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价值创造

搜索文档
多家中小公募,业绩突出!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14:31
其中,133只"翻倍基"来自中小型公募(以二季度末资产管理规模排名30名之后为界定标准),占比达 54.3%。近一年收益率排名前15位的基金中,中小公募产品占8席:中信建投(601066)北交所精选两 年定开A以240.22%的区间单位净值增长率位居榜首;德邦鑫星价值A以221.47%的涨幅位列第四;信澳 业绩驱动A、中航机遇领航A近一年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98.45%、197.94%;华富科技动能A、汇安 成长优选A、红土创新新兴产业、长盛城镇化主题A等4只产品的区间涨幅均超过160%。 | 证券简称 | 中原地 | 基金规模 | 基金管理人 | | --- | --- | --- | --- | | | 增长率(%) | 合计(亿元) | |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 | 240.22 | 2.86 | 中信建投基金 | | 德邦鑫星价值A | 221.47 | 9.33 | 德邦基金 |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 | 205.63 | 138.45 | 永赢基金 | | 信澳业绩驱动A | 198.45 | 3.44 | 信达澳亚基金 | | 中航机遇领航A | 197.94 | 10.61 | ...
多家中小公募,业绩突出!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14:26
【导读】市场风格与竞争格局共振 中小公募业绩突出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A 股 "9·24" 行情一周年,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显著回暖。中小公募旗下产品强势 " 逆袭 " , 在业绩涨幅榜上占据较多席位,一改以往大中型公募产品统治的格局。受访业内人士分析, 这一现象是市场行情演绎与行业竞争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小基金公司的赛道化、高锐度 布局成为 " 弯道超车 " 的可行路径。但立足长期价值创造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近一年 " 翻倍基 " 超 240 只 中小公募旗下产品占比过半 去年 9 月 24 日以来, A 股主要指数大幅上行,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大幅回暖。 Wind 数据显 示,截至 9 月 26 日,近一年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达 40.77%,245 只基金 (仅统计主代码)净值翻倍。 其中, 133 只 " 翻倍基 " 来自中小型公募(以二季度末资产管理规模排名 30 名之后为界 定标准),占比达 54.3% 。近一年收益率排名前 15 位的基金中,中小公募产品占 8 席: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 A 以 240.22% 的区间单位净值增长率位居榜首;德邦鑫星价 值 A 以 221.4 ...
国新国证基金:践行信义责任,夯实行业文化根基
新浪基金· 2025-09-24 10:57
深耕于文,以长效机制铸造百年品牌 公司构建长期人才培育和激励约束机制、深化诚信合规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公司坚持正确选 人用人导向,不仅注重其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更要重视其政治品质和职业道德修养,锻造一支政治过 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并弘扬道德楷模精神、营造爱岗敬业氛 围,形成学有榜样、行有示范的良好风气。公司通过一系列内外部合规培训和宣传工作,夯实广大员 工"诚信、合规"的价值观念,促使员工更好理解"义利观"的内涵和意义,自觉成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 执行者、坚定捍卫者,营造"讲诚信、守底线"的金融环境。 风险提示: 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2025年0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公募基金行业坚持以投资者 为本,督促行业机构牢固树立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恪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义 义务,实现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国新国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新国证基 金"或"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来,始终积极践行以"合规、诚信、专业、稳健"为核心的行业文化理 念。 立信于责,以合规诚 ...
深耕长期价值创造 持续夯实投资者获得感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04:17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坚持以投资者为本,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当下,正处于行业"转型换挡"关 键期的公募基金,更应以专业的价值发现、资产配置、逆周期布局等核心投研能力服务好大众理财和经 济转型的长期需求。在这背后,需要依托的是一整套长期业绩提升的机制安排,是"平台化、一体化、 多策略"的生态体系,更是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激励设计和文化基因,在长期价值创造中不断锻造专业 内涵。建信基金紧扣《行动方案》要求,从顶层设计到执行落地全面推进投研体系重塑,充分发挥平台 优势,完善长期业绩考核的"指挥棒",在吸引资本市场中的耐心资本同时,也让自己成为耐心资本"沉 下心、扎下根"。 打磨投研体系,让长期价值有"制度保障"。今年以来,建信基金持续完善投研业绩提升的机制安排,打 破传统以部门为区隔的投研组织架构,搭建了"1+3+5"专业高效决策体系。建立1个公司层级投资决策 委员会,下辖大类资产配置、投资业绩考核、业务审核与创新准入等3个专项业务小组,并根据资产类 别差异,构建权益、固收及混合、数量及海外、REITs、投资顾问等5个资产策略级的专业投资决策委 员会,形成自上而下的公司级大类资产配置研判能力,引导各类资产有序协同、 ...
