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从建市到融湾,清远如何成为台商投资发展的“优选地”?
搜狐财经· 2025-11-22 23:05
投资活动成果 - 2025年11月21日至22日广东台商助力粤东西北“融湾发展”(清远专场)活动举行,近600位粤台及全国台商代表参与,最终签约金额近9亿元 [1] 台商投资规模与格局 - 清远市现有131家台资企业,累计投资总额达12.8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0.78亿美元,其中30家企业投资超1000万美元 [3] - 台资企业分布广泛,涵盖电子、化工、塑胶等制造业,房地产、“三高”农业,以及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3] 重点企业经济贡献 - 清新区的广硕鞋业年产值达26亿元,万邦鞋业年产值达25.6亿元,台资贡献占据该区经济半壁江山 [3] - 高新区的欣强电子年产值突破10亿元 [3] 地理与交通优势 - 清远土地面积1.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十分之一,为企业提供充足扩张空间 [4][6] - 清远24分钟高铁直达广州南,60分钟通达深圳,北江黄金水道连接千吨级清远港与黄埔港、南沙港,便捷对接大湾区8600万人口消费市场 [4][6] 自然资源与产业适配案例 - 台资水泥企业利用清远丰富矿产资源保障原料供应,并通过北江黄金水道降低运输成本,产品直达广州、深圳市场 [6] - 该企业在全国布局12座水泥厂,广东3座均选址粤东西北地区,清远实践成为区域布局重要参考 [8] 生态与健康产业环境 - 清远林地保有量近2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近70%,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超90%,166公里北江水质达标率100% [9] - 台商卢政群选择清远英德清华园进行橡胶添加剂生产,看重其“养生式创业”氛围及大健康领域潜力 [9][10] 农业融合发展案例 - 2025年广东省首个海峡两岸少数民族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清远连山揭牌,首期种植面积70亩,其中黄金咖啡50亩、牛油果20亩 [11] - 连山森林覆盖率高,土壤肥沃无工业污染,未来可探索“农业+文旅”融合模式,提升农产品文化附加值 [11] 政府服务效能 - “帮办代办”“拿地即开工”制度助企业24小时拿证、72小时动工,“投资清远码上办”平台实现诉求秒达领导并实时督办 [12] - 2024年近90场政企对接活动解决74个重点项目难题,清远连续获评广东省产业有序转移工作“优秀”等次 [12] 政企沟通与招商机制 - 政府与台商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一事一专班、特案特办”方式为企业排忧解难 [12] - 扎根台商主动担任“招商大使”,提出招商需聚焦企业二代群体,以商招商增强说服力 [13]
金秋时节“邂逅”绝美自然画卷 以“景”为媒打造文旅消费盛宴
央视网· 2025-11-02 17:42
农业与文旅融合模式 - 广东广州从化上罗村通过“农业+文旅”深度融合模式,将单纯果品销售延伸至多维度消费场景 [3] - 上罗村4500多亩柿子树总产量预计突破900万斤,吸引大批游客打卡游玩 [1][3] 景区秋游推广策略 - 江西庐山风景区推出金秋赏枫季活动,包括浙皖闽赣四省居民门票五折、全球学子背诗词免门票等多重门票住宿优惠 [8] - 庐山秋色景观吸引众多游客登山赏秋,活动自11月1日起实施 [4][6][8] 文化主题活动打造 - 山东莒县以千年银杏树为核心,为游客筹备涵盖文创市集、摄影展等八大活动的文化盛宴 [13] - 树龄近四千年、高26.7米的银杏树迎来最佳赏叶期,金色景观吸引游客流连忘返 [9][11]
小黄瓜大产业,曲堤黄瓜“串”起亿元产业链
齐鲁晚报· 2025-09-26 06:16
产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曲堤街道为全国最大优质黄瓜种植基地 拥有黄瓜大棚约3万个 种植面积达6万亩 带动瓜农1万户 从业人员超3万人[2] - 黄瓜销往全国50多个城市 市场年交易量达11亿斤 成交额超17亿元 全街道菜农存款额超30亿元[2] - “曲堤黄瓜”品牌价值达16.26亿元 并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中国驰名商标等多项荣誉 其市场被评为全国示范市场并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 产业链延伸与深加工 - 产业体系向“链上增值”跃升 构建“黄瓜+”复合型产业体系 拥有育苗企业30余家 年育苗量超3亿株 年产值超1亿元[3] - 完善预制菜加工和冷链物流体系 推动农产品高附加值转化 推出益生菌发酵黄瓜汁 黄瓜粉 无添加黄瓜酱菜等深加工产品[3] 农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 探索“农业+文旅”融合模式 形成串联闻韶老街 济水韶音博物馆 吕家采摘园 牛王童话乐园的特色旅游路线[4] - 路线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农业景观 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引擎 黄瓜节期间举办民俗表演 乡土好物长廊等活动吸引游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