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菌菇
icon
搜索文档
满帮与陕西佛坪达成帮扶计划,让秦岭“山货”坐上数字物流快车
中国经济网· 2025-11-21 11:18
要实现高效产业发展,物流便捷是关键支撑。11月19日,在佛坪县副县长吕鲁宁、佛坪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吴敏、满帮集团副总裁杨星乔的见证下,满帮集团 与佛坪县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签署了帮扶计划。满帮集团提供相应资源推动佛坪县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当地农产品外销和产业振兴。 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地处秦岭南麓,县城依山而建,汉江支流椒溪河穿城而过。这里依山傍水,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是秦岭大熊 猫的核心栖息地,也是中国首个野外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被誉为"中国熊猫第一县"。优良生态是佛坪的天然禀赋,高质量发展孕育出优质的农业产业。 自古以来,佛坪就是中药材山茱萸的产区,被誉为"中国山茱萸之乡",目前产量占全国六分之一。目前,当地已经形成山茱萸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和 品牌化运营。依托山茱萸本身的药用特点,当地农业部门联合企业共同开发出山茱萸白酒、山茱萸黄酒、山茱萸杜仲颗粒以及蜜饯、挂面等系列药食同源产 品,这些产品备受市场青睐。 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物流必须加速配套,以便当地农产品销往更远的地方。同时,近年来,佛坪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前来观光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日常用 品和食品的需求也随之上升。当地交通 ...
辉煌“十四五” 壮美新答卷 | 广西守稳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广西日报· 2025-11-16 10:40
乡村产业发展成效 - 六柳村芒果与圣女果双产业年产值达3870万元 [4] - 通过土地规模化流转发展晚熟芒果1000亩,带动8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人均年增收1.2万元 [3] - 贵港市招引2000万元以上设施农业项目238个,吸纳农村劳动力2.3万人就业,带动农民人均累计增收6800多元 [5] 基础设施改善与经济效益 - 产业路直通果园使芒果从采摘到装车时间缩短,新鲜度提升,地头价每公斤提高0.6元 [2] - 产业路为果农省下每亩300元的转运费,并降低了因转运造成的超10%的损耗率 [2] - 道路畅通促进了乡村面貌改善,房前屋后停放着各式小汽车,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1][2] 农业技术升级与模式创新 - 村民学习农业公司技术后,精品芒果售价达每斤7元,普通果比市场价高3元,一亩地多挣好几千元 [3] - 贵港市创新"套叠法"解决设施农业发展空间问题,形成"菌菇进厂、鸡鸭上架、猪牛上楼、鱼虾上岸"立体种养场景 [5] - 通过设施农业推动,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至242家,带动农户39.98万户,农户经营增收65.99亿元 [5] 农民收入与就业保障 - 2024年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增速排中西部省份第4位 [2] - 确保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268.21万人以上,落实衔接资金5亿元支持安置区发展后续产业 [6] - 创业致富带头人通过多元化种养殖实现家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 [4]
福建:持续推进政府采购数字化转型
搜狐财经· 2025-11-16 08:42
平台运营与成效 - 福建省政府采购网上超市自行采购专区开放3个月累计成交订单935笔总成交金额突破1000万元[1] - 新版网上超市通过全流程电子化实现小额采购提速并取消了纸质材料[1] - 平台采用综合馆与专业馆的运营模式综合馆已上架商品5.6万款涵盖7大类150个品目[2] 平台功能与模式创新 - 自行采购平台为集中采购目录以外分散采购限额标准以下的项目提供线上采购途径采购人可免费使用[2] - 综合馆引入大型综合电商和品牌电商利用其规模化优势降低采购成本提升效率专业馆包括福建特色商品馆和绿色建材馆[2] - 平台创新构建AI人工双轨监管体系AI巡检系统实时检查商品价格和参数人工团队审核品牌资质与合规性[3] 数据应用与未来规划 - 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供应商决策提供支持可实时生成采购分析报告帮助优化商品计划[3] - 未来平台将开发采购趋势预测供应商信用评估等数据产品为采购监管和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3]
