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搜索文档
四川成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强村富民 “零元村”蝶变记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59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四川成都金堂县万安村通过成立合作社整合分散耕地,将1316个地块合并成478块,撂荒耕地全部种上粮食,亩均耕作成本降低20%以上 [1] - 合作社采取入股和代耕代种两种模式,108户农户入股,村党委书记带头以5亩地入股,带动农户参与 [1] - 万安村集体收入从2020年的0元增长到2023年的400万元,参与农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2] 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 万安村利用闲置村小学改建加工坊,引入全自动榨油生产线,菜籽油年产值达60万元,并增设红薯加工坊,首月2000斤手工粉条线上售罄 [2] - 成立九村联盟党组织,整合2300亩耕地统一经营,共享加工生产线和烘干设施,实现"荣香优98"水稻未收割就被商超包销 [2] - 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采取村集体50%股份分红模式,大部分分红作为激励资金发放 [2] 成都农村改革成效 - 成都完成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288.1亿元集体资产实现"云监管" [3] - 形成九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包括"生态转化型"和"产业融合型"等 [3] - 2023年成都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5.67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2万元 [3]
首部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的法律实施,如何防“蝇贪蚁腐”
南方都市报· 2025-07-22 19:1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实施 - 我国首部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于5月1日起施行 立法明确其特别法人地位 规定成员资格 组织登记 财产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等内容 [1] - 法律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市场主体地位 可参与市场经济 但经营失败可能危及集体财产 [1][6] - 法律明确列举内部成员侵害组织权益的行为 并规定行政监管责任以防范"蝇贪蚁腐" [2][7]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 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数量超103万个 截至2025年4月30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量达103万 [3] - 2023年全国农村集体经营组织经营总收入达2889亿元 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3] - 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呈现多样化 包括租赁经济 服务经济 产业经济 资源开发和资产参股五大类型 [4][5] 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 法律第6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适用破产法律 第5条明确其出资设立市场主体时仅承担有限责任 实现市场风险隔离 [6] - 法律第35条明确禁止理事会 监事会成员及管理人员实施侵占 挪用 私分集体财产等行为 并规定相应法律责任 [7] - 法律第45条要求定期公布财务情况 第57条和第60条赋予集体成员撤销权和代位诉讼权 但信息披露标准需细化 [8] 集体经济发展挑战与建议 - 当前存在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 总收入低于5万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占比偏高 部分组织无实际经营活动 [9] - 多数地区依赖政府外部输血 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缺乏管理和运营人才 [9] - 法律允许非成员经四分之三成员同意后享有部分权利 建议通过乡贤返乡 职称评定 户籍解决等措施吸引外部人才 [9]
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扎实推进 全国约七成宅基地发证——一本产权证带来农村大变革(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06-30 05:47
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政策进展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农户住房资产[1] - 全国约70%宅基地已完成登记发证 国家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汇交1.7亿多条宅基地数据[2] - 121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和350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区基本完成确权登记[4] - 计划2027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任务[4] 确权登记带来的制度创新 - 江苏昆山试点宅基地互换 已累计完成10笔互换交易[3][4] - 不动产权证书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提供法律背书 保障拆迁补偿权益[3] - 山东等地先行适用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政策 加快形成制度供给[4] - 自然资源部将编制宅基地产权底板 支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9] 政务服务优化措施 - 全国设立1.4万个乡镇固定或流动受理服务点[6] - 河南光山将登记窗口下沉至21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6] - 采用上门服务、远程视频确认等方式便利外出务工人员[6] - 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多部门会审 减少群众跑腿次数[6] 盘活农村资产实践案例 - 浙江新昌18户农户出租2000平方米房屋发展民宿产业[8] - 绍兴累计激活2.5万宗闲置农房 总面积637.2万平方米[9] - 带动农户就业近4万人 年增村集体收入4.78亿元 农户增收8.91亿元[9] - 闲置农房改造为精品民宿、文创空间、康养基地等新业态[9]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55号)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09 16:3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税收政策 - 对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受原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1]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代行职能的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因清产核资收回集体资产而承受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1][2]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代行职能的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因清产核资签订产权转移书据免征印花税 [2] -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房屋确权登记不征收契税 [2] - 政策自2017年1月1日起执行 [3]
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4-18 06:08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背景与政策推进 -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为解决集体经营性资产归属不明、收益不清等问题 2015年在29个县(市、区)启动改革试点 [2] -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新型集体经济"概念 要求构建归属清晰的产权制度 计划用5年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2] - 截至2020年末 53.1万个行政村完成产权制度改革 占全国总村数的94.9% 2021年改革进入深化阶段 [3] - 2018-2022年中央财政扶持10万个行政村发展集体经济 2023-2027年继续通过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 无经营收益村从19.5万个降至11.3万个 占比从35.8%降至20.6% [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 - 202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 2021年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 2023年修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5] - 截至2023年末 全国55.4万个村实行财务公开(占99.1%) 54.8万个村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占98%) 3万多个乡镇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制(涉及91.3%的村) [5] - 2023年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总额达9.61万亿元 总收入7157.3亿元 2018年起连续开展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 [6][7]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案例 - 陕西榆阳区赵家峁村2014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 统一流转土地解决撂荒问题 靖边县马季沟村通过土地整治实现统一经营 [8][9] - 海南三亚吉阳区六盘村整合闲置房屋资源 与企业合作开发婚庆摄影基地 2023年出台闲置农房管理办法 [9] - 福建沙县区创新"林票制" 林票可作为股权凭证交易 国有林场与村集体合作激活林地资源 [10] 改革难点与突破路径 - 现存问题包括资产归属模糊(部分仅台账记录)、市场认可度低(政经未分离)、经营人才短缺(缺乏薪酬体系) [11] - 突破路径包括强化股份权能(探索抵押质押)、推进村社分账管理、5月1日施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建立人才薪酬制度 [12][13] 多元化发展模式 - 资源开发型:福建永泰芹草村募集5000万元开发景区 集体分红占利润10% 村民可分70%收益 [15] - 产业带动型:陕西礼泉袁家村打造民俗旅游产业链 2024年旅游收入超12亿元 村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 [16] - 服务创收型:山东齐河西杨村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流程服务 2023年服务面积15万亩 收入86万元 [17] - 资产经营型:广东南海区通过物业出租和股权投资 2023年集体资产达591.92亿元 [18] - 主体组合差异:山东烟台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河北等地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促进规模经营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