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IP与企业品牌关系

搜索文档
张亮麻辣烫没了“张亮” 创始人IP何以安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7 14:17
核心观点 - 创始人IP与企业品牌关系正经历战略重构 从直接捆绑转向间接控制 以实现风险隔离和治理升级 [1] - 企业品牌发展需从个人驱动转向系统驱动 实现从"个人担保"到"系统担保"的信任机制转型 [2] - 创始人IP与企业品牌的平衡关系需动态调整 既不能完全割裂也不宜过度捆绑 [4] 股权架构调整 - 张亮麻辣烫创始人通过工商变更从直接股东转为间接控制 仍通过全资公司掌握实际控制权 [1] - 股权架构调整构建了个人品牌与企业品牌间的防火墙 降低个人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1] - 此举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为引入职业经理人团队和资本运作铺平道路 [1] 行业现状分析 - 创始人IP即企业品牌模式在老字号中常见 如张小泉 王致和 遵循"人格化信任"品牌逻辑 [2] - 餐饮行业尤其青睐该命名模式 如张亮麻辣烫 杨国福麻辣烫 全国门店超6000家 覆盖海外18个国家30个城市 [1][2] - 该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小企业 依赖差异口味或风格 但难以支撑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 [2] 汽车行业案例 - 小鹏汽车因创始人命名面临品牌争议 何小鹏透露"改名销量翻倍"的建议 [2] - 理想汽车2019年从"车和家"更名 规避了过度依赖创始人李想个人光环的风险 [3] - 更名使品牌定位从"移动的家"提升至"理想"高度 实现信任背书与情感连接的平衡 [3] 家电行业对比 - 格力电器反向操作 强化董明珠个人IP 2025年2月推出"董明珠健康家"并计划开一万家门店 [3] - 官方服务号 公众号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 试图以企业家IP加持产品品牌 [3] - 董明珠鲜明个性带来巨大流量 但争议言论也使品牌频繁受到波及 [3] 品牌战略演进 - 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品牌机制从"个人担保"转向"系统担保" 重构用户信任体系 [2] - 企业品牌发展需经历从个人驱动到系统驱动的进化过程 建立系统化品牌价值体系 [4] - 创始人IP最终应融入企业基因 成为虽不可见却无处不在的精神底蕴和价值基础 [4]
每经品牌观 | 张亮麻辣烫没了“张亮” 创始人IP何以安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7 13:34
核心观点 - 创始人IP与企业品牌的关系需要动态平衡 从个人驱动转向系统驱动是规模化企业的必然选择 张亮麻辣烫的股权变更标志着创始人从直接持股转为间接控制 实现在个人品牌与企业品牌间构建防火墙并为企业资本运作铺路 [1][4] 股权架构调整 - 张亮麻辣烫创始人从直接股东退出转为通过全资公司间接控制 表面淡出实则强化控制 [1] - 股权架构调整降低个人风险对企业影响 构建个人品牌与企业品牌间的防火墙 [1] - 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为职业经理人团队和资本运作扫清障碍 [1] 品牌战略模式 - 创始人IP即企业品牌模式常见于老字号(如张小泉 王致和)和餐饮行业(如张亮麻辣烫 杨国福麻辣烫) 通过人格化信任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 [1][2] - 规模化 资本化和代际传承使个人担保模式失效 企业需从个人担保转向系统担保重构用户信任 [2] - 企业品牌发展需经历从个人驱动到系统驱动的进化过程 后期需建立系统化品牌价值体系 [4] 行业案例对比 - 小鹏汽车因创始人命名被建议改名 创始人名字与企业品牌难以完美契合 [2] - 理想汽车通过从"车和家"更名避免过度依赖创始人李想个人光环 将品牌定位提升至更高维度 [2] - 格力电器反向操作 通过推出"董明珠健康家"强化企业家IP 但董明珠鲜明个性易引发舆情危机波及品牌 [3] 企业规模与全球化 - 张亮麻辣烫全国门店超6000家 覆盖海外18个国家30个城市 规模扩张促使创始人IP与企业品牌分离成为必然选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