引金融活水 润彭城沃野 江苏徐州金融机构助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金融时报· 2025-11-13 11:30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总体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加大“三农”领域资源投入,截至2025年8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4613.55亿元,较年初新增581.54亿元,同比增长11.97% [1] - 2025年1至8月,全市发放再贷款再贴现82.9亿元,通过“徐惠通”办理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涉农票据再贴现35.35亿元 [2] - 建立“货币政策工具+富民创业贷款”联动机制,2025年1至8月发放富民创业贷款14491.7万元,自开办以来累计带动创业就业21万人次 [4] 对农业产业化与特色产业的支持 - 聚焦本土特色产业,以邳州大蒜产业为试点建立产业链信用信息库,平台收录近万条核心信息,覆盖蒜企120余家 [6] - 各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支持特色产业,例如邮储银行徐州市分行发放涉农贷款50.95亿元,邳州农商行定制“蒜耕贷”等产品今年已投放14.63亿元 [6] - 农业银行徐州分行为国家级及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目前已发放流动资金贷款4亿余元,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信贷合作覆盖率超过80% [7] 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微企业的支持 - 徐州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涉农类贷款357.5亿元,直接惠及近10万户小微企业和农户 [4] - 徐州农商银行主推省级信贷产品,截至8月末用信490户,余额达8.18亿元,并针对涉农主体需求创新推出“三乡助力贷”等产品 [4] - 以苗佳新为例,徐州农商银行累计为其提供1450万元信贷支持,助其实现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并带动全村30多户村民每户年增收超过10万元 [1] 对农村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的支持 - 农业银行徐州分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信贷投入,今年前8个月新增贷款20余亿元,其中在丰县、沛县投放全域综合整治贷款13亿元 [2] - 金融支持生态修复项目,包括邳州市19座废弃露采矿山生态修复、智慧绿色零碳产业园建设以及新沂市EOD模式试点项目 [3] 普惠金融服务与支付体系建设 - 创新推动“政务+金融”服务下沉,睢宁农商行服务点可办理240余项政务业务,新沂农商行实现140项政务业务现场打印,沛县农商行整合社保、电商、民生服务 [3] - 加强对金融机构窗口指导,创新推出“新农贷”“订单贷”等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信贷产品,并对粮食收购经营者给予利率优惠 [2]
20支直播团队“云上”角逐,助力韶关农特产品“出圈”
搜狐财经· 2025-10-16 09:36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数商兴农庆丰收 电商助农拓新途”电商直播大赛,于10月15日在仁化县周田电商小镇开赛 [1] - 大赛由市商务局、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体局主办,周田电商小镇承办,吸引了20支本土电商直播团队参赛 [3] - 大赛建立了专属产品库,产品涵盖茶叶、菌菇、香芋、兰花等韶关特色农产品,供选手选取进行直播推介 [3] 活动成果与数据 - 在3小时的比赛期间,累计观看人数超过165万人次,现场气氛热烈 [6] - 20个参赛团队总销售单数达6345单,总销售额达38.75万元 [8] - 经过评委根据直播表现、销售数据、互动效果等维度打分,温梁焱团队获一等奖,安锦团队、邝丽霞团队获二等奖,另有多个团队获三等奖及优秀奖 [8]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活动旨在汇聚电商力量、展示丰收成果、拓展助农新途,为培育本土人才、推广韶关特色产品营造良好氛围 [1] - 电商产业被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9] - 韶关市已成功实现县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全覆盖,全市农村电商荣誉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首位,有12个案例入选全国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 [9] 未来发展展望 - 活动组织方计划通过比赛挖掘更优秀的主播选手,整合更多韶关优质农产品,聚集本地主播团队,以实现更好发展 [9] - 目标是将韶关农产品推广出去,销往全国各地 [9]