Paramount Skydance is preparing a bid for Warner Bros. Discovery: Here's what to know
Youtube· 2025-09-12 22:20
潜在收购要约 - 派拉蒙可能最早于下周向华纳兄弟提出收购要约 [1][2] - 要约结构预计将主要为现金形式 因华纳兄弟董事会可能对包含大量派拉蒙股票的交易不感兴趣 [3][4] - 若要约价格为每股20多美元的低位或中位20美元区间 且以现金为主 可能引起华纳兄弟董事会关注 [3][4][19] 交易结构与融资考量 - 派拉蒙和华纳兄弟均为高杠杆公司 负债倍数分别超过3倍和3倍以上 [5] - 为筹集现金 拉里·埃里森及其合作伙伴可能需要向派拉蒙注入大量资金 这可能通过发行普通股或优先股实现 并显著稀释派拉蒙现有股东权益 [5][6][7] - 尽管杠杆率高 但合并后可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和成本节约 为交易提供部分融资支持 [17] 华纳兄弟的战略动态 - 华纳兄弟目前正推进分拆计划 预计将于明年4月将全球网络业务与流媒体及工作室业务分离 分拆后全球网络业务将持有流媒体和工作室业务高达20%的股份 [7][8] - 若收到要约 华纳兄弟可能需要启动拍卖程序 并征询Netflix、苹果、亚马逊等潜在竞购方的意向 [9][21] - 公司董事会拥有决策权 无强制投票或年度会议要求 可拒绝不合适的要约 [8] 竞争格局与战略时机 - 大型科技公司可能更倾向于在华纳兄弟分拆后 仅收购其流媒体和工作室业务 而非当前包含有线电视网络的整个公司 [10][16] - 派拉蒙选择在当前时机行动 可能是为了在分拆后与大型科技公司竞争之前抢占先机 [11] - 派拉蒙作为由埃里森家族和Redbird控制的公司 被认为决策和行动速度可能快于苹果、亚马逊等大型科技公司 [26] 监管与其他考量 - 若交易获华纳兄弟董事会接受 预计能够获得所需的反垄断和监管批准 [23][25] - 交易涉及合并CBS和CNN等新闻机构 可能带来一定的整合挑战 [25] - 与其他潜在竞购方(如康卡斯特)相比 派拉蒙在监管和战略上面临的障碍可能更少 [24]
MSCI Stock: This Superior Business Is Finally A Buy (NYSE:MSCI)
Seeking Alpha· 2025-09-12 16:54
Since I started following MSCI Inc. (NYSE: MSCI ) a few years ago, the company has always been at the top of my watchlist.Triba Research's mission is to uncover high-quality businesses with the potential to deliver sustainable, double-digit returns over the long term. The investment strategy focuses on identifying companies with strong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perating in growing markets, maintaining low debt levels, and led by a skilled and aligned management team. While Triba Research stays informed about ...
