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行业变革
搜索文档
证券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兼总编辑程国慧: 持续发挥创投 科技创新“引擎”作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07:09
行业整体态势 - 创投行业市场已逐步走出低谷,呈现显著回暖迹象 [1] - 募资端今年上半年机构LP认缴出资额同比大幅提升50%,终结了2020年以来的连续下滑趋势 [1] - 投资端整体投融资规模降幅从去年同期的50%收窄至5%,显现探底信号 [1] - 退出端2025年上半年131家中企在A股、港股和美股上市,其中56%获VC/PE支持,港股IPO表现亮眼,并购、回购等多元化退出方式日益成熟 [1] 行业生态变化 - 优质项目在创投机构长期培育下持续涌现,DeepSeek、宇树科技、影石创新等企业崛起,彰显中国科技品牌国际竞争力 [1] - "创投十七条"、"国办一号文"等政策密集出台,推动银行、险资、社保等长线资金入场,为行业注入源头活水 [1] 未来发展方向 - 创投机构需以专业眼光发现价值,摒弃短期思维,超越简单财务模型和短期估值,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2] - 创投机构需以优质服务培育价值,成为创业企业长期合伙人,构建强大增值服务体系,拓展投后赋能广度和深度 [2] - 创投机构需以开放心态做大价值,与科研院所、产业资源、金融要素主体、地方政府携手共建开放包容创新生态 [3] - 行业需以价值发现为起点、产业赋能为路径、生态共建为目标,让资本精准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3] 相关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跌0.51%,市盈率20.31倍,最新份额57.8亿份增加45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95.6万元,估值分位18.98% [5] - 游戏ETF近五日涨2.52%,市盈率43.69倍,最新份额70.4亿份增加3.2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593.6万元,估值分位65.10% [5]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涨2.16%,最新份额3.7亿份增加2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885.6万元 [5]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涨3.33%,市盈率115.52倍,最新份额4.4亿份增加3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78.1万元,估值分位91.37% [6]
站在创投历史性变革的前夜,收获一场时间的玫瑰
36氪· 2025-06-06 08:49
创投行业变革趋势 - 创投行业正从"短期逐利"向"长期价值创造"转变,推动产业升级和培育核心竞争力企业 [1][2] - 2018年国内创投市场投融资事件首次低于1万起,共披露9,609起,反映行业进入低谷期 [1] - 2024年国家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创投行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关键支点 [1][5] 国家战略与国资引领 - 2025年国家设立"航母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预计撬动近万亿元社会资本,投向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战略产业 [3] -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规模300亿元,首期100亿元,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 [3][4] - 2025年一季度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国新基金累计投资金额近1,200亿元,80%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国投系基金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助力296家企业上市,其中科创板143家 [5] 地方创新模式 合肥模式 - 通过"产投联动"精准培育产业链,典型案例包括京东方、长鑫存储、蔚来汽车 [7][8] - 京东方项目带动超1,000亿元产业链投资,形成全球领先显示面板产业集群 [7] - 蔚来汽车70亿元投资带动200亿元以上电动车产业配套落地 [8] 杭州模式 - 侧重打造创新生态系统,六家科技企业总估值突破3,000亿元 [8][9] - 通过制度创新、人才政策、产学融合、成果转化四大方法论构建生态 [9] - "先用后转"模式降低技术转化风险,"安心屋"模式提升审批效率 [10] 深圳模式 - 2024年末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投本金9,639.99亿元,创业投资基金在投本金2,420.33亿元,同比增长8.69% [11] - "投早、投小、投硬"趋势明显,53%项目为早期投资,67.28%投向中小企业 [11] - 设立全国最大天使母基金,实施"赛马机制"和超额收益让渡 [11][12] 民营资本转型 - 民营资本反思传统"对赌协议+快速退出"模式,转向"柔性退出"和长期价值深耕 [14][15] - 投资理念从财务投资转向产业深耕,注重核心技术积累和商业模式可持续性 [15] - 深圳创投圈流行"柔性退出",通过股权重组等方式为硬科技企业提供宽容成长环境 [15] 行业未来展望 - 创投行业目标为资本与创新同频共振,构建覆盖科研、转化、退出的完整生态链 [15][16] - 国资与民资深度融合,形成更具活力的创新投资生态系统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