2025海外侨团贵州联谊活动暨侨助千企万品出山出海行动启动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5:34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侨连五洲·聚力贵州”——2025海外侨团贵州联谊活动暨侨助千企万品出山出海行动,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启 [1] - 该活动自2024年创办,本次主题为“侨助千企万品出山出海行动” [3] 战略目标与合作模式 - 活动旨在发挥侨界资源丰富、熟悉国际经贸规则的优势,将侨胞的国际视野与贵州企业发展需求深度对接 [3] - 共同探索推动贵州与海外市场在贸易畅通、品牌出海、产业协作等方面的新路径、新模式 [3] - 海外侨胞被定位为贵州跨境经贸合作的助推剂和贵州产品的全球推荐官 [3] 重点合作领域与产品 - 官方提出希望海外侨胞推广酱酒、茶叶、刺梨等产品,并推动贵州算力、新能源与各地优势互补 [3] - 澳大利亚侨团计划在新能源新材料、文旅、教育、经贸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 [4] - 俄罗斯侨团计划组织双向文旅考察,共同规划专业旅游线路 [5] - 中东侨团致力于将贵州优质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指出中东市场充满机遇 [5] - 南美侨团认为贵州特色农产品、茶叶、白酒、菌菇、辣椒制品及休闲食品拥有巨大的南美市场潜力 [5] 侨界角色与资源 - 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积极融入住在国主流社会,在促进中外经贸往来、助力中国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3] - 侨胞凭借独特的国际视野与商业网络,可成为“黔货出山出海”关键的同行者 [3] - 具体侨团如澳大利亚澳中友好发展协会、俄罗斯贵州总商会、中东阿联酋贵州商会、秘鲁福建闽南商会等均表示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其平台和资源助力贵州 [4][5]
上海供销“节气市集”:汇全国供销优品 促消费提质升级
新华财经· 2025-09-21 12:07
活动概况 - 活动以“金气秋分丰收购”为主题,是2025上海供销市集促消费农产品青浦展销活动,于赵巷镇和睦村水街启动 [1] - 活动与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相结合,设置了农产品区、长三角产品区、消费帮扶产品区、公众服务区等4个展区共34个展位 [1] - 产品品类涵盖当季农产品、老字号特产、非遗手作、消费帮扶产品等 [1] 参展产品与区域协同 - 展销活动汇聚青浦本地地理标志产品如“青浦薄稻米”“练塘茭白”以及“翠冠梨”等果品 [1] - 来自江苏吴江的蚕丝被、浙江嘉善的杨庙雪菜、安徽六安的霍山黄芽和石斛等长三角产品亮相,彰显区域农业协同成果 [1] - 特邀云南德宏、新疆喀什、青海班玛等东西部协作地区的企业参展,通过“消费帮扶”渠道将核桃、菌菇、牦牛肉、黑小麦等特色农产品引入上海市场 [1] 平台战略与模式创新 - “二十四节气上海供销市集”系列展销活动搭建了全国供销系统优质农产品对接上海市场的集中展销平台 [2] - 平台采用“节气+文化+服务”模式,打造集时令美食、古乐雅集于一体的“节气消费”新体验 [2] - 活动以“24节气·24场市集”为核心打造节气市集IP,推出“二十四节气消费文化季”,通过诗句对诵、古乐演奏等文化形态增强消费体验 [2] 产销网络与覆盖规模 - 与长三角、京津渝冀和上海消费帮扶地区建立产销合作联盟,已邀请长三角21个地级市农产品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展,地级市参展覆盖率达51.77% [2] - 助力宁夏、云南、安徽六安、福建三明、西藏日喀则、新疆喀什等地供销社产销对接入沪,推出各地优质农产品5000余款 [2] - 推动宁海蛏子、慈溪杨梅等精品“土特产”首发上海,促进农产品供需提质升级 [2] 城乡融合与渠道拓展 - 供销市集建立起链接农民生产与市民消费的桥梁,以“进社区、进广场、进公园、进楼宇、进学校”的方式丰富市民生活 [3] - 探索由“进”到“驻”的“3+7+365天”常年展销模式,让优品、精品农产品走向上海大市场 [3] - 通过创建优品目录、培育供销品牌,打通产地销地“两张网”,打造城乡融合载体,服务乡村振兴及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3]
闽宁协作助宁夏泾源:小菌菇撑起大民生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2:41
