其境内拥有美国认定的50种战略矿产中的30种,并具备可持续开采和稳定输出的能力,以此作为核心谈判筹码 [2] - 澳大利亚为迎合美国,拟将数十亿美元矿产投资计入国防支出,并准备了一揽子利益交换方案,包括关键矿产联合开发、国防预算增量承诺及养老金资金投入路径 [2] 中国在全球关键矿产产业链中的优势 - 中国在全球关键矿产加工环节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稀土元素分离提纯和锂资源深度冶炼方面,拥有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链 [2] - 中国掌控全球超过八成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能够提供高纯度材料,使美国“去中国化”计划屡屡受阻 [7] - 以力拓与中国宝武合作的西澳西坡铁矿项目为例,该矿年产设计能力达2500万吨,依赖中方资金及中国企业在矿山建设和矿石分选的技术专长 [3] - 力拓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130亿美元开拓新矿区,其中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初期年产目标为1.2亿吨高品质铁矿石,也将与中国企业合作推进 [3] 美澳合作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 美国若仅凭地缘政治偏见弃用高效稳定的中国供应体系,转而依赖尚未成熟的澳大利亚模式,将置国家安全于不确定风险 [6] - 美国此前尝试重建本土稀土加工能力,因高成本和技术瓶颈而被迫中止,仍需通过马来西亚、越南等第三方进口,而这些工艺本质上仍源自中国技术 [6] - 美国想彻底替代中国供应商,需要建立完整的“开采—运输—精炼—制造”全链条,但澳大利亚现有产业水平远不足以支撑此目标 [7] 中国的战略应对与合作理念 - 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坚持开放、互惠的合作理念,并未中断与澳大利亚的合理合作,例如2022年宝武与力拓成立合资公司继续开发西坡铁矿 [3] - 中国同时加快与巴西、阿根廷等国的资源合作,并强化国内稀土、锂矿勘探和回收体系,形成多元化、分散风险的资源网络 [4] - 中国坚持理性务实、强化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平高效的全球资源治理,强调开放协作是保障供应链稳定的唯一途径 [6]
3.36万亿元,“外贸第一城”何以锻造增长韧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18:11
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深圳进出口总额达33643.29亿元,守住内地外贸城市榜首位置 [2] - 同期上海进出口总额为33410.81亿元,同比增长5.4%,与深圳差距缩小,9月份进出口额略超深圳 [3] - 深圳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微增0.1%,但外贸结构持续优化调整,增长韧性显现 [3][7] 进出口结构分析 - 出口方面,前三季度深圳出口额累计20382.04亿元,同比下降4.7%,但增速较前两个季度有所回升,7、8月份出口增速转负为正 [4] - 进口方面表现出逆势增长,前三季度进口总额达13261.25亿元,同比增长8.4% [5] - 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占比过半,达1.81万亿元,占深圳进出口总值的53.8%,显示外贸结构向高附加值环节进阶 [7] - 保税物流进出口9024.3亿元,增长8.7%,占26.8% [7] 贸易伙伴多元化 - 前三季度深圳对前十大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2.63万亿元,增长2.2%,占78.3% [6] - 对日本、台湾地区、香港地区、韩国进出口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7.3%、16.2%、8.6%、8.2% [6] - 香港地区地位凸显,前8个月对香港进出口4690亿元,为2014年来同期最高值,同比增长8.1%,占深圳进出口总值的15.8% [6] 产品结构亮点 - 机电产品出口1.54万亿元,增长4.5%,占出口总值的75.7%,发挥压舱石作用 [8] - 