米拉博资产管理(欧洲)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策略的独特魅力
搜狐财经· 2025-08-29 15:45
公司里程碑事件 - 米拉博资产管理(欧洲)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近200年历史积淀 成为兼具可持续基因与全球化视野的标杆企业[1] - 2025年6月19日成功获得中国证监会QFII/RQFII资格[1] 股票投资策略 - 以长期价值创造为核心 聚焦企业资本配置能力 资产负债表健康度与现金创造能力三大关键指标[3] - 资本配置能力分析侧重企业资金投向高潜力领域 例如研发投入具有前瞻性规划的科技企业[3] - 通过资产负债率与现金储备分析筛选抗风险能力强的标的 避免财务脆弱性导致的投资风险[3] - 现金创造能力分析关注主营业务收入稳定且现金流充沛的企业 如需求稳定的消费类企业[3] - 构建高度集中 高主动份额的股票组合 聚焦少数优质企业并通过长期持有分享价值增长[3] 固定收益策略 - 采用无约束策略打破传统投资限制 灵活调整组合应对市场利率波动[5] - 利率上升时减少长期债券持仓 增加短期债券或现金比例 利率下降时加大长期债券配置[5] - 将ESG因素深度融入债券发行人筛选 优先选择环保实践到位与公司治理规范的企业[5] - ESG合规企业能减少政策处罚风险 透明治理降低信用风险 从而控制风险并提升组合收益[5] 私人资产投资布局 - 聚焦房地产 农业 生活方式与消费三大赛道提供另类回报来源[7] - 房地产领域推出大巴黎项目 可持续城市项目及房地产俱乐部交易项目三大特色项目[8] - 农业领域投资现代化种植技术与高效养殖设施 通过提升生产效率获取收益[8] - 生活方式与消费领域投资数字技术与消费升级领域的先锋创新企业[8] 核心策略支撑体系 - 重视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机制 投资决策前多角度专业交流以提升准确性[9] - 将ESG理念贯穿投资全流程 通过推动被投企业改善实践实现投资收益与社会责任双赢[9]
当电商竞逐即时零售,拼多多重金砸向“基础设施”?
格隆汇· 2025-08-26 18:2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至1040亿元 经营利润率从上一季度17%回升至25% 显示盈利能力快速修复 公司主动选择降速提质 以短期利润换取长期生态壁垒 [1][2][3] - 公司推出"千亿扶持"新战略 未来三年拟投入超1000亿元人民币 通过系统性减负 区域性扶持与产业深度赋能构建电商生态系统 该计划已帮助商家降低经营成本 如推广服务费退返达上百亿 [3][4][6] - 公司在农产品领域深耕 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7% 00后商家数量增长超3成 通过"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推动农产区定制化扶持 并举办农研科技大赛推动农业技术创新 [7][8][10]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040亿元 同比增长7% 增速继续放缓 [1] - 经营利润258亿元 经营利润率从上一季度17%回升至25% 实现盈利能力快速修复 [1] - 市场对财报反应平稳 财报发布后股价收于128美元 与前一交易日持平 [3] 战略布局 - 公司战略从2022年下半年百亿补贴升级为2025年"千亿扶持"计划 未来三年投入资金 流量等资源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3] - 战略重点转向高质量发展 通过减免费用 流量支持和物流补贴等方式降低商家经营成本 为中小商家和农产区商家提供发展动力 [1][4] - 扶持计划超越传统商业竞争 聚焦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商家健康成长-供应链效率提升-消费潜力释放"良性循环 [6] 业务发展 - 在供给侧 "千亿扶持"通过真金白银投入直接降低商家经营成本 如推广服务费退返达上百亿 许多商家每年可节省数百万推广费用 [4] - 计划注重产业转型升级 在晋江等地扶持新兴鞋业品牌聚焦细分赛道 以质性价比为核心竞争力 如童鞋品牌大黄蜂年销售额有望过亿 [5][6] - 农产品领域 通过"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推动各地农产品出村进城 如湖北大米商家日销突破2000单 云南昭通土豆加工成网红薯片带动1.1万户农民增产增收 [7][8] 行业影响 - 公司举措重构行业生态 满足消费者升级需求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创造积极社会价值 [13] - 在电商行业竞相追逐短期增长背景下 公司选择牺牲短期利润 投入长期价值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1][6][13] - 公司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与科技普惠 通过农研大赛支持AI种植 水培系统等前沿技术 助力农业科技商业化 [10][11]
格隆汇发布拼多多2Q25更新报告
格隆汇· 2025-08-26 14:38
