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流通体系

搜索文档
从一颗荔枝看现代物流体系(市场漫步)
人民日报· 2025-07-02 06:08
现代物流体系发展 - 快递企业整合陆运、航空冷链、仓储等全链条资源实现高效运输,例如广东茂名荔枝运至新疆乌鲁木齐仅耗时33小时 [1] - 现代物流体系显著提升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使荔枝从古代奢侈品变为现代常见夏季水果 [1] - 冷链物流技术普及和运输网络完善是推动农产品流通变革的核心因素 [1][2] 农产品流通行业变革 - 我国农产品流通长期面临"小生产、大市场"矛盾,易腐品对冷链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2] - 《"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专项部署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提升和标准化建设 [2] - 当前荔枝运输已形成"预冷-全程冷链-终端冷藏"完整链条,结合高速公路/高铁/航空等多式联运 [2] 产业链价值创造 - 冷链物流扩展农产品销售半径,延长销售周期,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3] - 流通体系优化使偏远地区特色农产品实现"产得出"到"卖得好"的转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3] - 新技术应用将持续优化流通体系,创造更多类似荔枝的农产品供需"双向奔赴"案例 [3]
河北高碑店打造北方农产品流通枢纽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15:13
公司运营规模与网络 - 首衡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占地240万平方米,日均吞吐量达5万吨,拥有近万名板车工和8700余家商户,形成北方最大农产品集散网络[1] - 公司构建覆盖北方13省区、服务4亿人口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其"环首都一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日均调运量占据京津一半以上份额[1] - 市场接入全国数百个主产区的400余类农产品,形成全链条数字化追溯能力[1] 物流与基础设施 - 依托京西南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构建"五纵三横"绿色通道网络,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与百万吨级冷库协同运作,实现半径100公里内1小时精准送达[1] - 公司规划推进河北保定高碑店铁路物流基地一级工程、智慧冷链物流园二期、京津冀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国际食品贸易港等重大项目[2] 创新保供体系 - 创新构建三级保供体系: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保障7天生鲜需求)、城郊大仓基地、城区二级分拨网点(涵盖商超、社区菜店等终端)[2] - 2024年12月启动的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运营半年来,确保了京津冀地区元旦、春节期间保供物资供应充足和价格稳定[2] 产业生态与电商发展 - 市场周边聚集众多全国知名农业龙头企业,依托七大直播基地吸引135家大型电商企业入驻[2] - 形成涵盖种植、加工、物流、金融的完整产业生态圈[2]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示范工程,公司经过9年多深耕已建立成熟流通体系[1] - 计划加大投资力度构建北方农产品流通"超级枢纽",提升区域农产品流通效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