产业规模与就业带动 - 菌菇产业已成为泾源县域主导产业,带动超350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1] - 闽籍企业皇达生物科技年产值达500-600万元,常年带动60-80人稳定就业 [3] - 宁夏菇源生物科技建成5个菌菇种植基地,高峰期单日用工超600人,普通工人日均收入120元 [3] - 2025年泾源县菌菇产业带动近3000户群众融入全产业链 [5] 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 - 2025年泾源县投入795万元闽宁资金,支持建设150栋菌菇大棚,并配套给排水网、智能化冷库等基础设施 [3] - 香水镇通过"村村联营"整合650余亩土地、400余万元资金,建成食用菌交易中心等设施 [4] 联农带农模式与农户收益 - 产业创新推出"企业+村集体+农户"、"村村联营+多元销售+托管服务"、"专班推进+订单种植+分层带动"三类联农带农模式 [3] - 1780户直接种植农户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670户弱劳力、无劳力户通过托管种植户均年增收约3200元 [5] - 村民惠国强依靠两个小菌棚和6000元补贴,已实现销售收入8000元并计划扩大规模 [4] 市场拓展与销售渠道 - 支持企业在厦门建设农特产品展销馆,并开拓河南、山东等地市场,在福建建立多个代销点 [5] - 出台"以奖代补"政策鼓励本地采购,村集体和农户购买菌棒时可签订回购包销协议,解决销售难题 [5]
内蒙古着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绿色长城 守绿水青山
人民日报· 2025-09-14 07:56
生态治理成效 - 内蒙古累计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85亿亩 规模居全国第一 [3] - 毛乌素沙地治理进度达80% 库布其沙漠建成光伏治沙带 三大沙漠锁边林草带合龙 [2] - 乌兰布和沙漠黄河沿岸植被覆盖率大幅提升 阻沙入河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著 [2] 草原保护措施 - 内蒙古推行草原"带薪休假"制度 2025年将覆盖9.7亿亩草原 [4] - 实施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补偿机制 牧民每年可获得7万元补贴 [4] - 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速度从每年2%得到有效遏制 [4] 林业资源恢复 - 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10年 [9] - 林区森林蓄积量从8.03亿立方米增至10.29亿立方米 增幅28% [9] - 野生植物从1848种增至1937种 野生动物从390种增至439种 [9] 产业转型升级 - 推行舍饲半舍饲养殖模式 肉牛出栏周期缩短3个月 [6][7] - 草畜联动合作社使苜蓿成本降至市价1/3 饲料成本大幅降低 [6] -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林下作物种植 碳汇产品销售等新业态 [10] 工程实施进度 - "三北"工程攻坚战以日均6万亩速度推进防沙治沙 [2] - 累计完成营造林1.48亿亩 种草3.67亿亩 [3] - 通过四道防线(绿化带 淤地坝 光伏治沙带 锁边林)固定流沙 [2]
【安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茁壮成长培育沃土
陕西日报· 2025-09-11 08:31
宁陕县常来常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3个月 体现了高效的营商环境 [1] - 公司专注于酸菜加工 对原材料新鲜度和气候条件要求高 每月收购当地新鲜蔬菜约10吨 生产成品1500多箱 [1] - 公司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 生产旺季雇佣村民30多人 员工月收入可达5000多元 [2] 宁陕县芳华锦盛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于今年3月成立 业务拓展至干制蔬菜 菌菇和野生蜂蜜等产品 [2] - 公司预计年产量300余吨 年收入120余万元 可带动30余名劳动力就业 [2] - 公司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在宁夏银川筹建3家“宁陕山珍”展销馆 [2] 岚皋县美豪酒店运营表现 - 酒店为岚皋县唯一的四星级酒店 于今年7月开业 成为县域文旅产业新标杆 [3] - 酒店日均入住率达90% 周末及节假日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 [4] - 酒店获得当地政府定制宣传方案支持 并同步推进停车场项目以解决配套问题 [4] 安康市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全市上半年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1.14万余户 各类经营主体累计达29.26万户 [2] - 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进一次门 查多项事” 跨部门联合抽查比例达23% 企业接受检查频次降低8.24% [5] - 司法局设立27个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 选聘75名社会监督员 建立执法监督信息共享机制 [5] - 城市管理执法局广泛运用柔性执法方式 重点整治乱收费 乱罚款等问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