财务业绩 - 公司第二季度总营收达到103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 符合市场预期 [1] - 在线营销及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至557亿元人民币 高于市场预期的11.8%增速 [1] - 交易服务收入微增0.7%至483亿元人民币 略高于市场预期的0.6%增速 [1] - 非GAAP营业利润达到277亿元人民币 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233亿元人民币 [1] - 非GAAP净利润达到327亿元人民币 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224亿元人民币 [1] 成本控制 - 销售与营销费用为272亿元人民币 较市场预期352亿元人民币低80亿元 [1] - 销售与营销支出同比仅增长4% 较市场预期低80亿元 [2] - 毛利率为56% 低于市场预期的59.3% [1] 国内电商业务 - 在补贴驱动的价格战中保持克制 未积极参与即时零售和外卖等细分领域 [2] - 最初因缺乏全国性补贴而处于劣势 重点缓解千亿商家支持计划带来的短期拖累 [2] - 行业正处于结构性转型期 公司持续投资用户体验、生态系统建设和社会影响以创造长期价值 [2] 国际业务(Temu) - 因美国取消最低免税额政策及提高低成本商品关税而面临阻力 [3] - 从全托管模式(确认全额销售收入)转向半托管模式(确认佣金收入) 影响交易服务收入增长 [3] - 业务保持韧性 收入达48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7% [3] - 敏捷转向欧洲和中东等新地区 有效扩大半托管模式规模 [3] 管理层展望与估值 - 管理层警告当前盈利水平不可持续 未来收益可能保持波动 [4] - 国内业务盈利可能已见底 未来几个季度下行空间有限 [4] - 股价为每股美国存托凭证128.21美元 市值达1820亿美元 [4] - 市场预期2025/2026年营收为600亿/700亿美元 同比增长9%/17% [4] - 预期2025/2026年EBITDA为130亿/180亿美元 同比增长22%/25% [4] - 2025/2026年企业价值与EBITDA比率为10倍/7倍 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5倍/20倍 [4]
拼多多电话会全文:不认为这个季度利润可以持续,甘于牺牲短期利润,长期坚持反哺生态
美股IPO· 2025-08-25 22:21
核心观点 - 公司强调长期生态建设优先于短期财务表现 持续加大对商家和消费者的投入 导致利润下滑但好于市场预期 未来盈利波动仍将较大 [1][3][7][10][13][16][22][26][28][32][33][37] - 公司推出千亿扶持计划 涵盖百亿减免 电商西进 心智供给等举措 全方位降低商家成本 支持农业和产业带转型升级 [7][13][14][16][31][32][33][39] - 全球化业务处于初级阶段 未来将围绕供应链本地化 服务优化和合规能力加大投入 [3][29][30] - 多多买菜业务被视为电商自然延伸 将继续加大投入以构建高效农产品供应链 覆盖全国70%行政村 [34][35]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收入1040亿元 同比增长7% 增速进一步放缓 [3][19][22]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557亿元 同比增长10% 交易服务收入483亿元 同比增长1% [20] - 经营利润258亿元 同比下降21% Non-GAAP经营利润277亿元 去年同期350亿元 [3][22] - 净利润306.8亿元 同比下降4% Non-GAAP净利润327亿元 去年同期344亿元 [3][22] - 总营收成本459亿元 同比增长36% 总运营费用400亿元 [21]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16亿元 去年同期438亿元 现金及等价物和短期投资3871亿元 [23] 商家支持举措 - 百亿降费举措为商家节省显著成本 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减免使订单量增长40% [7][14][33] - 千亿扶持计划覆盖农业 心智产业带和品牌商家 深入数百个农产区和产业带 [13][14][16][32][39] - 具体案例包括昭通土豆研发薯片带动1.1万户农民增收 义乌小商品精准筛选爆款降低试错成本 [14][15] - 618期间百亿补贴活动单日订单超376万单 多个类目销量创新高 [16][39] 行业竞争与投入策略 - 电商行业围绕新业态和即时零售展开激烈竞争 公司选择加大投入而非追求短期利润 [16][26][28][31][38] - 公司明确表示不认为当前利润水平可持续 未来盈利波动仍将较大 [3][22][26][28][33][37] - 投入重点包括用户体验提升 商家服务优化和产业升级 而非短期变现 [16][21][37] 全球化业务 - 业务仍处初级阶段 将加强本地化运营 丰富商品选择 提高服务时效性 [3][29][30] - 核心围绕供应链能力 服务能力和合规能力构建基础 [29][30] - 不同地区短期会有波动 但消费者需求稳健且信任逐步加深 [29] 多多买菜业务 - 业务覆盖全国70%行政村 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35] - 构建高效农副产品流通网络 连接当地农户与消费者 [35] - 将继续从产品品类 服务质量和时效性等方面加大长期投入 [35] 消费趋势观察 - 中国消费市场展现韧性 线上零售渗透率持续提升 [38] - 618期间农货商家和心智商家同比翻倍增长 美妆护肤 母婴 宠物等品类表现良好 [39] - 平台通过补贴和消费券刺激需求 如广东茂名荔枝销量突破10万斤 [39]