电脑及其零部件、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出口分别增长10.6%、6.3% [8] - 集成电路出口1794.3亿元,增长40.3% [8] - 新兴产业中,锂电池、3D打印机出口分别增长36.6%、14%,增势较好 [9] - 前8个月深圳纯电乘用车出口增长14.3% [9] - 机电产品进口1.08万亿元,增长10.7%,占进口总值的81.4% [9] - 进口集成电路5917.5亿元,增长17.7%,进口电脑零部件2229.6亿元,增长24.3% [9] 香港特殊贸易流 - 前8个月深圳市对香港地区出口集成电路1067.9亿元,增长40.9%,占对港出口总值的24.7% [6] - 受国际金价攀升影响,前8个月深圳市自香港进口黄金332亿元,增长29.5%,对香港出口黄金331.6亿元,增长51.1% [6] 基础设施保障 - 空港运力提升,前9个月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货运吞吐量77.1万吨,同比增长12.7%,创同期历史新高 [10] - 海港方面,今年1-9月小漠港出口汽车2.3万辆,超90%货源产自比亚迪深汕基地,10月汽车出口量有望突破1.4万辆 [10]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对全球高端制造业的影响分析
搜狐财经· 2025-10-19 14:57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新规核心内容 - 新规对“含有中国稀土成分的境外制造物项”实施管制,设定0.1%的成分阈值,并规定45个工作日的审批周期[1] - 政策采用“全链条穿透式管控”思路,横向覆盖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提纯、磁材制造、二次资源回收等产业链各环节,纵向延伸至含中国稀土成分的境外制成品[3] - 新规构建了“源头管控 + 技术管控 + 域外延伸”的监管体系,并强化了稀土精炼技术等关键工艺的出口限制[3]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与中国优势 - 中国控制全球70%的稀土开采量、90%的分离加工能力以及93%的稀土永磁体制造份额[4] - 稀土在高端制造领域应用广泛,每台F-35战斗机需要超过400公斤稀土材料,每辆特斯拉Model 3驱动电机使用约5公斤钕铁硼磁体[4] - 中重稀土如镝、铽具有稀缺性与不可替代性,是高性能磁体和激光器的核心材料[4] 新规对全球高端制造业的影响 - 阿斯麦公司EUV光刻机使用的钕铁硼磁体含有0.3%的镝元素,超过0.1%管制阈值,其现有库存仅能维持6-8周生产,若无法获得出口许可,2026年一季度起EUV出货可能受影响[5] - 美国F-35战斗机项目所需的稀土材料有较高比例依赖外部供应链,美国国内稀土分离厂年产能有限[5] - 半导体产业链成本上升,稀土磁铁价格上涨导致每台EUV光刻机成本增加,压力传导至终端产品[5] 资本市场反应 - A股稀土永磁板块表现活跃,银河磁体、包钢股份等股票价格上涨,美国应用材料公司股价下跌,反映市场对产业链冲击的不同预期[6] 各国与企业应对策略 - 美国政府通过法案扶持国内稀土产业,并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签署“稀土供应链伙伴关系”协议,欧盟将稀土列为“关键原材料”,计划提高加工能力和回收利用率[8] - 企业短期调整库存与采购渠道,如三星电子延长稀土库存周期,特斯拉增加对日本住友金属的磁体采购,中期加速技术替代研发,长期发展材料创新与循环利用[8] - 荷兰Umicores公司开发稀土回收技术,可分离磁体中大部分稀土元素,形成“城市矿山”模式[8] 中国稀土产业转型升级 - 中国稀土产业向“高端化、循环化、集群化”发展,江西赣州创新中心攻关3nm制程用稀土靶材,内蒙古包头建成年处理能力达5000吨的稀土永磁材料循环利用基地[9] - 产业从资源输出向技术输出转变,巩固在产业链高端环节的优势[9] 新规的长期影响与展望 - 短期全球高端制造业面临成本上升与交付周期压力,中期稀土供应链“多元化”努力加速,长期可能形成“多极供应、技术竞争”的新格局[11] - 新规体现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思路转变,通过资源管理在国际规则制定中争取话语权[11] - 全球产业链竞争从单一技术领域扩展到资源、技术、规则等多个维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